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幹、頭暈眼花,還可能是空調病!

在很久很久以前,凜冬已至時,不管南方還是北方,被窩以外的地方都是遠方。自從科學發展,我們發明了暖氣、空調之後,儘管室外鵝毛大雪紛飛、寒風肆虐,辛苦的勞動人民在室內卻穿著背心褲衩、搖著蒲扇依舊大汗淋漓。

But,不管是暖氣還是取暖空調,都有利有弊。久處氣溫過高、門窗緊閉、空氣流通不暢的環境中,許多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一系列怪症狀。

主要表現為程度不一的嘴唇乾裂、鼻咽乾燥、乾咳聲嘶、咽痛、胸悶、頭暈眼花,甚至還有耳鳴、四肢乏力、關節疼痛、皮膚灼熱、腹痛、短期注意力不集中及記憶力減退等。您要當心,這可能是被“暖氣病”和“空調病”盯上了。

嗓子幹、頭暈眼花,還可能是空調病!


這時有人就會心生疑惑:咽痛、頭暈等症狀,不應該是感冒了嗎?這又和流感的症狀有嘛區別!?簡直傻傻分不清楚。因此,醫者行醫治病很重要,醫學科普同樣重要。帶著以上的疑問請您繼續聽我說:

一、 暖氣病、空調病是什麼?是不是隻有夏天會得空調病

準確來說,“暖氣病”和“空調病”並不是醫學上專有的病種名稱,只是由於社會的進步,出現了暖氣和空調而使得人們得了一些與暖氣或空調有關的疾病,就大家被稱為暖氣病、空調病。

暖氣病,是指因冬季室內環境密閉,加上暖氣等取暖設施會造成室溫過高,使得室內空氣更加乾燥、汙染加劇,為病菌的滋生和傳播提供了"溫床",致使感冒等呼吸道疾病以及相關的心內科疾病等病症出現高發的一種綜合徵。

嗓子幹、頭暈眼花,還可能是空調病!


空調病,是指長期使用空調後的人感到一些不適的症狀,又稱空調綜合徵,主要可表現為感冒症狀、以及燥熱、躁煩、注意力不集中、四肢乏力、記憶力減退等一系列症狀。

其形成機制是:室內外環境溫度差別太大,導致人體體溫中樞功能紊亂,產熱和散熱相對平衡被破壞,人體內的餘熱及一部分其它代謝產物不能正常排出體外, 從而引發一些組織器官功能紊亂及一系列臨床症狀。

所以不只是夏天冷空調會得空調病,冬天吹暖空調亦會得空調病。

二、暖氣病、空調病所致的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有何區別

流行性感冒,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其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汙染物品的接觸傳播。

典型的臨床症狀是: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症狀。一般秋冬季節是其高發期,所引起的併發症和死亡現象非常嚴重。

之前在2009年開始全球範圍內大規模流行,2010年8月被世衛組織宣佈大流行期已經結束的甲型H1N1流感就是其中一種。

暖氣病和空調病所引起的感冒症狀表現為:起病緩,以咽部幹癢或灼熱感、噴嚏、鼻塞、流涕為主要表現;病程一般為5~7天,即可痊癒。

而流行性感冒潛伏期大約1~3天,起病大多急驟,全身症狀較重而呼吸症狀較輕。開始表現為怕冷、發熱,經常高燒至39℃~40℃,通常會頭痛、咽乾咽痛、全身痠痛、軟弱無力;如不及時治療,可合併肺炎、心肌炎、中耳炎等,甚至危及生命。

三、 大冬天得了暖氣病、空調病怎麼辦?又如何預防?

如果不幸在大冬天得到了暖氣病和空調病的青睞,請不要過度緊張,經過上文的介紹,我們明白了暖氣病、空調病所表現出來的呼吸道病症就是普通感冒。普通感冒一般具有自愈性,在正常的情況下,一週左右即可痊癒。

嗓子幹、頭暈眼花,還可能是空調病!


但是感冒期間往往會引起多種伴隨症狀,如咳嗽、流鼻涕、嗓子痛等,這些症狀是需要治療的,同時注意清淡飲食,多補充淡水,可以緩解症狀,加快痊癒。

冬季為預防暖氣病、空調病,特別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加溼

補水、補水、補水,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當空氣溼度低於40%的時候,感冒病毒和其它能引發感染的細菌繁殖速度會加快,也容易隨著空氣中的灰塵擴散引發疾病。

保持室內一定的溼度有助於防止疾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經常出門的人使用加溼器要適量,否則會因為室內外溫度和溼度反差太大,反而容易患呼吸道疾病。

(2)勤通風

室內空氣流通不暢,導致空氣中積聚大量細菌、病毒等危害人體的物質,加上室溫過高,容易引發頭昏、出汗、咽喉幹痛、胸悶不適等症狀。

因此在冬天,應保持居室內空氣新鮮,一般早晚各開窗通風一次,注意避免對流風,每次開窗時間不少於30分鐘。

(3)可消毒

具備條件的家庭可以在室內安裝紫光線燈、化學燻蒸法等方法消毒。

(4)吃水果

冬天可多吃些水果,如蘋果、梨、香蕉、橘子等水分充足的水果。可以潤肺生津,養陰潤燥,能夠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大約在冬季,取暖防寒時需警惕暖氣病、空調病,稍不注意就來襲;要防病,補足水分、勤通風,消毒滅菌、飲食得均衡;咽痛咽癢嗓子疼,切莫忌醫妄逞能;要治病,及時就醫最可行!

嗓子幹、頭暈眼花,還可能是空調病!


參考文獻

[1] 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修訂版)http://www. nhc.gov. cn/yzygj/s7653/201811/ddcb7962b5bc40fa8021009b8f72e8a7.shtml.

[2] 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 分不清普通感冒和流感 專家指出三個“大不同”[N]. 解放日報,2017-12-29(005).

[3] 陳洪慶.1000例普通感冒患者的診療體會[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誌,2017,4(A0):19684.

[4] 李旻旻.空調病 看不見的健康殺手[J].綠色中國,2014(15):72-73.

[5] 林楓.謹防“烘”出來的“暖氣病”[J].農家科技,2011(02):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