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人家》获专家肯定:小切口折射大时代,真人物演绎真感情

12月6日,电视剧《北部湾人家》于北京召开专家研讨会,在会上就本剧的创作背景、演员感受、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北部湾人家》获专家肯定:小切口折射大时代,真人物演绎真感情

《北部湾人家》于12月2日在央视八套黄金强档全国独播,是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双献礼”大戏。该剧通过一位老人韦大壮的视角,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一个温暖家庭的故事。这是一部小切口、大意义的现实题材作品。

中央电视台责任编辑王宏跃在研讨会中介绍了这部剧的收视状况:播出当天的收视率0.8%,份额3.38%。播出第四天(即研讨会前一天),《北部湾人家》收视进入了上升通道,收视率为0.9%,份额3.96%。从目前的表现上看,在主旋律电视剧里,这部剧收视率十分可观。

《北部湾人家》获专家肯定:小切口折射大时代,真人物演绎真感情

该剧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电视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公司、广西广播电视台、浙江唐德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电视传媒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导演齐星执导,编剧刘静担纲编剧,人民艺术家李雪健携手刘莉莉、斓曦、杜源、郑晓宁、赵麒、房子斌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共同倾情演绎。音乐人捞仔担任主题曲和全剧音乐创作,歌手孙楠担任主题曲演唱。

实地采访调研,打造真背景、塑造真人物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宋震寰首先讲述了此剧的创作背景:“电视剧作品《北部湾人家》,以一个家庭的视角辐射出千万个家庭,并通过一个家庭辐射出改革开放后广西的发展和变化。剧中展现的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的信仰和坚守,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搭建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大梁。改革开放以来,广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些都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北部湾人家》获专家肯定:小切口折射大时代,真人物演绎真感情

他表示,《北部湾人家》是一部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背景、围绕广西北部湾开放开发大环境的电视剧,主创团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力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制作一部“小切口”、 “大背景”、 “有高度” 、“有广度”、 “有温度”的现实题材的作品。

《北部湾人家》文学统筹张岩也介绍了本剧的创作情况,他将李雪健老师和齐星导演当时确立的创作基本思路,概括成了三个“真实”:真实的人物、真实的事迹和真实的情感。他认为:“真实才能最深刻地反映出我们的生活,最有效地拉近观众和我们这部剧的距离,同时也能够最大力度地激发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当中的情感”。

《北部湾人家》获专家肯定:小切口折射大时代,真人物演绎真感情

据张岩透露,剧中斓曦饰演的韦桂苏,便是一个人物原型通过艺术加工所呈现出来的角色。李雪健为了塑造韦大壮这个角色,不仅走访广西各地收集了大量素材,他还花了很长时间学铜鼓敲打、学唱山歌、学琴,下了很大功夫。同时,剧组把调研时了解到的广西地区丰富多样的习俗,以及社会的风貌都融入到这部剧中。大到民族大道等场景的选择,小到一些服饰上的花色、样式以及寓意,甚至普通人家的一日三餐也都做了大量工作。这便是张岩所说的“三个真实”。

《北部湾人家》获专家肯定:小切口折射大时代,真人物演绎真感情

《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补充:“作为南下干部,李雪健老师饰演的角色姓韦,壮族基本上很多人都姓韦,斓曦饰演的韦桂苏,当年1949年解放的时候桂林是它的省政府所在地,所以起了‘桂苏’。广西那边简姓也特别多,几个人物的姓氏很有讲究。”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对剧中人物设定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巧妙之处,给予了认可:“我觉得很难得的是,每一个故事、每一对有情人,都带出了历史变革中关乎民生、关乎发展的大主题,大视野。确实像部长(宋震寰)所说的‘小切口大主题’。”

