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的女兒8歲能翻譯英文鉅作,那寶寶英語啟蒙多少歲比較合適?

三優親子


給孩子英語啟蒙越早越好,有的還在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在孩子學英語的路上我也走了很多彎路,現在總算摸索出一些規律:

1、英語啟蒙越早越好。因為在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他們的大腦是不會排斥中文和英文的,對他們來說兩者沒有區別,而當他們能把中文說的很好的時候,再去接觸一種新的語言就會比較排斥。我家閨女是在三歲多的時候接觸的英語,但真正學起來的時候已經四歲多了,兒子是湊巧了兩歲多就跟著旁聽,開始對他也沒抱什麼要求,但是同樣的英語兒子就記得比閨女清楚,現在時不時的看到一些東西,相應的英語單詞就脫口而出了,意料之外的收穫。

2.長期有效的輸入。學英語有個詞叫磨耳朵,之前以為磨耳朵就是簡單的給孩子聽英語,英語沒少聽可是沒什麼效果,後來才知道學英語不僅僅是聽,而是要有效的輸入,即明白意思的聽,不然聽再多也沒用。假如你經常拿著蘋果跟他說apple ,拿著桔子跟他時候orange,多說幾遍他就能記住是什麼意思了,這就是有效的輸入,等他會說話的時候你拿個蘋果他也許就直接喊出apple這個詞了。

3.英語會不會和拼音弄混。有些家長總是怕孩子會把英語和拼音弄混,其實當孩子在學會英語26個字母之後再學拼音會事半功倍很多。在一開始他們也許會弄混,但在學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知道其實那是兩種語言,因為這個時候她已經熟悉英語了,而那些兩種語言在一起學的孩子則會混亂很久。

4.學英語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我們沒有這個語言環境,所以讓他學完之後立馬就說,去運用,他很可能會說不出來,小孩就是說中文還得經過一年的學習呢。但是一定要堅持的去學習,哪怕每天只堅持半個小時也是一種進步,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平時也要多鼓勵他們開口說英語,即使只是說一個單詞,長期日積月累,也許某天你就會發現她突然會說一整句的英語了呢。


堅強不過是逞強罷了


因為最近《爸爸去哪兒》第六季就要開播了,不禁讓我想到第二季中的黃多多。讓滿熊印象深刻的一定是第二季中黃磊和多多父女倆了。在黃磊的教育下,多多非常乖巧懂事,而且還很有責任心。

距離《爸爸去哪兒2》的播出已經四年過去了,多多現在也已經長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12歲少女。

翻翻孫莉和黃磊的微博,回顧這些年多多的成長經歷:

設計芭比禮服、親手製作成衣

烘焙小蛋糕、製作多彩冰棍兒

參加舞臺劇演出

梯臺走秀……

多多儼然是一位全面發展的孩子。連網友都說, wuli多多是優秀本秀啊!!

尤其是那一口流利的英文,據說8歲能翻譯英文鉅作,真是相當不錯了。

其實英語啟蒙的時間真的越早越好!尤其是3歲以後的孩子。

這裡我推薦

朗文機靈狗自然拼讀經典第1級

適讀年齡:3-6歲,即使是剛剛上小學的小朋友也可以

語言學習:本級圖畫書從每頁兩個單詞開始,過渡到簡短的完整句子,通過一個單詞的替換,使句型得以不斷地重複。

發音訓練:強調輔音的發音規則,注重韻律音符。

詞彙量統計:本級別詞彙總量287個(其中複習詞彙87個,新增詞彙203個)截至本級別所學總詞彙量420個。

這是由美國150多年曆史的培生教育出版集團傾力打造,尤其適合母語為非英語的兒童,堪稱英語閱讀啟蒙聖典。


一個培訓班的價格動不動就幾千上萬,效果的話立竿見影。但結果也是隔段時間不去學習,學的東西也是消失的立竿見影。

所以,不管是工具還是方法,希望各位家長能堅持督促孩子,教育從來都不是一件輕鬆簡單的事情。

但肯定的是,如果堅持下去,絕對是不知不覺,孩子會潛移默化的養成閱讀的習慣。

認識的那些字,學到的那些單詞會在不經意間從嘴巴里蹦出。


更多繪本租賃,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滿熊閱讀館(或滿熊閱讀)。

滿熊閱讀|專注0~6歲兒童繪本租賃

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成長!


