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桐封弟:為紀念叔虞的功德修祠以紀,即唐叔虞祠亦稱晉祠

剪桐封弟:為紀念叔虞的功德修祠以紀,即唐叔虞祠亦稱晉祠

剪桐封弟:為紀念叔虞的功德修祠以紀,即唐叔虞祠亦稱晉祠

晉祠山門(無時間記錄的均取自錄像機)

剪桐封弟:為紀念叔虞的功德修祠以紀,即唐叔虞祠亦稱晉祠

晉祠

剪桐封弟:為紀念叔虞的功德修祠以紀,即唐叔虞祠亦稱晉祠

晉祠隋槐

可能是宣傳不力的原因,一般去太原的人,知道晉祠的不多,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到太原沒到晉祠就等於沒到太原,這是我的觀點。因為太原和其它省會城市沒有多大差別。就象我前面寫鄭州時,一位網友看了圖片留言:步行街和我們武漢一樣的。唯晉祠別的地方沒有,且故事豐富,不可不去。

剪桐封弟:為紀念叔虞的功德修祠以紀,即唐叔虞祠亦稱晉祠

金人臺

剪桐封弟:為紀念叔虞的功德修祠以紀,即唐叔虞祠亦稱晉祠

唐叔虞祠

晉祠位於太原市區25公里的懸甕山下,又名唐叔虞祠。這裡古木參天、鬱鬱蔥蔥,殿宇巍峨、古香古色,晉水源頭、流水淙淙。即是太原城外的世外桃源,也是懷古的好去處。

剪桐封弟:為紀念叔虞的功德修祠以紀,即唐叔虞祠亦稱晉祠

古木參天

先說晉祠的由來;姬虞(唐叔虞)是周武王姬發的次子,武王死後,年幼的長子姬誦在周公旦的輔佐下成為周成王。司馬遷在[史記一晉世家]中這樣記載:“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圭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爾。’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之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這便是“剪桐封弟”的故事。

叔虞到任後,為政有方,很快使人們生活安定,豐衣足食。叔虞死後,其子燮因境內有晉水,遂改唐為晉。後人為紀念叔虞的功德,便修祠以紀,即唐叔虞祠,亦稱晉祠。

晉祠的初建年代難以確定,據[水注經]和[魏書]記載;晉祠北魏前己有。後,北齊和唐都對晉祠進行了大擴建、大修葺。唐太宗親臨晉祠,留下著名的“晉祠之銘並序”大碑一通。宋初又大興土木,並建聖母殿,重修魚沼飛樑。金、元、明、清都有修建、改建。使晉祠成為規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築。

剪桐封弟:為紀念叔虞的功德修祠以紀,即唐叔虞祠亦稱晉祠

水鏡臺

走進晉祠大門,首先看到水鏡臺,殿上書“三晉名泉”,其實它就是座戲臺。“水鏡”取自[漢書一韓安國傳]“清水明鏡,不可以形逃。”寓意:善惡忠奸,盡人皆知。水鏡臺邊有一株高大的唐槐。

剪桐封弟:為紀念叔虞的功德修祠以紀,即唐叔虞祠亦稱晉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