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古詩詞?

振哲媽媽427


高考語文齋認為,學生為了考試例外,我們對於古詩詞的理解既要顧及作者創作作品的時代背景及個人生活情況,還要了解古詩詞寫作的藝術規律,又不能機械地死板地片面地認識:因為對於古詩詞的理解,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再創造活動。

對同一首古詩詞有不同的認識理解是很正常的。一千人讀沙士比亞《哈姆雷特》,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人讀曹雪芹的《紅樓夢》,就會有一千個林黛玉。如果拍成電影電視劇,人物就死了,單調如一了。因為沒有讀者想象再造的空間了。對於古詩詞的理解,我們根據我們的生活閱歷,去想象,去理解,去體味,去感悟,讀著讀著,有時就會潸然淚下,有時就會拍案擊掌,有時就會扼腕讚歎,有時就會仰天長嘯,有時就會低眉心折……這樣就會有獨到的見識,將收穫頗多。也就學活了,也就做到了古為今用。

至於作者創作作品的時代背景及個人生活情況,以及古詩詞寫作的藝術規律到處都可以查到,也可到“高考語文齋”頭條號查閱《不會鑑賞古詩詞,看這招,準會!》系列文章,我就不贅述了。我想特別指出兩點:

第一,一定要自己先去理解。不要先去看別人的認識,先入為主,這就會影響你的見解的發揮。自己設身處地,入境,入情,品味古詩詞的感情之真、意境之美、道理之深、學識之博。達到詩我兩忘的境界。徜徉其間,流連忘返,韻味悠悠。

第二,只要恰如其份,自圓其說,達到賞美愉悅,可以有自己的別說新解。譬如,李商隱的《無題》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本是寫生死不渝的愛情,有人領悟用來寫老師的奉獻精神。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人生的三個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你看,王先生對三首古詩詞的獨到領悟,想到了人生的三種境界,推陳出新,別出新裁!

草民愚見,不足為訓!


高考語文齋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來回饋您!🌱


老穆解析

理解古詩詞,並不代表就能答好古詩詞鑑賞題如果你連古詩詞都不理解,就一定答不好古詩詞鑑賞題

穆老師認為,理解

古詩詞的前提條件讀懂古詩詞!

讀懂古詩詞的關鍵在於做好如下幾點:

🌷〖1〗理解句子中的關鍵“字詞

🌷〖2〗積累古詩詞中的常用“典故

🌷〖3〗掌握古詩詞中常用“借代”詞語

🌷〖4〗學會化“單音節”為“雙音節

🌷〖5〗學會連詞成句翻譯

🌷〖6〗掌握古詩詞中的特殊句式

如:“春日繁魚鳥,江天足芰荷”

正常語序:春日魚鳥繁,江天芰荷足。

特殊句式:主語倒裝


那麼,我們在讀懂古詩詞以後,該如何理解古詩詞呢?穆老師為大家分析如下。

🏮一、瞭解古詩詞常見意象含義




🏮二、瞭解古詩詞中常見人物形象

三、理解古詩詞常用手法







🏮四、知曉古詩詞常見情感

🏮五、瞭解古詩詞常見題材


接下來,穆老師為大家列舉兩道試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試題例舉一:《江上》

🏮試題例舉二:《暮春歸故山草堂》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學會了嗎?加油哦!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老穆說語文


中華古典的詩詞是人類開創文明以來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大凡古近代詩詞,具有很強的優良特性。語言豐富精湛,思維方式有獨到之處。

韻律節奏有條不紊,語言精細而不油膩,承轉哲理情感洞察秋毫,韻律朗朗上口。

詩詞所表達情感,或怒吼,或沉默,或豪放,或審視,或憐香或惜玉。都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完美印象。

如何系統地理解和讀懂古詩詞。必須瞭解詩人所處的朝代,歷史,環境,地理及人文背景等。

若是隻會朗讀詩詞,就感覺不到古詩詞語言裡凝聚的“精氣神"所體現的各種文化內涵和壯美之舉。

古詩詞的想象空間有他遐想的彈性。活靈活現的秀美情景只能在讀懂中得到體驗。

詩詞中詞序倒置,成因敘語,過度接轉中體現的景入情,情入思,思入賦,賦述景。圍繞主題而作文章。必須跟上詩人的節奏。如王安石《梅花》粗略和細品的意境會出入很大。

[宋]:王安石《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知雪,為有暗香來。

詩人寫牆角的數枝梅嚴寒獨自開到梅花自有喑香來。牆角雖不引人注目,但梅花依舊堅守嚴寒獨自開。體現了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此乃詩詞有順水推舟下不費力的精品佳作,讓人回味無窮。

[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詩人寫詩詞的一種高尚情操,登高望遠中表達出來的不凡胸懷抱負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這裡的“鸛雀樓”,就是地理位置,讀這首詩時,要清楚"鸛雀樓”是什麼樣子的樓,在何處。還有詩人的操守等。

