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小女孩得乳腺癌,為什麼3歲也會患乳腺癌?乳腺癌有哪些特點?

丿魚丶尕灬羙


“快樂的小大夫”為您解答。歡喜關注

今天看到這個病例還是很意外的,這麼小就得乳腺癌。

這個孩子得的是罕見乳腺腫瘤叫分泌性乳腺癌,也被稱為幼年性乳腺癌,3歲就發病目前世界上就3例。這種類型的乳腺癌發病原因目前沒有定論,可能與基因異位有關。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哪些情況要懷疑可能得了乳腺癌了?

一般早期乳腺癌不具備典型症狀和體徵,不易引起患者重視,常通過體檢或乳腺癌篩查發現。

以下為乳腺癌的典型體徵,多在癌症中期和晚期出現。 

1、乳腺腫塊。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腫塊首診。患者常無意中發現腫塊,多為單發,質硬,邊緣不規則,表面欠光滑。大多數乳腺癌為無痛性腫塊,僅少數伴有不同程度的隱痛或刺痛。 

2、乳頭溢液。非妊娠期從乳頭流出血液、漿液、乳汁、膿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稱為乳頭溢液。單側單孔的血性溢液應進一步檢查,若伴有乳腺腫塊更應重視。 

3、皮膚改變。乳腺癌引起皮膚改變可出現多種體徵,若癌細胞阻塞了淋巴管,則會出現“橘皮樣改變”。

4、乳頭、乳暈異常。腫瘤位於或接近乳頭深部,可引起乳頭回縮。腫瘤距乳頭較遠,乳腺內的大導管受到侵犯而短縮時,也可引起乳頭回縮或抬高。

5、腋窩淋巴結腫大。隱匿性乳腺癌乳腺體檢摸不到腫塊,常以腋窩淋巴結腫大為首發症狀。

一般乳腺癌的發病原因都與什麼有關呢?

乳腺癌的發生除去出生地的因素外,還與下列因素有關: 

1、年齡:在女性中,隨著年齡增加乳腺癌發病率增高,但20 歲以後發病率迅速上升,45 ~ 50 歲較高,但呈相對的平坦,絕經後發病率繼續上升,到70 歲左右達最高峰。

2、遺傳因素:一般家裡人有得過乳腺癌的,發病率就是正常人群的2 ~ 3 倍。 

3、月經初潮年齡和絕經年齡:初潮早於13 歲者發病的危險性為年齡大於17 歲者的2.2 倍。 絕經年齡大於55 歲者比小於45 歲的危險性增加。  

4、絕經後補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長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險性。

5、口服避孕藥。 

6、飲食因素和體重:脂肪飲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險性,肥胖也會增加風險。

7、放射線暴露:易提高患乳腺癌的危險性 

8、精神因素:壓力大和焦慮抑鬱等都會降低免疫力,會增加風險。

“快樂的小大夫”每天為您推送健康醫學知識,分享病例,不要忘記點擊右上角關注呦!


快樂的小大夫


據江蘇省人民醫院消息,該醫院最近接收了一位只有3歲的乳腺癌患者。幸運的是,由於及時發現,小病人雯雯(化名)已於昨日出院。根據醫生的判斷雯雯是分泌性乳腺癌也稱幼年性乳腺癌,該病例僅在過去半個世紀中有2例報道,而3歲的雯雯是最年輕的患者。

分泌性乳腺癌國內外很罕見,1966年McDivitt等最早報道,均發生與女童及青少年,故命名為幼年乳腺癌,因癌細胞內外腔隙有分泌物質的特點,故又名為乳腺分泌性癌,在1981年獲得WHO乳腺癌組織分型的認可,2003年在病理學分類中將其列入浸潤性癌的亞型。分泌性乳腺癌臨床表現為乳房無痛性腫塊。腫瘤直徑小於52.5px的分泌性乳腺癌,隨訪0.5-7.5年無復發或轉移。

常見乳腺癌疾:

看到這樣的病例,很多人都很驚訝,這麼小的年齡就得乳腺癌,其實在醫院很多的奇怪的病例都遇到過,並且發現現在腫瘤的發生越來越年輕化了,可能與下面一些因素有關係:

1、遺傳因素,其中經典的案例就是安吉麗娜·朱莉,做了基因檢測發現BRCA1基因突變,乳腺癌的發病機率會增至60-90%,所以安吉麗娜·朱莉會接受預防性的雙乳房切除術,皆因從母親那遺傳了突變的癌症易感基因BRCA1。還有一種遺傳叫做表觀遺傳學說,就是受外界環境因素影響基因的表達,不好的影響表達出來的基因就是壞的,長期積累就會引發癌症。

2、飲食因素,最近的新聞就報告了一個新聞,17歲的小女孩將漢堡當飯吃,突然腹痛住進了重症監護室,這樣不合理的飲食也會誘發癌症的風險增加。

3、環境因素,包括:空氣、水、土壤的汙染,毒素的增加將會增加癌症的發生風險。

4、壓力,現在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長期的壓力會導致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引起甲狀腺,性腺功能,也會導致體內自由基水平增加等,從而導致癌症發生的風險增加。

5、生活不規律,長期熬夜、酗酒、吸菸等因素都會增加癌症發生的風險。


健康浩聲音


  • 無巧不成書,這個新聞恰好擊中了風暴眼上的最新“廣譜”抗癌藥Vitrakvi

3歲小女孩得乳腺癌,為什麼3歲也會患乳腺癌?乳腺癌有哪些特點?

揚子晚報12月4日發佈一則《3歲小女孩竟然患上了乳腺癌》新聞,報道一位來自山東的3歲女孩患上乳腺癌。

這則報道又讓自媒體們自嗨起來,紛紛冠以“半世紀全球僅3例”“癌症低齡化” “重大疾病低齡化”“還有那些成年疾病會找上孩子”等博眼球的標題。

3歲幼女所罹患的是一種什麼樣的乳腺癌?

揚子晚報這次的報道總體上還是靠譜的,除了過度渲染了“半世紀來全球僅見3例”,並稱“但也能說明癌症正呈現年輕化趨勢”。

女孩所患是一種什麼樣的癌症呢?

是一種極其罕見的乳腺癌,佔所有乳腺癌的0.1到0.15%,醫學上稱為分泌性乳腺癌。

這種乳腺癌實際上是一種獨立病理類型,跟其他“主流”的乳腺癌沒有關係。

雖然,1966年率先描述時認為是僅見於兒童少年的乳腺癌,而命名為“青少年乳腺癌”。

但是,隨著病例數的積累,現在發現,這是一種可以見於各個年齡段、男性和女性(當然也是女性為主)都可以罹患的獨立病理類型的乳腺癌。

已經報告的病例年齡介於3歲到87歲之間,中位數年齡20歲,總體上還是顯著低於所有乳腺癌的平均年齡。

新聞中女孩僅有3歲,的確是已經報道的這種癌症的最小年齡。然而,“年齡看似並不是這種癌症的問題”,因此,所謂全球半世紀來第三例,除了再次顯示這種癌症的罕見,沒有任何特別意義。

好消息是,這是一種預後非常好的癌症,堪稱癌症這個惡人堆裡大大的良民。

這種癌症很少發生轉移,極少發生遠處轉移,生存率極高,10年特異性生存率(由分泌性乳腺癌致死,死於其他原因不算)幾乎是100%。

風暴眼:正是FDA新批准“廣譜”抗癌藥針對的NTRK基因融合型癌症

自媒體雖然自嗨的不得了,其實並沒有“擼”到點子上。

如果說,這個新聞“擊中”了輿論風暴眼,也應該是:

所謂無巧不成書,分泌性乳腺癌正是FDA新批准的,正處在風暴眼上的所謂“廣譜”抗癌藥Vitrakvi

所針對的NTRK基因融合型癌症。

有研究發現,這種分泌性乳腺癌基因變異類型是ETV6-NTRK3基因異位融合。

NTRK基因融合,有點眼熟吧?

