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冠心病平常應該注意些什麼?

用戶101901442499


冠心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罪魁禍首"之一,其發病原因主要在於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導致的冠脈狹窄,知曉了原因,我們便可以針對性的選擇干預方式;

所謂的粥樣硬化是由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物質侵入了破損的血管內膜下而引起的,所以,為了延緩或阻止冠脈粥樣硬化性病變,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我們一則應該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二則應該避免導致血管內膜破損的因素,三則需要防止斑塊脫落和血栓形成,四則需要改善心肌供血;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平日裡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件事:


1、堅持服藥:以阿司匹林腸溶片+他汀類藥物為基礎用藥,在抗血小板、調脂和穩定斑塊的前提下,根據自身的病情現狀再行調整用藥,比如穩定心率、擴張冠脈、改善心肌供血、抗心絞痛的β受體阻滯劑、硝酸酯類藥物和鈣拮抗劑等等;

2、調整膳食結構:儘量選擇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增加三餐中五穀雜糧豆和蔬菜的比例,多吃水果防止便秘;今日頭條——綜合內科張醫生

3、改變飲食習慣:一日三餐按時適量,避免暴飲暴食,一餐只吃7分飽,避免餐後立即運動或睡眠;

4、改善生活方式:按時作息,避免熬夜,戒菸忌酒,適度運動;

5、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冠心病患者需要隨身攜帶一些急救藥品,比如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等,以防不時之需;

6、當患者出現心絞痛頻繁發作、活動耐力明顯下降等情況時,應該及時就診!


綜合內科張醫生


得了冠心病,那就是至少有明確的≥50%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或者有冠狀動脈微血管病、或者發作變異型心絞痛、甚至是已經有了心肌梗死了。

得了冠心病,平時應該注意些什麼?

一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礎。已經得了冠心病,就更要注意了。飲食、起居、運動、減體重、限鹽、戒菸戒(限)酒,還有很重要的保持心態平和。

說實話,有些人之所以得冠心病,與不健康的心態和性格是有關係的。得了冠心病後,就更要注意心態平和了。因為緊張、焦慮、易怒、爭強好勝的情緒和性格都不利於冠心病的治療,並且會引起急性發作,甚至可以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猝死。

冠心病患者應該並可以適度運動的,但什麼時機可以運動、怎樣運動、運動多少量都需要醫生根據病情評估指導。切忌超負荷量的運動、競技性的運動、以及身體不適時的運動。

在健康生活方式中,戒菸很重要,這也是不少患者不遵醫囑的一條。吸菸有害健康眾所周知,戒菸后冠心病的血管病變可以逆轉患者不一定能想到。既然那麼怕得冠心病,那就努力戒菸吧。

得了冠心病,就需要藥物治療,穩定病情,防止病情進展和急性發作,保護心臟功能。

這裡包括⑴抗動脈硬化的基礎治療:他汀類藥物降膽固醇,小劑量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療;⑵緩解心絞痛症狀、改善心肌缺血的治療,經典的三大類藥物如硝酸酯類、鈣拮抗劑和β受體阻滯劑,還有改善心肌代謝的曲美他嗪,緩解心絞痛的尼可地爾等,並且可以改善心肌對於缺血的耐受;⑶

其他合併疾病的治療,如高血壓的降壓治療,糖尿病的降糖治療,以及高尿酸血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治療;⑷還有相關臟器功能的保護。如高血壓患者防治心室肥厚,心梗之後防治心臟心肌重塑(心臟異常的增生、擴大)、心衰等,腎臟功能保護等等。

三,很重要的是觀察和監測

觀察是

觀察臨床症狀。得了冠心病雖然經過規範治療,一部分患者的病情還是會進展的,如果心絞痛發作規律變了,容易誘發了、加重了、頻繁了、不容易緩解了,就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及時調整治療,該做冠脈造影做造影,需要放支架就放支架;如果藥物治療病情平穩,就可以繼續。

監測是

監測治療的各項指標是否達標,比如血壓、血脂、血糖等。這些標準,是根據臨床研究得出來的冠心病患者治療應該達到的標準。達到標準的,可以延緩疾病進展、減少急性發作、改善生活質量、最終達到益壽延年的效果。

首先,血壓成人降到140/90mmHg以下,65歲以上老年降到150/90mmHg以下,能夠耐受的,都可以降到130/80mmHg以下,但如果舒張壓偏低的患者就要注意不要降得太低;第2,

血脂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應當降到1.8mmol/L以下;第3,血糖,糖尿病的患者,每3月應當查糖化血紅蛋白,應當控制在7%以下,老年人適當放寬,但一定要注意避免發生低血糖。還有,用β受體阻滯劑的要注意監測心率等。

