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作過很多篇吟詠良知的詩,如何理解具有代表性的那四首?

茗茗之中-徐瑞


這四首詩的文字其實都比較通俗,比較類似佛門的“偈頌體”。義理雖深卻並不難解,難在真修實悟,無非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何為“直指人心”?就是告訴人們,面對萬事萬物,不要強調所謂“客觀”,而是要從自心上入手。

何為“見性成佛”?只要在自己精神世界、自己的生命流動中體悟到了先天“良知”的真實存在(或言“佛性”),那麼你就成佛、成聖了(不是說外在生命表現上立即具備所有聖賢素質,而是說內在條件已經完成,即禪宗所謂“一悟即至佛地”)。舉個例子,比如你在山中搜尋金礦,當你在一塊石頭中真的發現了純金、足夠高的含金量,就可以說你“找到了”。

四首詩文字直解如下:

【第一首】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而今指與真頭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人人心中有個孔聖人(代表先天聖賢屬性),卻被自己後天得來的經驗、知識、觀念、見解苦苦遮蔽而自我迷失。如今指出這個自性聖人的真實面目,就是我所說的“良知”(何為良知?一句話,善惡分辨與省察覺知一體不二的先天本能),不必再疑惑。

【第二首】問君何事日憧憧?煩惱場中錯用功。莫道聖門無口訣,良知兩字是參同。

你們每天為何事奔忙往來?不過是在煩惱、情緒裡面打轉、錯把工夫耽誤了。別說入聖賢之門沒有口訣,“良知”兩字就是秘訣(《參同》是《周易參同契》簡稱,通常被人們認為是修煉道家內丹法的“丹訣”,這裡借指秘訣、口訣)

【第三首】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每人都有自己的指南針,世間萬有的根源在於此心。回想以前自己的顛倒知見(顛倒是指與“此心”相對的“外境”。這個當然不是唯物主義,不是把萬有根源歸於外界的所謂“存在”。這是從認知角度看,若離開自心的見聞覺知功能,外境的一切不得而知,其只是一種意識推理上的存在,所以認識論的根源不脫能離知覺、心識),細枝末節地逐個向外尋求(起於對外境“存在”的執著,產生分析、演化為分門別類的諸多認知範疇,離心源越來越遠)。

【第四首】無聲無臭獨知時,此是乾坤萬有基。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

若擺脫了對外境的執著(色、聲、香、味、觸等認知對象)的知覺本體(獨“知”,生命的知覺本質作用),這就是天地萬有的根基(人們語境下的天地萬有都是認知結果,所以不能脫離“認識”)。不悟心源之人,就像遺棄了自家本有的無盡寶藏,卻成個託著金碗沿街乞討的貧兒。



九地天心


王陽明先生在講學期間,曾經寫過很多吟詠良知的詩。他的詩頗具哲理性和思想性,而可以稱為思想詩,跟朱熹的《性理吟》有點相似。

第一首 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

而今指與真頭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這首詩的意思是,人人都要和孔子一樣具有良知,具有聖人之心。而聖人之心最重要的部分,就要屬良知了。禪宗教誨人們要具備佛性,王陽明所說的良知,也是希望教化人們成為聖人。

但是他又提醒大家說,世界上的人們多數並不從自己的內心去尋找良知,卻陷入在內心之外的大千世界去尋找的迷惘。簡言之,王陽明先生強調指出,我們和聖人一樣,心中具備良知,這份良知一定是自己修煉而非外求的結果。


第二首 問君何事日憧憧?煩惱場中錯用功。

莫道聖門無口訣,良知兩字是參同。

這首詩的意思是,良知才是成為聖人的秘訣,聖學其實和佛教道教那樣也是有自己的口訣,那就是良知。第四句中引出道教進行相關說明。王陽明先生藉此告訴我們,良知就如同道家的參同契中的秘訣一樣,是聖學中的要訣,不可被外界的煩惱閱歷所迷惑,陷入盲目求助天理於心外的迷惘狀態,應當有針對性地直指聖學精髓。