滿熊閱讀


講個例子吧。

那天大姑姐帶著4歲的孩子在小區裡玩兒健身器材,後來時間到了,要回家了。

孩子跟她說:“wait a moment,Mum(等一會兒,媽媽)”。

然後一個一樣大的小男孩跟自己的姐姐說:“姐姐,快看,他們會說法語!”

當然,她們說的不是法語,而是英語。

你看同樣大的孩子,一個已經能清楚的說英語,一個卻還分不清是英語還是法語。

寶寶英語啟蒙越早越好。


0-3歲的寶寶不會說話,但是他們能聽到,這個階段是寶寶大腦高速發育期,也是寶寶語言發展的關鍵期。

一般寶寶1歲左右就會說簡單的詞彙,中國的孩子說漢語,外國的孩子說英語。為什麼?因為媽媽第一時間教的,從一開始,中國寶寶就在漢語環境裡,國外的孩子生活在外語環境裡,所以各自說著各自國家的話。

由此可見,寶寶在很小的時候就可以進行英語啟蒙,他不會說,但是能聽,潛移默化的留在孩子腦海裡留下印記。

英語就在寶寶的日常生活中。


我寶寶現在6個多月,我每天教她認東西,跟她說話都會帶上英語。比如,我教他認識東西的時候,蘋果 APPLE ,紅色 red....等等等。

還有英文歌,我以前也不會,但是我要唱給寶寶聽呀,我就學,學完了給她唱。當然她肯定聽不懂,但也正是這個學習階段,英文不斷的出現在她的生活裡,她自然也就有印象了,就好像你每天跟她說漢語,慢慢她就知道什麼意思了。


還有繪本,都買中英文繪本,讀一遍漢語,說一遍英語,讓她不斷的聽聽聽。

在給孩子洗澡、換尿不溼、出去玩的時候,也一刻不停的給孩子“嘮叨”。 “look! There is a dog” “the bird is flying!” “Fishes fishes where are you ” “It’s raining,it’s pouring”……

那麼有的人說了,英語不好怎麼辦?

我的英文也一般,我一邊學一邊教孩子,在教孩子的過程中,自己也得到了進步和提高。


現在有很多寶寶學英語的軟件等,發音都很好,也很簡單,每天放給寶寶聽,給寶寶營造英文的氛圍,漸漸的,孩子的英文也會變得信手拈來。

我是大神叨叨叨,喜歡記得點贊+關注哦


大神叨叨叨


常春藤爸爸在英語啟蒙課上說:美國著名腦科專家研究發現:7週歲之前不接觸某一語言將喪失對這種語言語法的敏感期。比如,我們現在講英語不分單複數,還有南方人沒有N和L音,因為他們從小的語言環境就沒有區別,所以他們喪失了這種區分的敏感期。



也就是說英語啟蒙,最好是在3歲-7歲之前,這時候是孩子語言發展的迅速期,因為1-2歲孩子太小了,說話都不是太清楚,多少會影響發音的準確性。那麼如何啟蒙孩子呢?

1.父母早期要認識到這一點

父母是孩子的撫養著和幫助者,儘早知道了這一點,就可以儘早啟蒙,不會錯過最重要的時期。

2.選擇繪本



給孩子選擇好的繪本,從繪本開始,先學習兒歌,這個韻律很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後期再慢慢學字母,不要強求孩子去背,多讀自然容易記住。

3.給孩子聽原版音頻或者報外教網課

聽原版音頻,掌握正確的發音很重要,跟著外教一起學,可以訓練孩子開口說,獲得比較好的語感也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不要羨慕別人,從小開始給到寶寶好的啟蒙,讓寶寶愛上英語,就已經是成功的一半啦。

我是燃媽,溫暖而又俏皮的媽媽,陪伴孩子成長,分享育兒經驗,讓我們一起為孩子的成長而努力


燃媽育兒




在這分享一個很重要的數據,就說寶寶三歲之前,包括三歲,學一外語的話,這個外語的一般都可以成為母語,也就是說,寶寶三歲之後學習的很難成為母語了,基本上都是外語了。

然後呢就是說雖說三歲是個最重要的門檻啊,然後具體怎麼學習呢?首先,在家裡一定要給寶寶創造足夠的環境,如果家長英語不夠好的,可以把家裡的牆上啊都貼很多英文單詞,英文的動畫,英文卡片之類的,讓寶寶呢從早到晚接觸英文,這都是讓寶寶接觸英文很好的辦法,長期下來呢,寶寶就養成了說英語的習慣。

