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登,“節奏大師”的另類美學!


哈登,“節奏大師”的另類美學!

這是一個標題文,如果還對哈登冠以碰瓷之名,要麼是跟風隨大流,要麼是最近沒看球,該怎麼定義哈登才合適,以數據來衡量,哈登究竟算不算超巨?

哈登是2009年的探花秀,當年的超音速隊運氣之好,天賦之強,聯盟獨一檔。以當今的角度去看當年超音速隊,發現原來3個MVP成長期曾在一支球隊並肩作戰,只能感嘆命運弄人。

2007年榜眼秀杜蘭特、2008年首輪第四順位威斯布魯克、2009年探花秀哈登,而與杜蘭特、威少不同的是哈登是作為第六人培養的。

在雷霆打了三年的替補,直到2012轉會到火箭才被正式作為核心培養。2012年的火箭除了哈登還有剛剛在紐約打出身價、創造“林瘋狂”現象的林書豪。

2012年是火箭陣容的大洗牌,姚麥時代的老將紛紛出走,隨著斯科拉和洛瑞在2012年夏天的離開,關於“老火箭”的最後一塊版圖也不復存在。

以哈登為核心,火箭開始過渡到小陣容,此時距離火箭的終極快攻打法還相差甚遠。哈登和林書豪作為後場雙槍,在林書豪身邊,哈登開始擔任得分後衛的職責,即便如此,哈登還是表現出了他的全面性。

2013賽季場均25.2分、5.8次助攻、4.9個籃板、1.8次搶斷,得分、助攻、搶斷均為隊內第一,籃板隊內第三。

從雷霆轉到火箭、從第六人到球隊戰術核心,哈登的上場時間和出手權都得到了充足的保障。上場時間由上個賽季的場均31.4分鐘增加到場均38.2分鐘,場均出手由10.1次提升到17.1次。

2013賽季火箭隊常規賽戰績45勝37負,西部第八。季後賽首輪碰到哈登的老東家、西部第一的雷霆隊,最終被雷霆隊以4比2的總比分淘汰出局。

季後賽6場比賽場均26.3分、4.5次助攻、6.7個籃板,憑藉在常規賽和季後賽的出色表現,哈登入選了當年的全明星陣容以及最佳三陣。

也是在那個賽季“球霸”一詞開始出現在哈登身上,儘管哈登的場均數據相對於上個賽季全面提升,但是2013賽季的投籃命中率為43.8%,相比於2012賽季下降了7個百分點左右,三分命中率從39%下降到36.8%。

在高階數據上除了以大量球權和出手權堆疊出來的勝利貢獻值和效率值之外,在各個位置的投籃命中率都低於上個賽季,真實命中率從66%降到60%,投籃效率從58.2%降到了50.4%,哈登的效率下降,一個賽季的努力與調整之後,球隊仍然是季後賽門檻球隊,這是當年哈登受到質疑的主要原因。

哈登,“節奏大師”的另類美學!

從加入火箭的第一個賽季開始,哈登的進攻方式就發生了改變,持球進攻的比例大幅增加,一方面與其戰術地位的改變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哈登在進攻方式上的自我調整有關。

另一個明顯的改變就是場均罰球次數由2012賽季的場均6次罰球上升到場均10.2次罰球,場均依靠罰球可以拿到8.6分。

一個讓登哥備受關注的點就是登哥出眾的造犯規技術。從2016賽季開始,熱衷於外線持球單打的登哥將這一技術發揮到極致!