第三首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

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這首詩的意思是,良知就藏在我們的心中,就像指南針一樣給我們指明方向。良知就是宋儒所講的天理,萬事萬物皆有一定之規,不可陷入盲目外求的誤區,不要犯了本末倒置的錯誤。



第四首 無聲無臭獨知時,此是乾坤萬有基。

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

這首詩的意思是,良知即天理,而天理只可以向心內求,而不可外覓。第一句中的“無聲無臭”是源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詩經·大雅·文王》),《中庸》中也曾引用,說無聲無臭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聽不到聲音聞不到氣味,這也是天理的極致境界。





詩心點點96


千百年來,寫詩作詞之人,不可勝計。但大多都是借景抒情的詩作,很少有人涉及“心學”“人性”“良知”領域,李白、杜甫、白居易都不能及。放眼中國5000年華夏史,有如此造詣的,僅王陽明一人而已。

在談論王陽明“心學”詩作之前,我們先簡單瞭解一下王陽明其人。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因築室於故鄉陽明洞中,得號陽明子,故皆以陽明先生尊稱之。王陽明一生謙謹廉明,不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同時在書法、詩詞方面造詣也是非常之高。向來被稱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

萬曆十二年,王陽明被奉祀於孔廟。他在哲學思想理論方面,是心學發展的集大成者。並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等諸多觀點。

明朝時期,王陽明思想流行達150年之久,並形成“陽明學派”。尤其是陽明心學對千古不變的聖賢教義有所突破,對人性探討和教育有重大意義。代表著作有《傳習錄》《大學問》《陽明先生文錄》等。除了著作之外,他還有4首關於“良知”的詩詞,影響頗大。

《詠良知四首》之一

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而今指與真頭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這首詩翻譯成現代漢語是說,人人都要和孔子一樣具有良知,具有聖人之心。而聖人之心最重要的部分,就要屬“良知”了。禪宗教誨人們要具備佛性,王陽明所說的良知,也是希望教化人們成為聖人。

但是他又提醒大家說,世上的人們常常都不會從自己的內心去尋找良知,而是陷入在內心之外的大千世界去尋找的迷惘。簡言之,王陽明先生強調指出,我們和聖人一樣,心中具備良知,這份良知一定是自己修煉而非外求的結果。

《詠良知四首》之二

問君何事日憧憧?煩惱場中錯用功。莫道聖門無口訣,良知兩字是參同。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良知才是成為聖人的秘訣,孔子等人講究的“聖學”其實和佛教一樣,都是有自己的修行口訣的,而聖學的口訣就是“良知”二字。

王陽明通過這首詩告訴我們,大本大源是道,是至善,而良知是認知道和至善的本能,“良知”其實一直存在在我們心中,常常我們不會注意,有時候還會違揹他。那些錯用功的人就是丟下良知,一味向外界尋求道的判別依據。

《詠良知四首》之三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這首詩的意思是,良知就藏在我們的心中,就像指南針一樣給我們指明方向。良知就是宋儒所講的天理,萬事萬物皆有一定之規,不可陷入盲目外求的誤區。

“萬化根源總在心”告訴人們,時間紛繁萬事萬物都處於變化之中,每一處變化都存在於心。王陽明還自嘲,以前沒有領悟這個道理,卻“枝枝葉葉外頭尋。”結果只能是緣木求魚。

《詠良知四首》之四

無聲無臭獨知時,此是乾坤萬有基。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

這首詩寫得非常的形象,“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這兩句刻畫了一幅有趣又略帶諷刺意味的畫面:一個乞丐拿著缽挨家挨戶地去要飯,卻不知道原來自己家裡有個無盡寶藏。這個無盡寶藏就在人的心裡,就是“良知”。

“無聲無臭”是源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詩經·大雅·文王》),《中庸》中也曾引用,說無聲無臭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聽不到聲音聞不到氣味,這也是天理的極致境界。

王陽明心學智慧博大精深,每一詩作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作者以上所列舉的,只是感悟的極小一部分。

讀者們,對於王陽明的這些詩作,大家有怎樣的看法和見解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文史道


王陽明心學的《致良知》

無善無噁心之本,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和佛所說的:“無住,緣起,五蘊,起修。”我認為是吻合的。

