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姜文新片《邪不壓正》?

WangYao祖國君


這部電影稱之為行走的誘惑。

不管是彭于晏的肌肉,還是許晴的翹臀部。

都給人滿滿的視覺盛宴。

更何況是導演姜文拍的。

這是不看不行的節奏。

看過幾本姜文的電影,那都是槓槓的。

心裡都會覺得好看,沒有浪費電影票,還想細細品味一番。

首先是紅高粱,那個漢子,那個作風,現在想想都是硬氣。

接著讓子彈飛,這部電影,看著驚心動魄啊。

所以這絕對是部好電影。


用戶在線等


【一】

如果你沒看懂《邪不壓正》,那你也沒資格給《邪不壓正》打差評。

以下5個安置於主角身上的隱喻,你看出來幾個?

1.許晴的臀

許晴的臀,很誘人,也上了幾次熱搜。

有了許晴的臀,還有彭于晏的胸什麼事?不礙事。

一邊去吧您嘞!

那許晴的臀,在電影裡到底有什麼作用?僅僅是一種女性身體的符號、供男性把玩的象徵嗎?

這麼想,那你就俗了。

許晴的臀,與導演的惡趣味、與博人眼球的視覺設定,那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事實上,許晴的臀,在安排許晴的結局時,有重要作用。日軍進城時,正值許晴跳下城牆,不跳則已,這一跳,不偏不倚,正砸在某位得瑟日軍的頭上,完成了“一屁股坐死人”的偉大壯舉。

對於自己的臀,許晴飾演的鳳儀一直頗為得意,不僅在屢次誘惑彭于晏時,提臀開撩,在慫恿彭于晏與她私奔時,也說願意為你生下整個“亨德勒帝國”(中國古代文化裡,一直認為臀與生育的關係密切)。

但導演為何將許晴的臀拍得那麼極致誘惑,卻又讓許晴自殺、讓臀撞擊日軍而亡呢?

許晴的自殺,代表了女性意識的覺醒,此前她屢次被廖凡飾演的朱潛龍欺辱,男人們在酒桌上高談闊論其“臀”,觥籌交錯間都是被物化女性的悲哀。其後,“臀”承載了女性自殺時意識的覺醒,臀的撞擊,但代表了女性崛起的力量。甚至在男人們還沒從戎抗日時,女性已經為首殺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2.裸體彭于晏的“裸奔”

姜文非常覬覦彭于晏的肉體,這點毋庸置疑。他不僅在片場被拍到把玩彭彭的大胸:

還在節目裡點明其肉體的觀賞性:

如果你認為雞賊的老薑,只是為了色誘觀眾的話,那又錯了。

首先,我們看看彭于晏的角色,叫什麼名字?

對,“李天然”

與他對應的仇人之名——“朱潛龍”。我們直到,廖凡飾演的朱潛龍,一直想當傀儡皇帝,所以姜文會送來他“先祖”的畫像,兩人聊天間,姜文也說我的人可以幫你(成“龍”)。名義上是北平警察局局長,一個“潛”字,充分彰顯了廖凡的野心。

廖凡這個角色,複雜,狼子野心,全體現在名字裡了。而李天然的純粹、正義、不與俗世合汙,自然也體現在名字裡。自內憂外,自精神到肉體,他都十分純粹,天真無邪,廖凡總是深藏於黑暗,而彭于晏卻敢衣不蔽體、上房裸奔,逼得許晴喊出“布魯斯李”那樣氣壯的名號,當之無愧的正義化身。

裸奔的他,燒掉日本人的鴉片倉房;裸奔的他,手刃殺師仇人;裸奔的他,感化了周韻,向這個汙濁的世界傳遞著絕對的正能量。

3.周韻的腳

周韻的腳,最全片裡最為明顯的一個隱喻。但這份隱喻,卻與許晴不同,無關於女性意識。

當年她父親遇害,而彼時脆弱的她無力報仇,於是,希望治好自己的小腳,變成一個有力量的正常人。

在亨德勒大夫的救治下,她的小腳在治癒之路上初有成色,卻始終只好了一隻,久久未愈於另一隻。

好,也不好,隱喻的是周韻“復仇之決心”。她在前期欺瞞彭于晏,說自己沒有報仇,是因為仇人一直沒有出現。最後卻赫然袒露真相:原來仇家早已現身,只不過面對仇人時,自己再次迴歸脆弱,面對面呆若木雞。她的復仇之心,如同她的病腳一樣,她希望它們好,卻又一直好不了。自己的內心,也在好與不好,行動與不行動之間猶豫,一直煎熬。

