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取消與雙邊會晤,普京是否會在刻赤海峽衝突問題作出讓步?

愛情陽光


如果特朗普不取消雙邊會晤,或者即使取消會晤,波羅申科沒有把事件搞得動靜這麼大,又是宣佈全國進入戰時狀態,又是求助於美國和歐盟,更有甚者還要求美國和北約在烏克蘭駐軍,普京或許在刻赤海峽衝突問題上會做出讓步,因為畢竟普京不想把事件鬧大,影響在G20峰會上與特朗普早己約定好的會面。然而普京讓步這條路卻被波羅申科給堵死了。


即使知道烏克蘭故意挑釁,普京仍然可以讓步,理由有三:
一、波羅申科的支持率排名第五,這就意味著在明年3月的烏克蘭大選,波羅申科肯定會下臺,很有可能季莫申科當選。普京犯不上為了刻赤海峽衝突事件,影響了俄烏之間的關係,況且事件本身並沒有造成很大的損失。在事發之後第二天,普京在和默克爾通電話就說:“讓默克爾對烏克蘭施加影響,避免烏克蘭這種草率行為”,這就說明如果默克爾出面調停,俄羅斯很可能就會放人放船;二、俄羅斯實在是想把事情化小,儘量避免影響普京與特朗普的會晤。在事件發生時,俄羅斯還是體現了剋制,沒有擊沉烏克蘭軍艦和造成人員死亡,對受傷的人員進行了及時醫治。當事件發生後,俄羅斯媒體仍然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G20峰會上將進行會晤。當特朗普宣佈取消了會面時,俄方表示了極大的遺憾。如果特朗普不取消會晤,俄羅斯仍然對刻赤海峽衝突進行讓步;三、俄羅斯已從敘利亞撤軍,克里米亞己成定局,普京不想在烏克蘭問題上再與美國及西方對抗,對刻赤海峽衝突事件可能進行冷處理。


可是事態卻愈演愈烈,使普京不得不重新審視刻赤海峽衝突背後的動機,對刻赤海峽事件上普京將會寸步不讓,理由是:一、既然是為了烏克蘭大選,如果俄羅斯做出讓步,無疑是給波羅申科加了分。從波羅申科宣佈全國進入戰時狀態來看,就是調動全民反俄情緒,來贏得支持率。如果普京讓步,更彰顯了俄羅斯的軟弱,增加了烏克蘭的鬥志和信心;二、波羅申科會得寸進尺,一面要求俄羅斯賠償,一面會提出克里米亞主權問題;三、烏克蘭會認為俄羅斯在美國和西方的壓力屈服了,更加使烏克蘭倒向西方加入北約的步伐,美國和北約很可能借此機會在烏克蘭駐軍。這對俄羅斯來講是相當不利的;四、歐洲小國像奧地利、愛沙尼亞和波蘭就會大做文章,要求歐盟對俄羅斯進行制裁;五、美國和北約對俄羅斯會更加肆無忌憚。實踐證明,普京越強硬,特朗普越想與普京見面緩和關係。一旦普京軟化和妥協,特朗普對俄羅斯不是制裁,就是軍演,對俄羅斯進行擠壓和恫嚇。
從刻赤海峽衝突事件的發展來看,波羅申科並非簡單的為了明年的大選,而是暗藏玄機。可以堪稱為“第二次烏克蘭危機”,普京再一次陷入了與美國和西方的博弈之中。刻赤海峽事件扣押了烏克蘭的軍艦和人員,是好牌也好,壞牌也好,普京一定會打到底。如果波羅申科在美國的支持下會鋌而走險,那麼普京只好還以顏色了。


適情雅趣


普京不會讓步。原因是普京讓步給烏克蘭倒還有意義。給北約讓步是俄羅斯絕不可能接受。

雖然烏克蘭喋喋不休的吵嚷克里米亞問題。其實克里米亞是歐美製裁俄羅斯的由頭。歐美比烏克蘭更不接受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吞併。不是克里米亞的有多富足,是克里米亞是俄羅斯南下地中海的核心利益。

假如烏克蘭在歐美和俄羅斯之間採取平衡戰略。普京對烏克蘭開放刻赤海峽應該能夠實現。這不是俄羅斯的讓步。是俄羅斯不能吃下頓巴斯地區。亞速海應該是俄烏共管。普京才能在世界不至於成為蠻橫的典型,關乎俄羅斯的形象。

波羅申科不傻,也不是沒有戰略頭腦。波羅申科在把普京逼入牆角。波羅申科步步的戰爭推進,兩個目的,一個是把美歐拖入烏俄衝突。另一個是把普京拉向戰爭。波羅申科明知普京不會和烏克蘭開打,卻寧願挨俄羅斯的胖揍。只有這樣才能徹底坐實美歐和俄羅斯的對抗,達到不可扭轉的目的。烏克蘭加入北約才能水到渠成。

普京遇到大麻煩 。對波羅申科流氓行徑,退不可退。打,顯然天時地利都不具備。不打,烏克蘭死纏濫攪。只有走一步看一步。

對烏克蘭危機美國並不著急。放手讓烏克蘭騷擾俄羅斯。仍然是緊鑼密鼓的解決伊朗。


老兵軍事觀察


20國峰會期間特朗普尋機與普京站立聊了一會,說明特朗普內心並不排斥與普京會談,但是在美國國內政治的壓力下被迫取消了與普京的正試會面。

刻赤危機美俄兩國領導人座下來談,才可能有解決方案,不談與事無補。但不管如何普京都不會讓步。普京不是特朗普朝令昔改,他是一個成熟的,有擔當有見地政治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