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之聲:三晉文化源起晉南,爲何說晉祠建在晉陽城是錯誤選擇?

三晉之聲:三晉文化源起晉南,為何說晉祠建在晉陽城是錯誤選擇?

晉南侯馬的晉國都城遺址

有人說晉祠蓋在晉源是放錯了位置!真相是啥?

近年來,隨著晉國墓在晉南的發現,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晉國最初封國在晉南翼城、曲沃、侯馬一帶,大力排斥晉陽說。也就是說晉祠蓋在晉陽來紀念唐叔虞分明就是蓋錯地方了!晉祠本應該放在晉南!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呢?其實早在六十年前,劉大鵬先生就與王世家辯論過這一問題。劉大鵬說:“據王世家謂唐地在翼城,晉水為灤水,以太原晉王墓為王子晉墓(周靈王太子晉),子晉封太原歿而人祠之,曰晉祠。”“未免私心白用也。”(王世家為翼城人)劉大鵬說:·“晉王嶺兩大墓邱,一個是唐叔虞墓,一個是其子燮墓。”

三晉之聲:三晉文化源起晉南,為何說晉祠建在晉陽城是錯誤選擇?

山海經對晉水的描述

晉國大驀發掘

看來這一爭論的答案與判斷並不難,只要發掘晉王嶺的晉王墓就可以了,可惜84年考古所挖其半途而廢,這個謎還得藏一段時間。然而,我總覺的無論如何,一千五百年前酈道元的《水經注》是不會說謊的,他也沒有任何必要有意篡改歷史,硬把唐叔虞墓和他的祠堂從晉南搬到晉陽。《水經注》明白無誤地宜告:“晉水出晉陽西懸甕山,縣,故唐國也。'’《山海經》曰:““懸甕之山,晉水出焉!”多《水經注》又曰:““昔智伯之遏晉水以灌晉陽,其以上溯,後人踵其遺蹟,蓄以為沼,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可見道元認為晉陽為古唐國所在地,而且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後人已經在這裡建有祠堂,晉祠的出現不會晚於北朝,甚至戰國。

三晉之聲:三晉文化源起晉南,為何說晉祠建在晉陽城是錯誤選擇?

唐叔虞封地墓已經被人遺忘

唐叔虞的墓地已經被人遺忘

去年夏天晉祠南王郭村發現的隋開皇十二年(公元592年)的虞弘墓誌銘,明白無誤地刻著“葬於唐叔虞墳東三里。”王郭村出土隋虞弘墓記載唐叔虞墓可見晉祠、唐叔虞祠,絕非古人之偽造,而是歷史的見證。到目前為止,翼城並沒有發掘出晉國第一任諸候唐叔虞墓,而且晉南也始終沒有“晉祠”和“晉水”以及“懸甕山”這三個歷史地名。既然晉南不存在這些,又怎麼能推翻唐國最早封國在晉陽的歷史記教呢?我們們無法取代古人的“原始記錄”,也改變不了唐叔虞之子燮父因晉水改國號為晉的歷史事實。“後人”(包括道元時代的後人)既然能在晉水源頭為之築墓建廟,當然也能有遷都到晉南任何地方之可能。於是西周一一春秋晉國數任諸候,定都遷都之事有多少次都有其可能,並不奇怪。晉陽故地三千多年中,時建時毀,兵家必爭,戰亂必損,也是客觀存在,所以幾年前能發現春秋趙簡子墓也是情理之中當然,晉陽什麼時候已有了最初的建城痕跡?晉祠是哪一代晉國後人所建?唐叔虞墓中究竟有沒有實物明證等等,都還是歷史之謎還有待於未來的考古新發現。這些究竟是古人的疏忽,還是早期資料的遺失?都有待於我們這一代或我們的後人進一步思索與推斷。不過我相信無論如何,道元時代的人們不會像今天為了旅遊事業、為了爭名人出生地和祖宗發祥地,不惜偽造謊言,製造假證明明,硬把老祖宗搬來搬去,搶來搶去。隋代的古人們,也沒有必要編一個“唐叔虞”出來以確定自己的位置,

綜上所述,我本人認為,在沒有任何實物或考古新發現可以明確肯定唐叔虞封地墓葬之前,還是要堅持晉國最初在晉陽而後遷都晉南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