如果家長的英語水平夠好呢,可以嘗試的跟寶寶進行簡單的口語溝通,這樣時間一長的寶寶就能自己理解這些東西了。但前提是家長的英語水平要足夠的好,尤其是英語發音要標準,不要是半桶水,這樣寶寶的容易聽到不地道的英語。因為發音這塊在英語學習當中是越早越好,就跟音樂樣的,你越早培養樂感越好。希望這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大家關注英語老師布萊恩,我期待與你分享更多精彩的英語學習內容。


英語老師布萊恩


關於孩子學英語已經成為當前早教的重要課程,大家都希望孩子會多國語言,各個都是語言高手。

光看不練沒效果。

語言發育的黃金敏感期是3歲以下,這個確實是多數研究驗證了。很多家長購買書籍,電影,動畫片給孩子每日循環播放,期望孩子能變成英語神童,但發現其實收效甚微,為什麼呢?因為只看不練是沒有用的。只是讓孩子看或聽,平時不用,不練習是沒有意義的。那些明星孩子張口閉口英語非常好是因為他們上的是國際學校,每天跟老外說,跟同學說,就像母語環境一樣自然,所以說的很好。

當然,這種條件不是多數普通家庭能消費得起,但也不是不行。若你想讓孩子學語言,首先自己也要一起參與,跟孩子共同學習。很多事情不一定要花很多錢做到,花心思和努力也一樣有效果。

家長英語差也要敢於表達。親自讀比看視頻更有效。

家長英語不太好的,可以先報個網絡班學習一下基本的英語,不用太厲害,能讀一些單詞,大概懂怎麼翻譯意思就行。然後買一些簡單的兒童繪版,每天親自給孩子讀。兒童繪版其實都是比較簡單的英語書,沒有太多難度,而且也有助於家長本人一起學習英語。家長讀和孩子看視頻是兩個效果,孩子會對家長的教育更有反應。就是你英語說的不標準也沒關係,大膽表達,慢慢就好了,給孩子建立語言環境才是重點。

讓孩子自信,敢於表達。可以適當參加一些兒童英語班,強化訓練。

給孩子報一些有老外或兒童英語小班,強化和糾正孩子的英語,還能夠認識更多的同樣環境的小夥伴,開闊孩子的英語環境,讓他能夠自信的表達。這些班不一定非要多貴才行,正規的培訓中心就可以了。

造就環境比看書更重要,希望能幫到大家。


優築寶貝


我的真實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有用!我的寶寶現在剛剛十個半月,從胎教開始,我就開始給他聽英語兒歌,從寶寶四個月的時候我就給他聽純美音的英語故事!因為本身我也是一名英語愛好者,剛開始我給他只是單純的聽,等寶寶過了六個月以後,可以獨立的做起來的時候,我就把每一篇英文小短文或者句子(帶圖片的)粘貼到家裡的牆上(寶寶可以看見的牆上)我就開始跟著音箱一句一句的輸出給他聽!每天上午三遍,下午三遍,晚上三遍!每一個短文都念一週以上的時間,後來我就驚奇的發現只要音箱開始讀英語,寶寶無論在幹什麼都會很快的看著貼短文的位置!他真的能聽出來而且會看相應地方!古詩和拼音,兒歌等不同素材我都張貼到家裡的不同位置,只要媽媽念什麼寶寶就會看相應的位置,一點不會錯,我現在也在每天堅持!而且我也會一直堅持✊下去的!寶寶的聽力能力真的超乎我們想象!越早啟蒙寶寶的接受能力就越強!

所以我認為無論英語啟蒙還是閱讀習慣的養成,都是越早越好!只要孩子能聽而去有反應,就證明他喜歡!最重要的是寶寶喜歡媽媽的聲音,媽媽要經常輸出英語和孩子互動!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就看我們家長在上面會勾勒出一副什麼樣的畫?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從小經常灌輸英語和培養讀書的好習慣,沒有哪個孩子會不愛上它!這是我堅信的一句話!要讓孩子知道唯有讀書是一條最容易走的路!習慣成自然!