在哈登的個人出手比中,三分球出手比逐年上升。從2017賽季開始,三分球出手比就佔據了哈登出手比的50%左右。出手比上的改變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新秀賽季三分出手比43.4%、籃下出手比32.5%、近距離兩分出手比4.5%、中距離兩分出手比3.3%、遠距離兩分出手比16.8%。

2013賽季轉入火箭隊的第一年,三分出手比36.2%、籃下出手比30.8%、近距離出手比14.9%、中距離出手比4.9%、遠距離出手比13%。

2019賽季三分出手比54.1%、籃下出手比29.3%、近距離兩分出手比11%、中距離兩分出手比4.4%、遠距離兩分出手比1.2%。

在其出手比重中明顯發生改變的就是三分出手數和遠距離兩分出手數,在出手比重中此強彼弱,逐漸演變為當今哈登的打法。

以三分球作為主要得分手段,所以登哥在三分打法上下了很多功夫。10個三分自帶8個犯規,雖然誇張了一些,但是也說明了登哥造犯規的能力之強。

想要解析登哥的三分,還是先從登哥的打法說起。登哥的打法也算是一種開創性打法,雖然在出手比上還有庫裡等球員與之相似,但是若論進攻方式,分衛中找不出一樣的,控衛中更找不出一樣的!

哈登的持球進攻以節奏取勝,在聯盟眾多雙能衛中登哥的身形也是獨樹一幟,看似沉重的身形卻有著出眾的啟動速度。登哥的打法到了後期,完全地就是依賴於節奏和腳步取勝。

哈登,“節奏大師”的另類美學!

觀看火箭的比賽,能夠總結出登哥最常用的三種進攻方式。

一、胯下連續變向,變向時後撤,拉出過人空間,觀察防守人的防守變化,利用小幅度的晃肩假動作以及大幅度的變向動作啟步加速,過掉對手。或者側身持球過掉防守人半個身位,讓防守人無法斷球以及在跟進防守時不敢做大動作,否則有很大幾率被造犯規以及讓登哥打進二加一或者兩罰到手。

二、歐洲步變向上籃,這招可以說是上招的延續或者是完成動作。哈登的單打突破有大部分都是利用歐洲步終結上籃,利用腳步躲避防守人,尤其是禁區防守人扎堆時,這招百試不爽。打進則以,打不進則有很大幾率造犯規,使用歐洲步時,身形和腳步移動範圍大,一是幾乎很少會和防守人正面接觸;二是大幅度的腳步移動,防守人往往會不經意間侵犯進攻者的圓柱體,造成犯規。

三、胯下連續變向,急停後撤三分跳投,登哥的看家本領、第一殺招。一度造成不防則以,防必犯規的奇景。關於登哥後撤三分的走步爭議至今也沒消停,所以以下內容完全是個人觀點,沒有任何引導性。

個人認為在NBA規則下,哈登的後撤步是利用了NBA關於收球動作的規定,NBA規定中,在進攻動作完成之前的收球動作中,走多少步都不算違例。

​一般這種動作出現在全場快攻中,利用大幅度的運球,在做上籃收球動作時,在觸球之前,來個小碎步,否則幾乎沒人這麼玩。一是破壞自己的進攻節奏、二是這麼做幾乎是擺明了讓對方斷球。

其實登哥的大多數後撤步都乾淨利索,沒有任何走步嫌疑。而那些看似多撤一步的動作,從個人觀點出發,只能用收球理論解釋,而且在慢動作下會發現這種理論也解釋得通;在登哥多出的一步完成的瞬間,球才收到手。

而三分造犯規,則是充分利用了時間差。只要在投籃動作開始後結束前,防守者身體有前傾趨勢,侵犯了投籃者的進攻圓柱體(軀幹阻擋或者打手),就會造成干擾投籃犯規。對於登哥來說,拉到三分線外,在投籃落地前總能找到貼上防守人的辦法。

上述三種進攻方式在2019賽季仍然是哈登最常用的得分手段,同時在造犯規上依然有效,但是卻不是幾乎出手必中了。

總結下來,登哥的進攻方式就是絕不跟你正面剛,但也不跟你玩虛的,圖的是得分成功率,追求是得分效率最大化。

所以有時候看哈登的進攻一氣呵成,瀟灑流暢,有時又覺得是專門奔著“碰瓷”去的,其實這並不矛盾,瞭解登哥的打法後就不奇怪了,甚至還能在那一記小撤步中感受到一股律動的美感!如果有一天當你看登哥打球時也產生這種感覺的話,那就真的大事不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