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經誤解最大的一位歷史人物是誰?

天天愛動漫


葉公。小時候大家就知道“葉公好龍”的典故,出處是西漢劉向編訂的《新序》,原文還有葉公的名字,叫子高,可以說這個人物一直是反面形象。

那麼其他史料有無葉公子高的記載呢?還真有,楚國有個葉公,氏沈,名諸梁,字子高,公是當時的縣長,那麼就是“葉公好龍”的葉公原型了。這個葉公怎麼樣呢?非常強悍的一個人物。他是楚莊王的後裔,左司馬沈尹戌的兒子。公元前479年,楚國的白公勝叛亂,殺死兩個令尹子西、司馬子期,囚禁了楚惠王。這個時候就是鎮守葉縣的葉公帶兵平定叛亂,之後葉公身兼令尹和司馬於一身,是楚國唯一一個同時兼任兩相的大臣了。

那麼,這麼厲害的人物,怎麼會被抹黑呢?我們要了解《新序》這部書保留了不少春秋戰國史料,但主要目的是為了說理,帶有明顯的儒家色彩。而葉公這個人,和孔子還有點來往。《論語》記載孔子想去楚國,先到葉縣與葉公相會。孔子認為應該“親親相隱”,而葉公認為應該“親親相直”,也就說,孔子認為父子有人犯罪應該互相包庇,而葉公卻是鼓勵揭發舉報的。

之後楚昭王和令尹子西拒絕了孔子的入仕,很有可能就是葉公把自己和孔子的理念分歧對他們說了。所以儒家認為葉公是導致孔子不能在楚國當官的罪魁禍首,於是就說他“葉公好龍”了,龍指的當然就是孔子。今天平頂山葉縣還有葉公陵園,是中華葉氏的祖陵。


林屋公子


郭沫若。是我誤解最大的一個人物。開始上學時,學他的《天上的街市》,學他的《女神》,感到他是近代最偉大的一位文學家,那時侯常聽他的名人佚事,知道他還是一位甲骨文專家,學識端的豐富。

後來瞭解了郭沫若的另一面,原來他還是一位軍人,參加過北伐,是國民革命軍政治部副主任。要知道周總理當過主任的。南昌起義郭沫若居然也參加了,這麼說他應該也算是我軍的締造者之一了。建國後他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歷任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科技大學首任校長、首任語文聯主席,對他的感覺除了肅然起敬還是肅然起敬。

但當我瞭解了他在建國後的一些作品和他的情感生活,頓時他的光環就沒有了。江青在臺上時,他肉麻地吹捧江青。粉碎四人幫後,他堅決支持粉碎。他的情感生活非常糜亂,娶過三任妻子,有一個還是日本人。除了妻子,還有好幾個情人,又喜歡去妓院嫖娼。第一任妻子張瓊華守活寡一輩子,只跟他有五天的夫妻生活;一位叫彭漪蘭(安琳)的“革命同志”被他拋棄後下落不明;他與妻子於立群的胞姊於立沈有染,於立沈被拋棄後自殺,甚至有一位不知名的婦女將性病傳染給了郭沫若。郭沫若第二任妻子郭安娜的子女,因為郭沫若的行為對郭沫若採不親近,不敬重,無感情,郭沫若的二兒子郭博竟如此評價父親:“對於家庭,郭沫若是個罪人。”。知道這些情況的一,我對這個無德才子基本上嗤之以鼻了。

春秋史社,悟空問答最專業的歷史領域專家,喜歡歷史的小夥伴請關注“春秋史社”,有問題歡迎留言。


春秋史社


開頭:非常慚愧!我誤解最大的居然是秦始皇!

從小接受教育,學習了孟姜女哭長城!

還以為孟姜女是秦始皇的鄰居(不然這麼多建築工人的老婆,只有孟姜女一個人有名字?),她的丈夫範喜良被派去修山海關長城,結果犧牲了。秦始皇無情的拆散了這對恩愛夫妻。太可惡!這女人跑到山海關放聲大哭,硬是把城牆都哭倒了。於是對秦始皇的無情之恨深入到骨髓!

