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數學和物理研究的人真的需要很聰明麼?

向紓孜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還真不知道怎麼回答,應該也不需要太聰明,只要不是太傻,就可以做數學物理。

我給你舉一個例子,你大致可以感覺到做數學物理需要什麼樣的智力。

前幾天,我做了這樣一個題目:

這是一個證明題,需要對正整數求和然後得到一個結果。這個求和看起來很難,因為求和無限多項,而且還要取一個極限。

我當時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就有點傻了。因為我以前是讀理論物理出身,但已經有10來年荒廢了自己的專業,所以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做。於是,我在微信朋友圈裡發了這個問題,結果有很多做數學物理的老師給了我指導。

其中,引力波專家陳雁北教授告訴我說,這個求和可以看成是一個積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x很小。於是我想了一下,覺得也有道理,於是就可以看成是dn的積分。其中的計算過程我已經寫在上面的圖片上了。如果你能理解這個求和可以轉化為積分,那麼說明你具備做數學物理的潛力的。

當然了,最後的積分結果其實就是信號與系統裡的sinc函數。這個函數在電子系的衝擊響應裡可以看成是矩陣門函數的傅立葉變換。當時我在朋友圈裡發這個問題的時候,有的搞數學物理的人就已經指出來了。這其實也不是說他們很聰明,只不過他們是熟悉這些內容。

做數學物理與賣油翁沒有什麼區別,唯手熟耳。智商其實是其次的,我的智商很一般,但基本上慢慢學也能學明白數學物理,雖然我現在是一個小作家。既然作家都可以學數學物理,我相信這數學物理對智商的要求肯定不是很高的。


作家張軒中


我覺得我最有發言權

我從小就在數學上有很大天賦,小學時經常發生這種事:全班只有我一個一百分。在我很小時候,沒對自己和其他人差異進行過多思考,覺得其他人應該也都是腦子和我一樣正常的,那些學不好的人都只是懶惰而已。

到了初一,那些數學題我也是看幾眼就會,練習冊上的題我做著就和小學加減法一樣難度,我甚至在想:要不等初二開學跟老師說不要練習冊得了,浪費錢浪費時間。

等到初三及高中,我漸漸發現,此階段的數學若不在課上好好聽、課下多做有水平的題,是不太可能考到高分的。不過我高中幾年數學還是很棒。

我是什麼時候意識到人與人智商是不同的,且對數學有決定性作用呢?

好像我整個小學階段都是認為人與人智商是差不多的。到了初二,有次看一個傢伙做的題,我被深深震撼了,錯這麼多竟然,而且還都是那些很簡單的,在我看來根本不用教的那種。

但是我沒怎麼多想。

直到高中,漸漸發生一些事。有個學習很差的傢伙問我一些題,我一看:這他媽還要人教?有個女生問我:ln0是不是=1,我的天,lnX的意思是在問你e幾次方=X,你問ln0也不想想有這個數沒,我們都學了對數好幾個月了這都搞不清。

諸如此類的事,太多太多了

當時我對人與人之間的智商差異性確信程度八九不離十。

高中時我由於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成績下降,除去數學成績外都很差,考了個專科。我這個與二本線僅差20分的人夾在一群200多分的人之間。

有次晚自習大家聊數學是多麼難,一個男同學在黑板上寫下高一的無限逼近二次函數斜率的公式,一本正經地問道,這是什麼意思?然後下面一群人回答道不會。我當時一口老血都快噴出來了。

大學裡的數學課,一女同學正在問男同學一道數學題,那個男的也不會,下課後我問她你問的是哪個。她就給我看了,我一看這不就是書上的一個式子嗎,只是把未知數換了一下而已。然後我翻到那一頁給她看,結果她說這個和題裡的不一樣。我當時簡直無語了。

哪個科學家是小時學習成績差沒有天賦的啊?高斯當初1加到100瞬間用自己想的方法算出來,一大群木頭疙瘩還在一個數一個數的加。恆星會成為黑洞這種事,是愛丁頓的很有天賦的印度的學生,19歲時候用他掌握的高深的數學物理知識算出來的。

一群腦子如水泥般的人,若也想在科學界有建樹,做夢吧


濟寧劉正吾死媽助興


當然需要聰明,能做好需要很聰明,能做到極致需要非常聰明。但這種聰明只是聰明中的一種而已。360行行行出狀元,哪行裡的狀元都需要極其聰明,但哪行裡的狀元不一定是那種類聰明中最聰明的。能否成功,大成功,小成功,還受各種因素制約,歷史的,社會的,人文的各種環境影響很大。各行各業成功人士都值得尊重,不服高人有罪呀!


清茶一盞33530259


怎麼說呢!做數學和物理研究的人智商肯定不能低,低的也學不進去,因為人一出生都是靠感官去感受周圍,然後去思考。隨著年齡的增長思考的能力就開始拉開了。數學和物理研究幾乎都是純腦力思考,而且還有可能需要在大腦裡構建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體系,無法靠感官給出有效意見。所以智商是基本條件,想有所建樹還有自身的機遇,毅力,興趣等因素。總之,智商是必要條件,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匚一匚


當然要聰明,邏輯思維敏捷,具有豐富的聯想性,把紛雜繁複的事物以強大的邏輯思維理順。不聰明能做到嗎?

普通人面對這些,總是會說,哎呀,頭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