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愛立信設備故障讓日本英國手機大量掉線?

皇貴妃好


12月6日,據外媒消息,愛立信公司的通信設備由於“全球軟件問題”,導致斷線事件發生,致使英國和日本數百萬用戶無法使用智能手機。截至當地時間週四早上5點,電信巨頭Telefónica旗下的英國移動運營商O2網絡出現故障,而日本軟銀集團旗下的移動網絡也遭遇故障,導致兩地數百萬用戶的手機移動網絡出現大範圍中斷,無法正常使用。據悉,軟銀在日本擁有3000多萬手機用戶,而O2在英國擁有3200萬手機用戶。

愛立信設備故障已有先例

其實,愛立信的通信設備故障已不是第一次了。早在去年愛立信4g設備的gps就出現故障,導致基站閃斷退服,維護了很長時間,其官方先表示由於硬件產品批次問題,然後對故障基站做產品替換,但替換後結果還是一樣,後面發表申明稱說是受到俄羅斯的導航系統信號干擾,最後通過軟件升級解決這次故障問題。

為啥多個國家同時發生故障?

這次的愛立信設備故障,如果說是因為證書過期,那麼愛立信的技術服務會表示很委屈,默默背下這個黑鍋。但是License的設計,在要過期之前,系統都是要有自動預警,會提前通知,也就意味技術服務和客戶都會知道,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真的是License過期,恢復也不需要幾小時。因此官宣這種理由,實在是站不住腳,忍不住要讓人哈哈了。

其實很多企業間的競爭,慢慢的演變成了國與國的競爭,其實很多時候也是國家間暗地裡較勁。這回愛立信故障不說俄羅斯信號干擾了,要說中國霧霾干擾導致掉線了,不得不說故障出現時機選的很對。

這個時間點很好,愛立信頻頻對5G市場出手

愛立信的通信設備出現故障,剛好發生在5G落地的關鍵時刻,可謂是無巧不成書。

5G這塊巨大的市場蛋糕雖然好吃,但是與此同時卻伴隨著激烈的商業競爭,很多人都在翹首以盼希望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獲得一些利益。與這些聞風而動的人不同,愛立信在5G領域的規劃、佈局以及行動都堪稱典範,無論是與運營商簽署5G網絡測試的合作諒解備忘錄,還是與全球22家行業合作伙伴、45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在5G領域全面展開合作,以及在全球各地比如:中國、美國、印度、新加坡等地部署5g相關應用等等,這些愛立信對5G市場的舉措,都讓我們能看到愛立信的野心。

5G時代格局還有變局

5G手機登場倒計時,隨著各國頻譜規劃逐漸落地,2019年成為全球進入5G通訊商用化的指標元年。毋庸置疑,在移動通信方面,5G是一片全新的熱土。從全球電信設備市場格局來看,愛立信依然是歐洲的霸主,其次是諾基亞、華為和中興。

從2010年智能手機爆發開始算起,過去8年時間手機基帶市場格局經歷了幾輪鉅變。其中包括華為海思的殺入、Marvell的衰敗、博通的退出等。

到了4G時代,呈現高通一家獨大的格局。有研究報告指出,2018年Q1,高通、三星LSI、聯發科、海思和UNISOC(展訊和RDA)在全球蜂窩基帶處理器市場中收益份額囊獲前五。其中Q1高通繼續以52%的基帶收益份額保持第一;其次是三星LSI,佔14%;聯發科佔13%。

縱觀5G預奪戰,此次愛立信的故障事件是真的機緣巧合還是有意為之,誰也不知道,但能肯定的是當前全球基帶芯片市場看似穩定,其實背後暗流湧動,5G時代依然變數不小。


搞機教授


要是戰爭狀態下,這就有好戲了。



我上網來看看


通信設備,用戶掉線時有發生,但是這樣大面積的發生,是非常嚴重的事情,首先這次掉線的原因是證書到期,沒有續。看起來是運維人員和通信公司的工程師溝通不到位導致了。發生以後,首先愛立信應該要賠償,第二對愛立信的產品信譽會受影響,第三對其他的通信商,比如諾基亞,華為是個好機會。

英國禁用了華為的核心網產品,但是基站產品並沒有禁止。所以是個很好的機會


華為的研發狗


答:通信設備,用戶掉線時有發生,但是這樣大面積的發生,是非常嚴重的事情,首先這次掉線的原因是證書到期,沒有續。看起來是運維人員和通信公司的工程師溝通不到位導致了。發生以後,首先愛立信應該要賠償,第二對愛立信的產品信譽會受影響,第三對其他的通信商,比如諾基亞,華為是個好機會。

英國禁用了華為的核心網產品,但是基站產品並沒有禁止。


Freeandeasy3410


通信設備,用戶掉線時有發生,但是這樣大面積的發生,是非常嚴重的事情,首先這次掉線的原因是證書到期,沒有續。看起來是運維人員和通信公司的工程師溝通不到位導致了。發生以後,首先愛立信應該要賠償,第二對愛立信的產品信譽會受影響,第三對其他的通信商,比如諾基亞,華為是個好機會。

英國禁用了華為的核心網產品,但是基站產品並沒有禁止。


8618566391701


牛牛禁止中國設備進入英國市場,就只有愛立信一家,既然只有一家那當然自己說了算了


赤兔評車


不干涉他國內政


井邊的包子


我只能說,該!市場那麼多好的設備,為什麼要用愛立信的!


蝸牛時刻


愛立信已經有些落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