其實,得了冠心病也不是那麼可怕,認真規範地治療(包括藥物和生活方式),注意避免各種誘發因素,是可以穩定、改善病情,避免嚴重的心血管損害的。


心血管內科侯曉平


在日常生活管理方面,冠心病患者需要主要關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合理用藥,二是改善生活方式,三是定期複診。

1.合理用藥。部分冠心病患者認為,當心髒支架植入之後,或者症狀緩解之後,並不需要長期服藥,這個觀點是大錯特錯的。

基本上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需要終身服藥,不管是心臟支架植入與否。常用的藥物種類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冠心病基礎用藥,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如阿司匹林,一是調整血脂的藥物,如他汀類降脂藥物,代表藥物有阿託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

另外,部分冠心病的患者需要服用改善預後的藥物,比如說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也就是普利類的藥物,還有β受體阻斷劑,有美託洛爾等。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藥物可能對血壓和心率產生明顯的影響,有的人同樣會錯誤的將藥物停掉,這一定需要根據醫生的處方臨行調整,因為這些藥物會帶來心臟保護的作用。

2.生活方式的調整。對於冠心病的治療,生活方式是最基礎的治療方式,包括飲食和運動方面。這裡不做過多闡述。

3.隨診。冠心病患者都要定期複診,如果沒有症狀上的變化,一般在出院後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九個月和12個月複診,複診的內容包括複查相關的檢查,並調整用藥,因為多數患者的藥物需要根據病情的變化不斷的調整。但是,如果有病情的變化,應該及時門診就診。

總而言之,冠心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不斷的調整和改善生活方式,切莫置之不理。


惠大夫在江湖


這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得了冠心病的注意事項可以羅列很多,今天咱們重點來列舉幾條平時注意事項!

一、改變生活方式

關注我的讀者經常說,陳大夫說的最多的就是改變生活方式,好像沒有那個疾病是不需要改變生活方式的!的確是這樣,大多數的疾病,都和我們的生活方式有關,比如吸菸喝酒,熬夜加班,暴飲暴食,高脂飲食等等,而冠心病更是如此!有人說,不改變生活方式的治療冠心病,就是耍流氓,由此可見,生活方式的改變對於冠心病有多重要!



二、良好的服藥依從性

冠心病要吃藥,而且冠心病要長期吃藥,所以,良好的冠心病服藥依從性,也顯得尤為重要!不能把生活方式改變替代吃藥,吃藥和生活方式改變,兩者必不可少!因為一旦得病,不吃藥,就等於把自己無時無刻都暴露在危險之中一樣!


三、心態很重要

冠心病雖然需要長期吃藥,冠心病雖然很難根治,但冠心病絕對不是不治之症!因為得病而天天惶惶不可終日的,嚇得要死要活的多的很!但得病以後滿不在乎,依然我行我素的也多的是!需要做到合適的心態,不懼怕也不輕視,不憂慮也不無視,才是對待冠心病最好的態度!

冠心病注意事項,羅列起來還有很多,但我覺得能做到這三點,已經超越了大多數人,所以,在瞭解其他注意事項之前,先看看自己這三點有沒有達標!

親,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


心健康


得了冠心病,平時應該注意什麼呢?這個問題要從一個人為什麼會得冠心病說起。冠心病發病的原因,90%以上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造成的心肌缺血引起的。冠狀動脈發生了硬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膽固醇水平的升高;高血壓和糖尿病對血管和心臟的損傷也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冠心病的主要發病原因;此外,身體肥胖、吸菸、喝酒、缺乏運動等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是誘發冠心病的重要原因。


瞭解了冠心病發病的主要原因,我們就要從改變這些發病因素做起:

1、控制好自己的膽固醇水平。很多專家都建議,只要得上了冠心病,就要長期服用他汀類降脂藥。只要沒有明顯的副作用,不管膽固醇水平是多少,都要堅持服藥;

2、控制好血壓和血糖水平。如果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問題,一定要堅持服用減壓藥和降糖藥。在選擇降壓藥時,要選擇可以改善心肌功能的降壓藥和降低心肌耗氧的降壓藥;

3、對於已經發生了心絞痛、心肌梗死或者做過心臟支架手術的患者,還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服用抗血小板藥物;

4、身邊常備一些急救藥物,以防不時之需;

