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初步成型後,愛奇藝號明年要用原創、垂直和AI“精耕細作”

明年愛奇藝號將更加關注高品質的原創內容,深耕垂直領域,持續用技術賦能平臺,對內容生態進行精細化運營。

作者 | 吳睿

上線近三年後,作為愛奇藝與各類內容生產者建立聯繫的重要平臺,愛奇藝號的生態體系已經逐漸成型。

12月6日,在“2018你本不凡·愛奇藝號合作者大會”上,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宣佈,通過採用“低門檻入駐”和“入駐即分成”的合作模式,愛奇藝號合作者數量已經突破百萬。

生態初步成型後,愛奇藝號明年要用原創、垂直和AI“精耕細作”

這個數字較去年增長448%,日均上傳量增長700%;而自媒體數量增長754%。在更大的層面上,愛奇藝號也是整個愛奇藝內容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整個合作內容生態的流量已經佔據了愛奇藝流量的大頭,超過了60%。”愛奇藝高級副總裁耿聃皓說。

王曉暉表示,未來一年愛奇藝號的戰略是“關注原創”、“深耕垂直”,即用原創內容、垂直領域和技術賦能,去打造多元豐富的內容生態。

生態初步成型後,愛奇藝號明年要用原創、垂直和AI“精耕細作”

生態逐漸成型

愛奇藝號2016年上半年上線,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前者在內容、分發和商業變現上已經有了較為清晰的路徑。

對於整個愛奇藝生態而言,愛奇藝號是重要的內容補充。“我們在構建的開放生態,其實一直在往這個生態裡增加內容。”愛奇藝高級副總裁耿聃皓稱,從2012年起,愛奇藝已經通過“分甘同味”戰略,與頭部內容生產者合作,希望藉助完善的商業化手段、愛奇藝的分發渠道,激發出更多優質內容。

耿聃皓表示,分甘同味是“內容獲取非常重要的策略”,而愛奇藝號與之“一脈相承”。2018年,愛奇藝號推行“低門檻入駐”和“入駐即分成”的合作模式,吸引了頭部之外的更多內容創作者入駐。

目前,愛奇藝號的內容涵蓋網大、網劇、自媒體、文學、動漫、兒童、教育、紀錄片、直播等內容品類。基於豐富的內容生態,愛奇藝旗下有多個針對垂直人群的產品,可以作為愛奇藝號內容精準分發的渠道,藉此構建不同的圈層文化。例如,薑餅、納逗承接短視頻內容,奇巴布承接兒童內容,奇秀是直播平臺,文學和動漫的內容則分發到愛奇藝閱讀和愛奇藝動漫兩個APP中。

耿聃皓告訴《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他們對這些垂直分發渠道的期望是跟愛奇藝有定位上的互補:“把這個變成一個陣地,我們不希望做成一個把愛奇藝全網羅在裡面的(大平臺)。”

同時,針對不同的內容生產者,愛奇藝號發展了多種內容變現的方式。在貼片廣告、信息流廣告、聯合招商、商業定製這樣的傳統變現方式之外,愛奇藝號相對於其他內容平臺的優勢還在於,愛奇藝向合作者開放了8070萬付費用戶。基於龐大的會員體量,愛奇藝號衍生出VIP付費、單點付費、粉絲互動和電商的變現模式。平臺希望藉此推動創作者用內容向用戶要收入,藉助市場實現內容的優勝劣汰。

事實上,網大和網劇兩個品類已經從這種商業模式中獲益。耿聃皓在現場介紹,今年網大和網劇的成本投入和質量都有明顯提升。例如,截止2018年11月30號,900多家網大的合作方提交了將近1600部作品,頭部網大《靈魂擺渡·黃泉》獲得了4580萬票房收益;同時,2018年上線了119部分賬網劇,比兩年前增加了330%。耐飛出品的網劇《等到煙暖雨收》獲得了超過3000萬的分賬。

在構建起相當體量的內容生態後,愛奇藝號接下來一年要從發力原創和深耕垂直兩個方面梳理平臺,優化內容生態。

生態初步成型後,愛奇藝號明年要用原創、垂直和AI“精耕細作”

明年,愛奇藝號會在原創內容上著重發力,主動在內容的生產、分發、營銷的鏈條中提供支持,引導創作者產出優質原創內容。“我們希望這些內容在愛奇藝上能夠獲取更多的粉絲,能夠打造粉絲經濟、粉絲圈層,建立圈層文化,讓合作者優質的IP內容在整個這個平臺上有更大的影響力和更好的收益。”耿聃皓說。

生態初步成型後,愛奇藝號明年要用原創、垂直和AI“精耕細作”

針對愛奇藝號的新用戶,平臺提供等級用戶運營、愛奇藝號學院等服務,為其創作提供支持。而對於優質內容,愛奇藝號通過MCN平臺和榮譽體系定位,並藉助“北極星計劃”將其孵化頂級IP,進行資源和商業營銷的傾斜。目前,北極星計劃已經孵化了近30個項目。