大家很清晰地注意到,在彭于晏完成仇殺後,周韻的腳,也於一夕之間全然康復,彷彿從未病過。與此同時,她告訴彭于晏,我終於可以去報仇了。

這份隱喻,讓我們看到了脆弱者的成長。十分動容。

4.姜文的牙齒

姜文那一口能把黑了說成白的,能忽悠彭于晏、利用廖凡、欺詐根本一郎、顛倒乾坤的絕世好牙,在電影最後被悉數拔光。

這一幕,也成就了全片最令影迷不適、最痛苦的一幕。

普通觀眾會疑惑,姜文都被抓起來了,也被徹底毒打了,但是啥都沒說,“拔牙”這一幕,在電影裡有存在意義嗎?拔了不等於沒拔嗎?姜文導演是抽瘋了嗎?

勿急,在測評君看來,姜文這口牙,大有象徵。拔牙拔得,也非常有意義。

片名,邪不壓正。誰是“邪”?廖凡/根本一郎。誰是“正”?彭于晏。

為啥兩大呈現二元對立的主角都有了,還包進來一個姜文?還在海報中間?

沒錯!姜文就是那個遊走於正邪之間的,不邪不正,卻“既邪又正”的人。

他痛恨日本人對中國的侵蝕,在招安廖凡時,說“怎麼能幫日本人做事呢”?他寧願去扶持廖凡,讓廖凡這個邪氣透頂再衝天的人,為自己所用。他也全片哄騙彭于晏、殺害亨德勒大夫,甚至想讓彭于晏去送死。

是個好人?那肯定不是!是個壞人,好像也不對!

姜文的角色,一如他那滄桑的臉,是個北平的老混子、老油條,知道厚黑學,知道合理利用才是最大的利益。很多時候,他的臉色波瀾不驚(對著彭于晏哭喪時也十分安定),而他的人設,全體現在一口好牙上。他的心機,全體現在牙齒裡蹦出來的字裡行間。他念叨不停的的十五二十年佈局,也全都憑一口牙齒到處招搖撞騙、顛倒黑白,並引以為傲。

廖凡拔他的牙,當然不是因為他不肯招(如果姜文招了,他“正”的這一面人格就崩壞了,變成小人),而是另一種隱喻,必須要拔:他自以為是的一盤佈局大棋,下到最後悉數崩毀,而自己毫無掌控之力。

在汽車上,對著彭于晏哭訴時,是崩毀之兆的開端。而牙齒被拔時,是崩壞的終結——他再也沒法憑藉這口厚黑之牙,去遊說任何人了。

(寫完這篇文章後,除了刪減片段,姜文與凱文史派西哭訴,說自己棋下錯了,牙齒也沒了。兩人一合計,居然還打算開一個間諜學校,這次非得把嘴唇也整沒)

5.根本一郎留在最後殺掉

許多導演潛心安排的隱喻,在懵懂無知的觀眾看來,也許是空有形式。

譬如——為什麼“根本一郎要留在最後殺掉”?

周韻也問過彭于晏這個問題,彭于晏說,因為根本一郎和朱潛龍兩個人同時殺了我師父,所以我也要把他倆同時咔咔咔。

急躁的觀眾可能就怒了:這TM在攢七龍珠嗎?要拾掇在一起才能實現願望嗎?在這部分觀眾眼中,彭于晏此舉就是作,要不是有主角光環,鐵定把自己作死。而對於姜文的安排,也被批故作形式,搞一套“民國浪漫史”的作風。

因此最後李天然和朱潛龍決戰,被打得半死不活的根本一郎坐在椅子上“被迫觀戰”,在許多觀眾眼裡就成了“神經病”的典範。

但這個隱喻,卻是電影的終極隱喻——國共內戰。

日軍侵略中華時,正值中國軍閥、派系到處生長,日軍當然樂意看到這些混亂,才搞搞偽滿洲國、暗殺張作霖、收攬汪精衛。對於國共,它自然也希望兩方打到不可開交,讓各方勢力吞到魚死網破。但它沒想到,1937年日軍的開戰,反而讓第一次內戰(十年內戰)結束了。