《北部湾人家》获专家肯定:小切口折射大时代,真人物演绎真感情

李春利举例表示,剧中大女儿韦桂苏作为政府官员,面临建设中的诸多话题和难题,比如施工中如何避让,以保证群众的利益、有条件的拆迁怎样实现、招投标设计方案是否公平周到等等。几乎每一件事都是改革开放中遇到的最常见问题。其中女儿、女婿们从事的规划设计、房地产开发,儿子从事的物流产业等等,都是改革开放中新兴的行业,能反映城市面貌。而简教授,作为大学教授所研究的课程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非物质文化的研究,也是国家大力弘扬、大力保护的重要成果。

《北部湾人家》的两个情感旋涡:韦大壮与简淑贤

《北部湾人家》有两个情感漩涡,就是两位老人家韦大壮与简淑贤。无论是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奉献精神、坚定信念以及对子女的爱,还是两人彼此相濡以沫、与子偕老,都系紧了整部剧的情感纽带,也温暖了整个家庭以及观众的心。此次研讨会上,专家对两位老人的人物设定以及两位演员的表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北部湾人家》获专家肯定:小切口折射大时代,真人物演绎真感情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韦大壮是一个新的人物形象,从人物设定、在作品当中的作用、李雪健的表演到角色的拿捏尺度,这个人物可以作为电视剧创作表演的一个现象来研讨。

《北部湾人家》获专家肯定:小切口折射大时代,真人物演绎真感情

“(韦大壮)口中说的不多,一切尽在掌握当中,但是表达的时候却又千变万化。我非常喜欢这个人物,他的“五个不”句句真言:不要总提想当年;不要倚老卖老;不要老窝在家里;不要不服老;不要把自己当做局外人。看起来消极,实则很积极,看到什么事都不管,但是不忘初心。关键时候还是他出来,站在党的立场、人民的立场,来发挥他镇场的作用。所以我觉得新的人物,新的荧屏形象的诞生也是这部‘献礼剧’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非常值得称赞。”

在两个人物身上,高小立看到了奉献精神以及家风的传承:“韦大壮的身上有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做官为民,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独特人格魅力,这个共产党人的胸怀气质,深深影响了韦家三代人。 简教授把一辈子的经历和财富都奉献给了讲台,最后却得了阿尔茨海默症。从政经商的儿女们,未曾通过韦大壮的权力谋取丁点私利,甚至有意回避父亲的光环,自食其力。我从老一辈人身上能读出奉献精神,从年轻一辈人身上能看到家风的传承。”

《北部湾人家》获专家肯定:小切口折射大时代,真人物演绎真感情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则从两个演员身上,看到了对生命的思考:“简教授跟韦大壮是一对向死而生的老人,衰老、病痛、孤独都不可避免。然而我的一生价值实现了,桃李满天下,感悟到人生最大的意义。这是多宝贵的人生境界以及人生经验啊!通过电视剧把它传达出来,让我们广大观众接受这个遗产。所以我觉得,《北部湾人家》是一个有独特价值、独特地位的作品,而且为我们创作献礼剧做出了探索。”

《北部湾人家》获专家肯定:小切口折射大时代,真人物演绎真感情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就整部剧的细节做了补充:“韦大壮跟简淑贤的家,楼上镜头慢慢地摇过去。很真实,不豪华,但却使人感到潇洒、自在,他们是按照人的本性、真实的情谊和愿望在生活。第二集韦大壮唱着‘退潮了退潮了’,简淑贤坐在椅子上仰着头,一动不动,眼泪一滴滴流下来,这个场景让我很是触动。我最喜欢的一个细节就是反复出现《打麻雀歌》,韦大壮给老伴唱,给孩子们唱。《北部湾人家》呈现的全部是当下的生活状态。没有中心矛盾,没有你死我活,没有围绕着一个事件结构故事的叙事张力,全在情感上,全在人心,全在生活的感受。这部剧算是做了新的探索。”

《北部湾人家》获专家肯定:小切口折射大时代,真人物演绎真感情

《北部湾人家》作为“双献礼”电视剧,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能够做到不拘泥于创作套路,反其道而行。该剧不仅展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变化,还细致描绘了人物的精神和情感世界,旨在向大众呼吁: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一定要坚守赤子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