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魂雲南巧家鸚哥溜 探祕金沙江畔的峽谷祕境

驚魂雲南巧家鸚哥溜 探秘金沙江畔的峽谷秘境

中國網全景看雲南走進巧家縣(記者 任正麗 譚莉菊)金江浪濤,絕壁懸崖,勿需現代通訊工具,用古原始的手勢和吼聲進行跨江指揮調度,滑軌開始轉動,不到2平方的溜箱滿載著遊客隨四根鋼繩劃過距金沙江水面386餘米的高空,此刻,懸空的鐵框裡傳出的驚叫聲在峽谷裡揪心迴盪,讓首次觀溜者不寒而慄。5分鐘後,驚魂未定的遊客“豁然開朗”,走進一個山秀水美的“世外秘境”。

驚魂雲南巧家鸚哥溜 探秘金沙江畔的峽谷秘境

雲南巧家茂租鎮鸚哥峽谷上空的鸚哥溜,被稱為亞洲第一溜。由四根鋼繩連接兩面崖壁而形成,通過發動機帶動其中兩根鋼繩將溜箱來回滑動,所以稱之為“溜”,原理和城市高樓裡的電梯相似。

鸚哥溜索距離江面386米高,跨江長度為420米,初次乘坐鸚哥溜,讓人有“生死時速”的驚魂感受。溜籃劃到溜繩的中部往下一覽沿江風景,深谷險灘讓人心跳瞬間加速。

奔流的金沙江水湧入雲南巧家縣茂租鎮與四川涼山布拖縣接壤的V型山谷地帶,形成山高、壁絕、急流、灘險的鸚哥渡。坐落在峽谷北面懸崖上的鸚哥村,自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於此,連接川、滇兩省,橫跨金沙江,懸空數百米高的鸚哥溜成為村民出入鸚哥村的唯一通道。

驚魂雲南巧家鸚哥溜 探秘金沙江畔的峽谷秘境

下了鸚哥溜,驚魂未定的遊客無不被眼前的景緻震撼,懸崖絕壁中突然出現一平坦的村莊-鸚哥村葫蘆溪。一條曲折的羊腸小道蜿蜒村落,碧波綠田,樸舍人家,百年古樹;溫和明媚的陽光,繞村環流的小溪,運糧馱人的馬隊,池塘的山峰倒影;風光秀麗、景觀怡人,簡直就是陶淵明筆下世外秘境,現代人嚮往的寧靜世界。

驚魂雲南巧家鸚哥溜 探秘金沙江畔的峽谷秘境

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全面進駐大西南,這裡成為國民黨殘餘部隊勾結地方土匪最後退避的“寶地”,一夫當關的險要地勢讓數十名剿匪戰士陣亡於此(村裡的烈士紀念碑有記載),解放後的數十年裡,這裡的村民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直到近20年來,村裡的年輕人才陸續外出務工。

近90高齡的鸚哥村葫蘆溪老人徐國芳,一家四代同堂,一生從未進過縣城,老伴在50年前修建沿江公路時不幸死亡,靠著勤勞的雙手和村裡的田地,含辛茹苦將三個女兒撫養成人,現目前,徐國芳老人的曾外孫正在國內的一所名牌大學讀書,是鸚哥村唯一的名牌大學生,“等那娃娃有出息了,回到村裡來搞旅遊開發,讓全村人都跟著享福”,老人精神飽滿,帶著滿心希望生活在現在和未來的幸福中。56歲的鸚哥村主任李陸貴便是徐國芳老人的三女婿。

驚魂雲南巧家鸚哥溜 探秘金沙江畔的峽谷秘境

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全面進駐大西南,這裡成為國民黨殘餘部隊勾結地方土匪最後退避的“寶地”,一夫當關的險要地勢讓數十名剿匪戰士陣亡於此(村裡的烈士紀念碑有記載),解放後的數十年裡,這裡的村民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直到近20年來,村裡的年輕人才陸續外出務工。

