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思維與用戶體驗的區別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尤雅玲


豬豬偵探社為你探索最真實的生活之理。

豬豬君覺得,用戶思維和用戶體驗,兩者有相同之處,也有相互區別的地方!

先說一下相同的地方吧!

首先是用戶思維和用戶體驗,只有瞭解到了用戶思維才會提供用戶相應的用戶體驗。

假如理解錯了用戶的思維,不一定會提供差的用戶體驗,這就是我們常說我歪打正著。

假如你用戶體驗做到不好,那麼我只能說你所瞭解的用戶思維肯定是錯的。

用戶思維和用戶體驗,相互區別的地方!

用戶思維就是用戶想什麼。很簡單,我們可以稱作用戶對產品的期望值。這個時候就要想,什麼可以滿足客戶所想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或方式去滿足客戶。

用戶體驗就是把你所想的服務體驗轉化成實際過程。而最好的服務體驗,就是要給用戶想不到的服務體驗,或者說是稀缺性服務體驗。讓用戶體驗一下產於產品製作的過程,將這個過程稱為用戶體驗。

豬豬真探社,記得關注喲!


豬豬真探社


在互聯網發展初級階段,信息是可貴的,互聯網上的任何內容就像甘露,飢渴的網民為之珍惜,哪怕是一段廣告也不會輕易放過。
斬獲流量完全是輕而易舉。呼之者來,揮之者去。不用說回到20年前,即使回到4年前,流量也像一坐豐盛的大餐,讓其享之不盡。
記得14年開始接觸自媒體,那個時候隨隨便便去轉載一篇文章,10W+是來得如此輕鬆。
流量不僅多,而且值錢。說互聯網創業者那時是躺著賺錢,這話真心不假。所有,流量思維成為我們玩轉互聯網的核心。
互聯網時代,流量為王,流量就是財富。

各行各業都在追求流量。創意、思想和需求得到空前提升。有的人靠賣知識賺錢,有的靠賣產品賺錢,有的靠賣顏值賺錢,有的靠秀下限賺錢。都是出來混的,誰搞到流量搞到錢,就算誰牛。

最近2年呢?網站站長逐漸失寵,自媒體在搏命掙扎,電商老闆紛紛大呼生意難做。人們發現,做網站、做電商,做自媒體為什麼如此舉步維艱?
原因很簡單:流量少了,平臺多了
這時候互聯網人開始意識到,流量思維已過時,所謂新的思維橫空出世:用戶思維。
我們常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是用戶思維?
簡單的說就是站在用戶的角度,以“我是一位用戶”的立場看待我所運營的平臺。當我的身份切換到用戶上面的時候,我對眼下的這個產品是否還有足夠的吸引力,我是否願意把時間花費在這個平臺上?這都是我經常思考的問題。
有句話說的好,你要足夠愛自己的產品,你才能說服別人去嘗試的去用你的產品,最終形成消費。
如果我們的最終目的僅僅是收割韭菜,把用戶都當成韭菜,割一波是一波,那麼我們儘可以研究如何誇大其詞的浮誇自己的產品。但這不是我們要討論的話題。我們討論的是如何留得住用戶,如何讓我們的產品有這個影響力,吸引力,把用戶凝集住。
崛起
現在很多人意識到,靠流量很難賺錢了,流量思維過時了,用戶思維重新崛起
所謂流量思維,簡單的是把網友、讀者、粉絲看成流量。而“流量“本身是安靜的,沒有情緒、沒有性格、沒有嬉笑怒罵。我不會過於糾結流量是誰,來自哪裡,來這裡幹什麼。管它這麼多,有流量就行,流量多了誤打誤撞也會有轉化。
而用戶思維恰恰相反。流量就是用戶,它是鮮活的,有需求、有疑問、有價值觀的。我們要做的就是認真對待每一個用戶。拿出實際行動去感染用戶,去服務用戶。珍惜他們的道來,並讓他們不願離開
有極個別的人認為,用戶思維的出現,改變了我對互聯網思維,對流量思維的看法。這個的認知方式是極度錯誤的。用戶思維才是這一切的根本。
迴歸
在人類發展歷程經歷了若干年,在此過程中似乎並沒有聽過所謂流量思維。它只不過是這二十年中,伴隨互聯網發展而來的假象思維。沒有用戶思維作為根基的,統統是過眼雲煙。
在互聯網出現之前,人們的貿易往來都是以商業思維為基礎,以用戶為核心。例如,我們去市場上挑選蘋果,習慣性的會來到某個攤位前消費。因為他們家的蘋果香甜、可口、無公害。吃火鍋也會選擇經常去的同一家。因為他家服務好、味道好、環境好。選擇有這麼多,為什麼我們會習慣性的光顧一家?因為他們家沒有把我當成流量,而是用戶。他們在用心對待每一位用戶。
我們現在談論用戶思維的原因是,過去在互聯網上。人們被流量思維牢牢捆綁,陷得太深。我們應該拋棄那些假象思維,重新迴歸到用戶思維上。
·END·

小發先生說運營


不是特別清晰,只是感覺“用戶思維”,是站在用戶需求角度設計產品,需求分析不準,直接就導致這個“用戶思維”出線現方向性錯誤,這個思維更多的是在設計階段;而用戶體驗,更多的是產品打磨階段,現在用戶正在消費成品的階段,可能更注重產品使用流暢和簡潔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