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一些班主任老師想要解散家長微信群?

課餘拾趣


前一段時間,我的一個朋友解散了他所任教班級的微信群,他說,那個微信群讓他很煩,一些家長在群裡要麼發微商廣告,要麼在群裡和其他家長大吵大鬧,讓他煩不勝煩。為什麼現在的一些班主任想要解散家長微信群?中小學班主任創建班級微信群,到底是弊大?還是利大呢?

首先,我們先來聊聊班級微信群的弊端。當了16年的班主任,創建班級微信群也就是近幾年的事情。這幾年來,在管理班級微信群的過程中,會出現這樣一些家長:

第一種,“質疑型”。一般情況下,我會把當天晚上的家庭作業發佈到群裡,結果剛開始就有一些家長開始說三道四,背後說一些風涼話——“現在的老師太懶了,連佈置作業都是佈置在微信群裡,我們家長哪有那麼多時間看微信?”其實,作業內容在發微信群之前,我已經把當天晚上需要做哪些家庭作業在班級中佈置好了,之所以在班級微信群眾再公佈一次,是為了讓有些熊孩子的家長在檢查孩子是否完成作業時“按圖索驥”,逐一排查,力求每一樣作業都能按時按質完成。然而,我的好心全被當成驢肝肺,心中的鬱悶不言而喻。脾氣比較差的老師,可能會在一怒之下把微信群給解散了。

第二種,在班級中發亂七八糟消息的人,有發不健康圖片的,有發雜七雜八廣告的,有攀比炫耀的……家長的素質,特別是農村家長的素質良莠不齊,微信群建起來之後,往往在很多時候都是讓班主任一個頭兩個大,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的班主任可能會每天沉浸在鬱悶之中。

第三種,當班主任在班級中發佈一條通知之後,群裡黑壓壓的一大片人都在回覆“收到”,在眾多家長瘋狂刷屏的情況下,甚至連班主任自己都不曉得自己剛才到底通知了啥,其他家長要看班主任剛才發的信息,得不斷往上“爬樓”才能看到……

班級微信群的弊端不少,但我覺得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解決了上面的這些“弊”,微信群的“利”就立刻體現出來。今年,我新接手了一個班級,微信群剛建立起來,我就把群規在群裡公佈:群內不得發廣告、紅包,不得發不良信息,不得在群裡進行一些不必要的攀比炫耀,一經發現立即清理出班級群;發當天晚上家庭作業的人本來是老師發的,現在換成由班級中當天的值日班長來發;收到老師的通知之後,如果一定要讓老師知道你看到了這則通知,那麼就把這條通知複製一下再發到群裡,這樣一來,每個人都能輕鬆地看到老師剛才到底發了什麼內容。

群規踐行到現在,我所創建的班級微信群幾乎沒讓我操心過,班級微信群的“利”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如果你對於管理班級微信群有更好的辦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討。


微雨潤苗


今年9月份,我接手新初一,建立微信群。群裡非常熱鬧,有家長向任課老師諮詢信息,請教問題,有家長直接互相寒暄,吹捧……總之各種留言。尤其放學時間遇到下雨,家長各種留言,要求轉告孩子。有時候太忙,忘記轉告,有時候壓根就忘記看短信。然後群裡就是沒接到孩子的家長各種擔心,話裡話外對老師的各種指責。

有一次班裡一熊孩子跟初二學生起了衝突,初二學生仗著自己人高馬大,過來威脅我班男生。群裡家長不問情由,非常激動,紛紛指責學校老師失職,過激的家長甚至提出上電視臺,上政府網站。我的留言一下子被淹沒了,壓根就安撫不了激動的家長。

鑑於這2個緣由,我重新建立QQ群,用於老師和家長聯繫。我從微信群撤出,留給家長聊天。



綠衣黃裳99


我就是一個曾經解散家長微信群的班主任。

去年九月份,擔任七年級班主任。因學生數超預期,學校課本訂數不足。從別校調劑需要時間,導致開學一週後,每班仍有十幾個學生沒課本。

課本是從前面第一排往後隨機發放的,我在班上和家長群內已申明瞭這一點。但沒料到,部分未發到課本的學生家長心懷不滿,在群內挑事,說我故意不發課本給鄉下來的孩子。

我很詫異,把名單看了一遍,發現那些沒拿到課本的,果然大多數不是我校招生片區內生源。細細一想,才恍然大悟,鄉下孩子普遍內向,挑座位時,專揀後面的角落,導致沒有分發到課本。

