丟掉打工者心態,把工作當投資的才是職場高手!

獵豹移動 CEO 傅盛說,打工得有創業的心態,不然浪費的是自己。很多年前,這種話我覺得就是狗屁。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我信奉的是 “給多少錢,幹多少活”,不知道:

其實每個人的處境,並不受制於錢,而是受制於觀念。

你看,年輕也不總是好事。好在我慢慢醒悟過來,才讓自己沒有繼續走彎路。

現在我已經成為一名管理者,我開始把認識的職場人士分成兩類:有創業心態的,沒有創業心態的。

真的,一個人有沒有出息,跟他是創業還是打工沒啥關係,但跟他有沒有創業心態,很有關係。


丟掉打工者心態,把工作當投資的才是職場高手!


很多人上班,覺得是在為公司打工,混口飯吃,做多做少,做好做壞,達到要求就行了,對自己意義不大。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打工者心態。

也有一些人,到一家公司上班,就把自己生命中最有精力最有學習力的一段時間投資在了公司,自然會帶著投資的心態面對工作。

長期的打工心態很容易固化人的思維,淡化責任感,扼殺創新思維,最為關鍵的是,看問題的視角會越來越悲觀,總是站在受害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結果自己也就越自卑,很容易做什麼都失敗。

而以投資者心態來面對職場的人,更看重個人能力的提升以及各種社會資源的積累,所以會比較容易承認自己無知,並且把工作當作拓展自己認知疆域的一種方法。

兩者相比,很顯然後者才是職場的最高段位。

為什麼漲工資的是別人?

為什麼升職的是別人?

為什麼機會從來沒有降到自己的頭上?

這是每個身在職場的人最容易問的問題,其實,根源都在你的心態上。


丟掉打工者心態,把工作當投資的才是職場高手!


週末技術人員加班,部門項目經理小東也主動申請加班。

小東有個工作習慣,就是項目組其他成員加班,他幾乎都會陪同。但技術人員加班,他也要陪同著實令人驚訝。

“除了能第一時間協調處理一些問題,我還可以配合研發人員做測試。”小東說,這樣他可以學習如何測試,還可以多瞭解一些技術方面的基礎知識。

而就在小東之前,團隊的另一個項目經理小劉曾抱怨因為技術研發團隊解決一個技術難題多花了幾天時間,導致了項目進度的延誤。

其實,小劉比小東來公司的時間還長,而且綜素質也比小東強一些,但這一年來,公司的核心的項目幾乎都是小東負責。

而每一次開會討論項目經理人選,所有人都會傾向於小東,因為大家覺得他從來都是把每件事情都當成自己的事去做,而小劉的口頭禪卻是“我只是個打工的”,最擅長推卸責任。

小劉的心態就是職場上典型的打工者心態,這樣的心態決定了他不會和公司成為不可分的一份子,也導致成長的大門被關了一扇。

因為任何一個老闆都不可能把成長的機會讓給一位有打工者心態的員工,這樣的的人,就算有才能,也只能是“只可用不可重用”。

而小東就是以投資者的心態來面對工作的,他很清楚除了工資,他還要學習更多的知識,所以他才會在工作過程中把每件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情做,自然被更多的機會光顧,也更容易被重用。

也許,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會給別人“打工”,這本身沒有褒義與貶義之分,但是,作為職場人士的心態卻有不同,最高的段位就是以投資者的心態面對工作。


丟掉打工者心態,把工作當投資的才是職場高手!


長期抱有有打工者心態的人,不僅在職場上很難被重用,就算做了老闆,他也永遠只是個打工仔。

因為他沒有意識到,讓自己成功的心態是老闆心態或主人翁精神。

小李前幾天四處抱怨,說他和朋友合夥開的酒吧倒閉了,賠了很多錢,四處問朋友借錢。

其實,最初得知他創業,一些朋友十分支持,還借了一些錢給他。

然而,他先是開餐館失敗,做水果生意被騙,開酒吧已經是他這兩年以來的第三次生意失敗了。

仔細回憶了一下,每次生意失敗,小李的理由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是別人的錯,要麼是朋友不靠譜,要麼就是供應商不厚道騙了他……但他從來沒有從自身找過問題。

創業之前,小李是曾是一名銷售。他所在的團隊負責銷售移動互聯網端的一個產品,方式是“陌拜”,也就是沿街挨個向商戶推薦產品。

客戶經理被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劃分區域,並且規定了每天必須要完成的數量。

小李就是其中一組的組長。

慢慢地大家發現,他負責的小組每天都無法完成既定的拜訪數量,而他給的理由也是非常“正當的”:天太熱,某個小組成員中暑了,或很多店在裝修之類的。

有一天團隊負責人到小李所在區域去抽查,發現他和團隊的幾個客戶經理在麥當勞裡玩手機。

夏天溫度高,天氣悶熱,沿街向商鋪推薦產品確實非常辛苦,躲在麥當勞裡休息,然後再找一些完不成任務的理由彙報,看似是很高明的做法。

但小李卻也因此斷送了在他在這家公司的上升通路,後來他和那些始終不出單的客戶經理一起,被公司淘汰了。

離開公司後,也換了幾家公司,都不如意,再後來就是前面提到的創業。

這一聯想起來不難發現,無論是他上班還是自己創業,其實,他始終都懷著打工者的心態。

所以他喜歡推卸責任,缺乏整體規劃,而抱有這種心態越久,就越是站在受害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看問題的視角就越悲觀,自然做任何事情都很難成功。

即使當了老闆,其實還是在“打工”。


丟掉打工者心態,把工作當投資的才是職場高手!


即使是打工的,也是“老闆”,因為是在為自己工作,而不是為老闆或者其他的什麼人,這樣才會每天都充滿幹勁和正能量,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老闆。由此來看,投資者心態,才是職場的最高段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