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成長照片,三歲到去世,隨著影像走完民國才女的一生(上)


林徽因出生在杭州,一個官僚知識分子家庭,生活富足。 圖為1907年三歲的她。 林徽因兩歲時,父親林長民東渡日本在早稻田大學的政治系進行學習。林家歷有盡心報國之家風,林徽因的兩位堂叔林覺民與林尹民都犧牲在了黃花崗,作了七十二烈士。

1910年,漂亮、早慧的林徽因深受父愛。 儘管如此,由於沒有子嗣,林長民後來另娶妻程氏,生下一女四子,林徽因的生母何氏失寵。 童年緊張的家庭關係,影響林徽因終生。

1916年,十二歲的林徽因在北京林家有女初長成,逐顯大家閨秀之態。

1916年,林徽因與表姐妹們身著培華女子中學校服合影。大家能看出哪個是林徽因嗎?

1920年,林徽因隨父親林長民赴往歐洲旅遊,圖為她與同船的旅客合影。

1920年,林徽因與父親林長民在倫敦的合影,父親英俊,女兒秀氣,且二人的眼神都非常的清澈透亮。

林徽因在倫敦寓所壁爐邊讀書。 父親林長民非常的繁忙,在倫敦的林徽因經常會產生孤獨之感,此時的心緒多年後在寫給沈從文的信件中有所表達。

林徽因同樣是個古靈精怪的俏皮女子。 圖為在倫敦的林徽因踩著高蹺玩耍。

1920年代初,在歐洲街頭旅遊的女孩林徽因,宛如一幅油畫。

1922年,林徽因與梁思成在北京景山後街雪池衚衕家中。 此時梁林兩家對梁思成與林徽因的婚約已達成口頭承諾,二人也情投意合。

1924年,梁啟超等組織的講學社邀請印度大文豪泰戈爾訪華,作為未來兒媳的林徽因因才貌出眾陪伴在泰戈爾身旁。 林徽因泰戈爾徐志摩的這張合影也被當時報紙譽為松竹梅歲寒三友圖。

1925年,林徽因在賓大學生證上的照片。 梁林二人先後到了美國,就讀於賓夕法尼亞大學,並選擇建築一行為職業。 但因為當時賓大的建築系不招收女生,林徽因只得入該校美術學院,但選修的主要是建築系的課程。

1927年,梁思成與林徽因在賓大校園裡。 梁林二人都對中國的古建築懷有深情的熱愛,在賓大求學期間,林徽因曾公開表達過:“荷蘭的磚瓦匠與英國的管道工,正在損害著中國的城市,充斥各個城市的是那些他們稱之為新的時髦式住宅的滑稽而令人討厭的範例。比如一座中國住宅被添上法國式的窗子,美國殖民地式的門廊和大量並不必要的英國式、德國式、意大利和西班牙式的裝飾細部,這是對東方藝術的褻瀆。”


1927年,林徽因與同學在賓大。 左一為陳意,一直與林徽因關係密切,後來共同流亡大西南。 右一為陳植,是梁思成清華學堂同學,也是梁林在賓大建築系同學,後來與梁林共同在東北大學建築系教書。 陳意與陳植為姐弟

1927年6月,林徽因畢業獲得賓大美術學士學位。 林徽因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術學院,獲學士學位,梁思成則獲得了建築系碩士學位。此後,林徽因又轉到耶魯大學學習舞臺美術設計。

1928年3月,新婚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婦。

1928年春,梁思成與林徽因自美國啟程乘船去歐洲遊歷並做建築考察。 當時的中國古建築的研究幾乎是空白,日本學者甚至斷言中國沒有唐代古建築。民族自尊心成為梁林二人立志用現代科學技術的觀念來系統研究中國古建築的原動力。

1929年,林徽因嚐到了初為人母的滋味,深情凝望出生不久的長女梁再冰。

林徽因全家福。

1930年,林徽因生病,在北平香山養病和女兒梁再冰在一起。

梁林夫婦和岳母何雪媛的合影。

1928-1930年期間,林徽因在東北大學執教的工作照片。 我們看到了一個認真敬業的職業形象。

1932年8月,林徽因兒子梁從誡出生。 林徽因在北平家中與兒女合照。

1932年,林徽因在北平郊區杏子口北崖石佛龕考察。 梁思成去寶坻縣考察古建,林徽因在香山養病。在給胡適的信中,她寫道:“這種工作在國內甚少人注意關心,我們單等他的測繪詳圖和報告印出來時嚇日本鬼子一下痛快:省得他們目中無人以為中國好欺侮。”

1933年,林徽因在河北正定開元寺鐘樑架上測繪。 如今正定也有梁思成紀念館,大家有興趣可以觀賞。 記得楊瀾採訪梁從誡時,指著這張照片問他:你母親穿著旗袍是如何爬樑上柱的?梁從誡神秘地說,這是我們家的秘密不告訴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