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即使不使用火器的前提下,近代化軍隊仍然可以在白刃戰中打敗中世紀軍隊?

統治心靈


這些人完全誇大了近代軍隊對白刃戰的忍受能力。


現在大家有一種錯覺,似乎能忍受“排隊槍斃”和“排隊受炮擊”的軍隊一定能比中世紀軍隊更能忍受白刃戰帶來的傷亡。


然而,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事實上能忍受“排隊槍斃”和“炮擊”的軍隊很多,不僅是近代化軍隊可以,中世紀軍隊一樣也可以。


比如日軍在甲午戰爭時就發現淮軍在面對“炮擊”和“排隊槍斃”環節都至少能達到及格的分數,也就是說還可以和日軍保持步槍對射、還能忍受日軍的炮擊,至少到了白刃戰階段淮軍的士氣才徹底崩潰,“每當白刃戰時,他們都把上了膛的槍支扔下一溜煙的逃跑了。”


同樣,近代化軍隊面對白刃戰時,白刃戰也會對士兵心理帶來不可逆的傷害以及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


畢竟用子彈和敵人對射和用刺刀刺破敵人的肚子,看見敵人鮮血飛濺、腸穿肚爛,對士兵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


以二戰中最強調白刃戰和刺殺術的日軍為例,無論是在諾門坎戰役還是在抗日戰場上,凡是經歷過大規模白刃戰的部隊,根據日軍史料都會休整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有不少士兵出現精神崩潰的情況。


而同時期歐美的研究也表明,白刃戰對軍隊士氣損害極大,而且假設雙方訓練程度相似的話,傷亡率也都在千分之五左右,所以一戰後普遍不提倡,不贊同大規模使用白刃戰。


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即使是受過嚴格訓練的近代化軍隊依然對白刃戰顯示出強烈的排斥和不適應,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近代化軍隊在白刃戰中可以打敗中世紀軍隊是一個偽命題。


甚至我這裡還可以提出一個反例,1877年日本西南戰爭中,當時反叛者西鄉隆盛帶領著由武士構成的叛軍,對大量有平民組成的日本陸軍果斷採用白刃戰。面對武士們拿著的祖傳日本刀衝鋒而來,手持步槍加刺刀,並且受過嚴格近代化軍事訓練的日本陸軍士兵居然完全招架不住。


最後日本陸軍實在沒有辦法,從警察隊伍裡面挑選了大量武士組成了專門的白刃戰部隊“拔刀隊”,依靠日本刀對日本刀的原始戰法才遏制住西鄉隆盛的白刃作戰。


蘭臺


現代軍隊在完全不使用火器的情況下,分分鐘完滅中世紀任何國家的軍隊,原因如下。

1.兵刃材質的先進性,看過印刷廠的裁紙刀沒有,古代不會有如此鋒利的刀片,就拿日本中世紀打造的淬火武士刀與現在的鋼帶武士刀不可同日而語,現代的刀可以將古代的刀在戰場上劈的一分為二。

2.現代的軍隊可以佔有有利地形,原因是有運輸直升機,有越野運兵車。(呵呵其實還可以直接撞死敵人)戰略上優勢明顯。

3.更先進的發射器,彈簧這個發明是射擊武器重要部件,現代的弩弓精確度與填彈(鐵彈)速度都不是古代弩弓可比。

4.防護能力,這個不用多講,輕便的防彈衣,比鋼盔鐵甲各方面都優秀。

5.不要忘了,現代還有一種非火器的射擊武器,氣泵槍,氣泵鐵蛋,足以讓古代敵人聞風喪膽。




青山佔綠水寶塔鎮河妖


很多人設想中的典型中世紀軍隊是下圖這樣的:


但實際上通常只是下圖這樣,臨時徵召的士兵佔據90%。這些人平時是農夫,小販,商人,無業遊民等等,其實無論是身體條件還是軍事素養都未必比的上現代上過體育課的中學生。(實際上中學體育課除了沒有武器訓練外。放在古代已經算是軍事訓練了。)


典型的中世紀除了少數親兵外 沒有國家常備軍,到了打仗前夕再花錢去招募,很多時候,讓這些臨時招募的士兵排隊齊步走都需要幾個月甚至半年以上時間,這還是假設中世紀政府能提供足夠的後勤軍餉支持的情況下。

有些人會說:你說的是歐洲,不是中國!中國古代有常備軍!