同時又落下了一個毛病。不敢哭!被爹媽打了,不敢哭,生怕房子倒了,還要打;老師批評了,不敢哭,生怕教室倒了,被同學的爹媽打;外面遇到欺負了,還是不敢哭。生怕馬路邊的房子倒了,被公安員叔叔抓······

終於在不敢中長大,認識了更多的字,腦袋也更大了,可以裝得下更多的知識。但依然對孟姜女之事興趣不減。也不知自己腦袋哪裡短路,於是到處找歷史書,到處借圖書證去查一切有關孟姜女的記載。結果,居然答案很多:有的說孟姜女是葫蘆生的葫蘆娃,還有的說是瓜生的,那不是瓜娃嗎!暈!有的說,孟姜女不姓孟,實際是齊國人杞梁(後演化為喜良)的老婆,因為丈夫戰死,齊國又盛行哭調,於是就有了哭長城的原始材料;暈!還有說,孟姜女意思是“姜家的大女兒”,也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群演啊;暈!又有說,孟姜是齊國貴族婦女的稱呼,那孟姜女意思豈不是齊國貴族婦女女;又暈!更有說,孟姜女是甘肅一個······

不寫了,反正今後我知道了兩點:一點是秦朝治安很好,一個成年女子單身可以從甘肅橫穿中國來到山海關,且安全到達;另一點是秦始皇真的是長生不老,一直活到明朝把山海關長城都建好了才穿越回秦朝!

隨著年齡增長,歷史中滾爬太久,仇恨減少了,又落下一個毛病,居然深深的喜歡上歷史了!這不,還在悟空問答碼字,辛苦操勞!以上為小編的自我檢討!雖是說笑,但感悟不少:對待歷史,不可斷章取義,要旁引佐證,各種資料都要參考,深入推敲!以免對人、對事產生不應該的誤會,您說呢!

結尾:現在我對秦始皇的誤解已經消除了,正細細尋找更多的蛛絲馬跡,希望還原真實的秦朝!謝謝閱讀,下回見!(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有畫說話


我認為是郭沫若

還記得初中課文上那篇必背的詩歌《天上的街市》嗎?進入正題之前,我來感受一下年輕時代的郭沫若的文筆。我們最初知道郭沫若這個人,正是從初中課本上這篇詩歌上了解而來的。



《天上的街市》

遠遠的街燈明瞭,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是點著無數的街燈。

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寬廣。

那隔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

我想他們此刻,定然在天街閒遊。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有人誇他是中國的歌德,也有人說他是中國的文藝復興代表人物。在20世紀的中國知識分子中,郭沫若這個人集科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詩人、作家、劇作家、評論家等頭銜於一身。初中時代的筆者對文史懷有狂熱的喜愛,所以曾經對郭沫若推崇有加,還把他看做是文風剛烈、清廉樸素的一代大師。

郭沫若年少的時候,娶了原配張瓊華,卻在結婚五天之後,拋下結髮妻子。張瓊華苦苦等了他68年,他卻沒有回頭。郭沫若在日本愛上了年輕的女孩佐藤富子,並用花言巧語將她騙到手,和她結婚生了孩子。單純的佐藤富子為了郭沫若,拋棄了在日本的家人,並與父母斷絕了關係。結果呢,郭沫若享受完她的青春年華後就溜回國了。等到1948年,佐藤富子才知道郭沫若又娶了年輕於的立群,並和她生兒育女。郭沫若一生有3次婚姻,但公開資料顯示他至少與5個女人有染。郭沫若到日本留學期間,就多次出入各種煙花場所,認識了很多日本歌姬。這也直接表明了這位文人風流而且濫情。

新中國成立以後,對歷史文物懷有狂熱追求的郭沫若的一再堅持和主張挖掘明定陵。他不顧當時不具備保護文物的能力和條件,盲目的挖掘。定陵挖開後,由於沒有充分的準備,大量出土的珍貴文物立即被氧化、破壞,各種珍貴字畫、絲織品頃刻間灰飛煙滅。作為這次挖掘皇陵主要的責任人,郭沫若本該深刻反思,可是他卻不以為然。

1965年,郭沫若又申請挖掘明長陵,試圖挖出明成祖埋藏的寶藏。結果周總理果斷拒絕,不准他再挖皇陵。郭沫若又請求挖掘唐代的乾陵當中,民間傳說裡面埋藏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乾陵沒挖成,郭沫若又計劃要挖秦始皇陵。他還恬不知恥地以老朋友、老黨員的身份多次建議周總理開掘皇陵,結果憤怒的周總理只說丟一句話給他:“十年之內不準開帝王墓”。



1958年“大躍進”時期,時任中科院院長的郭沫若卻很合時宜地寫下了這首《迎春序曲》,來看看大躍進時代的郭老先生的真實寫照吧。

《迎春序曲》


趕上英國只需要十五年,農業綱要七年就可實現。

一個大躍進連著一個大躍進,英雄氣概可以覆地翻天。

看吧,要把珠穆朗瑪剷平!

