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集團把家電手機等業務低價賣給高管層李東生,留下的面板卻處於熊市,這合理嗎?

付加苗子


TCL集團關注一些時間了。實際上,與TCL集團類似的,還有京東方A、深天馬等,這些上市公司同樣深受面板價格的波動影響。從大週期來看,面板價格的波動與股票價格的波動趨同,而對於TCL集團的這一舉動,剝離業務,意在打造核心主業,但TCL品牌反而在上市公司身上的價值卻有所改變了。

本身通過多元化的組合,有利於集團的風險對沖,有效降低面板行業降溫所引發的利潤下滑風險。然而,當集團把業務分拆,進一步突出了主業發展,實際上更像是一場豪賭。於市場而言,行業預期向好,淨利潤與業績得到快速釋放,但行業發展欠佳,乃至步入漫漫熊途,因業務分拆,缺乏了風險對沖,反而一下子加大了投資風險,業績波動也會明顯加劇。

或許,在未來的時間內,TCL集團可能會改名為華星光電,而TCL消費電子、家電等終端業務從集團剝離,還是意在突出核心主業,中長期意在突出企業的核心價值,提升毛利率水平。不過,對於47.6億元的價格,實際上有明顯偏低的跡象,而TCL集團市值高達300餘億、營收更是高達逾千億元,而剝離其多項配套業務,實際上47.6億元的價格還是存在一定的爭議。至於華星光電,曾經被認為是TCL的現金奶牛,但更大程度上受到行業週期影響,市場更希望管理者可以給出更具體、更細化的解釋。

從過去多年二級市場投資者感受來看,反覆低價定增、高溢價回收的策略,確實讓人感覺看不懂。不過,從未來集團定位來看,把華星光電放到更核心的位置上,突出核心價值,而華星光電也許進一步藉助資本市場的平臺進行融資做大,結合地方的支持,讓華星光電在資本市場上做大做強。不過,在企業結構性調整、突出主業發展的大方向下,更需要兼顧投資者的切身利益。於投資者而言,自身權益會否遭到攤薄,長期實際投資回報率幾何,這才是投資者更關心的問題。


郭施亮


不破不立吧,TCL集團屬於傳統家電企業代表了,轉型心切可以理解,只不過這個舉動有點自廢武功,重頭再來的意思。

可以看到,此次交易剝離了包括TCL家電、空調、冰箱和洗衣機等在內年銷售額上百億元的產品線,留下了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產業作為核心主業,PS:現在這個行業投入大、風險高,短期內可能都無法扭轉盈利。

雖然近兩年國內家電市場情況其實並不樂觀,整體行業遇冷不說,競爭也愈加激烈,長期來看半導體顯示產業也更有可持續性,李東昇選擇轉型押寶新行業無可厚非,或許能為投資者帶來更多收益;

同時,短期內也必定會使TCL集團營收銳減,相關利益人受損失,所以此舉孰好孰壞,需要辯證來看了。



侃侃新聞


TCL近幾年的轉形陣痛之中,出售資產,孤注一擲豪賭華星光電我非常贊同。但低價出售資產給李東生等少數人,損害了我們大多數股東利益,我們堅決反對。


吃瓜群眾145796525


當然了出於什麼目的,把九家股權還是出售給集團實業控股公司,這樣做可能比以前更具發展前景,職工也不可能下崗,肥水不流外人田。


樹苗72159607


都在給自己找藉口,拿利益,禍害職工


南瓜214159654


俗話說肥水不流外人田,俗話說的沒錯,不賺錢誰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