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讀劇慧眼


前兩天,新京報發表了一篇有關相聲的文章,在文章中新京報先頌揚了相聲大師侯寶林通過經典相聲段子《關公戰秦瓊》來諷刺舊軍閥不學無術的“相聲精神”,然而說完這件事之後,新京報筆鋒一轉,就炮轟某位知名相聲演員演出結束後返場時,臺下粉絲揮舞著熒光棒,宛如開演唱會一般,對於此,新京報直接痛批該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



其實,儘管新京報在文章中沒有提及該青年相聲演員是誰,但是從其敘述的內容我們也可以得知他們說的就是德雲社人氣相聲演員“小辮兒”張雲雷。




而且,在這篇文章中,新京報現已侯寶林大師的典故將自己的位置放的極高,並從這個角度來指著粉絲對張雲雷的追捧方式不倫不類,對此,拾憶只想說新京報這做法真的是太有心計了!



首先,可能是傳統觀念的原因,很多人心目中認為長得帥的人說不了相聲,因為有時候演員長得太帥會導致觀眾關注他們的長相遠大於他們的才能,如果寫這篇文章的新京報是出於這種想法的話,只能說觀點太過於迂腐,畢竟,時代是變化的,為了相聲這麼藝術的發展,必須要學會接納和吸收潮流,嘗試挑選一些長得帥的年輕人說相聲也是一次嘗試。



其次,作為郭德綱的得意弟子,張雲雷自幼跟隨郭德綱學習相聲基本功,在“說學逗唱”中,尤其是“唱”這一項中極有天賦,可以說張雲雷演唱的《探清水河》極其有味道,而且這也是相聲小曲中的經典段子,可以說張雲雷返場唱《探清水河》並沒什麼錯。



第三,在張雲雷返場時,粉絲們揮舞熒光棒也並非是德雲社工作人員或者張雲雷組織的,完全是粉絲和觀眾自發的行為,如果因為這種原因就痛批張雲雷,拾憶認為他確實有點兒冤枉。



而且,中國也沒有哪條條例明文規定相聲演員不能走偶像道路吧,更何況張雲雷人家也是有真材實料的,並不是單靠顏值走到今天的,再說了,如果張雲雷因為走偶像道路對相聲這麼藝術有一定的推廣作用,這本身也是一種符合時代發展的創新啊!



最後,拾憶只想說新京報這次痛批張雲雷出發點可能就目的不純,畢竟前不久姜昆剛重新提出“反三俗”,這還沒過幾天呢,新京報就發出了這樣指向性極強的文章,要說不是處於打壓德雲社的話,拾憶也找不到其他合適的理由了。


也希望這些人不要打著“反三俗”的口號,惡意打壓競爭對手,這不但會讓大眾看不下去,對他們自己的聲譽也可能會造成不良影響。








拾憶物語


新京報,你這樣捧張雲雷是不對的!



東穆茶葉


這裡很多人可能對於新京報不夠了解,認真關注這個微博大號就知道,新京號作為官方主流媒體賬號,但基本上沒幹過多少靠譜的事情。

隨便跟大家一件事情,可能很多人就知道了。

前段時間,重慶公交墜江事故,新京報第一時間發佈消息,並且稱事故原因是由於對方小車女司機的不當駕駛所致,後來那個女司機就被噴成大惡人,但最後調查結果出來後,大家才發現被新京報帶了節奏,真相是小車女司機根本毫無責任。

有很多自媒體號喜歡靠熱點來蹭流量,在這些號裡新京報經常被人稱“第一造謠號”和“新聞毒瘤”,因為該號作為主流媒體經常報道不實信息,並且曾來不道歉。

這次很顯然還是一樣,張雲雷這個人講的相聲我還真的聽過不少,說真的,我不懂相聲,不知道他講的“專不專業”,但我很喜歡他的颱風。

觀眾一起唱時,小夥子眼睛通紅,是一個非常感性的人。

再一點,現在看相聲的,80%都是中年人,甚至是老年人,年輕人的比例真的不多,張雲雷能有這麼多年輕粉絲追捧,讓年輕血液重新來了解曲藝有什麼不好嗎?

