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X的献身》故事尚可,打不动人心

工作之后,这是我第一次期待一部电影。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喜欢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现身》这个故事,不是读得最早的他的作品,亦不是读得最迟的他的作品,只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他的作品。读《嫌疑人X的献身》那年我上研二,夏夜的凌晨,我难受得一直在发抖。

《嫌疑人X的献身》故事尚可,打不动人心

当年,那本小说的腰封上,东野圭吾说:“这是我能想到最纯粹的爱情,最好的诡计”;当年,情伤搁笔,觉得我曾经写在杂志上的文字都是垃圾。《嫌疑人X的献身》,算上苏有朋这次的翻拍,终于凑足了中日韩这东亚的三极,虽然苏有朋的努力有目共睹,但说真的,中国翻拍的水平落到了最后。不得不说在选角上苏有朋是动了脑筋的,张鲁一的自卑和隐忍、王凯的骄傲和夸张,让我甚至都觉得在中国的演员里,没有人能比他们更能演好石泓和唐川。但如果对比着看,你会发现堤真一的石神和福山雅治和汤川,才真的有那种不动声色之中的动人心魄。

《嫌疑人X的献身》故事尚可,打不动人心

我这么说并不是说中国演员的演技不好,相反,你甚至能从张鲁一饰演的石泓眼睛里看到那种暗暗藏起来的绝望,以及超市里陈婧帮他挑橙子时幸福而又紧张的颤栗,非常出彩。再说王凯,王凯饰演的唐川在小说里只是一个功能性的角色,但在这部翻拍里,被提升为双主角之一的地位。然而角色地位的提升带来的却是王凯表演上的不自然,特别是开场的那一场讲课,除了让我觉得唐川的帅和装之外,实在get不到他人设的聪明这个点。当然,本来在中国这个副教授一定是书呆子形象的广泛认知里,唐川这种帅鲜肉性质的人设本身就很难找到实例参考,因此不是全程都让我脱戏的王凯,尽管演了一个完全脱离现实的副教授,但在我看来,也算完成任务。

《嫌疑人X的献身》故事尚可,打不动人心

最后说说林心如,《还珠格格》的三女主里,林心如无疑是到现在演技还依然不走心的人没有之一,其在失手杀死前夫时、从警察口中听到前夫的死讯时、以及最后自首的情感爆发时,林心如的面瘫都恰到好处地让片中本该汹涌的情感荡然无存。宣传期林心如吐槽苏有朋导演时过于严苛,拍几十条都不过。我真的想说这么严苛林心如还拍成这样,真无法想象不严苛会是怎样的结果。三个主演里,虽然张鲁一和王凯演技都算在线,但他们的对手戏,则完全崩坏。当张鲁一和王凯的每次对望都引起电影院里大声的笑论声:“太腐了!”的时候,苏有朋对于石泓和唐川这种莫明其妙充满基情的改编,无疑是失败的。两个男人的感情,难道除了腐,就真的没有其他方式表现了么?

《嫌疑人X的献身》故事尚可,打不动人心

为了将这个发生在日本的故事移植到中国,必然要进行大量的改编。例如在中国是无法复述关于重要的道具自行车的一切的,毕竟,再烂的自行车也要上锁以及自行车被盗后一定不去报警都是我们的常识;然而,我还是得说用公共自行车来替代原小说中的偷盗自行车这并非一个好的主意,因为很难说通那么一个嗜赌如命的人会去弄一个需要交几百块押金的公共自行车。当然,这不是最让我诟病的改编。

《嫌疑人X的献身》故事尚可,打不动人心

最让我诟病的改编有以下三处:一是石泓看到别的男人送陈婧回家后,在关上门后的失落与愤怒,这里明显处理得没有日版好,为了情节反转而用力过猛。同样的日版里,这个镜头,石神只是用没挂住雨伞加终于下定决心的叹气来表现自己的感情,对于不清楚整个故事的观众来说,这个镜头可以理解为失落与愤怒,而对于已看过小说的观众来说,这个镜头可理解为石神下定决心献身。从层次上说,中版的石泓这个镜头只能说明石泓在整个事件中仍然有着猥琐的一面,这也使得最后的结局出现时,打动人心的力量少了很多。

《嫌疑人X的献身》故事尚可,打不动人心

二是将晓欣(美里)先动手引发的冲突变成了由傅坚(陈婧前夫)动手,将过失杀人变成了正当防卫。这是学霸苏有朋在借此嘲笑理工男不懂变通么?不过我更相信的原因是苏有朋看了这个的韩版而没有看日版。三是增加了石泓谋杀唐川的戏,一个数学家,居然能够认为在高速行车时遭到不那么大功率的定向声波攻击,发生的交通事故就一定是可控的;这种显然思维还停留在确定性而非随机性理念中的人,很难说服我说他是一个数学天才。

《嫌疑人X的献身》故事尚可,打不动人心

此外,日版说明了为什么石神要杀一个人替换的原委,而中版,坐在我后面的女孩就在看完后会问,石泓既然能够处理掉真的傅坚的尸体,那他还要杀掉一个流浪汉干嘛?石神的伟大,在于他不仅仅只是处理掉了尸体,而是以杀人和自我贬低来让所爱之人不背负过失杀人后的心理压力。所以,这真是东野大神认真审阅过的剧本?

《嫌疑人X的献身》故事尚可,打不动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