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润报告看中国财富地图,从北上广看财富积聚效应

大家好,我是陆新之,欢迎来到我们财经科技新知时间,接下来讲一个不算很新的话题,但是它很有意思,就是中国城市财富地图。城市财富地图是指你住的城市的财富怎么分配。我们今天主要是谈2018年的胡润财富报告。

从胡润报告看中国财富地图

胡润财富报告关于城市的一系列看法,引起了比较大的争议,但是我们觉得它总体还是不错的,虽然不能说很准确,它对各地城市财富分布有一个大概的归纳,比如它里面的一些判断——香港是大中华区高净值人群最密集的城市,这是对的,北京是高净值人群最密集的内陆城市也是对的,其他包括台北、上海和澳门都是高净值人群集中地的前五位也是对的。

从胡润报告看中国财富地图,从北上广看财富积聚效应

它还提到大中华区过去一年千万的高净值资产家庭的增加速度比前一年放缓了0.5个百分点,同比为四年内最低的涨幅,只有8.1%,只有201万户,这也是对的。


从胡润报告看中国财富地图,从北上广看财富积聚效应


大中华区里面真的有千万资产的高净值家庭只有201万户,是不是比大家想象中的少很多?但是你记不记得拼多多上市之后说的那句名言——中国本科毕业的人口才4%,我们总觉得身边90%甚至95%的朋友都是本科毕业,但事实还真不是。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胡润财务报告还是挺到位的,特别是它提到的“拥有千万资产的高净值家庭”,也是一个很强烈的指标,因为原来它有一个说法,是大中华区600万资产是富裕家庭指标,600万资产是个什么概念?在北上广深杭这种一线城市,有一套房就是高净值富裕家庭了,这样一算,富裕家庭确实也相当多。


从胡润报告看中国财富地图,从北上广看财富积聚效应


但大家都知道只有一套房价值600万资产的人,他其实可动用的资金很少,他有时候甚至可能是负资产,可能是流动性都有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胡润又提出了“有现金600万可以投资”这个指标。

符合这个标准的家庭大概有两种:一种要么是他本身资产很多,比如说有好几套房子。我认识的有钱人,目力所见,近千个所谓资产过千万的人至少都有自己的物业,他们前几年赚了钱就顺便买套房子,这也是一个惯性行为,真正凹造型,有钱就是不买房的人,就是要租的人,我认识的一个手都能数过来,具体我就不说是谁了,大家查一查都知道,其他正常的富人还是会买房的。

另一种就是买完房之后,除了这样一个固定的物业,还有600万可以投资的现金,并且这600万投资现金是排除了房产、车产、儿女教育基金的钱。那至少他的家庭资产是在1500万到2000万之间,这个数字一下子就排除掉了很多人。所以胡润的这个选择标准还是有道理的,它的分析还是比较到位的。


从胡润报告看中国财富地图,从北上广看财富积聚效应


再往上讲就是拥有亿元资产的有11万家,拥有亿元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有6.5万。这群人就不是我们节目谈论的焦点了,当然我们可能平时也能认识到他们,但是这群人的财富也不用我们替他去操心去安排,他自己会有自己的渠道。

除了超高净值家庭外,最牛的还有国际超高净值家庭,这是不是有点像打怪升级,有点像什么圣斗士、青铜圣斗士、白银黄金圣斗士一路高升?这个胡润老师我见过好几次,他人很nice很真诚,两个大眼睛透露着儿童一般的清澈光芒,他设计的这个模型也还挺符合中国人的。回头来看国际超高净值家庭是什么?就是拥有3000万美金,也就是2亿多人民币资产可投资的家庭,而那群人至少是应该有5亿总资产。


从胡润报告看中国财富地图,从北上广看财富积聚效应

从北上广佛看财富积聚效应

事实上,你会发现财富的集中分布地区还是北上广深杭,最多加上个宁波、佛山、珠海,这其中蕴含的一个更深刻点的规律就是财富的积聚效应。

其实全世界来说都是这样,特大的城市带、核心的城市带会积累财富,积累人群,而且它有一个马太效应,人才、资金、信息越来越积累聚集,它整体的承接新技术、新商业模式能力也越强,所以它成了一个正向循环,然后别的城市就越来越被抛开,越来越跟不上,这就是一个集聚效应。它对我们个人的财富积累有什么影响,请听下回分解。

从胡润报告看中国财富地图,从北上广看财富积聚效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