根本一郎坐看李天然、朱潛龍纏鬥,本來以為自己最後可以一刀雙殺,卻算盤盡失,贏家,終歸是代表正義(共)一方的李天然。

兩人死的順序,也扣應了日軍、國民黨的失敗的時間:1945年日本投降,此後3年二次內戰,以國民黨失敗告終。

【二】

如果你看了上面我煞有介事寫出來的5個隱喻,並且覺得有道理。那麼,我很遺憾。

因為看電影時,我並未看出以上任何元素。我痛恨自己編造的文字,似姜文的牙齒一樣,把黑的說成白的,把沒有的說成有的。而且,我還能至少編出10個,每一個對應姜文的一段“譜”。

我也痛恨於《邪不壓正》整體的普通,遠低於個人期望,個人看不到任何亮點(不斷強調個人體驗,防止被噴)。如果片名不叫《羅曼蒂克消亡史》,為啥有那麼大一段嚼之無味的“浪漫周韻戲份”,為什麼有那麼浪漫的復仇?為什麼有那麼一位滿臉呆滯、臺詞到投足全是諷刺意味、作用卻全無的“華北首席影評人”,卻被鸚鵡史航冠冕堂皇地解讀為“彭于晏是看到潘死了,才憤而去復仇,因為他要捍衛人間的單純天真”?為什麼結局那麼詭異倉促,好像《邪不壓正2:周彭愛情故事》好像上映在即?

對於《邪不壓正》,有很喜歡的鏡頭,喜歡的配樂,卻被不喜歡的囫圇劇本給淹沒了,最後只覺得通篇雞肋。而測評君,就是標題裡那個“辣雞觀眾”。

如果一部電影,只能靠粉絲的隱喻解讀撐起所謂口碑的話,那這不算是一部好片子。

電影這種文化載體,當然是有隱喻的。曾經很喜歡岡薩雷斯的《愛情是狗娘》,以及伊朗恐怖片《陰影之下》,花了許多筆墨去解讀其中的“隱喻”,是因為我覺得,真的有,且看得真切——那些小人物的掙扎,那些戰亂之下平民的恐慌,越解讀,越有趣。並且,那些導演也總在各種採訪中,有意無意地透露自己的這些設定,讓你覺得,創作者真的在安排“隱喻”。擁躉亦不會強加於別的觀眾,說這些你沒看出來,你是辣雞。

但《邪不壓正》卻如同一面鏡子,照出裡外兩面,照出眾生。相當多給《邪不壓正》打高分的忠實群體儼然化身“不懂黨”,日常問候是“文文的電影,你看懂了嗎?”

客氣點的會說,“沒看懂的,建議二刷。”性格急點的,“你最好把文文的電影都看完,才有資格評論這部電影。”終結者會比較直白:“電影史/民國史,你都沒看過,你肯定不會懂啊!”

站在制高點的解讀黨、不懂黨(普通解讀黨除外)們不厭其煩地普渡眾生,傳遞文文獨有的電影文化,順便在豆瓣上吊打吊打普通影迷。

姜文拍電影,自己鮮少澄清理念,寧願讓坊間解讀出一萬種答案,面對差評,一句“包餃子餵豬”帶過。但是當你正兒八經詢問許晴的臀是何等高大上的隱喻時,他一般這麼回答:


淘票票


私心而論,我還是很喜歡這部電影。大部分是因為——許晴,這個看似不正常但是非常正常的人類,從而在她身邊發展的一系列不正常的人類,這些不正常的人類包括李天然、藍青峰等人。這一出荒誕劇,必然是要上演,但是為何不能以許晴為主角呢?我突然想起來,女人只是姜文的幻化物和象徵,男人永遠是具象的,所以他也沒辦法。

那麼來說說許晴的唐鳳儀吧!

許晴——唐鳳儀:中國女人的悲哀

唐鳳儀在第一場戲出來的時候,是在醫院裡,是來打不老針的。

李天然調侃她說:你不老啊!而唐鳳儀大聲說道:就是打這個針打的啊!一週一次,七十歲了,不像吧!李天然:不,看起來像69歲。唐鳳儀:69……69……我喜歡。

正當李天然拿好針的時候,許晴已經脫下了內褲,站在這裡。彼時,朱潛龍來了,啃了一把,隨機離開。

短短的一場戲,就將許晴人物特點點了出來:是朱潛龍的妻子或情人,媚且騷,情慾四射。

也許大家因為許晴會想到《老炮兒》中露屁股的供老炮兒發洩的炮架,但其實是兩碼事情。

第二次亮相,是唐鳳儀在李天然父親的房間。她瞬間起來,嚇壞了剛偷會刀和章的李天然。兩個人你拉我扯,唐鳳儀突然暴露自己的目標——想要讓朱潛龍娶了自己。作為一個情場老手,很單純地就暴露了自己的目標,居然只是想要嫁給一個成大事的男人。