[唐]杜甫《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象這類詩詞,“絕句"是詩的名稱,並不用來直呼詩詞的內容。這個更便於用來寫一景一物,也更容易發揮作者的思維表達能力。

詩人用自然美景,透過一種獨到的方式清楚輕鬆地用情調氛圍來調侃。前兩句詩詞,詩人用浪漫的情調以"黃"託“翠"以“白"襯“青",從而達到色彩鮮活,生機勃勃的自然景觀展示在人們眼前。從黃鸝鳴,白鷺飛,進而由下至上,由眼前所見“窗含雪"到思緒萬千的“東吳"萬里之遙的船。意境深遠,讓人賞心悅目。

囉囉嗦嗦地說了那麼多,我想理解古詩詞的精髓所在,是對古詩詞的最好理解。而古詩詞的最高境界是“既可有我也可無我“。如何達到“有我無我“,靠作者,讀者去感悟。不仿多從詩詞的文學性,藝術性,思想和哲理性去理解吧。


三劍兄


由於年代久遠其實我們無法完全能理解古詩詞的全部信息。好在人性總是相同的,所以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感詩詞的美就好了。【下面是我個人讀後感】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在意境上歷來極為被推崇,今天不斷地頌讀,詩中美麗畫面又越來越清晰的出現眼前,放眼遠處是綿綿不絕的除了雪和山,什麼也看不到了,沒有人,甚至一隻鳥都沒有,然後當作者視線到處搜尋終於在比較近處的江中看到一個人了,坐在小船上而且是在釣魚,其實這種景象也蠻像我們在好萊塢大片裡看到的世界末日畫面。試想當一個人幻想以為這個世界就剩下自己一個人的時候,這個時候他看到了一個人,而且那個人是在很悠閒的在釣魚,這是怎樣一種喜極而泣的情景啊。


人有天生對同類包括所有物的愛,是我們現代在城市裡所不能體會的,現在人與人的冷漠不是愛沒有了,是生存空間的問題,空間密度太小,總記得小時候,在鄉村的小路上,有時候走很長時間才會迎面碰見個行人,是很親切的,像在西北那樣的高原上,地廣人稀,一天也撩不見個人,所以陝北民歌裡才會有那麼深厚,濃的化不開的情感。 記得有句話的大意是,當一個人獨自在月球上居住看著一隻老鼠也會愛上它的。

而這首詩給人就營造了這樣一個想象的畫面,萬物寂寥,空曠人希,而且是通過文字。在激發人想象的藝術形式中,詩歌是勝過畫的,畫又大過動圖電影之類。


宋禮珍油畫


理解詩詞——我沒有太明白你的意思。

這樣說吧,詩詞所包含的信息有很多,而且要根據學習階段,所以我們要理解的話,就必須分階段了!

如果是低年級,就背一背,感受一下,稍做了解詩意即可了。

如果是中年級,就在上面的基礎上,瞭解詩人的情況和詩詞要表達的情感。

如果是高年級,就在以上的基礎上,瞭解寫作的年代背景、社會背景、政治背景等等。

如果是專業研究,就要具備專業知識了,不但會讀而且會寫,對詩詞的體裁、韻律、節奏、語言等等都要掌握。

總之,理解詩詞要從詩詞的本身出發,單純寫景、寫物、寫人、記事,或是借×諷×、借×贊×、借×思×等等,詩詞就是用簡練的語言抒發出豐富強烈的情感!


老劉分享知識


古人之詩詞,非做作而來,而是古人談吐心中的感想,所以呢要理解好古詩詞一定要看做的當時的背景心情以及所處的事情,古人有其固定事物代表其所固定的事情故爾可以瞭解一下,當然了果然也喜歡引經據典你多讀一些古典的經典故事也會對你有所幫助,而且呢呢有一種帶入感把你自己當做當時的作者當時的處境你會怎麼想揣摩作者的心思心理,當然了在當今這個社會是個應試的社會如果你想學好這樣的可以多讀多寫多做,書山有路勤為徑嘛,你什麼事情都沒有捷徑可走只不過是多了一點技巧讓你少走點彎路而已


A賈志安


一看詩詞作者當時身處的環境和境遇,再看詩詞所寫的物和景,如雪雨月,落葉流水大雁之類的,一般這些物和景都有固定的含義,將這些物和景連起來組成意境,比如秋夜落雨之類的,再聯繫作者的境遇和內心的思想,都說“一切景語皆情語”,由此就可以理解古詩詞的意義了.

另外如果是寫景的,可以通過想象的方法,想象古詩中描述的景象,一來助於理解古詩,二來也可以鍛鍊想象力。


風中勁草彡


經典的古詩詞出於盛世和人的思想自由時代,是意境的表達方式,因為平仄分明,所以朗朗上口,因為對仗恰當,所以意境深遠,短短的幾句能表達遠景近物和豐富的思想情感。



古詩講究立意和畫面感,這樣比較好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