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能夠帶珍妃的姐姐瑾妃,但為何要一定要處死珍妃呢?

密探零零發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大家看看珍妃死前頂撞慈禧的對話。

老太后(慈禧)直截了當地說:‘洋人要打進城裡來了。外頭亂糟糟,誰也保不定怎麼樣,萬一受到了汙辱(指被洋人士兵強暴),那就丟盡了皇家的臉,也對不起列祖列宗,你應當明白。’話說得很堅決。老太后下巴揚著,眼連瞧也不瞧珍妃,靜等回話。

珍妃愣了一下說:‘我明白,不曾給祖宗丟人。’

慈禧說:‘你年輕,容易惹事!我們要避一避,帶你走不方便(暗示你自盡吧)。’

珍妃立即說:‘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皇上坐鎮京師,維持大局。’

就這幾句話擊中了慈禧的脈門,她馬上把臉一翻,大聲呵斥說:‘你死在臨頭,還敢胡說。’

看看,珍妃被慈禧整了好幾年,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但就算珍妃到了生死關頭,仍然要求慈禧將大權交給光緒。

而慈禧這幾十年政治部署最核心,就是壓制光緒掌握大權。

珍妃要求慈禧交權,等於是要慈禧的命。

所以,慈禧和珍妃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至於什麼珍妃干預朝政,賣官賣爵都是扯淡的,慈禧難道沒做過這種事?

滿清的習俗是後宮不能幹政,這沒錯。

但慈禧干政幾十年,到了光緒已經成年還把持權力。

珍妃被殺是必然,關鍵在於她聰明伶俐,有一些政治手腕,就像慈禧年輕時候的樣子。

珍妃對於光緒多少是個助手,也就是光緒的同黨。當時光緒的同黨殺的殺,逃的逃,流放的流放,珍妃自然不會有好下場。

就算慈禧不直接處死她,遲早也會暗算她,必須讓下毒之類。

至於珍妃的姐姐瑾妃,是個沒什麼用的老實人,對人和善寬厚,在宮中口碑非常好。可惜,瑾妃沒有軍政能力,說白了就是個普通家庭婦女,不具備威脅。

況且,由於瑾妃體型肥胖,在宮內有個胖娘娘的外號,深受美男子光緒的厭惡。瑾妃和光緒一年見不到幾次,同房更是幾乎沒有。所以,瑾妃不是光緒的人,慈禧也是明白的。

珍妃倒黴以後,瑾妃也被連累降為貴人。

總體來說,瑾妃是個無害的人,說白了可有可無,草包一個。

慈禧也就犯不上對瑾妃也趕盡殺絕,甚至還帶著她一起逃到西安。


薩沙


在逃亡之前,珍妃就已經被慈禧打入冷宮了。珍妃入宮的時候只有十三歲,她是一個不拘小節,性格開朗,經常在宮裡男扮女裝,並且和光緒一樣,特別喜歡西方的事物。慈禧把珍妃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而然慈禧最為不滿意的事情是以下件:

1.因為光緒獨寵珍妃,而冷落了慈禧的侄女,光緒的皇后,這使慈禧非常不滿。

2.光緒有一次在庫房裡取出一千顆珍珠,給珍妃製作成一件披肩,他們在御花園散步,恰巧被慈禧看見,怒斥珍妃,最後以光緒像慈禧道歉,並把珍珠如數歸還國庫結束;

3.珍妃為了增加開銷,在宮外開起來西洋照相館;甚至賣賣官員職位,這事暴露了,讓慈禧當眾責罰打板子;

4.一直最讓慈禧耿耿於懷的事,珍妃竟然是光緒"戊戌變法"的主要支持者;

最後八國聯軍打入紫禁城的時候,慈禧以"珍妃長得過於好看,留下了會遭到外國人的侮辱,給祖上蒙羞"為由,將年僅24歲的珍妃扔入井中。也就是現如今故宮裡的"珍妃井。




張顯人生01


根源便在於珍妃為慈禧所不喜,這裡面有光緒寵愛珍妃而冷遇隆裕皇后的原因,也有珍妃支持戊戌變法干涉國政的原因,同樣有珍妃揮霍無度賣官鬻爵的原因。為此,珍妃不僅三次遭受杖刑,且在戊戌變法失敗後便被囚禁在了鍾粹宮後面的北三所,因而在八國聯軍入侵之時慈禧根本不願將其帶在身邊,而她的姐姐瑾妃雖曾受其牽連,但並不如珍妃那般被慈禧討厭。

△珍妃

光緒寵珍妃而冷隆裕皇后,珍妃因此遭受第一次廷杖

光緒十四年(1889年)十月初五,經過選秀,慈禧將自己弟弟副都統桂祥的女兒葉赫那拉氏(即隆裕皇后)選為光緒帝的皇后,瑾妃和珍妃同時被選入宮,15歲的姐姐被封為瑾嬪,13歲的妹妹被封為珍嬪。後在光緒二十年(1894年)正月初一,因慈禧太后六旬萬壽,姐妹兩人因而得以晉封為妃。