她不禁感嘆:「為什麼西方男人總喜歡亂搞,而中國男人只想著做大事!」而這時的李天然,報仇心切,只是想拿唐鳳儀當作氣朱潛龍的工具,於是把章印在了屁股上。這時的唐鳳儀和朱潛龍上床的時候,唐鳳儀卻說了一句:“你先娶我,我才告訴你。”

真是想做成家嫁夫,想瘋了。

唐鳳儀愣是不說李天然,倒是有些情分,或許她知道他還算個好人,最後更是「報仇」,上了李天然,還對李天然振振有詞說道:「女人就是這樣,你給她一顆精子,她給你一個孩子;你給她一個房子,她給你一個家;你給她一個微笑,她給你一顆心。」並且想要邀請李天然去「生一個國家」,因為自己有「島」。可惜,李天然只有報仇這一個理想,哪顧得上「生一個國家」。即使自己光著屁股去找關巧紅,都不願多逗留一刻。

最終,唐鳳儀跳樓,順帶砸死了一個日本鬼子,壽終正寢。

女人這一輩子,死了還要拖一個男的。絕頂聰明,命裡執念,成家嫁夫,愛而不得,也沒辦法,這算作是中國女人的悲哀吧!

彭于晏——李天然:爸爸太多,我悲傷不起來

目睹師傅被殺,發誓要報仇。有一個特別好的外國爸爸,卻沒成想,為了自己被殺了。在父親的喪禮上,又認了一個新爸爸,到底是哪個爸爸親呢?還好到最後,彭于晏都不信自己的爸爸殺了自己的爸爸,如果真相大白!他到底會為了哪個爸爸呢?雖然整部電影都是以李天然為視角,講述他如何克服恐懼,如何英勇地報仇,併成為真正的抗日英雄。但是,整部電影因為其荒誕的風格,給予了主角太不正常的著調,導致有些地方非常脫節,比如敲鐘打鳴,房頂上亂竄,卻入無人之境,直到最後,朱潛龍還要靠逮住藍青峰去抓李天然。除了肌肉和屁股,有點傻。不是指彭于晏,是指這個大主角。

但是傻人有傻福,一貫只知道報仇的他,把藍青峰的抗日事情幹成了!

姜文——藍青峰:神秘莫測的爸爸,以大局為重

藍青峰可以說是一個神秘莫測的人物。早在第一場戲的時候,他就在佈局。朱潛龍對著日本人說,在去「祝壽」師傅之前,他得到一個高人的指點,自己改姓朱。

而後來,藍青峰則在酒桌上嬉笑怒罵,拿出自己珍藏的朱元璋畫像,加深朱潛龍的意識。其實,他在一早佈局了,只是看著從火海中出來的李天然,忽然就改變了佈局。這就是他未來的方向。甚至是將養了N年的亨德勒,可能連李天然都要犧牲。可是到最後,他控制不住這個局了。不過看到李天然這個兒子沒白養,而是讓李天然去找自己的「兒子」了。

周韻——關巧紅: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猥褻地想,可能關大娘跟藍青峰還有一腿子。誰知道呢!反正現實是一腿子。

不過呢,關大娘最後要去尋找自我,使勁拔高整部電影的基調,在我看來,就是一出荒唐。


電影江湖


很長一段時間裡,甯浩都被視為國內最能領會昆汀風格的導演,他早期的很多作品中都能清晰看到蓋·裡奇、昆汀等人的影子,從故事架構到黑色幽默的營造都給人似曾相識之感。在與此同時,甯浩又很懂得向市場妥協,他捨棄了昆汀作品中大量的隱喻,以及那些更多為滿足導演個人趣味卻與故事關係不大的旁枝末節,以滿足國內觀眾將對較低的欣賞品味。此舉,為他贏得了市場的認可,但也讓他失去了再現昆汀作品內涵的機會。與甯浩不同,姜文憑藉自己的地位和影響力,完全可以忽略市場得失,從容架構自己的電影世界。

眾所周知,姜文和昆汀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從他的作品中也時常能看到昆汀的影子,從《讓子彈飛》開始這樣的情形更加明顯,而《邪不壓正》則完全是一部融入中國風味的昆汀式影片——復仇式的主題、用對話帶動劇情、暴力橋段、惡趣味十足的審美、嚴絲合縫的配樂,以及大量的致敬。

