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期間,日本軍隊採用不同顏色的領章,如何區分兵種?

忠肝義膽嶽老三




在戰爭期間,各國軍隊都有自己的一套保密體系,就是擔心洩露自己軍隊的實際情況。日本軍隊沒有使用字母,但使用了不同顏色的領章來區分兵種。在30年代,日本軍隊還沒有獨立的空軍,只有陸軍和海軍兩個軍種。陸軍和海軍存在很大的矛盾,因此軍服上的差異很大。日本陸軍為了區分不同的兵種,建立了自己的一套體系。



1930年,日本軍隊換髮了昭和5式軍隊,這套軍服屬於標準的德系軍服,同時採用了肩章和領章。期間,肩章的顏色是一樣的,肩章上是各個軍人等級的軍銜。 當時,日本陸軍的肩章顏色不同,分為了紅色、綠色、黃色、黑色、藍色等等。其中,紅色領章代表陸軍步兵,黑色領章代表陸軍憲兵,藍色領章代表陸軍航空兵,黃色代表陸軍炮兵。



在各種影視劇中,由於主要和步兵作戰,因此出現的日本官兵都使用紅色領章。到了1938年,日本軍隊開始換髮98式軍服。從98式軍服開始,日本軍隊取消了肩章的設計。軍銜開始出現在領章上,為了區分不同的兵種,日本軍隊的胸前都有一個M型的胸章。不同顏色的胸章,代表了不同的步兵,這方面和昭和5式軍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