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末靺鞨的歷史是什麼?何時興起,又為何衰落?

鳶飛九天2018


渤海國(698年—926年)是東亞古代歷史上的一個以靺鞨族為主體的政權,其範圍相當於今中國東北地區、朝鮮半島東北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一部分。698年,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在東牟山建立政權。713年,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並加授忽汗州都督,始以“渤海”為號。762年,唐朝詔令將渤海升格為國。此外還有“靺鞨國”、“渤海靺鞨”、“高麗國”等別稱。

渤海國共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餘縣。是當時東北地區幅員遼闊的強國。渤海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居民以靺鞨人最多,高麗遺民佔有一定的比例,還有漢人以及少量的突厥、契丹、室韋人,靺鞨人中又以粟末靺鞨為主。 都城初駐即東牟山一帶,742年遷至中京顯德府(今吉林和龍),755年遷至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寧安),785年再遷東京龍原府(今吉林琿春),794年復遷上京龍泉府。其文化深受唐朝文化影響,享有“海東盛國”的美譽。

916年3月7日,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在在上京(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南)稱帝,國號“契丹"。此後不斷開拓疆土.924年,親率大軍西征,降服西、北迴鶻、吐谷渾、党項等部後,本欲攻後唐,又恐渤海國擾其後,遂於七月發兵往攻遼東,至九月,契丹攻遼東月餘無功,乃還。925年冬,耶律阿保機藉口與渤海國世仇未雪,遣使結好後唐後,親率大軍東征。天顯元年正月,攻破扶余府(今吉林四平西),繼命大元帥耶律德光率兵萬餘前趨渤海國京師忽汗城,沿途連破渤海3萬兵阻截,徑抵城下,渤海國主大諲撰請降。未幾,撰復叛,耶律阿保機率大軍至,破城後又分兵進軍定理(今遼寧瀋陽北)、鐵州(今遼寧營口東南),征服殘餘部落,渤海國亡。契丹以其地為東丹國,耶律阿保機封其長子耶律倍為東丹國王,統治該地區。而建立渤海國的粟末靺鞨正是後來女真人的先祖。

渤海雖文化發達,但傳世文獻堙沒殆盡,所依託的原始資料僅有當時唐朝和日本的相關記載及後世考古發掘,故有關渤海國的許多問題難以解決,尤其是其歷史地位和歸屬問題一直是中國、朝鮮、韓國等國家之間的一個爭議焦點。


倫語說歷史


由於地域的特點,粟末靺鞨深受高句麗和漢族社會高度發展的影響,他們的社會文化層次和生產技術等,都高於其它靺鞨部落,並逐漸超越原有的靺鞨諸部最強者——黑水靺鞨,成為諸部中新的首領部族。

公元五世紀下半葉後,隨著粟末靺鞨的發展、壯大,它得到了隋王朝的冊封和扶持,但也同時與高句麗的關係惡化,屢有衝突。自隋文帝開皇九年起,隋王朝就與高句麗開始了戰爭狀態,到了隋煬帝時期,更是以舉國之力大舉攻伐高句麗,在這場連年不解的戰爭中,以粟末靺鞨為首的靺鞨諸部紛紛站在隋朝一邊,加入了攻打高句麗的陣營。

但不幸的是,隋朝攻打高句麗的戰爭失敗了,其後,高句麗對於附隋的粟末靺鞨進行了武力報復,粟末抵擋不住,在首領突地稽帶領下被迫南遷遼西,被隋煬帝接納,並封為紫金光祿大夫、遼西太守,公元617年,突地稽還受邀,跟隨煬帝巡幸了江都。

唐朝建立後,朝廷在南遷粟末靺鞨部所在地,設立燕州,以突地稽為總管,賜姓李氏。唐高宗初期,突地稽的兒子李謹行,作為唐軍中積石道經略大使,兩次擊敗吐蕃軍隊,因功被封為“燕國公”。

公元696年遼西地區爆發了由契丹族酋長李盡忠、孫萬榮發動的“營州之亂”,相當多的粟末靺鞨部的部眾也參與到這場主要以契丹貴族為主的叛軍之中,最終在唐王朝幾十萬大軍和後突厥軍隊的聯合鎮壓下,營州之亂被平定。

在處置叛亂軍將時,武則天的唐廷已經注意到了分化諸族的作用,詔書中赦免了粟末靺鞨首領大舍利乞乞仲象等靺鞨首領附逆的罪行,並冊封乞乞仲象為“震國公”。但是靺鞨諸部貴族們卻仍心懷疑懼,他們決定趁高句麗國滅亡之際,收容其遺民,返回故土。

唐王朝對此大為憤怒,武則天派出以契丹降將李楷固、索仇等率大軍追殺,初戰中靺鞨失利,乞四比羽等將被斬殺,首領大舍利乞乞仲象病逝於逃亡途中。正當粟末靺鞨全族陷於滅亡之際,乞乞仲象的兒子大祚榮挺身而出,率領部族快速脫離戰場,東奔地形險要的天門嶺地區,並聯合當地的高句麗遺民、奚族等,設下重重埋伏、張網以待。當李楷固等率唐軍追擊而來時,伏兵齊出,唐軍大敗,李楷固等僅以身免。

天門嶺之戰後,大祚榮大肆收納靺鞨諸部、高句麗、奚、契丹等當地部眾,建立了穩固的地方政權。而唐朝卻因與後突厥的戰事再起,已無力遠征靺鞨,遂於707年派出使者對粟末靺鞨進行招撫,713年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自此粟末靺鞨開始被外界稱之為渤海。又經過了一段和戰經歷後,到了公元762年,唐代宗正式承認渤海國為獨立政權,進封當時的渤海郡王大欽茂為渤海國王,至此,渤海國達到了鼎盛時期。

至於渤海國的衰落原因,限於史料目前所知不多,主要還是因為鄰近的契丹族的異軍突起,耶律阿保機在掃平漠北諸部,控弦達幾十萬大軍時,發動了攻伐渤海的戰爭,渤海的陷落可以說是必然的,但由於契丹貴族的主要目標依然是南進中原,所以對渤海的處置是寬鬆的,渤海貴族世家的勢力得以保持,在遼和金王朝時期,渤海權貴們依然充斥於朝廷,影響著政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