這一點,有兩場戲非常具有代表性。一個,是廖凡和許晴酒吧發飆,緣由竟然是一個被蓋在屁股上的印章,非常的無厘頭,又充滿了惡趣味,而在相對封閉空間內幾大主演近乎癲狂的表現,又完美演繹了戲劇舞臺的表演張力,讓人不由想到了《讓子彈飛》中葛優大呼“噁心”的前前後後。這樣的膽量和駕馭力,在國內無人能出姜文其右。另一場戲,就是彭于晏在北平屋頂嗑藥裸奔的一幕,或許也只有姜文能將這樣浪漫主義的橋段拍攝得如此“不堪入目”。


雨妖


《邪不壓正》果然還是你沒看懂啊!

文/葉秋臣

【電影 邪不壓正 影評】

最近好多人都說,不喜歡姜文電影的人是因為你沒看懂。

也有好多人問葉秋臣,你怎樣看待不喜歡姜文電影就是沒看懂的說法?

看姜文的電影,根本不需要看懂。

《讓子彈飛》如此,《一步之遙》如此,《邪不壓正》也如此。

我完全不否認《讓子彈飛》是一部驚人之作,如果說我喜歡《邪不壓正》這部電影,大概也是因為太喜歡前者的原因。很多細節,很多場景,很多人物,都與那一部成功之作太過相似,觀影時也總會召回曾經的記憶。還記得當初我是這樣評價《讓子彈飛》的:此片最成功之處在於不同層次不同年齡段不同閱歷的人看到的內容都各有不同。

現在的我,也完全認同以上說法。這個評價的意義在於即便你沒看懂內裡的深意,但依舊覺得那是部好的喜劇片。你走進電影院,它讓你開懷大笑了,你不必對電影多出過多的解讀,你只享受了電影帶給你的快樂而已。幾乎所有看《讓子彈飛》的人,都能說出自己喜歡的理由,而這些理由不盡相同,但對它是好電影的定位卻並不影響。

簡單來說,就是看沒看懂,都覺得是好片。而《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似乎沒做到這一點,這也是姜文電影最受爭議的地方。

《一步之遙》初初上映時,我還沒得空去看完全片,已經有人迫不及待與我討論。那時我曾爭辯過,如果你覺得不好看,可能是沒看懂吧,等我看看再說。

結果看完了,我也變得一臉疑惑。

我努力說服自己,可能是我資質平庸,及不上他那般的高深。

後來我慢慢想了很久,才發現選擇去解讀姜文的電影,本身就是對他的一種侮辱。

我何必非要強求自己看懂了呢?

何必非要滿足自己分析電影細節的征服欲呢?

好像我沒看懂,沒將所有情節的設計說明白就很丟臉一樣,其實根本沒必要如此較真。

本身他就只想給觀眾講一個故事而已,這個故事裡的所有情節並不是完全嚴絲合縫的,裡面有一些設計可能就是臨時起意放進去的,你想把所有劇情捋清楚說明白,湊成一個完整的圓形,似乎是不可能的。比如葉秋臣始終想不明白,為什麼要安排許晴跳下城樓那個情節,為什麼要把周韻出走作為結局,不是這些劇情不重要,而且想不明白前後銜接的關係。

我寫影評一貫的想法是把這部電影講明白,比如《寒戰2》和《記憶大師》,裡面某個情節是為了哪個結果做鋪墊,哪句臺詞裡面藏著什麼深意,為什麼這些人物的選擇影響了結局的走向。但姜文的電影不能走這樣的套路,他只是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你看爽了,這部電影就成功了,至於評價,本就荒誕,他不care。

我有三個幾乎必看的演員,只要他們主演的電影一定會買票捧場。一個是徐崢,一個是黃渤,還有一個是姜文。如果說一直買票支持姜文票房是一種安慰的話,那本質上可能只是自己不願意承認國產片能看的作品是越來越少了。我也慶幸,2018年他們三人都有作品上映。徐崢的《幕後玩家》有點粗有點虛,但總歸沒讓我太失望。《我不是藥神》熱度爆棚,不論票房還是口碑都是雙豐收。而黃渤的《一出好戲》也即將上映,我很期待。姜文呢,還是用他熟悉的味道在講一個荒誕的,血腥的,充滿隱喻和深意的故事。裡面有他對這個社會的吐槽,在臺詞裡表現出來,擲地有聲,猶如他電影中每一下磕頭那樣的低沉有力。

我聽不懂你說的中國話。(演員說的臺詞明明每個字我都認識,怎麼拼在一起我就糊塗了?)