近90高齡的鸚哥村葫蘆溪老人徐國芳,一家四代同堂,一生從未進過縣城,老伴在50年前修建沿江公路時不幸死亡,靠著勤勞的雙手和村裡的田地,含辛茹苦將三個女兒撫養成人,現目前,徐國芳老人的曾外孫正在國內的一所名牌大學讀書,是鸚哥村唯一的名牌大學生,“等那娃娃有出息了,回到村裡來搞旅遊開發,讓全村人都跟著享福”,老人精神飽滿,帶著滿心希望生活在現在和未來的幸福中。56歲的鸚哥村主任李陸貴便是徐國芳老人的三女婿。

驚魂雲南巧家鸚哥溜 探秘金沙江畔的峽谷秘境

多年前,鸚哥村並沒有現在的鸚哥溜,村民們出去集市上要跋涉3個鐘頭的懸崖小道,下到江邊的天然渡口乘坐木船。江上波濤洶湧,經常發生船翻人亡的事故。最慘烈的其中兩次分別是1984年和1987年夏天,兩次事故造成20多名鸚哥村民命喪金沙江。16年前葫蘆溪蔣姓村民邀約9戶人集資10餘萬元,花半年時間修建了鸚哥溜。截止目前,鸚哥溜從未發生過任何安全事故。

鸚哥村葫蘆池裡的魚,有白蓮、鯉魚、鯰魚等品種,肉嫩味美,巧家當地以及對面四川的群眾辦喜事通常會“溜”到鸚哥村來採購。每逢週末,村外的休閒愛好者邀朋聚友來到鸚哥村,燒烤、垂釣、攀巖、住農家,享受另類樂趣。

驚魂雲南巧家鸚哥溜 探秘金沙江畔的峽谷秘境

走進鸚哥村,金沙江水的噪音和對面過路的汽笛聲已然消失,淳樸的村民正在為自家的農作物施肥除草,一條繞村環流的小溪,滋潤著每塊農田,為這裡的村民世世代代供水灌溉,成為鸚哥村民的生命動脈;夕陽西下的陽光餘暉灑向梯田、葫蘆池裡的山巒倒影形成如詩如畫般的美景。

驚魂雲南巧家鸚哥溜 探秘金沙江畔的峽谷秘境

順著小溪找到源頭龍灘,喝一口天然何首烏浸泡出的純淨山泉,清甜可口,外面的人每逢農曆6月19日的觀音節都會來到這裡取水,故名“仙水”可保平安。農忙季節,全村村民殺豬宰羊來到龍灘祭拜,祈求人畜平安順利、糧食來年大豐收。

驚魂雲南巧家鸚哥溜 探秘金沙江畔的峽谷秘境

葫蘆溪通往另一村民小組的通道,是一座跨過龍灘大河的鐵索橋,數根架建於解放前的鐵鏈,在經歷數十年的風吹雨打後,上面的木板已更換多次了,橋身依然牢固雄偉。為三個鸚哥村民小組相互聯通來往,連心聯姻直臂挺腰,成為秘境裡的又一景觀。

驚魂雲南巧家鸚哥溜 探秘金沙江畔的峽谷秘境

據村民講,早在十二年前,意、法兩國的4名遊客慕名結伴來到鸚哥村參觀,在村民家中住了1個星期,拍攝的相關素材後來出現在國際以及國內電視臺的節目中,此後鸚哥村陸續被外人知曉。

在採訪中,村民們一直希望媒體能幫助呼籲,讓鸚哥村修通公路。記者感嘆,在當今的社會生活條件下,人類都在追求生態綠林生活,花費高昂的成本修通公路後,雖然能方便這裡的村民出入,不過這裡的一切將會失去價值,如若能將這裡的“奇特”變成一種產業,當地村民也許勿需下地勞作便能走上致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