快樂荷包


大家好,我是高級育嬰師小霞,接下來我為大家介紹一下育兒心經,孩子在什麼階段英語啟蒙最適合。

相信大家在微博等網絡動態上,都會看到黃磊等明星曬自己家孩子的生活學習等各方面的活動,許多家長常常發現黃磊家的孩子多多8歲左右,所閱讀的書籍就是英文版的,黃磊因為熱愛表演併兼任導演的角色。

自然對孩子的表演方面等愛好,也是極力支持,前一段時間,黃磊還在微博中誇獎自己的女兒因喜歡導演舞臺劇,自己孩子嘗試翻譯了《幸福先生》等外國著作,這讓我們看到對於孩子的教育是有多麼重要。

其實對於孩子英語方面的教育,最好的就是從小培養,沒有年齡的限制,特別是學習語言方面,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學習語言的環境

首先讓孩子處於一個學習的英語的良好環境之中,從小讓孩子接觸英語,例如英語類節目、兒歌,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

等到孩子5歲左右,開始有認知,以及自己具備一定的識字學習能力,這時家長可以讓孩子讀一些外國故事書籍,家長可以在孩子睡前,給孩子閱讀故事,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增加閱讀量。

此次就是孩子上學以後,最好將英語教學帶到孩子日常學習中來,讓孩子學習方面得到慢慢的滲透,日常交流中,無論是在學校孩子,還是在家庭中使用一些簡單的英語口語交流,讓孩子無形中接受英語,這樣孩子對於學習英語也不會產生牴觸心理。

所以對於孩子學習英語啟蒙來說,應該從娃娃抓起,這樣才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

歡迎大家關注霞姐育兒,這裡每天為您推薦最新的育兒資訊。


養育早知道


最近頻繁遇到親戚朋友同學問我

“孩子今年上學了,用不用報英語班?”

“孩子用不用上帶外教的幼兒園?”

“孩子用不用上全天外教上課的國際班?”

“我和孩子爸爸英語都不好,怎麼能培養孩子的英語能力?”

“中文都還沒說好就開始學英語,能不能中文英語最後都不行了?”

“給孩子讀英文繪本有用嗎?”

“孩子每週上一次英語課有用嗎?”

“用不用給孩子找個老外家教?”

每次聽到大家這樣問我都覺得家長們真是太可愛了,估計大家以前在英語課上睡覺,被英語老師點名批評的時候萬萬沒想到以後某一天自己會這麼關心英語學習。真是體會到父母的心了啊!哈哈,好的言歸正傳。

家長們的問題其實歸結起來就是

1、孩子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學外語?

2、孩子怎麼學外語能效果最好?

今天我們就來正八經兒的說說這個事兒。

現在很多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的課程都是從3歲的孩子開始招收,很多幼兒園也是從小班開始就給孩子上英語課。有的家長會有疑問,覺得孩子中文都還沒說好呢,能學會英語嗎?最後會不會兩種語言互相干涉,最後啥都說不好。其實現在的很多研究證明,從小學習外語或者第二語言是完全沒問題的。

語言和大腦

在我們探究到底什麼時候學語言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一下我們的大腦的發展。因為大腦的發展狀況決定了我們到底什麼時候最合適開始學習外語。

第一個月— 新生兒大腦中的突觸連接以每秒鐘30億個的速度不斷產生(Kotulak, 1996)。 嬰兒聽,看,感覺,嚐到,摸到的一切都被大腦吸收並儲存在記憶細胞裡面。

1-6個月 — 在這個階段,嬰兒能夠模仿出全世界任何一門語言裡面任何聲音。然而,小孩只會學會使用他們成長環境中存在的聲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很難學會意大利語裡的大舌音,法語德語裡的小舌音,或者日本人韓國人很難學會捲舌音。

6-8個月 —這個時候嬰兒的大腦中已經產生了大約1000萬億的突觸連接,這之後,大腦中的突觸連接的數量開始下降。

10歲 — 大多數孩子大腦中約有一半的突觸連接消失了。一個普通成年人大腦中也含有大約500萬億的突觸連接,所以突觸數量在人10歲的時候就基本穩定了。

12歲 — 在12歲之前,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個海綿。這一階段奠定了我們的語言,思維,態度,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基礎。這階段過後,我們發展的窗口期就會關閉,大腦建設的基礎工程就完工了(Kotulak, 1996)。