同時,愛奇藝號也有意藉助背靠愛奇藝的優勢,對優質內容進行開發。耿聃皓在現場表示,依託於愛奇藝強大的娛樂生態體系,愛奇藝號的合作伙伴將擁有影視、動漫、遊戲等IP全產業鏈發展的先天條件。

11月,愛奇藝在短視頻上的重要嘗試——豎版迷你劇《生活對我下手了》,就是和愛奇藝號孵化的紅人辣目洋子合作。耿聃皓告訴《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這部劇是愛奇藝對豎屏鏡頭語言和場景的嘗試,而這次聯動效果不錯,播放數據“幾乎是原來預計數據的翻倍還多”。

在垂直內容方面,愛奇藝號希望幫助創作者更精確地瞄準圈層用戶,用內容更快地建立起社群。明年,愛奇藝號一方面會藉助MCN發展垂直領域達人,另一方面會打造自媒體排行榜等榜單產品,幫助自媒體創作者瞭解市場。

耿聃皓在採訪中表示,他們今年更加發現了MCN對於發展垂直達人的作用。“它能夠幫助我們去更快地孵化本地的、或者是垂類的內容,它有這種集結效應。”因此,愛奇藝希望吸引更多垂類、地方的MCN入駐。“明年我們會繼續加大在全國的地域宣講,挖掘更多的地域MCN來集合本地的內容。”耿聃皓說。

今年,愛奇藝號上線了MCN專屬後臺,根據愛奇藝副總裁唐宇的說法,這個後臺能夠提供的服務包括成員管理、內容管理、數據分析和查看,MCN可以據此開展運營工作。“2019年,我們在MCN平臺的打造上,會投入更多技術產品方面的功能開發,讓MCN在整個內容管理及商業化上擁有更多手段。”耿聃皓說。

對於已經入駐平臺的垂直內容創作者,愛奇藝號正在構建數據算法模型,讓創作者和市場彼此更加了解。本次活動中,愛奇藝號發佈了包括搞笑、健康、軍事、科技、美食、母嬰、汽車、影視、MCN、區域賬號在內的10個類別優質內容榜單。

生態初步成型後,愛奇藝號明年要用原創、垂直和AI“精耕細作”

AI的支持

愛奇藝CEO龔宇曾多次表示,愛奇藝是一家科技創新為驅動的娛樂公司。同樣,在愛奇藝號的發展上,AI和大數據分析對於生態的支撐,也貫穿了產業鏈各個環節。

目前,這種支撐主要通過一系列架構實現,包括原創保護體系、垂直達人體系、AI智能分發、受眾數據分析、MCN專屬後臺、自媒體榜單等,愛奇藝號試圖以此支持內容生產、分發、商業化循環的自動運轉。

其中,原創保護體系是對創作者版權等權益的保護。唐宇表示,愛奇藝為原創生產者建立了一道防線,包括申請原創用戶身份、原創作者收益增倍計劃、全網原創作者版權保護、多端版權侵權舉報渠道等。“我們不僅會建立愛奇藝的版權庫,還會擴大到全網的版權庫,做到最大程度的保護原創者的利益。”唐宇稱。

生態初步成型後,愛奇藝號明年要用原創、垂直和AI“精耕細作”

同時,愛奇藝號利用受眾數據分析、自媒體榜單等系統,幫助創作者理解用戶和市場,以生產更具針對性的內容。唐宇稱,愛奇藝號向創作者提供粉絲興趣、受眾畫像、輿論動向等信息,幫助創作者瞭解熱門內容,以針對性地生產。上述10類自媒體排行榜,就是幫助垂類創作者瞭解市場的產品。

面對愈發龐大的內容體量,愛奇藝號還建立了智能理解系統,可以對更優質的內容做出篩選。這個系統包括對內容的原創識別、質量打分、劣質打擊、熱點發現、標籤分類和內容聚合;在此基礎上,藉助AI智能分發,優質內容可以更高效地觸達更精準的用戶。

唐宇表示,接下來一年,AI系統在愛奇藝號的權益和商業化方面將起到更多作用。具體而言,愛奇藝號將藉助AI系統對原創者和MCN機構進行流量扶持和資源開放,並支持對目標人群發送內容;在商業化方面,愛奇藝號還將通過商業平臺“撮合廣告用戶和合作者之間的直接對話”。

以技術為支撐,一個產業鏈逐漸成熟的生態體系已經成型。愛奇藝號希望在未來做到的是,通過發力原創和深耕垂直,沉澱優質的內容生產者,吸引更大體量的精準用戶,最終打造一個平臺、創作者、用戶良性循環的生態,對愛奇藝整體生態形成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