就是為了這點醋,我才包了這頓餃子。(餃子還是電影?)

傳說歸傳說,官方認證才重要。(過度解讀都是傳言,但官方才不會給你準確的答案)

寫出來的,那能叫心裡話嗎?(藏在肚子裡不拍的,才是我想說的)

一半,總比等著好。(有些話只能說一半,還有一半沒法說)

還等什麼呢?(還不去買票嗎?)

中國缺的是(好)電影

只要姜文這樣一直拍下去,我還是會一直看下去的。不是為了看彭于晏總愛飛簷走壁的美好肉體,也不是為了光看打戲就看得自己好疼的那種痛感。

只是想看一個並不是想當然的世界,一個不可預知的未來。

是非顛倒,黑白不分。

都是活的不明白的人,卻都還是透著那麼點明白。

看過電影的我現在才敢評論。

五個字,電影挺好看。

六個字,電影不夠好看。

——————————————————————————————————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發評論—


葉秋臣


很期待,姜文是國內非常難得的,能夠保住“節操”的優秀導演。

目前為止他所拍攝的電影口碑都還不錯,雖然質量良莠不齊但至少大都是誠意之作,很少有明顯的圈錢行為。

新電影《邪不壓正》在各大網站上已經有了大致的故事梗概,說實話,我沒怎麼看懂。

講述的似是抗日戰爭初期,一位青年俠士為了復仇,隻身面對中日危機,進而救國救民的故事。

好奇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一下這部電影現在發出的大概劇情,字數很多,但是看起來都是一堆廢話。雜亂無章,勉強理出一條線索。估計只是發佈前的“隨意版本”後續還會有所改動。

可以看出題材與抗日戰爭相關,有很多觀眾喜聞樂見的元素,如復仇、博弈、紅顏等等。相比這樣的劇情更讓我期待的是參與這部電影的演員們。

姜文自己參演電影這一點是大家都能猜到的,姜文不僅僅是一位好導演,他更是一位好演員。要我說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沒資格轉行當演員的話,導演們也是最有資格的。

非常喜歡姜文的表演風格,他在自己電影裡的那份自信是旁人無法比擬的。當然彭于晏和廖凡的加盟讓我更加期待,彭于晏這些年來對於作品的高要求是觀眾無法想象的。

我相信若不是姜文導演的個人魅力使然,就是該片的劇本真的很打動人,不然很難吸引這樣兩位實力派演員的加入。

不管怎麼說,到時候還是會去影院支持一下這部電影,因為姜文很少讓人失望。


獨狼映畫


(本文涉及劇透)

作為導演姜文籌備多年的作品,電影《邪不壓正》從宣傳初期便收穫了無數影迷的期待,加上廖凡、彭于晏兩位主演的參與,更是給劇情增加了無限的可能性。

故事比較簡單,主要講述了由彭于晏飾演的華裔醫生亨德勒擁有著一個神秘的身份,十三歲那年的他親眼目睹了師兄和一位日本人殺害了師父一家。死裡逃生的他一邊在美國學醫一邊等待著報仇雪恨的時機,但事情遠比他想象的複雜,太多的正與邪相互交雜,愛與恨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變得難以捉摸,直到有一天,七七事變爆發了...

本片有著導演姜文的鮮明風格,電影中不乏可以看到頗受完美主義者青睞的對稱建築,這也給電影增添了很大的美感,加上對昆汀暴力美學的致敬和無處不在的笑梗,使得本片較為“好看”。

但是彭于晏所扮演的角色總會給人出戏的錯覺,電影在後半段時的節奏較為拖沓,其他主演們的臺詞也略顯荒誕,導致所有人都像剛剛吸了大煙,實話說,這絕不是姜文最出色的作品,但依然可以一看。


神的電視機


《邪不壓正》的開篇太酷,少年李天然目睹師兄朱潛龍勾結日本人,槍殺師父全家,而他憑藉躲子彈的本領闖出火海,被美國醫生亨德勒所救……有人說《邪不壓正》的昆汀勁兒十足,大概指的就是這一段。



但姜文是姜文,在接下來的故事中,觀眾可以看到熟悉的姜文“套路”,也能感受到姜文的變化。《一步之遙》後,姜文有所妥協,故事變得簡單易懂了,情節不繞彎子了。別的電影通常都把好戲往後押,姜文則是把精彩的部分往前提,即便如此,到結尾的時候,故事仍力道未失,在節奏上保持了良好的完整性。