沒錯,正是Vitrakvi 所針對的癌症的基因突變類型。

但是,新聞中的這個3歲女孩目前還是用不到這個“廣譜”抗癌藥的,因為她尚處在早期,已經手術切除,沒有轉移。

而Vitrakvi的適應症是, 僅用於已經發生轉移,或者不能手術切除的NTRK基因融合癌症的晚期病例。

如何預防?

目前,科學家對NTRK基因融合變異的原因、可能的危險因素一無所知。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這種癌症與具有已知可預防原因的其他類型的乳腺癌沒有關係。因此,根本不存在像媒體、自媒體宣稱的那樣,說明癌症年輕化,成年疾病找上孩子這類問題,也無從預防。


掙脫枷鎖的囚徒


幼年、青少年乳腺癌很少見,幼年更是極罕見,我們大多數人對此知之甚少。國外曾有研究,報道了25歲以內的5名乳腺癌患者:年齡分別為12歲、15歲的兒童、21歲、21歲和25歲的年輕女性。其中,12歲乳腺癌患者是具有基底亞型分泌性乳腺癌,15歲是一例三陰性乳腺癌,25歲和21歲的腫瘤分別被診斷為具有管腔A亞型的浸潤性導管癌和具有管腔B亞型的小葉癌。


這5例患者具有共同特點:石蠟包埋的原發腫瘤具有人乳頭瘤病毒(HPV)16/18型序列和腫瘤 - 外顯子5'-8中的相關突變,作者推斷高危HPV感染可能是幼年青少年乳腺癌的發病因素之一。沒有發現體細胞突變,但是從12歲和25歲時檢索到腫瘤相關的HPV16序列,而在15歲及其相關的腫瘤中發現了HPV16和HPV18序列,來自15歲和25歲的被診斷患有高度疾病的血液導致HPV16陽性。

國內媒體報道,一名來自山東的3歲小女孩妍妍被確診為乳腺癌,病理屬於分泌型乳腺癌,這是一種比較罕見的兒童腫瘤,預後相對較好。檢索資料,如此幼小年齡的乳腺癌患者極其罕見,至於原因,上面不少答者說是飲食因素,環境因素(空氣水土壤汙染等),壓力,生活不規律,熬夜等等。我覺得對於一個3歲的孩子來說,這些原因都是不搭界,關於為什麼3歲也會患乳腺癌?我的答案是要從遺傳學上找原因,就是說從孩子父母身上找病因,如孩子母親有沒有HPV感染,等等。


乳腺癌有哪些特徵性表現:主要有乳腺腫塊,乳頭溢液,轉移性乳腺癌症狀就更多了。


腫瘤何大夫


3歲小女孩得乳腺癌,大家不禁會問,為什麼3歲也會患乳腺癌?其實不要說你們,作為腫瘤專科醫生,我也沒見過3歲的乳腺癌病例,即便是專門從事乳腺癌的專科醫生,也極可能沒見過3歲的乳腺癌病例,因為這確實是罕見的個例。既然是罕見的個例,你也就不要恐慌,也不用找什麼規律,罕見個例有什麼規律可查,各種這個那個的發病原因推測,也基本是不靠譜的,特別是環境因素更不要去找了,最多我們可以分析猜測的是,這種乳腺癌的發病原因可能和基因發生某種突變有關,但什麼原因引發的這種基因突變,不知道。遺傳基因缺陷,或者孕期接觸某種致突變危險因素?嗯,皆有可能,但誰不知道。其實,對這種罕見病例也不用太多去追究原因,罕見的東西就像你偶然撿到金塊,只是偶然,下次不會再撿到,或撿到的可能性小到可以忽略,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因為這種罕見個例而擔心恐慌。


乳腺癌有哪些特點?這是問一般的成人乳腺癌還是針對這個3歲的乳腺癌?如果是後者,前面說了,這種是罕見的個例,既然是罕見,沒有也沒有相關的系統研究,也談不上多少特點。要是從乳腺癌這個病來說,有什麼特點?這個要看你想從哪個角度來說,總的來說,乳腺癌絕大多數見於成年女性,男性極少得乳腺癌(但也有),而這種幼年乳腺癌就更是罕見。成年女性乳腺癌,由於是體表腫瘤,較容易早期發現,也有有效的篩查手段。總體上,乳腺癌也是預後較好的腫瘤,早期多數可以治癒,即便是晚期,由於有較多的治療藥物手段,生存時間也較長,有的晚期乳腺癌經過治療,可以生存七八年,十多年以上都可能,所以不要輕言放棄,要正規治療。