5、戒菸戒酒、適當的戶外活動、控制體重的過快增加也可以減緩冠心病病情的發展。

除此之外,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

1、清淡飲食。很多人認為清淡飲食就是“吃素”,其實不然。清淡飲食應該是少吃鹽、少吃糖、少油脂的飲食,同時注意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2、勞逸結合。儘管適當的體育鍛煉有利於冠心病的病情控制,但是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相對比較脆弱,所以運動時要量力而行,不要使自己的心率增加太快,也不要讓自己過於疲勞;

3、情緒平穩。激動的情緒或者抑鬱的心情都會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和腦中風的發生;

4、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少喝濃茶和咖啡,注意防止便秘,都是有必要的。


藥療君


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來展開:生活習慣、藥物控制、定期檢查。

首先,來說說生活習慣,在生活習慣上,最重要的自然是控制飲食了。

限制油脂的攝入,因為冠心病與高脂血症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當血脂出現代謝紊亂的時候,可能就會導致血旨在血管中沉積,從而引發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狹窄,當冠狀動脈的狹窄程度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時候,這就是冠心病。

藥物控制,很多藥物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很可能需要終身服藥,比如,最基本的降血脂藥;再比如,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一般都需要選擇兩種。除此以外,現在一般建議配合使用β受體阻滯劑,來降低心肌的耗氧量。當然,家中常備硝酸甘油也是必須要做到的。

定期檢查,冠心病的患者一般都要定期去醫院進行檢查,一般建議日常的血脂、頸動脈彩超、血糖都是需要一個月檢測一次的。此外,如果狹窄程度比較高,建議沒1-2年進行一次冠狀動脈CT檢查。


阿卡醬醫生


冠心病有時候被誤診!

很多人就是因為一份心電圖被戴上了冠心病的帽子,從此一直摘不掉,憂心忡忡,甚至終生服藥。

所以,首先我們的明確是不是真的冠心病。

找心血管醫生,明確診斷一下,到底是不是冠心病,要結合症狀、心電圖,或其他檢查。


如果確診是冠心病,那麼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重視:

1、調整心態

不要有壓力,按照醫生的指導,配合治療即可,無需憂心忡忡,每天想著自己得了冠心病怎麼辦,與其整天胡思亂想,不如開開心心,正確面對,整規治療,那樣更能有效控制冠心病。

2、遠離菸酒

菸酒是冠心病發生的重要原因,更是疾病加重的原因,無論是吸菸還是喝酒冠心病的發病率都明顯增加。

3、健康飲食

中外冠心病飲食指南都給出了比較詳細的飲食建議:以植物食物為主,植物油替代動物油,低鹽低脂低糖,多吃蔬菜水果,肉類以禽類為主,少吃紅肉,偶爾補充魚類,適當補充堅果。

4、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是明確利於預防冠心病的運動,但一定要適合自己過猶不及。

尤其有心肌缺血的朋友,一定有效控制後再運動。有心衰的朋友,需要根據心功能具體評估。

既然確診冠心病,那就需要檢查長期服用藥物控制,因為目前冠心病仍不能治癒,只能控制。

6、衣食住行

注意根據天氣增減衣物;吃飯不宜過飽,以免增加心臟負擔;夜間睡眠如果有不能平臥的症狀一定及時就診,保證每天睡眠時間及睡眠質量;行動不能過累。

7、及時就診

如果發生胸悶憋氣,心前區疼痛,胸痛等症狀,尤其活動後加重,一定第一時間就診。

8、控制三高

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一定要積極嚴格控制,並監測。



總之,我們不能冤枉一個冠心病,也不能放過一個冠心病,最好把每一個都搞清楚,以免個給患者及家庭帶來麻煩。

確診的冠心病,我們就要注意生活的細節,以免病情加重


心血管王醫生


冠心病,即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如果確診了冠心病,那接下來的事情就是需要進行冠心病二級預防,即預防接下來可能發生的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飲食方面,需要注意低脂飲食,尤其是動物脂肪、內臟、蛋黃等含高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的食物要少吃,這些食物是血管粥樣硬化的幫兇,加重病情就是它們的傑作。推薦多食蔬菜水果、植物油,動物瘦肉、魚類可以吃。

2.如果同時有糖尿病,那還需要低糖飲食,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因為血糖過高也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啊。但是不能走極端,低血糖對人體的危害高於高血糖,因為低血糖時交感神經興奮,會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太危險了。保持血糖穩定,定時定量進食、用降糖藥就行了。

3.適量運動,冠心病患者不適宜劇烈運動,一些舒緩的運動有助於降低血糖、減體重、減輕胰島素抵抗,對冠心病患者是有益的。

4.藥物方面,冠心病二級預防是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的,這一點很重要,阿司匹林和阿託伐他汀,這兩種藥物比較常見,醫生會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給出劑量方案,有時還需要加用奧美拉唑保胃(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傷胃),前幾周還要複查肝功、肌酶(阿託伐他汀的副作用,部分患者服用後有橫紋肌溶解肌病),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監測副作用,必要時藥物減量或停藥,預防心肌梗死再次發作危及生命,這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補充一點,冠心病的診斷,要到專業的醫院或者三甲醫院確診,這是一個重大的疾病,伴隨一身,隨時可能再次危機生命,千萬不要聽信所謂的江湖郎中,不然造成損失後悔不及啊!