根據這一大腦發展的模型(Dydren & Vos, 1997),很多人因此認為最好的語言學習時間為11-13歲。在這一年齡段,孩子們能夠更容易的理解課文,而且會比4,5歲的小朋友進步更快。但是,這個階段才開始學外語的孩子的學習方式就跟一個嬰兒或者學步期小孩的不一樣了。換句話說,你從4,5歲開始學英語,並且不斷地被暴露在中英文環境中,你的英文會和你的中文一樣好,你說就行了,根本不用想我現在要用現在完成時嗎,要用單三嗎。

另一些研究者認為,語言學習的窗口期要更早一些,大約在6,7歲。因此,語言學習的最佳期應該是越早越好的。雖然學界沒有完全的定論說具體一定是幾歲,但是大多數語言學家認為,學習語言,還是越早效果越好。但是即使錯過了這些關鍵期,在孩子14,15歲之後開始學習外語仍然有很多好處,具體的好處,我們在以後的文章中再講。

想要孩子成為bilingual還是fluent

剛才我們知道了大腦的發展狀況,現在我們要確定第二個點,就是我們讓孩子學習語言的目的是什麼,目的的不同意味著我們要採取完全不同的語言教育方式。

首先,大家需要想一想,讓孩子學英語的目的是什麼。是成為bilingual還是flunent就好。

bilingual的意思是通用兩種語言的人,也就是兩種語言對他來說都是母語。而being fluent意思是,能流利地說一門語言。這兩個的區別是什麼呢?being fluent就像背乘法口訣表,你背的夠熟練就自然而然使用了,好像你天生就會一樣,但是每個人幾乎都經歷過突然忘了78 56還是78 42了。同樣,能流利說英語的人有時候還是得翻翻書查一查某個單詞後面是用for還是用to。但是如果你是個bilingual,就不一樣了。對於bilingual來說,是用兩個語言中的任何一個都很容易, 根本不會弄混“less”和“fewer”怎麼用,而流利說英語的人可能就會搞混。

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bilingual,那麼英語就是孩子的第二語言;如果只是讓孩子能夠流利地說英語,那麼英語就是孩子的foreign language。說第二語言更像是一種本能,我不用思考就能脫口而出。但是說外語還是得想想,無論是詞彙的選擇還是語法的結構。

想讓中文和英文都成為孩子的母語

在中國的環境下,要想培養孩子成為一個bilingual,像很多明星的孩子那樣,最好的方式就是送去全外教上課的國際學校,而且從幼兒園到高中,直到你最後送孩子出國念大學。成為一個bilingual,需要讓孩子從3-4歲起就有足夠的時間被暴露在兩種語言中,因為這個時候孩子學習第二語言的方式和學習母語是一樣的,所以在第二語言的發音和語言的使用上孩子才能夠達到跟母語一樣的水平。孩子在幼兒園和學校裡面聽老師講英文,自己說英文,用英文寫作業,和同學交流,用英文思考。放學回家後,家長就需要給孩子足夠的中文輸入,和孩子用中文聊天,帶孩子看中文的書籍等。這樣,兩種語言基本可以同時發展。但是有一個情況就是,孩子大多數時間是在學校的英文環境中,特別是如果孩子是住校的話。這就導致孩子更習慣用英文去交流思考,回到家之後不自覺的就會用英文,家長就需要有意識地用中文和孩子交流,以免將中文荒廢。

大家要注意,語言能力的保持需要大量長期的輸入和輸出。如果你幼兒園讓孩子上了全外教國際班,那麼你小學到高中都得上國際班。如果你只上了幼兒園的國際班,之後進入了常規的中國教育體系,全是中國老師的小學到高中,那麼孩子的英語能力跟班裡的其他同學也不會有太大差別,唯一明顯差別就是發音更地道。