腫瘤專科醫生


兒童患癌應該是偶發的個例,兒童惡性腫瘤基本以各種肉瘤、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淋巴瘤、白血病居多。

癌症和上述腫瘤雖然都是惡性疾病,但發病來源有所不同。

老百姓習慣把所有的惡性腫瘤都統稱為癌症,其實,這些不同的惡性腫瘤還是有區別的,癌症基本上只見於成年人,而其它各種惡性腫瘤、白血病等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段。

兒童惡性腫瘤的發病原因目前並不是十分明確,多數認為與基因改變和遺傳有關,部分惡性腫瘤和宮內感染、孕期遭受射線輻射或藥物影響等因素有關,還有一些惡性腫瘤的發生和患兒接觸有毒物質(如油漆等化學物品)、遭受射線照射(如大量接觸X線、家庭裝修用大理石等含有射線的天然石材)以及感染特定微生物有關。

3歲小女孩患乳腺癌,首先考慮先天因素、基因的改變,但不具有普遍性,也不代表乳腺癌的發病年齡提前到了兒童期,所以不必引起大家的恐慌。


深藍醫生


山東3歲小女孩妍妍不幸罹患乳腺癌,打破乳腺癌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固有觀念。在人們的印象中,乳腺癌都是發生在成年女性,為什麼這次竟然發生在一個三歲的小女孩身上?



公眾對這個新聞十分關注,可以隱約讀到老百姓的憂慮:乳腺癌發病是不是有年輕化或者擴大化的趨勢?


其實這樣的病例十分罕見,在報道中媒體也提到:三歲的小女孩得乳腺癌,半世紀來發生了三例,這樣的概率甚至比男性發生乳腺癌的概率還低得多。這是極其罕見的偶發病例,不具有代表性,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小女孩患上的是分泌性乳腺癌,又叫做幼年性乳腺癌,這是很少見的乳腺癌組織分型,需要很吃力才能在下列長長的名單中找到它的位置。


分泌性乳腺癌是由基因異位引起的,和其他乳腺癌高危因素沒有關係,因此這個案例不能說明乳腺癌“蔓延”到幼兒和兒童年齡段。


相對於其他惡性腫瘤,乳腺癌的總體生存狀況是比較好的。我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約為73%,在醫療條件好的城市可達80%。很多研究證據證明,乳腺癌患者的生活方式會影響預防,體重變化、營養狀況、體力活動、吸引飲酒等因素,跟乳腺癌的生存率、腫瘤轉移復發、病死率密切相關。


不幸罹患乳腺癌,除了及時積極配合醫生的規範治療,患者本人對疾病積極樂觀面對,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對疾病恢復會有所影響,比如保持健康的體重,有規律地參加體力活動,搭配合理的營養和膳食,謹慎使用保健品等等。



懸壺小兒科


青少年乳腺健康不容忽視!

我在臨床上,接診的乳腺癌最年輕的年齡是17歲,由於乳頭血性溢液來院就診,經檢查確診為:乳腺癌,並做了手術,目前已經11年了,育有一子,身體健康。

那為什麼,乳腺癌的發病越來越年輕化呢?

1.生活飲食因素:近年來生活水平越來越好,飲食結構中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的比例增加,

2.青少年的學習因素:任務重、壓力大、久坐不動,肥胖的孩子比例也越來越大,門診中因乳房早發育、假性性早熟的孩子越來越多。


3.遺傳因素:對於直系親屬中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下一代,乳腺癌的發病風險是增高的。

如何預防青少年得乳腺疾病呢?我們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①.不讓孩子喝碳水化合物飲料,吃加工肉類、貝類食品。

②.不要使用含有薰衣草、茶樹精油的個人護理用品(洗髮水、護膚霜,潤體霜等等)。

③.不要給孩子服用滋補類保健品。

④.鼓勵青少年多參加戶外活動,充足的維生素D和正常的體重,可以預防乳腺疾病的發生。


當發現孩子乳房迅速增大,或雙乳不對稱、乳房乳暈處有腫塊、伴疼痛等症狀時,及時到專科醫院檢查就診。我是@乳腺科楊醫生,有問題請留言諮詢!