用“屋簷上”與“屋簷下”的兩個視角,來看待《邪不壓正》別有趣味。屋簷上是天藍雲白、青春跳躍、情感肆意;屋簷下是勾心鬥角、生死轉眼、江湖陰險。姜文用這兩個視角,把張北海的原著《俠隱》與自己的風格無痕跡地融合在了一起。


其實用“熱鬧”與“安靜”,也可以清晰地分割《邪不壓正》,哪些是為了取悅觀眾而刻意的設計,哪些是姜文極其想要的個人表達。在“熱鬧”方面,很容易找出一些特定的場景,比如彭于晏在片中身披一件紅色披肩的“裸奔”,許晴在電影裡與廖凡的激情戲,近乎於惡作劇的“屁股上蓋印章”……



但影片最大的“熱鬧”,仍然來自姜文獨特的語言迷局。姜文是擅長隱喻的高手,而隱喻的主要手段又是使用臺詞,這一點曾在《讓子彈飛》中達到極致,在臺詞上的反轉迂迴,以臺詞比照情節比照歷史比照現實,給觀眾留下豐富的解讀空間。


《邪不壓正》依然延續了《讓子彈飛》的傳統,只是隱喻沒那麼悠遠綿長,於是在臺詞的迷局設置上,姜文又多下了一些功夫,整個觀影過程中,觀眾是被姜文式的臺詞帶著飛奔的,當然,為了緩解一下這種上天入地般的快節奏,時常還有會警察局長的“反清復明”梗、“小亨德勒大夫”給唐鳳儀“打針”梗、李天然與藍青峰的相機“自拍”梗……這些帶有穿越色彩的荒誕段子,到了姜文電影裡,有了別樣的味道,也帶來不少心照不宣的爆笑,有人不禁發出這樣的疑問,“姜文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無厘頭了?”


比起“熱鬧”,《邪不壓正》的“安靜”部分更值得體會。張北海的《俠隱》是安靜的,寫出了一個活在他記憶中北平的市井生活與風土人情。張北海筆下的北平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姜文印象深刻的北京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間的距離,並沒有阻隔他們對這座城市的喜愛與懷舊,正陽門車站的雪、護城河圍繞的北平內城、天安門旁的牌樓、東交民巷、南池子、內務部街……《邪不壓正》復活了一個古老城市的過去,這個城市讓人嚮往又惆悵。


李天然按照藍青峰的安排,躲在鐘樓生活的場景,也充滿安靜的味道,平日李天然在鐘樓裡吃飯睡覺撞鐘,閒了的時候飛簷走壁去找關巧紅談個含蓄的戀愛,這個戲份無比接近《陽光燦爛的日子》,恐怕也是中年姜文放不下的青春情結……設想一下,如果把《邪不壓正》有關復仇、打鬥等熱鬧的戲份全部刪掉,只剩下與青春、愛情、城市有關的安靜戲份,那一定也會帶來獨特的觀感。


《邪不壓正》調用了歷史,影射了歷史人物,有厚重的“大義”作為價值觀鋪墊,但無需糾結要不要全部搞明白這些,《邪不壓正》終歸還是姜文製造的一場銀幕宴席,觀眾主要消費的,也是這位被譽為“最有才華”導演所給出的兩個多小時的娛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邪不壓正》的確提供了充裕的選擇空間,對於大多數觀眾而言,《邪不壓正》的熱鬧已經比較富裕了,至於門道,那是留給有心者額外的樂趣。


韓浩月


三個爸爸和一個兒子的故事,那麼問題來了:到底誰是親爸?

用四個字形容這部電影是:視覺享受;用一個字總結這部電影是:美!姜文把這部電影拍的太美了,單從畫面和構圖,我覺得必須滿分;

關巧紅和李天然第一次的碰面,關巧紅背對著鏡頭,拄著柺杖走在衚衕過道,兩邊是綠油油的爬牆虎,太美了;

李天然多次的在屋頂上飛簷走壁,整個北京城的屋頂錯落有致,最遠的就是高高的城牆,人穿梭在其中,太美了;

李天然火燒日本鴉片倉庫,他回到鐘樓和關巧紅一起看著火氣沖天的場景,整個北平城的夜景,太美了;