沒錯,無論明清,名義上都有數十萬軍隊,放在古代,這當然比那些竭盡全力才能湊出幾萬人馬的歐洲國家強。

但我們要理解,名義上有幾十萬,不等於實際都是職業士兵,明朝的衛所制度下,一半人種田一半人當兵已經算不錯了,除了開國時期以外,人口在一億以上的明朝,一半一次只能出動十萬左右的軍隊出國作戰,已經到了國力極限,而且這十萬軍隊裡,不少還是臨時招募的。

例如明朝援朝之戰,明朝第一次出兵,人數僅僅3萬多人,實際有戰鬥力的卻遠遠到不了3萬。

以遼鎮為例,堪稱精銳的僅有3173人,其餘戰鬥力均不高。而薊鎮則“強弱相半”,堪用之兵僅為3650人。其他“真保宣大皆庸販之徒”,如趙文明部2100馬兵,為自備馬匹應徵的民兵。南兵中吳惟忠部為臨時招募的義烏等處新兵,雖因兵源地較好有一定戰鬥力,但並不能稱為精銳,只能說好於老弱庸販之徒,南兵精兵僅有洛尚志的600人。也就是說,在宋應昌看來,這支四處拼湊的軍隊中,訓練有素戰鬥力較強的馬、步軍只在名義上有8612人,其餘二萬多人以新兵和民兵為主,戰鬥力並不高。

然而就這麼不到萬人的精銳部隊,就能在平壤打得日本戰國幾百年磨練出的精兵連城都守不住,而當時的日軍平心而論也不能算差,至少打朝鮮軍可以以一打五。

近代化軍隊在兵力方面看似比較少,例如鴉片戰爭時期英軍兵力僅僅數千,那是因為他們不會把後勤苦力計算在內。如果按中世紀的標準,數千精銳足夠裹挾起數萬的炮灰,已經足夠能夠盤踞一地,讓中央王朝拿出吃奶的精力來對付了。


閉家鎖的紅楓


這一點確實是真的!我們都知道拿破崙是法國曆史上著名的軍事學家,也是整個世界上來講比較知名的,在軍事領域方面有獨特建樹的人,他曾經率領法國軍隊到達過埃及進行征戰,在埃及征戰途中,它主要面對的是i布魯克的騎兵,當時拿破崙就說了一句話三個法國騎兵打不過一個哎布魯克騎兵,但是500個法國騎兵可以打得過500個哎布魯克騎兵1000個法國騎兵可以打得過1500個哎布魯克騎兵。

在個人能力方面,確實,哎布魯克騎兵他的個人作戰能力讓當時法國軍人感到十分頭疼。他們這批戰士也是通過真正的戰火歷練起來的士兵,但是問題就出在了陣型還有團隊協作方面,現代軍事工業體系之下,每一個士兵對於一場戰爭來說都是一個必要的,並且隨時都可能被消耗的零部件。你太多的稜角不能融入軍隊裡面,造成的結果就是你跟軍隊不匹配,最後你被軍隊淘汰掉,這不是軍隊。給吃飽撐著沒事幹,而是現代軍事體系之下確實只需要那種聽命令,聽指揮,一切按照上頭的命令行動的士兵這樣的軍隊才能夠打勝仗。

上過大學的人應該都體會過軍訓,軍訓的時候,很多人都抱怨說軍訓踢正步,排隊列喊口號有什麼用?用處大了。在現代戰場上面,一隻脫離了軍隊存在的單個士兵,是掀不起任何風浪的,只有團隊協作才能夠獲得最大的收益。當時在古代的話,比如說著名的將領李廣,他手底下的士兵就是自由散漫,毫無紀律。其他的人去統帥李廣的士兵是根本就統帥不了的,只有李廣自己去率領這些士兵才能打勝仗。

由此可見,在當時的軍事體系之下,對於正型,很多人都是並不注意的,覺得這個東西沒什麼用場,但是當你一個騎兵或者是一個普通的士兵面對一個軍容整齊並且一起拿著刺刀指向你前面的士兵倒下了,(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後面的士兵填上去,在把刺刀對著你這樣的軍隊的時候,那種恐怖的戰鬥力將會體現出來,任何一個士兵在這樣的陣型裡面都是一臺殺人機器。

敵人再多士兵的衝擊都可能變成枉然,進入新時代以來,對於軍隊,軍容軍紀方面的要求生越來越嚴格,也正是因為這些經濟上面的要求才是這些士兵真正脫胎於舊時代,成為新時代的士兵的一個重要象徵。

即便是不使用火槍,依靠著刺刀,仍然還是可以對古代的士兵產生重大殺傷,甚至於說對於那種沒有軍紀,沒有紀律的軍隊來說,這種軍隊就算不使用火槍,都能夠造成單方面的屠殺!這也就是為什麼進入新時代以來這麼多的國家,這麼多的軍隊會走向統一化,制式化的道路,工業化的推進使得士兵穿上了之前軍官穿不起的華麗軍服!讓他們能夠踏著整齊的步伐踏上戰場,屠殺敵人,或者說保衛家鄉。