但家長們不聽我解釋,在群裡你一言我一語起鬨,越說越起勁,最後竟相約去教育局投訴,質問為什麼不配足課本。

我非常氣憤,這些家長,口中說不怪罪我,但去教育局鬧事,不是給我找麻煩麼?

如果沒有微信家長群,這事就炒不起來。我一氣之下,將微信群解散了。

家長們失去聯絡方式,成了一盤散沙,終於沒有去投訴。而兩天之後課本也到齊了,這事才有驚無險地翻了篇。

但自此之後我對微信家長群便完全失去了興趣。沒有這個群,世界清靜了許多。

前幾天,學校要收兩百元早、中自習託管費,主要用於發放老師的加班補貼。通知發下去後,好些個微信家長群都炸了。有些班主任招架不住,截了圖發到學校工作群訴苦。上一張給大家看看:

497條新消息,家長語氣咄咄逼人。

其實這個收費,是上面批准了的。老師們倒希望別收費,這樣早、午自習就可以不用上了,多好!可惜決定權在領導手中,老師們只能努力去與家長溝通。

講真,班主任建微信家長群,弊多利少。

好處是,發通知、佈置作業比較方便快捷。但弊病卻非常多:

如前所述,微信群就像一個廣場,人人皆可發聲,若有人存心煽動,很容易造成家長起鬨,攻擊學校,令老師十分被動。

一些家長經常在群內向老師“佈置任務”,捎口信,督促孩子服藥,給孩子換衣服……老師成了兼職保姆。

家長之間也會在群內吵架,老師還得充當和事佬。

每天查看消息、回覆家長,浪費大量精力。

所以,班主任最好不要建微信家長群。微信本是一個以熟人關係為基礎的社交工具,只適用於點對點的、較為深入的互動。比較好的替代工具是釘釘或曉黑板,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試一試,此處不詳細介紹,以免有義務廣告之嫌。

另外,說一句有點自私的話:不要模糊工作和生活的邊界,師生互動和家校溝通,都要按照學校的安排行事。說得越多,則錯得越多;瞭解越多,責任越多,風險越大。

以前,學校有事發通知,印一份《告家長書》發下去;家長有事,打學校座機,或者親自來訪。不是一直很好麼?


毫米


估計想解散家長群的,基本上都是農村寄宿制學校吧,我來描述一下家長群裡面一些非常煩心的事。家長1:老師,請幫我告訴一下我的孩子,今天中午到他姑姑家去吃飯,姑姑家孩子滿月辦酒,今天中午我就幫我孩子請個假喲。家長2:老師請幫我問一下我的孩子在學校冷不冷,冷的話我就送衣服過來。家長3:老師,你幫我問一下我的孩子,這個星期他在家有木有拿100塊錢到學校去,放在家裡的100塊錢不見了。家長4:上次我孩子感冒了,你幫我問一下他現在感冒好了沒有?家長5:這個星期他偷偷從家裡帶了一個手機到學校去,你幫我把他的手機繳掉好嗎?繳掉先存你那裡,週末放假的時候再交給他帶到家裡來。家長6:老師,我孩子平時愛吃零食,不怎麼愛吃飯,在學校吃飯的時候你幫我觀察一下好嗎?如果還是不怎麼吃飯,你幫我說一下他。家長……。都中學生了,哪這麼多事呢?老師都不用教書了,管管這些就夠了,家長群解散算了。