所以,如果真要說支持誰,我肯定支持張雲雷,至於新京報,在很多看過他發信息的人眼裡,跟新聞毒瘤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


水清亦有魚


這個就有點無法理解了,一個相聲演員,又不嫖娼,不吸毒,不賣國,不偷稅,就是因為功底還不錯,長得還行,有觀眾願意看他,願意拿著熒光棒揮一揮,怎麼了?就不允許嗎?一定要相聲演員像某某某似的?長著一個很普通的臉?就一定是老頭?或者老藝術家?只要他說的相聲不違法,沒幹違法的事,怎麼就不允許有人喜歡他?如果說他出賣國家,幹出有損國家的事,或者吸毒等重大的錯誤,那打死他不算多的,但是張雲雷還沒爆出這些事啊,天下的事這麼多,有人偷稅你不跟進報道,有人吸毒你不去查在哪買的毒品,有人違法亂紀你不深入調查?追著一個相聲演員說他太帥了,使得粉絲追捧?吃飽了撐的?也沒見粉絲做出什麼出格的事啊?就是正常的看看他的演出,又礙著誰的事了?


迷途貓63004532


《新京報》對張雲雷的批評,不能說一點道理沒有,給當紅演員提個醒兒是可以的,但也沒有必要完全否定,否則就顯得過於小氣。

德雲社有兩個演員的走紅讓一些人瞧不慣,前者是岳雲鵬,後者是張雲雷。在很多資深相聲迷看來,岳雲鵬相聲功底一般,在臺上耍賤賣萌的表演風格讓人不好接受,但獲得的人氣又非常之高。這段時間張雲雷又異軍突起,靠演唱《探清水河》等小曲小調,又憑藉本人長得在相聲界算是比較帥氣的外貌,迷倒了一眾迷妹,興起了一種從來沒聽說過的所謂偶像相聲。

其實相比岳雲鵬的半路出家表演相聲多是野路子,張雲雷還是有一定的曲藝學習基礎的。身為天津人的張雲雷從小對曲藝耳濡目染,從八九歲就開始學唱太平歌詞和蓮花落,十幾歲就開始在郭德綱開辦的相聲大會登臺,人稱“12歲的老藝術家”。

這麼多年張雲雷一直在德雲社的小劇場表演相聲,不算太火,但也培養了一眾對他比較欣賞的觀眾。用張雲雷自己的話說,他的表演比較“風騷”,因此很得女性觀眾的喜愛。也就是說,從很早的時候張雲雷就已經開始追求偶像型這樣的定位。事實證明,如今這條路他闖出來了,人氣一時高到少有人及。

欣賞他的年輕女觀眾以及小女生們居多,這些人對相聲瞭解多少,聽過多少段傳統相聲或者八十年代相聲不好說,她們鍾情臺上的張雲雷,她們認為張雲雷表演的就是相聲,或者說是不是都無所謂,只要看到這個人就高興。在這樣的心理驅使之下,在劇場如果聽張雲雷的相聲也就開創了不同於平時的局面,這些小女生不受一般的限制,把聽演唱會的那種熒光棒的陣勢帶進觀眾席,真是讓老相聲迷們開了眼界。

觀眾到底該怎麼聽相聲,其實沒有一定之規,該不該多和臺上互動,該不該叫好喊“籲”,該不該搭話茬兒,我相信這些行動在舊時代最早的相聲園子裡都沒有,但如今都陸續出現了,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如果說觀眾哪些言行不合適,隨著時間推移會慢慢改變的,不必過分擔心。

我覺得該提醒一句的倒是張雲雷和楊九郎的表演。張雲雷對自己的表演風格有自知,師父郭德綱提醒說他不必限制自己先讓大家認識之後再求變化,張雲雷也表示過到一定階段會更規矩地說相聲。而今這樣的階段似乎已經到了,不知他有沒有記得自己當年的想法。因為演員一旦火到一定程度,就不太容易把握自己了。

