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和丞相是一樣的嗎?究竟歷史上有沒有宰相的官職?

零陵刑道榮1234567


宰相和丞相不一樣,宰相只是一種制度,丞相不是,是百官之長,宰相相當於一種身份代表,是輔助古代君王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一種俗稱。



宰相最早來自於春秋時期,第一位宰相就是管仲,延續他之後,中國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宰相,到了秦王朝時期,出現了左右丞相,李斯是代表。



後來又出現了所謂的中丞相,左右丞相都負責自己的內務,宋朝時期,宰相成為了代表,明朝時期,朱元璋廢除了幾千年丞相制度,開始了皇帝親政,設立了大學士,清朝出現了內閣和軍機大臣,這些從權力來看也是宰相,只不過稱呼換了。

我是獨坐靜飲淡看世態炎涼,喜歡歷史文化的請關注我吧。我會給你們帶來最好的問答。


獨坐靜飲淡看世態炎涼


當然不一樣!

丞相是正式官職,宰相是指不設丞相職務時,對行使丞相職權、類似丞相職務官員的習慣性稱謂。

宰相,歷史上,只有在遼朝曾設為正式官職。明朝張居正官職為內門閣首輔大學士、太師,習稱宰相。

一、丞相是正式官職,古代的皇帝,綜理國家大事,軍民工農財文法,繁瑣雜務,根本忙不過來,於是自春秋戰國始設置丞相一職,協助帝王處理政務。

秦、漢相沿設置,丞相協助皇帝處理政務,為百官之首,相當於現在的國家政府首腦,也就是總理、首相職務。

如歷史上著名的、助秦始皇建立大一統封建秦帝國的丞相李斯,漢朝助漢高祖劉邦成就帝業的“漢初三傑”之一的丞相蕭何 ,漢末“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丞相曹操,歷史上“大名垂宇宙”的賢相、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等。


二、宰相,除外歷史上只有遼朝曾設為官職。

其他朝代,宰相是在不設丞相時,對行使丞相職權、類似丞相職務官職的統稱。

唐朝、宋朝時期,汲取前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丞相的權傾朝野,權力太大,嚴重威脅皇權,因而不設丞相一職。

但是,皇帝綜理軍國大事又忙不過來,唐太宗時,設“同中書門下三品”之職,後改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行使丞相職權,習稱宰相,為避免集權,設置多人擔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宋朝為避免集權,又設置類似副相、並由多人任職的參知政事官職。


唐太宗親信重臣李績,成為歷史上“同中書門下”第一人。

三、明朝初期曾設置丞相,因丞相胡惟庸結黨營私,權傾朝野,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深感皇權受到威脅,以謀反案誅殺胡惟庸後,裁撤丞相一職。

但紛繁的政務,皇帝難以應付,於是,以內閣大學士備皇帝諮詢處理政務,形成內閣大學士多人分散權力行使丞相職權,也就是事實上的宰相;後又設內閣首輔大學士,就是實際上的首席宰相。

四、清朝初期,始仿明制,設置中和殿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皆為最高品級一品官員,以殿閣大學士行使丞相職權,多達6人,避免集權,

但至雍正皇帝時,因西北軍事戰爭需要,設立軍機房,後改軍機處,初為辦理軍務,後逐漸軍國大事皆經辦理,為清朝最高中樞權力機關,軍機大臣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由是,殿閣大學士由行使丞相職權的實職,變成尊崇位高的虛職,成為皇帝授予文武勳臣的榮譽性加銜職務。



晚清重臣左宗棠任軍機大臣,習稱宰相,榮譽加銜東閣大學士。


z山海



宰相是一種稱謂,有著權利的象徵,而丞相則是一種官職,在皇帝身邊出謀劃策。歷史上的宰相就相當於當下的公務員,它只是一種身份的代表,但並沒有確切的官職。當年朱元璋廢了丞相制度,但他是廢不了宰相之實的。


一人好人好夢成真


丞相是正式官職,宰相是指有的朝代不設丞相職務時,對行使丞相職權、類似丞相職務官員的稱謂。

宰只有在遼朝曾設宰相為正式官職。


陳志明先生


當然不一樣!

丞相是正式官職,宰相是指不設丞相職務時,對行使丞相職權、類似丞相職務官員的習慣性稱謂。

宰相,歷史上,只有在遼朝曾設為正式官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