雙木成林415


剛開始微信漸漸進入大眾生活的時候,學校開始提倡每個班級建立一個微信家長群,方便教師佈置作業,學校發一些通知,家長和老師可以及時溝通孩子在學習上的一些事情。比打電話方便多了。第一年的時候還好。有的家長還是剛開始玩微信。除了偶爾有家長留言問問自家學生的學習情況,老師回覆一下。也沒有很熱鬧。但後來情況就不一樣了。有的家長會發遊戲的鏈接。會發一些無關學習的小視頻等。這還倒好。提醒了以後也就好很多。後來讓人很頭疼的是家長什麼事都要留言,中午讓哪位同學在校吃飯啦。誰誰放學之後大人沒在家讓他去外婆家啦。或者讓誰誰放學回家帶兩塊錢的饅頭啦。有時候在學校忙的不得了。也沒有時間一條一條查看。因為後來家長經常在群裡聊天。所以造成習慣以為又是他們在聊天沒有逐一去看消息。最後就會落埋怨。開家長會也說過如果真的有這樣的需求要求給班主任打電話。不然很難看得到。但是還有家長在微信裡留言。真的很心累。班主任變成了保姆。

還有一點就是有些家長進了群之後就自覺變成了教育領先者。老師@某位學生家長最近孩子的字寫的不好,作業不認真。希望家長和老師一起配合找學生談談話。這時就有家長跳出來,寫的不好直接撕掉重寫。就是你們老師管的不嚴。然後其他家長也會附和他的意見。想解釋都無從下手。類似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老師,你應該把每天教的什麼內容拍下來,發微信上,孩子回家還可以複習。老師,你應該讓我的孩子每天上每節課的樣子拍一下。我好監督他學習。唉。老師都沒有別的工作了。只能為他們服務了。如果你拒絕了。大家就會很不理解。好像他很懂得一樣,這教學當中的利弊哪個做教師的不知道。沒有管理過一個班級只用自己的隻言片語去定性怎麼可以?真是讓人無語頭疼。真想把這些家長一起拉進學校再教育教育!


喬治麻媽


本來,班級建立一個家長群,可以方便老師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互通學生在家庭和學校的情況,可以及時發送通知,家長也可以及時反饋信息,可以說,作用很大,效率很高,是以往的電話交流、見面交流無法相比的。

但是,現在很多老師解散了家長群,有些學校直接規定,班級不得建立家長群,已建立的,必須解散。這是因為,家長群的負面作用越來越凸顯出來。主要存在的問題是:

其一、家長群風氣不良,變成了拍馬群,有些家長在群裡討好老師,想自家的孩子得到額外照顧。而一旦有了額外,公平也就失去了。

其二、變成了互懟群,有些老師和家長,在群裡互懟,失去了建群的初衷。
其三,變成了廣告群,群裡廣告滿天飛,搞得烏煙瘴氣。

其四,變成了“釣魚群”,有了群的存在,有些用心不良的人,就開始給老師下套,比如那種釣魚紅包,讓老師徹底失望。

其五,變成了締結小團體的土壤,一些家長通過家長群,另外派生出一些小群,搞團團夥夥,影響了家長之間的團結。

其六,變成了老師不堪忍受的負擔。有些家長,詢問事情,根本不看時間,不管你白天還是夜裡,只要反問,沒有回答就不高興。老師因為沒有及時回覆家長信息被家長打的事件已經不是一起兩起了,老師還不解散,那真的是傻蛋了!

當負面的東西比正面還多的時候,家長群自然也就是關閉的時候了。


教師妹子一枝花


如果讓有些家長來擔任微信群的群主的話,那麼有些家長也會主動解散微信群的,這不是哪個人願意或想解散,而是在工作狀態中出現了各種無法理喻,不好接受的事情之後,出現了問題。

首先在微信群裡有的家長非常不自覺,因為學校的微信群主要是方便班主任或任課老師佈置作業或下達通知使用的,這個微信群,不是討論交流群,也不是雞湯群,有的家長喜歡在裡面發一些雞湯,發一些與正當的教育教學唱反調的一些文章。

其次,在佈置作業的時候,有些家長可能喜歡追加幾句,而有的家長卻喜歡反駁幾句,時間長了讓老師無所適從,不知道應當如何做,那麼這個微信群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含義,比如說佈置了一些作業,有的家長覺得太少了,就會在群裡發牢騷,孩子早早完成了,然後作業需要多一些,但是有的家長卻反對這麼多的作業,什麼時間能完成呢,反正就是不好統一。