順便說一句《探清水河》。沒錯,這段小調源自舊時的勾欄場館,唱詞風格不高甚至說很低,但剔除個別語句之後不失為一段旋律優美又無傷大雅的唱段,沒有必要過分苛責。


鄭捕頭


一個小小的張雲雷的所作所為竟然被引經據典的拿出相聲大師侯寶林京劇大師梅蘭芳來說事兒,除了他師父郭德綱連岳雲鵬都沒這待遇,這不正是說明他的成就?對於小曲“探清水河”的表現形式的詬病,我就更奇怪了,姜昆說相聲都能在臺上扭屁股跳舞說是創新,那唱個小曲兒用吉他彈奏就那麼不入某些人的法眼?再者說了,憑什麼相聲演員就不能成偶像演員?偶像怎麼了?偶像不過就是些在某些領域取得一定成就而被別人所崇拜的對象,咋的很丟人嗎?當年郎平時代的中國女排五連冠,成為全民的偶像,你新京報出來批評下?袁隆平是所有農業科研人員的偶像,你新京報出來批判下?排雷英雄杜國富就是新時代軍人的偶像,你新京報再出來批判批判杜國富?最後我語重心長的摸摸新京報總編的頭,關切的問一句:你幸福嗎?




變形金剛0802


1298條回答,有一個支持新京報的算我輸



稻草人ScareCrow


相聲演員不能當“偶像明星”?觀眾拿熒光棒舞動,臺上的相聲演員就成了“偶像明星”?原諒我的孤陋寡聞,是在不明白這些邏輯關係。只有兩種可能,要麼就是觀眾太豁達,要麼就是這篇文章作者太迂腐

傳統相聲藝人都是穿著大褂表演相聲,作者應該倡議下,那些不穿大褂表演的相聲演員,都要“索性轉行”,穿西裝表演相聲就是“把演唱會追星的一套都用在了傳統曲藝上面”。同時,相聲段子都要傳統段子,不能有“新相聲”,什麼流行歌現代舞應該通通在相聲舞臺消失,觀眾呢進入也要換成傳統服裝,這也才符合這位作者的思維。

“某位青年相聲演員...”、“...以至於這位演員的師父也感嘆...”,都說媒體作者很犀利,這位咋這麼慫呢,就直接說張雲雷和郭德綱不就結了嘛,都

指槐罵槐了怎麼眼睛還不敢直視,難道是知道自己純粹蹭熱度、所以心虛?或者知道文章很牽強附會而膽怯?這麼膽小如鼠,索性轉行吧,別耽誤了“光明前程”。

通篇文章幾乎和《相聲病了,必須得治》如出一轍,激昂慷慨、催人淚下,甚至大放厥詞、侃侃而談,什麼“數典忘祖”、打造“小鮮肉流量IP”、“毀了藝術誤了演員”,中間又用了大幅文段解說《探清水河》前生後世、投胎轉世,深怕網友不知道作者“學富五車”,恨不得把九年義務教育所學到的知識,一吐為快。還不忘搬出侯寶林大師給自己加碼,以證明自己“理論很正統”。

哎呀我的天啊,能不能換個有說服力點的作者,比鮑教授寫的《相聲病了,必須得治》還沒水準,倒是和鮑教授的“唱《探清水河》就會'喚起舊時代嫖客文化'”邏輯如出一轍,該不會這篇“熒光棒”文章也是鮑教授親筆吧?那就只能“呵呵”了。

有這功夫胡說,不如曝光下娛樂圈的“娘炮”橫行、綜藝無厘頭等亂象。張雲雷也好,郭德綱也罷,都是憑實力表演相聲曲藝,並逗樂和征服了觀眾。如果張雲雷只是長大帥氣而沒任何才氣和曲藝才華,誰會花幾百甚至幾千塊錢去“啥看”?這不是明顯低估了觀眾的“智商”嘛。

德雲社剛剛完成了“四國七城市”的傳統曲藝國外商演,創下了相聲界前無古人的成績,不誇就算了,卻開始“煽風點火”,見不得別人好,實在令人不齒。


岑詮


吃多了撐的!!!



喜樂安康19


看見人家掙錢了眼紅了,你咋沒看見他們吃不上飯的時候啊,看看這孩子的功底,我看一位網友發的,張雲雷會的你們都誰會,說說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