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數字!科學家計算出整個可觀測宇宙歷史上發出的所有星光!

20世紀之前,天文學家被一個似乎不難回答的問題困住了:為什麼夜空是黑暗的?

天文數字!科學家計算出整個可觀測宇宙歷史上發出的所有星光!

如果無限的宇宙像天文學家原本假定的那樣,擁有無限數量的恆星,那麼我們看到的夜景應該沐浴在星光之下才對。最終,當天文學家明白宇宙並非無休無止時,他們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即所謂的“奧伯斯佯謬”。我們有限的宇宙,即便擁有億萬恆星,那些恆星也不足以照亮夜空。最重要的是,宇宙正在快速膨脹——事實上,宇宙自誕生伊始就在不斷膨脹——恆星都在遠離彼此,並逐漸消失在黑暗中。

對於我們周圍的恆星環境,埃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在1848年的散文詩作《我發現了》(Eureka)中,做了最好的描述:

如果分佈在空間的星體無窮無盡,那麼整個天幕都應該像銀河一樣熠熠生輝——因為整個天幕絕對不可能有哪個點上不存在星體。所以,在星體有限的情況下,我們方可理解,為什麼我們的望遠鏡會在各個方向都發現空白。解釋的唯一方法,就是假設空白處的天幕太遠,從那裡發射出的光迄今還沒有到達我們這裡。

能夠成功抵達地球的星光非常微弱,天文學家估計,那些光線的亮度相當於我們從大約4公里之外,遙看一盞四周全黑的60瓦燈泡,也就是那種常見於家用燈具的燈泡。

毫無疑問,這種微弱的光芒與恆星真正的亮度,根本無法相比。

天文數字!科學家計算出整個可觀測宇宙歷史上發出的所有星光!

可觀測宇宙中至少有2萬億個星系,而每個星系都擁有數以百萬計的恆星。現在,天體物理學家已經計算出整個可觀測宇宙歷史上發出的所有星光。宇宙的年齡大約是138億年,科學家表示,他們的測量可以回溯至最初的10億年,當時第一批恆星剛剛開始在宇宙出現,它們就像是在熱油中爆開的爆米花。

他們的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近日的《科學》雜誌上。

科學家估測,自宇宙誕生的第一個10億年以來,恆星發射到可觀測宇宙中的光子總量(正是這種粒子構成了可見光),約為4×10的84次方 ,把這個數字寫出來就是: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個光子。

看到這麼多的0,一般人幾乎無法對這樣驚人的數字形成概念,所以,天體物理學家拿太陽做了一番比較:太陽每年發出的光子大約有 3×10的52次方個,也就是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個光子。

你也許已經從這一長串0中猜到了,測量整個可觀測宇宙的星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天文學家需要藉助太空中的強大望遠鏡,在那裡,儀器擁有開闊的視野,而且不受地球大氣層的干擾。他們需要哈勃那樣的太空望遠鏡,後者經過近30年的運行,對深空進行了觀測,並拍攝了宇宙早期星系的照片。但即便強大如哈勃,太空望遠鏡也做不到一覽無遺,尤其是那些比較暗淡的星系。這種盲點使得我們難以描繪出有關宇宙星光的完整圖景。

所以,科學家決定通過間接的方式對星光進行測量。為此,他們利用了美國宇航局的另一個太空天文臺,即費米太空望遠鏡。費米望遠鏡旨在測量伽馬射線,這種射線是光線的最強能量形態。與可見光一樣,伽馬射線由光子構成,但它對人眼來說是不可見的。

宇宙中最大的一些伽馬射線源來自耀變體,也就是位於宿主星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它們的質量是太陽的數百萬倍。這些黑洞以周圍的宇宙物質為食,在吞吃的時候,黑洞會像打嗝一樣,射出高能粒子噴流(其中就包括伽馬射線),並推動它們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太空中穿行。儘管名為黑洞,但“它卻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光源,非常壯觀。”美國克萊姆森大學天體物理學家、上述研究的首席作者馬可·阿耶洛(Marco Ajello)說。

費米望遠鏡可以探測到這樣的現象,因為有數百個耀變體直接朝向地球,因此,它有可能對那些噴流進行精確的測量。

狂暴的伽馬射線可能跟宇宙中瀰漫的“霧”發生碰撞,後者在宇宙誕生初期便已存在。那些霧被稱為河外背景光,它們就像是能夠捕捉光子的“蜘蛛網”。在漫長的歲月裡,霧中積聚了來自宇宙所有光源(主要是恆星,還有一些飢餓的黑洞)的輻射。被困在霧中的星光會繼續在宇宙中穿行,即便發出它們的光源早已熄滅,這樣便產生了一份關於星光的移動記錄。

天文數字!科學家計算出整個可觀測宇宙歷史上發出的所有星光!

當伽馬射線與霧發生碰撞時,有一部分射線會被霧吸收。在這種作用下,曾是霧中明亮燈塔的黑洞強大噴流,會略微變暗。費米望遠鏡能夠檢測這種變化,而天體物理學家則可以利用數據,追蹤被吸收的伽馬射線(光子)數量,並反過來追蹤霧的成分變化。

阿耶洛和同事對費米望遠鏡獲得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其中涉及700多個距地球遠近不一的耀變體。每個耀變體都揭示了宇宙歷史的一個不同截面;該研究團隊對各個耀變體周圍的宇宙迷霧進行了觀測,以此估算特定時期的星光。“我們可以推斷出,背景光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積聚起來的。”冰島大學天體物理學家、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卡利·赫爾加森(Kári Helgason)說。

眼下,天體物理學家能夠回溯的宇宙歷史,已經達到了當前技術條件的極限。不過,一件有可能真正改變遊戲規則的儀器,正在成形。美國宇航局計劃在2021年發射一臺比哈勃強大100倍的望遠鏡,即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它將通過紅外光而非可見光對宇宙進行掃描,這種設計將讓它得以穿透宇宙迷霧,揭示宇宙初期的奧秘。“這就是天文學的魔力。”赫爾加森說,“你(在太空中)觀測得越遠,實際上是在回望過去。”

翻譯:何無魚

審校:李莉

造就:劇院式演講,發現創造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