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學士放棄“鐵飯碗”,如今成為拉鍊大王

一位法學學士放棄了法院的鐵飯碗,帶著夢想投身這個“不起眼”的行業。從批發商到代理商,再到創辦工廠、兼併大廠,做起外貿,他一步一個腳印,在拉鍊行業步步領先。

他的工廠如今成為湖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拉鍊廠,產品遠銷海外,他也成為省內開寶馬車的拉鍊商。

他年僅32歲,現任武漢華龍拉鍊廠、鄂州市華順拉鍊廠總經理,被同行譽為“拉鍊大王”。他就是徐華龍。

法学学士放弃“铁饭碗”,如今成为拉链大王

1997年,徐華龍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系畢業,成績優異,順利進入漢口一家法院工作。就在他將要成為一名法官之時,在家人極力勸說下,徐華龍辭職回家,接手了父親的生意。

父親交給他的,是漢正街上一個十多平方米的小店鋪,裡面雜亂無章地堆放著花花綠綠的裝拉鍊的編織袋。

接手的第一天開始,他就著手整櫃臺。他和店裡的夥計一起動手,剪開編織袋,把這些拉鍊按顏色和材質分類,整整齊齊地擺在店裡。為了給來進貨的客人一個好印象,他在小店裡裝上了空調。

法学学士放弃“铁饭碗”,如今成为拉链大王

一天傍晚,一位香港老闆打電話找他父親催要貨款,由於父親不在,他接聽了這個電話。他將店裡的資金和銷售情況如實地告訴了那位老闆,並請求寬限一些時間。對方被他的誠意感動,不僅同意延期收款,還答應把每條拉鍊的進價降2分錢。

同行的拉鍊大多是從浙江義烏進貨。徐華龍挨家挨戶地上門說服同行。看到足不出戶就能以每條低2分錢的價錢拿到貨,很多同行乾脆直接來找他進貨。他的銷售量也迅速增長到了每天2萬條,最高記錄曾達到每天9.7萬條。

1998年,他所代理的拉鍊生產質量有所下滑,他決定另謀出路,他把眼光放在了爭取某知名品牌拉鍊湖北獨家代理上面。

在推銷拉鍊的同時,他獨闢蹊徑地接起了拉鍊改制、服裝輔料加工的活兒。天道酬勤,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他的累計銷售量就高達180萬條,是對手的3倍多。看到這個業績,總公司爽快地與他簽訂了獨家代理的協議。

法学学士放弃“铁饭碗”,如今成为拉链大王

到2001年,隨著經營戶逐步增多,拉鍊市場利潤縮水,徐華龍乾脆招兵買馬,投資近百萬元,在漢正街辦起了自己的拉鍊廠。一年後,他的廠子走向正軌。

徐華龍沒有滿足現狀。為擴大銷量,他又在利濟路租了間寫字樓,專門做外貿生意。做外銷的第一年還略有虧損。但他堅定地認為,拉鍊的銷路要保持穩定增長,一定要兩條腿走路,外銷絕不能丟。

經過奮力開拓,外銷渠道終於全面鋪開,他代理的拉鍊銷往中東、歐洲和南美等許多國家和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