看吧,要把大戈壁變成良田!

勞動人民歷來就是創世主,在今天更表示了他的尊嚴。

他厚著臉皮於 1976年發表了《水調歌頭慶祝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十週年》。同一年,四人幫被捕。為了及時地撇清與四人幫的關係,他又賦一首 《水調歌頭粉碎四人幫》來抨擊“四人幫”。前後對比,惡劣人品,醜陋操守暴露無疑。


歷史的荒野



和珅:大概受影視劇影響比較嚴重,之前不瞭解歷史的時候,一直以為和珅就是影視劇裡的模樣,一臉的貪官長相,搜刮民脂民膏。那時候看到影視作品裡的和珅時,看到他被紀曉嵐被劉羅鍋戲耍覺得很有趣。


但是後來對清朝的歷史逐漸瞭解以後,才知道我自己對和珅竟然有那麼大的誤解。

第一,和珅其實是一個美男子。和珅是滿族人,他的家族其實在當時很輝煌,但是和珅只是旁支,後來和珅成了御前侍衛,和皇帝的關係自然也就親近了。

在清朝野史裡甚至還有一段和珅和皇帝當時的情感傳聞,據說就是因為和珅長得美,額頭有一點紅,才獲得了皇帝的青眼。

其二,和珅其實很有智慧。

在影視劇裡,一直覺得和珅就是一個貪官,但瞭解歷史後會發現和珅也曾辦過許多好的事情,只是當時他作為滿族人,階級不同,考慮的禮儀也不相同。

其三,一直以為和珅能活下來是皇帝的昏庸,但其實並不是,和珅屬於實幹家,當時的皇帝也知道朝廷的昏庸,一個知縣一年的俸祿也不過是幾十兩銀子,但還有交給上級各種孝敬,不貪是不可能的。

和珅很智慧,有自己的為官之道,他很懂得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貪汙銀子可以,但也得辦事兒。


其四,如果真按照歷史的官職來思考,紀曉嵐是很難遇和珅針鋒相對的,品級差的太大,而且歷史上的紀曉嵐其實也很好色。也就劉墉品級差不多可以和和珅掰掰手腕子了

這樣想來,和珅的確被人誤解了很久呀。


歐陽茜茜


一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到一個人,但是恐怕不能寫在這裡,大家想必也能知道。

於是我來說說我誤解第二大的一位歷史人物。

劉備嘛,老生常談,不過如果你看看年代表,必能升起一股佩服之情。

真正的大英雄,莫過於此。


公元184年,劉備因為討伐黃巾被封為縣令,因為不肯賄賂上官,兄弟三人鞭打上官而逃。

187年去高唐任職,不久高唐縣被盜賊攻破。投奔同學公孫瓚。

196年屯兵和袁術對峙的劉備被呂布偷襲,又被袁術打敗,兵力皆散,無奈受制於呂布。

同年劉備再度徵集一些軍隊,好不容易湊出人馬呂布又至,劉備再敗,投奔曹操。

呂布198年派兵攻擊劉備,劉備再敗,妻子被俘虜,劉備隻身逃出,一無所有。


200年又有了一些部隊的劉備駐軍東海,衣帶詔事發,曹操東征劉備,劉備拼死抵抗,隊伍皆敗散,關羽被擒,張飛失聯。劉備投奔袁譚。

207年,劉備軍力不足,劉表死後他被荊州猜忌,曹操大軍南下,劉備領著追隨l他的十餘萬民眾逃亡。

這個時候,劉備已經46歲,三國既是生產力不足的古代又是戰亂時代,三十歲稱老夫之人比比皆是,平均年齡也就30多,劉備一敗再敗,兄弟被俘,妻子被俘,依附於人,46歲還沒有自己的落腳之地。

這樣的人,依然沒有放棄。


他顛沛流離時他的同學公孫瓚已經時名震天下的白馬將軍。

20多歲孫策已經是一方小霸王,而他40多歲還經常寄人籬下。

他沒有袁家四世三公,也沒有曹操一樣的宗族支持。

鬢生白髮,垂垂老矣的年紀,劉備仍然心中無畏。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躍。

這還不是英雄之心?