漩渦鳴人yy


你以為打敗打敗埃及馬穆魯克的是法國人的大炮?其實是法國人的龍騎兵!知道啥是龍騎兵嗎?其實他們不久之前還只是走路騎馬打仗下馬的菜鳥。你知道古代精兵有多吊?一隻部隊一炷香能夠完成隊伍重整,走完50步隊伍不散就算精兵了。想想你也知道高中軍訓出來的學生除了沒殺過人就基本把他們甩下了。近代訓練的bug是可以快速批量的訓練出這種部隊:只要幾分鐘就能集中整理好隊形,左右轉可以保證任何時候都能保證讓迂迴的騎兵沒辦法攻擊,進攻時不需要隨時停下整理隊形,軍銜制保證了隊伍即使衝散了也能迅速重整。而且,還有科學的訓練和營養學保證軍隊不會有夜盲症,體力充沛。科學的單兵乾糧,衛生系統。完全碾壓古代軍隊。還有一點,近代軍隊的急行軍速度,已經超過了騎兵的速度,就是說,靠兩條腿,現代的步兵可以追死騎兵。


見習玫瑰


沒錯,這個確實可以,近代化軍隊的戰鬥力不僅僅是表現在武器的先進上,更重要的是整齊劃一的凝聚力和嚴格的訓練。可以想一下,為什麼近代軍隊可以整齊行軍不會散漫,而中世紀的大軍往往要走走停停,防止人員掉隊,這就是差距。

其實在古典時代,古希臘、古羅馬和古中國的軍隊就可以做到整齊劃一的作戰了,只不過這種嚴格的訓練要求很多,雖然戰鬥力強,但是在古典時代相應的成本也高,只有貴族或者親兵已經特權人員才負擔得起,因此當戰爭變成了大規模群戰的時候,古典的方陣訓練也就隨之淘汰了(歐洲),而在中國,也是隻有一些特別有軍事思想的人才能做到這點,但因種種原因,這些戰術訓練難以普及,通常一代人之後就淹沒在歷史長河中了。



大部分時間,中世紀的軍隊拼的是個人的勇武和裝備的精良,差一點也可以比較人數的差距。這就是為什麼在中世紀,總是遊牧民族壓著農耕民族打,因為有牧民更驍勇善戰。但是近代的軍隊不一樣,就拿騎兵舉個例子,拿破崙遠征埃及的時候說過:“三個法國騎兵能打敗一個馬穆路克,500個能打敗500個馬穆路克,1000個則可以戰勝1500個馬穆路克。”因為隨著騎兵方陣的規模越大,馬穆路克這種個人戰鬥力爆表的騎兵很難滲透突入進去進行廝殺,而整齊劃一的作戰,他們又不會。但是踏著整齊步伐的法國騎兵,卻可以像一堵牆一樣推平馬穆路克騎兵……



另外就是近代步兵方陣的威力,軍人會擁有鐵一般的意志,哪怕是騎兵氣勢洶洶的衝來,步兵也不會退縮,除非軍心完全潰敗,但要達成這個條件,對方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你比如近代方陣的鼻祖-西班牙方陣,火器和長矛比例是2:8,主要靠的就是長矛兵的意志。近代的八里橋之戰,忽略掉聯軍的火炮,能夠衝到敵軍陣前八旗戰士也不少,但是這種中世紀風格的一股腦衝鋒對聯軍戰士沒有絲毫的影響。


就算是給中世紀的軍隊用上先進的武器,依然是贏不了近代陸軍的,典型的例子就是甲午戰爭,陸軍方面其實中方裝備要優於日軍,但是因為士氣太差,訓練不夠,直接讓日本人壓著打,這才有了後來袁世凱的小站練兵和聶士成的天津新軍。

除了訓練,中世紀的軍隊大多為傭兵和募兵,最有戰鬥力是騎士,但是數量少,傭兵是戰鬥主力,卻也是各自為戰,募兵多是臨時召集的農夫(歐洲國家),打完仗變會被遣散,不作為常備軍存在(所以說宋明兩代的軍制挺先進,就是訓練跟不上),基本上就是打醬油的角色。而近代的募兵和義務兵都是常備軍,時時刻刻過著軍旅生活,而且會聽從中央的統一指揮,戰鬥力自然就不用說了。



總而言之,近代化軍事革命,就是將從前的騎士精神抹殺,繼而灌輸整體意識和紀律、意志的過程。


火器工坊


我認為,實際上是不可能的。為什麼?