在中國要讓孩子成為bilingual需要耗費家長很多精力,時間,財力,大部分的家長應該還是下面我們要說的這種情況。

想要孩子英文流利

而如果你以後不準備送孩子出國,或者不準備移民,只是想讓孩子的英語說的好一些,那麼家長們的任務就輕一些了。大家只需要弄明白早學晚學有什麼區別就行了。

如果在6-9歲之前學習一門外語,1. 我們說這門外語的時候就不會帶有濃重的口音,也就是說,我們母語是中文,但是6歲開始學英語,那麼我們說英語就不會代用Chinglish的感覺,聽起來就像從在國外長大的一樣。除此之外,2. 我們還會覺得使用英語交流非常舒服,不會覺得難受。然而,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需要孩子們花大量的時間聽,說這門外語。如果學外語學的晚,我們說話雖然會帶口音,但是隻要花時間學,也有可能達到像native speaker一樣的水平。如果把一個4歲的小孩,和一個27歲的大人都丟到美國去生活,他倆都可能達到native speaker的英語水平,唯一區別可能就是,小孩的英語發音就像老外一樣,但是27歲的大人說英語還是帶著中文的口音。

學齡前兒童的英語學習

所以,讓孩子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孩子的發音會很好聽。但是前提是,孩子聽到的英文,無論是家長說的,還是老師說的,都要標準!!不然你說海蠣子味的英語,可愛的小朋友就會模仿一口海蠣子味英語!做成小視頻很可愛搞笑,但是實際生活中聽到可愛的孩子說一口土土的英語還是讓人很心疼的。所以,如果你打算給自己3歲的孩子報英語班,一定要確保英語班的老師的發音是標準的!如果你聽不出來,就找個英語還不錯的朋友和你一起去試聽!

我的新概念班裡有4,5年級的小朋友說morning的時候,會說成“貓兒寧”,pen的時候就是“噴”。看著可愛的小臉說煙臺味兒英語,我的內心有一種說不出的焦躁好像十隻貓爪劃過黑板。

除了發音以為,恕我直言,孩子從3歲開始學英語的優點基本就沒了。因為為小朋友開設的英語班基本都是一週一節課,最多兩節課,每次課40分鐘左右,這個年紀的孩子注意力有限,連講帶玩40分鐘,對於孩子來說已經到頭了。每週40分鐘的輸入對於語言的培養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除非爸爸媽媽能夠在家裡也對孩子進行英語學習的引導,例如和孩子一起聽英文的兒歌,看英文動畫片,讀英文繪本,使用幼兒英文教學app,每天都保證1小時左右,否則,孩子很快就會忘記自己學了什麼了。如果家長能夠堅持每天帶孩子說英語,那麼孩子的英語水平會超同齡人一大啊啊啊截!

所以,讓孩子幼兒園開始學英語,發音會更地道;從一年級或者三年級開始學,在詞彙和語法上是沒有結果差別的,但是發音可能會帶有更濃重的中國味道,或者本土方言味道。

在為學齡前兒童選擇英語課程或者帶英語課程的幼兒園時要注意幾點:

1、英語老師的發音是否標準,無論是中國老師還是外教,發音好就行,也並不一定非要選擇外教班。而且外教班的外教有時候也是帶奇怪口音的。

2、如果是外教的話,要看這個外教是否有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的qualification,是否有幼兒教育的資質。小朋友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教的,把你的小寶貝放在一個在自己本國混不下去來中國討口飯吃的人手裡你放心嗎?

3、如果是外教的話,要看這個地方的外教的更換頻率,也就是,是不是上一個月的課換一個。這樣孩子剛適應一個老師,又換新的老師,孩子又需要花時間去適應新的老師的不同的上課方式,對孩子的語言以及心理發展都不利。

4、老師的上課方式是否活潑,含有激發孩子看,聽,說,做,更方面能力的活動。有趣的活動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其次各方面能力相結合的活動能增強學習效果。

5、老師是否能夠給予每個孩子足夠的注意力。如果一個班級20-30個學生,那麼老師根本是注意不到每個學生的,那麼孩子聽不懂,老師也不知道,最後孩子就玩玩鬧鬧一節課結束了,啥也沒弄明白,這課也是沒啥用的。煙臺一些機構一個班7個人左右,陪2個老師的比例,我覺得還是非常合理的。

6、老師是否給予家長足夠的課後支持。光靠老師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家長還得課下努力。你可以看一下,這個課程是否有課後微信群,老師是否會把每節課的音頻視頻發給家長,每天是否會督促家長陪孩子聽讀,老師是否會給予反饋。