歷史區的哈士奇


謝謝題主。你提出了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

我看到這個題目,一下子聯想到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胡適。

(一)早年誤解

我少年時候,還是十年文革的晚期與改革開放初期,那時的教育語境下,沿用了五十年代“集體聲討胡適”的大批判口徑,胡適被說成是”反動文人的集中代表人物”,他的論著、他的文化歷程與思想觀點,在那時的中學教科書中是”銷聲匿跡”的。於是,“胡適是壞人”,這就成為當年我心中的胡適形象。

(二)我的轉變

得益於改革開放後的文化領域思想解放,胡適評價被“解凍”,不再是禁區,不再繼續以“反動文人”定調,而是越來越向著真實的胡適面貌進行“還原”。

同時,也得益於本人所受的史學教育,胡適在“後文革時代”的高校歷史教學中得到應有的尊重,被介紹得很多。

漸漸地,一個愛思想、勤努力、多建樹、有趣味的胡適形象走進我心,將曾經刻在心中的“胡適反動文人”、“胡適大毒草”的認識一掃而光。我多年前就完成了這一轉變,為此而慶幸。胡適,一位令我敬佩的文化先賢。

(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胡適文化建樹的評價已經傾向於積極客觀中肯。

改革開放已經整整四十年了,我國官方對他的評價也早已經更客觀理性了,早已經放棄了五十年代時的所謂“反動文人”的定位。他是近現代一位傑出的文化人,對此,我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的官方並無異議。


我國大陸近三十年來,圍繞胡適的相關研究論著以及胡適資料集,幾乎可以說是汗牛充棟。北京大學出版社早在1998年就為這位老校長出版了《胡適文集》(後來又有修訂本)。2003年,《胡適全集》也已經由胡適家鄉的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拙文最後附有《胡適全集》總目錄,大家可參閱。)

大陸近三十年來,絕大多數對胡適進行研究的論著是理性的肯定讚揚與冷靜批評兼而有之,其中,正面肯定為主的觀點居於大多數。

值得一提的是,具有鮮明官方背景的大陸文科最高研究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員、著名史學家、大陸學術界研究胡適的權威學者 耿雲志 先生,他對胡適就是持總體上非常積極正面的評價,但是也明確指出胡適的不足甚至某些謬誤。

耿雲志的“胡適研究”,基本上可以反映出新時期大陸史學界看待胡適時的基調:積極正面評價為主,同時又較為審慎。


目前,我國大陸學術界對胡適思想文化成就的基本定位是:思想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具有多方面貢獻的學者(白話文運動,白話詩運動,新紅學,水經注研究,白話小說史研究,禪宗研究,墨子研究,中國思想史脈絡,民主自由思想的研究與建言,學術方法論,國民素質方面的一系列建言,教育學,……)。

(四)如今社會上,在圍繞“胡適評價”的聲音中,傲慢與偏見依然大量存在,公眾中完全不瞭解胡適者也不少。但願更多的人對胡適文化建樹能夠多幾分瞭解與敬重。

我注意到,一部分網友對胡適的看法居然還停留在六十年前(上世紀五十年代)批胡的那種認識水平與口吻,仍然以全盤否定胡適為樂事,對讚揚胡適文化成就之人予以口誅筆伐、上綱上線。

這真是令人納悶,百思不得其解,有恍如隔世之感。

諸位都是二十一世紀的人。就連我國大陸官方,在改革開放以來也早已認可了胡適”有重要貢獻的文化人”這一地位——2010年9月2日,文化部長蔡武率領代表團抵達臺北訪問,第一站就是參觀胡適故居、憑弔胡適墓。

既然如此,網友們也與新時代相向而行、與時俱進,摒棄自己看待胡適時的不應有的“傲慢與偏見”,豈不美哉?

仍然有不少網友對胡適知之很少。這些網友如有興趣,可稍稍瀏覽耿雲志、易竹賢、胡明、胡頌平等學者的相關論著以及胡適資料集。

耿雲志的長篇文章《胡適思想的現代意義》,敘述了胡適的基本思想主張,評論了其是非,勾畫了其中值得後世借鑑的有益因素,此文可以供人們提綱挈領走進胡適的精神世界。網上容易見到該文。

本人“閱讀胡適”時,看得最多的是胡明《胡適傳論》。有興趣的文友也可看看該書。



介紹胡適的紀錄片早已問世,例如中央電視臺幾年前播出的《跨越海峽的大師——胡適》,再如,我國大陸播出的十集電視紀錄片《先生》之二《胡適》。有興趣的網友不妨一覽。

[中央電視臺紀錄片《跨越海峽的大師—胡適》內容簡介的截屏。]