補充:釐清幾個分歧

1近代軍隊,我認為是指16-19世紀,最符合標準的應該是19世紀初期的軍隊,例如,英國的龍蛇兵,拿破崙的大軍團。就是線列步兵戰術,西方正規騎兵戰術的成熟和鼎盛時期。

2中世紀,說法不一,而我們取西羅馬滅亡到拜占庭滅亡這段。即公元476-1453年。

3作戰方式為會戰,就是一個有限地域內無數次戰鬥的集合。

4白刃戰。立足3,所以白刃戰是包括遠程投射作戰的。近代軍隊也有此過程。

接下來是我認為的不可能勝利原因如下

1防具。近代化部隊基本無甲,無盾。

2投射力量。不使用火器,意味著近代軍隊投射力量缺失。

3武器搭配不合理。帶刺刀步槍長度不會超過2m。這還是早期的火器。拿戰時期這個長度我認為不會超過1.8。而中世紀,長矛長度遠比這個尺寸長。補充,拿戰時的線列步兵基本只有步槍加刺刀。隨身的短刀防身兵器等,炮兵等有裝備,散兵也部分有?不確定。

4騎兵。綜合以上,弓騎可以吊打近代軍隊。重騎就算了,近代化正規騎兵吊打中世紀重騎,輕騎。可惜,他們剛不下中世紀的步軍。畢竟人家有標槍弓弩呢!

最後這段再次強調三遍!!!

如果都換成同樣的裝備,近代軍隊吊打中世紀的各種同行!!!

因為,戰術思想戰法改進差距太大了。


比爾羅德


那絕對是腦袋被驢踢了!現代人跟古代人打白刃戰必敗,現代軍隊跟古代軍隊打白刃戰更是會被虐成狗。因為從武器作戰風格跟作戰理念就完全不同,現代人沒有經過系統化的廝殺經驗,整天訓練白刃拼殺的古代人相比肯定打不過成軍作戰的古代人。

古代人把白刃作為主要武器,現代人把槍械作為主要武器,這就使得雙方的戰鬥重點就完全不同了。比如以簡單的行軍方式來舉例,現代人行軍靠車輛,古代人行軍全部靠腿,這使得古代人從耐力方面就比現代人強得多。比如以春秋戰國時期的魏國來說,魏國挑選魏武卒的辦法是負全副重甲大約70斤重,加上1張弓30支箭,以及1口重劍,加上10斤乾糧,在兩個時辰內行軍100裡地,到達後還要進行正常的野戰訓練,如此連續堅持三天才算合格。從單兵素質上看,當時的軍人會強過現代。

其次是戰爭方式不同,冷兵器時代講究一個結陣作戰戰陣很密集,而現代軍人害怕被一個手榴彈掛掉兩便講究散兵作戰,也就是說,古代戰士在打仗的時候很注重陣法的配合創造以多打少的機會,而我們現代軍人的散兵作戰方法則完全是在單打獨鬥,如此兩軍交戰現代人便不會打仗了。


優己


現代士兵多數是脫產職業軍人,平時啥也不幹,就是訓練,紀律性非常強,戰術執行力也很強。可以有很大的傷亡仍然不崩盤,甚至很多戰鬥到最後一人。

古代限於生產力水平,物流水平,後勤保障不力。精銳部隊依然不能做到全脫產。戰爭時,90%以上是訓練水平很低的徵召兵,體力、訓練水平、戰鬥意志、戰鬥技巧都很差。 古代軍隊傷亡比15%就會崩盤。古書上常見的7000人幹翻10萬人,就是這樣的。

所以同樣用大刀,現代軍隊幹翻十倍的古代軍隊毫無鴨梨。


盜德高點


中世紀軍隊一般都是由少量的職業軍人(日本武士、西方騎士、中國的披甲戰兵等等)加上大量的臨時徵召的農民組成,基本上傷亡10%就會全軍潰散了,因為死在前面的肯定都是精銳,剩下都是打醬油的。訓練不足,裝備不夠,以及農奴不想為領主賣命領主不想為國王賣命,都是潰散的原因。

而近代化軍隊則完全就是兩碼事了,慘無人道的訓練能讓士兵們擁有更強的戰鬥力,而民族主義又能讓士兵們保持更強的戰鬥意志。美國南北戰爭的葛底斯堡戰役,在公墓嶺陣地前南軍死傷了一半的人馬,最後還保持了高昂的鬥志衝上北軍的陣地,這在中世紀基本上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近代化的軍隊別說白刃戰,就算用木棍都能打的封建軍隊滿地找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