△光緒和珍妃

根據《國聞備乘》的記載,光緒帝大婚之後,與皇后並不親近,對瑾妃也比較冷漠,唯獨珍妃極為受寵,經常隨侍於皇帝左右。至於光緒為何寵愛珍妃,一方面因為珍妃年紀尚小,活潑可愛,毫無心計;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珍妃和姐姐瑾妃從小隨伯父在廣州生活,深受資本主義新鮮事物和思想的影響,極為崇尚西學,對朝中事務也通常有自己獨到見解,這些都與光緒帝的新思想不謀而合。

△隆裕皇后

根據唐海沂《我的兩位姑母—珍妃、瑾妃》的記載,隆裕皇后對自己備受冷落感到不滿,並因此而遷怒於珍妃。為了報復,隆裕皇后和李蓮英及珍妃宮內的太監相互勾結,將一隻男人靴子放在了珍妃宮中,意圖汙衊其有姦情,因此事珍妃的身邊的宮人白大姐遭受拷打。後來又因為珍妃有一件衣服的料子和經常進宮演戲的一個戲子衣料一樣,隆裕再度抓住此事大做文章。

慈禧太后對於隆裕皇后打壓珍妃比較支持,再加上珍妃的一些新潮思想也的確引起了慈禧的反感,因此兩件事情相加之後,珍妃遭受“褫衣廷杖”之刑。

因為一件衣服,珍妃遭遇第二次廷杖

由於隆裕皇后乃是慈禧太后的內侄女,光緒對於此事本就很是牴觸,因此對於隆裕皇后從內心便有些疏遠。第一次廷杖之後,光緒依然對珍妃恩寵有加,甚至用庫存的珍珠、翡翠為珍妃串制珍珠旗袍一件,沒想到就因為這件衣服,珍妃又遭遇了一次廷杖。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有一次,光緒和珍妃二人在御花園散步,正高興之時,卻被慈禧太后撞見。慈禧太后見了珍妃身上的珍珠旗袍在陽光下光彩奪目,氣便不打一處來,大怒道,“好哇!連我都沒捨得用這麼多珍珠串珠袍,你一個妃子竟敢這樣做。想當皇后怎麼著,誰封的?皇帝也太寵你了!”

聞聽此言,光緒和珍妃馬上跪地請罪,結果慈禧太后不僅叫身邊的二總管崔玉貴將珍妃身上的珍珠旗袍給扒了下來,而且回宮之後又再度對珍妃施以30廷杖。

△慈禧太后

此事記載於小德張過繼孫子張仲忱的《我的祖父小德張》之中,又與《瀛臺泣血記》等材料中的珍珠串珠袍事件相吻合。

因干預國政賣官鬻爵,珍妃遭遇第三次廷杖

甲午戰爭之際,光緒帝帶領著帝黨大臣和慈禧的後黨關於家務戰爭是戰是和的問題產生了巨大分歧,雙方爭論不休。

△李鴻章

同樣根據唐海沂《我的兩位姑母——珍妃、瑾妃》的記載,當時珍妃、文廷式、志銳等人乃是光緒帝的堅定支持者,而文廷式、志銳又奏過李鴻章一本,於是李鴻章授意其心腹御史楊崇伊,反奏“文廷式企圖支持珍妃奪嫡,取代隆裕皇后;反對慈禧聽政,支持光緒皇帝自主朝綱”。這使得慈禧對珍妃、文廷式和志銳恨到了極點,隨即下旨以“交通宮闈,擾亂朝綱”的罪名將文廷式革職,趕出毓慶宮,永不錄用;志銳從禮部侍郎被貶職,出任烏里雅蘇臺參贊大臣。同時,對珍妃進行拷問。

△慈禧太后

根據胡思敬《國聞備乘》中的記載,“初太后拷問珍妃,於密室中搜得一簿,內書某月日收入河南巡撫裕長饋金若干”。

於是乎,珍妃便因為干預朝政、賣官鬻爵的罪名,連同他的姐姐瑾妃也受到了牽連,兩人不僅雙雙遭受廷杖,且全部被降為了貴人。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光緒帝被幽禁,作為光緒帝的支持者和“參謀”的珍妃也同樣受到牽連,不僅再度遭到“褫衣廷杖”之刑,並被幽禁於鍾粹宮後的北三所。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7月20日,八國聯軍兵臨北京城下,慈禧決定帶著光緒等人出走西安,將珍妃帶出囚禁之地後,“以珍妃年輕貌美,必遭洋人侮辱,愧對列祖列宗”等藉口,以“帶走不便,留下又恐其年輕惹出是非”為由,命領班太監崔玉貴和宮女王德環將珍妃推入樂壽堂前的井中溺亡,年僅二十五歲。


香茗史館


珍妃是支持光緒皇帝變法的。在其中起到了一些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