—— —— —— ——

【附錄】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了

《胡適全集》(全書共44冊)。《胡適全集》總目錄如下:

目錄 第1卷 胡適文存一集

第2卷 胡適文存二集

第3卷 胡適文存三集

第4卷 胡適文存四集

第5卷 哲學·專著

第6卷 哲學·專著

第7卷 哲學·論集

第8卷 哲學·論集

第9卷 哲學·宗教

第10卷 文學·創作

第11卷 文學·專著

第12卷 文學·論集

第13卷 史學·論集

第14卷 史學·《水經注》疑案考證

第15卷 史學·《水經注》疑案考證

第16卷 史學·《水經注》疑案考證

第17卷 史學·《水經注》疑案考證

第18卷 史學·人物傳記

第19卷 史學·人物傳記

第20卷 教育語言雜著

第21卷 時論(一)

第22卷 時論(二)

第23卷 書信(1907~1928)

第24卷 書信(1929~1943)

第25卷 書信(1944~1955)

第26卷 書信(1956~1962)

第27卷 日記(1906~1914)

第28卷 日記(1915~1917)

第29卷 日記(1919~1922)

第30卷 日記(1923~1927)

第31卷 日記(1928~1930)

第32卷 日記(1931~1937)

第33卷 日記(1938~1949)

第34卷 日記(1950~1962)

第35卷 英文著述(一)

第36卷 英文著述(二)

第37卷 英文著述(三)

第38卷 英文著述(四)

第39卷 英文著述(五)

第40卷 英文信函(一)

第41卷 英文信函(二)

第42卷 譯文

第43卷 胡適生平年表 胡適著譯系年

第44卷 胡適著譯系年

—— —— —— —— ——

衷心謝謝大家撥冗瀏覽拙稿、並開誠佈公發表意見,其中很多網友的金言令我深受啟發。理性的文化討論,實在是多多益善。


曉帆輕舟


我要說一個人:尹志平。

我初中時候看《神鵰俠侶》看到小龍女被他玷汙,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

對這個人恨之入骨。

他在我心目中就一直是邪惡、猥瑣的形象。

後來看電視將尹志平改成了甄志丙,我就很奇怪,查了一下尹志平的資料才嚇了一大跳。

尹志平非但不是猥瑣卑劣之徒,還是道教的大宗師。

全真教的一代道宗。

尹志平小時候家裡條件很好,自身非常聰明,讀書過目不忘,日記千言。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就走上科舉道路,入朝為官了。

但是他十四的時候遇到了一個人,改變了他的一生。

這個人是——


當然不是,而是全真七子的馬鈺道長。

他離家入道。他爸爸當然不答應,把他拉回來,鎖到家裡,他又逃走,繼續學,

後來他爸爸沒辦法,只好隨他。

可見這世上如果真的有什麼東西讓他朝思暮想,肯定不是我們的小龍女。

而是是道教了。


22歲的時候他拜入丘處機門下,後來又學《易》於郝大通,受籙於(你可以理解為頒發證書)於王處一。

全真七子他學了四個,真正在全真門下四處受教的不是郭靖而是尹志平。

當然他學的不是天罡北斗陣,練習的也不是全真劍法。

但是尹志平聲明遠播,四方來向他問道者絡繹不絕。

後來成吉思汗找人請丘處機,先派人找到尹志平,由尹志平引薦來拜見丘處機。

後來丘處機應鐵木真邀請,啟程西去拜見一代天驕。

當時丘處機已經年逾古稀,肯定不能獨自前去,他還帶了十八個徒弟。

徒弟之首就是尹志平。


弟子中有個叫李志常的,將這段經歷寫成了一本書,取名為《西遊記》

當然這書跟猴哥無關。

唐僧是去取經的,丘處機則是去傳道的。


回來之後,尹志平聲明更振,很多人過來拜見,尹志平為了避開這紛擾就隱居去了。

一直到後來丘處機羽化的時候,找人請出尹志平。

委任他為全真教第六代真人。

這麼一個人,怎麼能為了一個女子如此動情,甚至不惜行出卑劣猥瑣的方法。

難怪道教的人不幹。

其實《神鵰俠侶》裡的尹志平除了玷汙小龍女,其他方面倒也有情有義,比如最後替小龍女擋住金輪。

但畢竟不敬,金庸最後也做了修改,將尹志平改名甄志丙。

金庸還專門在新版裡做了備註

“在本書原版,全真教中對小龍女傾倒之年輕道人本寫作尹志平。但尹志平真有其人,道號“清和真人”,乃丘處機之徒,後曾任全真教掌教,將其寫得品行不堪,有損先賢形象,今在第三版改名“甄志丙”,聲音相似而實無其人純屬虛構。”

