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我爸开始跟我谈钱”

“有天,我爸开始跟我谈钱。”

证明我已经长大成人了

“有天,我爸开始跟我谈钱”

他刚注册微信没多久,加了我后聊了两句后,就再也没发过消息。

“女儿,吃饭了吗?最近还好吗?”

“能不能借爸爸一点钱,最近比较急用。”

像是解释似的,他又发来一句:

“爸爸会还你的。”


家里不是很宽裕,这点我很清楚。

但开口跟我谈借钱的事,这还是第一次。

隔着微信,我都能想象到他犹豫了好多天都开不了口的样子。

我很了解他的性格,也明白开口要钱的痛苦。

小时候,我最讨厌的事情就是向他要钱。

以前家境不好,我留守爷爷奶奶家,他重组家庭。

学费、生活费,每次都是到万不得已时,我才会拿起电话,犹豫很久拨出那个手机号。

“嘟——嘟——嘟——”

每次听到这种声音,就像被处刑一样煎熬焦躁——

这让我至今都有接电话恐惧症。

有次,班里只剩我一人没交学费,老师让我站着上课,在所有同学面前责令明天一定要交齐。

被全班人注视的羞耻感,我现在还记得。

那一刻只想赶快长大赚钱养活自己,再也不用求谁了。

甚至还会暗自幻想等我有钱了,就当着他的面大声说出这句话:

“我把花你的钱全都还给你,我不欠你,你也别管我了!”

现在我工作了,不用再向他伸手要钱了。

可看到他微信消息的那一刻,突然觉得——

微信那头的他,好像小时候宁愿被罚站也不愿要钱的自己。


“有天,我爸开始跟我谈钱”


开口谈钱,不是件容易事。

特别是对于像我和我爸这种自尊心很强的人。

很多事情能自己撑着,就绝不开口。

我和他关系一向不太好,唯一维持感情的就是钱。

需要钱时,我才会给他打电话——

时间控制在3分钟之内。

好像除了钱之外,我们对彼此的生活了解的都不多,也没什么机会和心情多了解。

自从上大学后,我跟他的联系越来越少。

因为理解他的难处,也受够了每次要钱那种羞耻为难的感觉,大学时我疯狂赚奖学金、做兼职赚学费、生活费。

当发现终于不再需要向他要钱后,就几乎没怎么给他电话了。

时间久了,连他的电话号码都忘记了。

偶尔有次他给我打来,抱怨道:

“怎么也不打电话过来了?跟爸爸越来越生分了。”

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只好打趣地回道:

“给你打电话就是要钱,不打电话你不开心吗?”

好像不谈钱,我们连关系都维持不住了。


“有天,我爸开始跟我谈钱”


我很少谈论自己的家庭,几乎不写跟父母有关的文章。

因为对我来说,家可能是眼泪最多的地方。

即使是最亲密的家人,也会有很多说不出口的话。

所以宁愿跟朋友或陌生人袒露心声,带着这种爱恨交织的感觉,直至长大。

成长是件复杂的事情,它可能就发生在某个瞬间。

电影《狗十三》的导演曹保平在接受采访时说:

“没人注意到

我们在什么时候忽然就长大了,

一切好像自然地发生了。

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是很残酷的。

我想让大家回头看看这一天。”

父母可能不知道那个瞬间是什么。

可能是一场在亲戚面前的指责,一顿气急之下的打骂,一次偶然忘记的承诺,一个被掩饰的谎言,一回回没到账的生活费,甚至是无意中说出的一句话。

但在那一刻,我们感到受伤了。

也曾试着跟父母发出求助的信号。

比如,跟他们讲道理,故意不听他们的管教,甚至哭闹着反抗。

但这些尝试,大多被这些常见的话怼回去了:

“你是个小孩子,懂什么?”

“爸妈是为了你好,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你委屈大了,你有什么委屈你说,我听着!”

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失望中——

我们放弃依赖他们,选择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大人。

“有天,我爸开始跟我谈钱”


突然想起去年春节的那个午后。

那天我在阳台下晒太阳,玩手机。

隔壁屋里,爷爷在给我爸打电话。

他先是说过节钱收到了,接着抱怨着老家这边人情礼节费又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其他钱是怎么花的……

开口闭口,讲得都是钱。

恍惚间,觉这样的画面很熟悉。

原来我曾经历的一切,爸爸已经承受了这么多年。

退出聊天界面,我直接拨出了那个很久没打出去的手机号——

原来这么久没用,这11位数我从未忘记。



作者写得很好,很有感触,出来工作三年了,每隔两三个月,爸都会瞒着我妈偷偷给我转钱,每次我都退回去,可是他总说“爸的私房钱,没事,你妈不知道,自己去买点新衣服买点好吃的,照顾好自己。”末了再加一句“嘘,这是我们的秘密”。每次想起爸妈心里都是暖暖的,希望他们身体健康~在家也能照顾好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