我們剛才說了到底什麼時候開始比較好,現在我們要說一下,開始之後怎麼繼續。

小學生/初一二學生的英語學習

無論孩子的學校是從小學一年級還是三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如果你想讓孩子能夠流利地說英語,光靠學校每週2次的英語課是完全不夠的!再重複一遍,學語言,一靠輸入,二靠輸出。如果孩子學有餘力(如果孩子應付學校的課程就要到8,9點鐘,就別再給孩子壓力了,先看看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有沒有問題,先解決了問題,再課外拓展),你可以為孩子報一些課外的英語課程,每週末上一次,然後週一到週五在家裡每天陪孩子複習半小時,朗讀課文,自己設置問題,讓孩子回答課文中的一些內容,或者和孩子做詞彙遊戲,你拿著單詞卡片,讓孩子看著圖片想英文等等。小學生的學習重點:一是發音,二是興趣。

在選擇週末英語課程的時候要注意幾個問題:

1、首先,英語課程的目的要注意。你是想讓孩子英語考高分,還是想讓孩子既能考高分,又能說一口漂亮的英語。如果只是讓孩子考高分,那麼你可以選擇講學校課本的課程,通常分為補習班和拔高班。課程內容無非就是講大綱考點,帶著孩子做題。這很容易讓孩子覺得英語課=痛苦。如果課程很無聊,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壓力,那麼結果要不然就是a. 孩子覺得無聊不想上,跟爸媽鬧著要退班 b. 上了也不好好聽,回家也不做作業,啥都沒學到, 白花錢 。特別是男孩子,你花了1萬,發現孩子還是該考50考50。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推動我們學習的最有力的動因。你先讓孩子感興趣了,他自然而然就會想學好了。所以,在小學階段,大家重點還是要花在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興趣上。學前階段我沒強調興趣,因為機構和老師都知道,不通過有趣的活動吸引小朋友,小朋友是會哭鬧耍賴的。上了小學,孩子們懂事一點了,能夠忍受無聊了。家長們似乎就覺得為了成績,犧牲一點“有趣“和“興趣”是可以的,好像“有趣”和“成績”是矛盾的一樣。

2、那麼怎麼選擇有趣又有效的英語課呢。週末孩子們都想玩,誰都不想上課。 所以大家一定要先帶著孩子試聽一下,看看老師上課方式孩子是否喜歡,老師是否活潑有趣,是否有多種多樣的活動吸引著孩子每週末來上課。其次,要看老師的課程是否有設計從簡單到難的知識點分佈,從單詞,到語法,到句子。從簡到難,會給孩子很大的成就感,成就感讓人自信,讓人想要繼續學下去。

3、我們肯定不想讓孩子跟我們一樣學的是啞巴英語,就是隻能讀聽,不會說。所以你得看一下,老師在上課時是否給孩子足夠的練習的機會,還是隻是自己不停地說,像佈道一樣。一堂有效的注重孩子口語的課堂上老師和學生的說話時間應該3:7的分配。學生說的一定要比老師多。如果只想讓孩子聽英語的話,回家用電腦放mp3就行了,發音還比老師標準。所以我們是要讓孩子既聽,又有足夠的說的機會。


Liz帶你學口語


不請自來😅我認為寶寶的英語啟蒙從出生前就可以開始培養。在孕中期,我們可以用胎教的方式每日聽一些英文兒歌和英文故事,或者用雙語陪寶寶說話,因為孕20周起寶寶就能聽到外面的聲音,多聽英文兒歌和故事可以從胎兒時就培養對英文的熟悉感。

寶寶出生後可以經常用簡單的日常英語陪寶寶說話,培養寶寶對英文的熟悉感,我身邊的朋友大多數在國外長大,他們有很好的語言環境,所以一兩歲的小朋友基本能聽懂當地語言,也會用本地語言表達自己想要的東西。因為兩歲是寶寶學語言能力比較強的階段,所以我寶是快兩歲時上的本地幼兒園,西班牙語和英語雙語教學,短短一個月她就會說西語和英語的1-10的數字,現在快三歲了,也會唱很多英文兒歌,能聽懂許多英文故事,經常用她記得住的英語詞彙和我交流。

想要寶寶的英語水平高,建議每日陪寶寶一起說英語,聽英語故事,唱英文兒歌。需要簡單易學又好聽的地道英文視頻資源,請關注‘暖媽Sherry趣味英文’頭條號,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