微信工作群,有時候有的家長在裡面進行一些質問式或者私人應當私下交流的問題,搞得沸沸揚揚。舉個例子,張三同學在學校裡和李四同學發生了衝突,兩個家長在微信群裡鬧來鬧去,搞得所有家長以為自己的孩子是否參與,是否也會發生這種衝突。

凡是這種各方面的表現,讓老師在微信群中的所有最初的本意已經失去,那麼它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所以說很多老師想主動解散微信群。

不知道各位有什麼更好的法子。


杜宜城老師


微信群建立的初衷是為了更好的和家長交流學生之間的事情,是為了方便家長和老師之間的交流。

但是現在微信群裡的一些事情已經違背了初衷。

老師必須時刻的把作業發佈到微信群裡,一天不發,家長就會有意見。

老師有時候會發一些調皮孩子或者沒有寫作業的孩子名字等等,這個是不允許的,家長有意見,教育部門也有意見。

家長在群裡會給老師請假,某某不舒服,請假,老師有時候會看不見。有時候會說早些接孩子,老師也有可能看不見。

老師忘了微信發作業,或者老師沒有微信發,但是讓學生提前抄了作業條,家長會在微信群裡問作業,甚至會對老師說,老師,孩子作業沒有帶或者沒有寫完,下次不會這樣了,別訓孩子,等等等等。

因為這些問題,微信群的建立反而沒有什麼其他的用處,只能用來發布學校的通知。如果這樣的話,那真的不如解散了好。


獨立疏籬趣味濃


作為群主的老師,從熱心建群到灰心散夥,大概都經歷了“想法很無敵,結局很無奈”的心路歷程。真正是,林子大了,嘴巴多了,吵得群主頭疼。

瞭解到的一些情況是,由於平時各種家長都很忙,老師建個群本想開闢個發佈信息、交流心得的平臺。

可是不知為什麼群裡就變成了發牢騷、砭時弊、丟垃圾的地方,說一些不該說的話、提一些讓老師學校很為難的問題。

比如,有的家長冷嘲熱諷、有的家長指桑罵槐、有的家長間相互挖苦。還有的家長不曉得是酒喝多了還是怎麼的,發了不該發的東西,有的家長手滑,把私人信息發錯了地方,等等,很不合時宜。對這些信息,群主無可奈何,又無法清理和刪除。把有的家長踢出去,家長又不樂意,還要直接得罪人!

本來是好事,結果搞得很棘手,搞得老師心煩意亂,彷彿被套上了一個口袋,相反把群解散了覺得還是一個解脫。


心理諮詢師日誌


班級微信群,是家長與學校、班主任聯繫和勾通的紐帶,作為班主住,為了工作的方便和需要,大部分都會在接手新班級的時候,自己主動建立一個微信群。比如:發通知、佈置家庭作業、反饋學生在校的表現和成績……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班級建立微信群,有利也有弊。班級微信群本來的宗旨和使命是為了便於家校勾通,可是,很多的微信群卻成了家長聊天、發廣告、做微商、收發紅包、炫富、曬吃穿、洩私憤的領地。甚至於更有不論白天黑夜、不管時間早晚,隨心所欲地發佈一些視頻、心靈雞湯、投票、K歌等等內容,真是包羅萬象、無所不能。不但搞得班主任身心疲憊、有苦難言,而且也導致一些學生家長也怨聲載道、憤憤不平。因此,有些班主任就很想解散班級微信群,享受一份安靜。

現在,微信群幾乎到了氾濫的地步,各種各樣、形形色的微信群,簡直無所不在、無孔不入,似乎離開了微信群,工作和生活就寸步難行似的。

或許是我的思想比較保守和落後的緣故吧,想想數年以前,沒有QQ,沒有微信,甚至於沒有網絡的時候,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勾通、交流,不也是正常進行和開展嗎?

朋友,你對班級微信群或者其他微信功能群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直言不諱,交流交流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