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究竟是昏君還是中興之主,你怎麼看?

一德格天1


中國歷史上的開國皇帝,每一個

都不是等閒之輩。趙構也不例外。

一,靖康之恥後,趙構在父親兄長母親被金人掠到北方,國破家亡之際,他必定和任何人一樣,難忘國恨家仇,立志重整山河。這點,不容否認,否則,乾脆學父兄直接投降算了何苦九死一生?

一開始,趙構收拾殘兵敗將,與金國軍隊周旋,由於實力差太多,一敗再敗,為了活命只能逃跑。如果因為他的逃跑就恥笑他,那就是唱高調,不切實際。

這段時間是最困難的,趙構都沒有投降,可見其頑強意志。

二,歷盡千辛萬苦,形勢穩定後,趙構也想收復失地,建功立業。但是,說句實話,南宋軍隊防守償且吃力,反擊更是難上加難。因為南宋軍隊想深入北方,在冰天雪地中戰勝來去自如的以騎兵為主的金國軍隊,幾乎不可能。這在北宋開國趙光義初期已經證明。南宋趙構的部隊比趙光義時期差距太多,更不可能。這是事實。把希望寄託到部分官兵身上,不堪也不靠譜。後人的一廂情願改變不了當時現實的殘酷。

三,再者,趙構還要提防武將尾大不掉的危險。因為他已經吃過一次虧。岳飛等人手握重兵,一旦和趙構無法形成默契互動,就難免君臣猜疑,趙構為了自己的江山穩定,也不敢放任武將做大。這樣綜合斟酌下來,和談便成了最好的選擇。

四,中今古外,每次戰爭的最後都是談判,和談,不代表投降,妄戰,不一定是最佳選擇。這都要審時度勢。趙構絕對是個明智的人,在亂世中恢復了宋朝江山。這個功勞,擺在那,勝於雄辯。

五,和談的結果,有利於百姓休養生息,奠定南宋一百多年基業。繼續戰爭,死的只能是普通老百姓,統治階級有錢有勢的人得益。任何時候都是這樣。

六,南宋後期,國勢得以恢復,也曾經有過北伐,都以失敗告終。這也可以佐證,農耕文化下的軍隊與遊牧民族軍隊交戰,很難佔便宜。也佐證了趙構的有心無力,但絕不是投降主義。

所以說,趙構絕對可以說是人之翹楚,絕非庸才昏君。


才辰日月


這個你要看和誰比了。如果和南明的幾個皇帝比起來,那真的是中興之主了。因為趙構至少讓宋朝再延續了一百多年。

如果和一些馬上皇帝,如唐太宗,明成祖相比,那肯定是遜色多了。

中國人自古就有一種打過心態。如果皇帝不能做到開疆拓土,至少也要國泰民安。但凡是丟了土地的皇帝,必然也是千夫所指,不會有什麼好名聲的。

趙構能建立南宋,並且坐穩了個位置,還平定了各路義軍,農民起義還是有點本事的。但是在對外戰爭上,昏招頻出。所以他的形象自然不會好。

中興之主自然是算不上,但是說他昏庸也太過了。

喜歡就關注唄:砍歷史。我是馬砍,每天講點不同的故事。


砍歷史


宋高宗趙構建立南宋,只是不爭的事實,美國學者賈志揚認為宋朝之得以復興,要歸功於趙構的逃跑。這也是從側面肯定了所謂趙構“逃跑主義”在當時歷史背景下的正確性。在極其艱難的情況下,建立並鞏固了南宋政權,維持了半壁江山,實屬不易,相比後來的南明政權就沒有這樣的堅持,前後不過實際年就被清朝剿滅。還有,他以太祖後裔子孫為養子,並在盛年傳位,贏得歸還太祖一脈帝位,以及急流勇退的名聲。

但高宗是殺害岳飛的元兇,因此,在兩宋皇帝中,他的名聲差不多是最差的,對於“中興之主”的稱號,後人大都不認可。


是誰在斷橋邊翹首期盼


他雖算不上中興之主,但也絕非庸才。他的形象之所以在大家心裡這麼不堪,主要是因為其主張議和,任用奸相秦檜,殘害名將岳飛,偏安一隅不思進取。公平的講,在金兵鐵騎之下,怎麼去恢復故土,怎麼去打跑金兵。能保持廟堂香火不滅,保留半壁江山,也實屬不易了。事實上岳飛也並沒有真的差一點就能踏平金兵收回故土。大家都是被影視作品所矇蔽了。


12121988


中興肯定不是了,但昏庸也不至於,陽痿罷了,生理上的,國策上的。趙二的種,一代不如一代。


51111780005


絕對是昏君,姓趙的18個皇帝全是昏君。


英臺45417


昏庸無道之君


追夢153902753


算不得昏庸,也算不得中興,是個無能的幸運兒,也挺可憐,一直跑,都不能生育了。


你那失落的驕傲


不想評論!沒有興趣!沒有意義!


蟄龍213


偏安之主,和趙二一脈相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