金大俠從善如流,是大家風範。

小說家言,自然是作者姑妄言之,讀者姑妄看之。原本是做不得真的。



錦翼


潘金蓮呀,一個被《金瓶梅》《水滸傳》耽誤了的美女姑娘呀。大家耳熟能詳的都是潘金蓮與西門慶私通,毒死武大郎。是大家眼裡的蕩婦,惡毒的女人,即便是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認為的。那她是怎樣被誤解扭曲的呢,且聽我說說。

首先我先來說說武大郎,水滸傳和影視劇裡他都是不滿五尺身高,每天去賣燒餅。而歷史上武大郎,原名是武植,身高有將近一米八,帥氣逼人,還是個讀書分子,刻苦讀書且一舉中狀元,被封為清河縣縣令後深得百姓愛戴,在清河縣名聲很大,至今後世仍留有族譜。


然後來說說潘金蓮,大家都以為她是浪蕩不羈的女子,與西門慶私通還毒死了武大郎。而歷史上確實是有這號人物的,她確實是武大郎之妻,長得美麗,大家閨秀,端莊優雅,並且與武大郎是非常恩愛,而且在武大郎貧困之時便一見傾心,不顧反對要和武大郎一起。

那為什麼後來武大郎與潘金蓮被後人詬病,蒙冤幾百年呢。原因是當時一個同鄉因生活拮据去武大郎家借錢,武大郎夫妻對他很款待但就是沒提借錢的事因此懷恨在心,在回家路上遇到了西門慶,便兩人散佈謠言說黑武大郎夫婦,因西門慶看潘金蓮美麗所以就說與自己有一腿。老鄉回到家看見武大郎修好了他的房子心裡慚愧,然而謠言已經傳播出去了。



這就是導致武大郎與潘金蓮被誤解成這樣的原因,想想真是對他們的名聲影響很大呀。再說武松,他其實是離武大郎有幾百年歷史的人,不在同一個時間裡。


瞳畫繪


我要說的人是康有為!

康有為老先生在歷史書上的形象是維新派大佬,推動公車上書和百日維新。

為了民主和憲政在海外募款,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不斷努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好光輝的形象,好偉大的人物。



然而……康有為先生簡直是偽君子,真小人!

首先是公車上書,這事兒跟康有為半毛錢關係也沒有。

不知道康有為是用了什麼手段,讓大家都相信公車上書是他一手策劃的。

其次是百日維新,康有為激進得一塌糊塗,慈禧老太后剛開始是全力支持改革的,可一聽到康有為要弄死自己,立刻翻臉。

重點是,捅了馬蜂窩的康有為在面對抓捕時,立刻撒腿就跑,留下譚嗣同等六君子英勇就義。



還美其名曰,是保留革命火種,為了下次革命做準備。

緊接著,康有為溜出去後幹了什麼? 康有為非說自己有光緒皇帝的衣帶詔,奉詔討伐慈禧,天天在國外讓華僑捐錢做革命本錢。

而全然不顧被他坑死,關在瀛臺的光緒皇帝死活。

腦補一個畫面:

慈禧:你是不是寫了衣帶詔,讓康有為找人修理我!

光緒:我沒有,老佛爺,我真沒有!

慈禧:還敢狡辯!還敢狡辯!

而此時在海外蹦噠的康有為:我有衣帶詔!我有衣帶詔!快給我捐錢!救國啊!救國啊!



問題是,救國的革命錢康有為拿去幹嘛了?

康有為拿了這麼多錢,跑去買房子,買地皮,投資眼光一流,賺的盆滿缽滿,而此時他的隊友光緒還在瀛臺小黑屋裡……

我們再來看一下,康有為先生的私生活問題。

康先生一生宣揚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然而他的老婆一大把。

康先生43歲娶18歲的梁隨覺,50歲娶17歲的何旃理,56歲娶17歲的市岡鶴子,58歲娶17歲的廖定徵,62歲娶19歲的張光。



江湖盛傳康先生死因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精力不夠旺盛了,聽說移植大猩猩的蛋蛋可以重新恢復戰鬥力,後來排異死了。

怎麼說這個人呢?



就用章太炎先生給的對聯作結吧。

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

(國之將亡必有妖,老而不死是為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