無善無惡本來無住,

有善有惡性空緣起,

知善知惡明幻五蘊,

為善去惡依性起修。


紅蓮146564033


王陽明四首與良知有關的詩如下:

第一首

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

而今指與真頭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第二首

問君何事日憧憧?煩惱場中錯用功。

莫道聖門無口訣,良知兩字是參同。

第三首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

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第四首

無聲無臭獨知時,此是乾坤萬有基。

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

這四首詩可以說是帶有一定哲理性的七絕詩,但它們更象是佛家的禪語。

佛教是勸人成善的,十惡不赦的罪人,只要他入了佛門就立馬變成了善人,正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嗎。但這並不是真正的現實,只是一些人腦子裡的幻想罷了。

真的是“個個人心有仲尼”嗎?不是!真的是通過修行“人人都可以成聖人”嗎?不是!良知是什麼?在王陽明那裡可能是“人之本性”,是“知善知惡”,可以說他是承繼了孔子、孟子的“人性善”之說,也可以說他更是參進了佛教善的理念。孔子、孟子都認為“人性的善”是可以在不斷“修身”中從新拾起的,王陽明當然也這麼認為,只是他又將發展到“用心”的這一層面,也就是“心即理”。是的,人要立志,要做到內心強大。但“心即理”也是經不起邏輯推敲的,這也難怪黑格爾先生說孔子思想缺失思辨和邏輯性,陽明先生的“心即理”同樣是缺失邏輯性,我們可用另一個哲學術語說,就是“唯心主義”。

大千世界,不說是無奇不有,五彩繽紛則是肯定的吧。換言之,如果都成了單一體,那就不是大千世界,更不是五彩繽紛的世界,而是一個黑暗的世界。如果人人心中有仲尼,那我們的社會就只要孔子一個人就是的了。可能嗎?睜眼說瞎話!

王陽明在現實中也沒有真做到“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他遷就阿庾之人,為滿足皇帝的虛榮心而故意放走抓到手的朱宸濠,他看不慣官場爾虞我詐,就辭官歸隱,他眼裡心裡只有成聖成王的修心養性,卻看不到葡萄牙人已打到了中國南海,他更不知道西方人已通過海洋把東西方實實在地聯接起來。試問,陽明先生的“心即理”究竟是什麼“心”和什麼“理”?這不是把頭埋在沙子裡的駝鳥嗎,就連魯迅先生“納喊中鐵罐裡的人都不如。後來的李贄可算是得陽明真傳,硬生生地逼其弟去嫖娼。這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祼體是絕不對等的人性釋放,李贄只是在延續古老的的青樓文化,而文藝復興的祼體畫卻是在呼喚尊重自然之美,在實實在在地召喚人們向美向善。

陽明先生這四首詩的藝術性其實非常一般,禪說之意到是很濃,勸人為善固然是好,但與社會現實卻相去甚遠。孔子當時持著這些觀念真成了喪家犬,王陽明因為入官為皇室做成了幾件好事大事,所以他比孔子強,但他的學說並不被官方真正接納。

把王陽明立為“聖人”,其實只是後人過譽之贊。


黃山一片雲


王陽明心學的《致良知》:無善無噁心之本,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人心即意識本無善惡之分,意識接觸利益於是有了善惡。以固定的價值觀衡量行為能分辨善惡,能奉行遵守價值觀的判斷是修行。


待鹿車


沒辦法理解。

頭條裡的大師,小師們,不要繼續問,繼續思考了,如果思考能開悟,搞懂四句教,那我們都是聖人。


豐富多彩談國學


感謝頭條和各位前輩,藉助網絡平臺擴充自己對王守仁的思想認識。

四首詩詞可能都在閱讀有關王陽明的書籍中讀過,就是思想過於深刻,只有善惡的說辭映像比較深刻。

前輩們的筆錄讓我著實敬佩,還望能深度溝通和學習。


凡夫俗子——西鹹灃東


天理人心,人往往追逐亨樂而失卻本我,而這個本我即良知。天理即本我而人心即人性劣根性為了享樂和自私而需要作的違背良知的事,天理人心這四個字透徹了人生。


陽光明貞


對不起,沒學過。阿彌陀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