乳腺科楊醫生


根據現代快報訊12月3日消息,來自山東的一位3歲的小女孩,在江蘇省人民醫院確診為乳腺癌。妍妍(化名)的媽媽在給妍妍洗澡的時候,偶然發現內衣上面有紅色的分泌物,期初並沒有引起重視。但是,這種情況出現的越來越頻繁,而且左邊的乳腺似乎有一個腫物,妍妍的母親被嚇到了,趕緊帶女兒去醫院看病。醫生一開始以為是性早熟,但是活檢的結果讓大家嚇了一跳,病理結果提示妍妍患得是一種罕見的腫瘤——分泌性乳腺癌。分泌性乳腺癌過去也稱為幼年性乳腺癌,多發於幼兒,但3歲患者在全世界僅見到2例報道,極為罕見。妍妍是此型乳腺癌中目前年齡最小的患者。


分泌性乳腺癌是一種比較罕見的乳腺癌,僅僅佔到所有乳腺癌的千分之一左右。確切的發病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因素有密切的關係,基因易位導致功能性氨酸激酶的產生,進而導致細胞的轉化,可能是分泌型乳腺癌的原發性遺傳性病變。分泌型乳腺癌的預後良好,生存率極高,10年生存率接近100%。

乳腺癌的發病與基因和環境因素密切相關,其中遺傳性乳腺癌佔到乳腺癌的5%至10%左右,大部分因素還是與不良生活習慣,月經週期長,肥胖,熬夜,不孕,不哺乳等因素密切相關。

對於這位小姑娘,我們表示很同情,但是大家也不必驚慌,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乳腺癌,而且預後良好。


普外科曾醫生


在我的評論裡出現這種聲音:

是不是父母或小孩吃了轉基因食物引起的?是不是環境汙染基因變異引起的?

其實,完全不用恐慌!我來分析一下:

為什麼3歲小孩會得乳腺癌?

江蘇省人民醫院張智弘教授表示,這種癌症是一種罕見的乳腺腫瘤——分泌性乳腺癌!該類型乳腺癌的發病原因尚沒有定論,可能與基因易位有密切的關係。這種基因易位可導致功能性氨酸激酶的產生,進而導致細胞的

轉化,可能是分泌性癌的原發性遺傳性病變。

這可能僅僅是遺傳性病

變,所以和外界環境並沒有太大關係,

和轉基因食物也沒有太大關係。當然,目前的醫療水平是有限的,這也僅僅是猜測,未來究竟如何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這種乳腺癌多嗎?

唐金海教授介紹,分泌性乳腺癌過去也稱為幼年性乳腺癌,多發於幼兒,但3歲患者在全世界僅見到2例報道,極為罕見,包括 JAMA 美國醫學會雜誌1966年報道和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雜誌1985年報道。3歲的小妍妍是此型乳腺癌中目前年齡最小的患者。

所以,這種類型的乳腺癌是及其罕見的,大家也不必恐慌。

乳腺癌的特點是什麼?

第一、乳頭改變:

乳腺癌患者可能會出現乳頭髮生改變,並且雙乳看上去會一高一低,有時還會出現凹陷。

第二、乳房疼痛:

乳腺癌患者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感。

第三、乳房皮膚改變:

乳腺癌患者乳房皮膚髮生改變,顏色看上去會比較深。

第四、乳房內出現腫塊:

乳腺癌患者會出現乳房內有腫塊的症狀,用手按壓會出現疼痛感,女人平時應該要多關注乳房的健康狀況,如果出現乳房異常需要儘早接受治療。

十種女性易患乳腺癌:

避免乳腺癌,從預防做起!另外,做好篩查及自檢工作也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