電影開場山上的雪景,以及李天然從美國回來之後,北平城的雪景,衚衕裡的雪景,天地白的一片祥和,不知道導演是不是有暗喻其實當時整個北平暗流湧動呢,太美了;

看完電影,久久散不去的感受就是美;畫面美的很精緻,感覺隨便截一張圖都能當作背景;人美的血脈賁張,不論是彭于晏/許晴/周韻的顏,還是她們的身材;構圖美的沒毛病,感覺那些讓人印象深刻的畫面非常對稱,強迫症患者看也絕對不會抓狂;

說完畫面,再來說說人物吧;

李天然:單純,正直,聽話,唯一所想就是報仇,就像我在標題裡面說的,三個爸爸和一個兒子,李天然就是那個傻兒子,師父(第一個爸爸)在的時候聽師父的,師父不在了,聽亨德利的(第二個爸爸),亨德利死了,聽藍青峰(第三個爸爸)的,他其實沒有太多自己的主見和判斷力,基本上是別人說什麼他做什麼,但是唯一不變的是報仇;其實我還挺擔心的,關巧紅走了,藍青峰也跟他兩清了,接下來他會幹什麼?他需要一個人的帶領;

關巧紅:跟李天然一樣,是天生的有情有義之人,從她做手術,每天蹬自行車一個小時,你就知道這樣的人沒有做不成的事情,所有她能成北平第一裁縫,她能走到哪裡錢就灑到哪裡,如果沒有她,李天然的仇或許就沒有辦法這麼順利的報仇,其實她就像是李天然的心靈導師一樣,讓李天然擺脫內心的恐懼,一步一步的成長,最後她走了,她應該是報仇去了!

唐鳳儀:那個時候,其實很難想象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知女性,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託於男人身上,即便她自己家財萬貫,她依舊想依附於男人,她美,真的很美,她懂得怎麼利用自己的美去吸引男人,當時,當她心心念念想要依靠的男人死了之後,她可能心死了,所有最後選擇了跳城樓;

藍青峰:其實這個人很神秘,到最後也很神秘,我始終不太清楚他所謂的大業究竟是什麼,是反清復明?還是抗日?他是怎麼擁有那麼大的勢力的?他的這份大業謀劃了這麼多年,為了這份大業還損失了自己親兒子的命,到底是為了什麼?

反派就不多說了,反派就是反派,他們的壞一開始就被昇華了,後面印象很深刻的一點兒是當藍青峰和根本一郎交換情報的時候,根本一郎把僅有朱潛龍名字的漢奸名單給了藍青峰,不得不說,這真的把日本人的狡詐展現的淋漓盡致,藍青峰這個老狐狸都被戲弄了;

拋開這兩點,我覺得其實這就是一個很老套的復仇的故事,順便把時代背景詳細又美麗的展現出來;故事情節有些地方又有些許的說不通,但是我依舊覺得還挺好看的,畢竟畫面和人物塑造已經這麼完美了,一點點小瑕疵還是可以忽略的,單衝畫面我想二刷,真的是一種視覺享受;

另外還想說的一點是明明應該很緊張很刺激的李天然和朱潛龍的決鬥場面,卻成了電影裡面笑點最密集的幾分鐘,其實這部電影的除了剛開始的幾分鐘的緊張和刺激之外,餘下的應該都是比較緩,應該怎麼形容呢,不論是整部電影的畫面抑或是配樂,都是很一派祥和,並且欣欣向榮,不是傳統的復仇影片的血腥和野蠻,或許這就是屬於姜文自己的東西!


喵喵喵77


姜文的電影,通常我都不敢寫影評,因為隱喻太深,批判太多,諷刺太重,尋常觀眾看完,雲裡霧裡,似是而非。邪不壓正,延續了讓子彈飛和一步之遙的歷史背景,三部影片從民國一直拍到七七事變,從軍閥內鬥拍到抗日鋤奸,也許是情懷使然吧,老薑近十年來,獨愛這類題材,作為觀眾,卻有一種想說愛你不容易的感覺,因為真的看不懂,摸不透。在我看來,這部電影裡,充斥著國仇與家恨,大義與小利之間的博弈,所謂的正義,不過是解讀角度的問題,但罪惡卻無比真實,揹負血海深仇的李天然被地下黨所救,培養成為國而戰的特工,利用他的師門恩怨去達成抗日的目的,這能叫民族大義嗎?畢竟拿人當槍使,不光彩。都說國之興亡,匹夫有責,前提是喚醒國人的危機意識,絕非不擇手段,欺瞞擺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