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真的比筆法更重要?看看什麼是“四法三筆”就清楚了

【千千千里馬原創】書法用筆是我研究的一個重點問題,所以,我很有興趣。我們一起分享一下這份樂趣。

結構真的比筆法更重要?看看什麼是“四法三筆”就清楚了
你能看出來啟功先生“敬佛”二字有什麼遺憾嗎?我告訴你:注意敬字的口和反文的“接筆”太碰撞。而趙孟頫是不會出現這種“莽撞”筆法的。

趙孟頫是中國歷史上書法成就非常高的傑出書法家。他一生的書法創作非常豐富,天姿穎悟,世不可多得,所以,他的書法論述是非常值得我們重視和體會的。

關於書法用筆,他有一段著名的論述,說: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功。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這是他題在蘭亭十三跋中最著名的一段話。

由於對“用筆千古不易”的理解不一,也引起不少書法學者褒貶不一的評論,令人眼花繚亂。

例如,有人說,中國書法經歷篆、隸、草、行、楷不同的發展,憑什麼說“用筆千古不易?”其實,人家趙孟頫真、草、隸、篆諸體皆善,你說人家要違背真草隸篆筆法不同說話,那不是天大笑話?

結構真的比筆法更重要?看看什麼是“四法三筆”就清楚了
注意:“雅”字的“佳”字,部分地方也出現了“接筆”頂撞。筆與筆之間的關係,怎麼恰當處理,這是“接筆”的難點,也是需要研究經典書法家作品時,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為什麼我一直強調“接筆”是書法的“秘訣”?道理就在這裡。

所以,趙孟頫“用筆千古不易”肯定不是寫真、草、隸、篆字體的不同筆法,而是指書法的中鋒用筆是永遠不能改變的基本規律。

趙孟頫為什麼開宗明義地說“書法以用筆為上?”這就是書法真諦的全部真諦之概括。

既然書法中鋒用筆千古不易,那麼,我們寫篆書,就要把篆書的筆法寫出來,寫隸書就要把隸書的筆法寫出來……總之,不論寫什麼字,筆法就是核心。書法的藝術都在筆法裡面。

結構真的比筆法更重要?看看什麼是“四法三筆”就清楚了
請看:這是趙孟頫的書法大字,你是找不到“接筆”環節嚴重莽撞筆法的。因此,非常靈動精美。這就是筆法的厲害。

為什麼書法的筆法裡面,把書法的藝術都包含進去了?

因為,你只夠在寫每一個筆畫的時候,把筆畫的節奏“起筆、行筆、收筆”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書法的筆法才會有血有肉,充滿張力。如果不是把筆畫的節奏即(起筆、行筆、收筆)交代得很清楚,那麼書法的筆法,或者毫無生氣,或者生搬硬套。

而且,用筆的過程起筆、行筆、收筆、接筆都不是隨隨便便的過程,而是有自己的“任務”的。比如,起筆是藏鋒還是露鋒?行筆是提還是按?必須有交代,這叫“完成任務”。

我們看趙孟頫以及所有傑出書法家的書法作品,給人印象最深的肯定是清晰的筆法。沒有筆法,就沒有書法藝術。

我們一直對好書法用“筆法飛動”、龍飛鳳舞,筆精墨妙來形容。那麼,能夠產生出這樣藝術效果的原因,都是筆法在起作用。

筆法,一是有一定的規範,二是同一個筆法,總是變幻莫測。不但楷書如此,行書草書更是如此。因此,筆法一定要厲害,才談得上書法的厲害。

那麼,你把功夫都用在筆法上了,結構怎麼辦?

所以,很多人對書法結構非常重視。

我覺得,這並不矛盾。只是認識的轉換問題。

結構真的比筆法更重要?看看什麼是“四法三筆”就清楚了

書法的“接筆”,非常注重含吐抵吸,穿插迎讓。如果學習書法注意經典作品“接筆”的精準正確細節,猶如精準裝配,就不用費力不討好了。

我們打一個比方,我覺得會很開竅的。我們今天許多工廠生產是零件,對吧,這些零件看起來與裝配無關,但是,都要按照裝配的需要來生產的。

如果裝配有問題,零件不合格的可能性最大。

書法,為什麼要強調筆法?實際就是書法的任何一個“零件”都不能出差錯,這樣,“裝配”起來就是很容易的事情。

那麼,書法的零件是怎樣“生產”的?

我的回答是,也不復雜,就在我們寫“接筆”這個環節的時候完成。

什麼是“接筆”?我們知道,寫字的每一個筆畫都無非是通過“起筆、行筆、收筆”來完成的,“接筆”指的是一個字的第一筆完成以後的第二筆到最後一筆的全過程。

結構真的比筆法更重要?看看什麼是“四法三筆”就清楚了

這一筆,也是通過起筆、行筆、收筆來完成的。但是,與寫第一筆根本的不同是,如果以後的這些筆畫的空間位置有錯誤,那麼,任憑你有什麼“結構”的設想也無法挽救的。

所以,寫字,只要筆法意識強,注重“接筆”這個環境的重要性,就像裝配一樣,會“絲毫不差”的。

這大概就是趙孟頫“書法用筆為上,結字亦須用功”的道理。

書法偏旁部首,上下左右的關係,如果都非常固定,那麼字就會機械化。

啟功先生為了學習書法也是深入古典,總結出了一套經驗,叫做“黃金分割率”。他的方法講座,我在《書畫頻道》看過,覺得也許對他自己適合,普及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太複雜,而且,所謂的“交叉點”,我們真的不好判斷。他一邊講“交叉點”,我一邊找,真的不好找,太個性了。

結構真的比筆法更重要?看看什麼是“四法三筆”就清楚了

我個人提出一個“四法三筆”的書法學習方法,只要你臨摹古人的經典書法,一定能夠很容易學會怎麼用筆結字的。

也非常符合趙孟頫提出“書法以用筆為上,結字亦須用功”的精神。

因為,我們不用糾纏“結構”問題,只要從視覺出發,把“接筆”這個環節寫好,書法的秘訣問題完全能夠得到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