全科醫學123


您好。


在人類的患病史中,百分之八十的病都是慢性生活習慣病,當然冠心病也不例外。其實冠心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對於冠心病的認識存在延遲,總是在確診之後才開始醫治。就像衣服總是在出現破洞後才意識到要縫補,而不是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愛護。



冠心病的根本病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而粥樣硬化的罪魁禍首則是有過高含量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全球進行了許多有關降低膽固醇防治冠心病的研究,結果明確表明,膽固醇降低1%,冠心病事件發生的危險性可降低2%。所以,預防冠心病要從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做起,從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做起。


低密度脂蛋白,又稱“壞膽固醇”,是一種運載膽固醇進入外周組織細胞的脂蛋白顆粒,可被氧化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當低密度脂蛋白,尤其是氧化修飾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過量時,它攜帶的膽固醇便積存在動脈壁上,久了容易引起動脈硬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被稱為“壞的膽固醇”。


生活中哪些因素會導致機體“壞”膽固醇升高?


1. 吃過多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動物源性食品、全脂類產品(如全脂奶、奶油、奶酪、黃油、冰激凌)、蛋黃、某些油脂、以及由這些東西加工成的食品,如甜餅、蛋糕、派和鬆餅等等。



2. 吃過多包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大部分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是人工而非天然的產品。在加工過程中,為使食物便於保存,通過氫化作用,液態的油脂被轉化為固態脂肪。食品中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在食品標籤所含成分部分應標明有“Hydrogenated(氫化)”的標識。


3. 超重和肥胖。因為過多的能量導致肝臟合成過多的膽固醇和增加脂肪組織沉積,超重可升高LDL-C水平。


4.年齡。無論男性還是女性,LDL-C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高而增加。女性停經後,有時LDL-C水平明顯增加。


5.缺乏規律的運動。靜息生活方式(不參加或極少參加體力勞動或鍛鍊,是腦力勞動者,而且是長時間的腦力勞動者)增加體重和LDL-C膽固醇水平的危險。



6.疾病。甲狀腺機能減退和腎病綜合徵是導致LDL-C水平增加的兩種常見病。


改變不健康生活方式,要充分落實非醫療干預,遠離冠心病,從日常習慣做起。

欣康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簡寫,是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或痙攣導致冠脈狹窄或閉塞而引起心臟缺血、缺氧和壞死的心臟病。冠心病患者日子增加,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重在預防,防治結合,從日常生活中做起,積極改善生活方式,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避免病情進展,以達到長期穩定的控制病情。具體建議如下:

1、合理飲食:冠心病患者飲食宜清淡為主,建議低鹽、低脂、低糖飲食,避免進食高膽固醇、高脂肪、過甜、辛辣刺激等食物。同時要避免飲濃茶和濃咖啡。

2、嚴格戒菸,限制飲酒:菸草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不僅會損傷血管內皮,也會引起心率增加,導致病情進展,所以必須戒菸;同時長期過量飲酒也不利於健康,我們要限制飲酒,最好不飲酒。

3、適當運動,控制體重:建議冠心病患者應根據病情適當運動,講求循序漸進,切不可強求和劇烈運動;肥胖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一,我們要注意控制體重,肥胖者要積極減肥。4、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規律的作息:冠心病患者日常要避免暴怒、生氣、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同時要避免熬夜,特別是腦力勞動者。

5、積極治療基礎病: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礎疾病的人群,要積極治療原發病,注意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等達標。

6、堅持正規使用和調整藥物:冠心病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根據病情使用阿司匹林、他汀類、β受體阻滯劑、ACEI/ARB等藥物。對於有心絞痛發作的患者,建議身旁常備硝酸甘油。 7、必要時進行支架植入或冠脈搭橋術:對於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要在醫生評估後進行選擇,可先溶栓治療,條件允許的患者可急診行冠脈支架介入術。

8、定期複查:冠心病患者要定期進行復查,以便了解病情變化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