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東進下的大面,能否擺脫“剛需”標籤

作為“剛需集中營”的龍泉大面板塊,“高端”“改善”住宅似乎多了起來。

繼9月底世茂城推出洋房改善產品、11月臥龍谷壹號推出大平層之後,又一個樓盤-新希望錦麟府將推出“改善”住宅產品了。價格嘛,據售樓部對外釋放的消息,自然也是“高端”的。

“剛需集中營”的由來

被譽為“剛需集中營”,大面板塊從來都不缺房子。

板塊內最初建設的樓盤,如華潤雲庭、凱德卓錦萬黛、保利紫薇花語、金科東方雅郡、電建地產雲立方、天府逸家、百悅城等,容積率基本都在5.0以上。所以,住宅密密麻麻,是這個區域最大的“剛需”點。

當然,早期也有一些容積率在2.0-3.0的大盤,比如煒岸城、世茂城等。但這些樓盤都是高低配,“高層+洋房+別墅”,高層產品依然是走剛需路線。

近兩年內,因為土地容積率的限制,以及開發商拿地成本的上浮,也出現諸如龍湖三千庭、藍光公園華府、臥龍谷壹號等偏改善及改善樓盤。也正趕上了2017年的好行情,大都已順利完成去化。

除了樓盤“剛”之外,板塊內的生活配套,也著實有些“剛”。

比如,大型商業體、優質的公立教育資源以及便利的公共交通,在這裡,這些基本都沒有。這兩年,社區底商的成熟,讓生活倒是便利了不少。而在前幾年,則“剛”得突出。

所以,說大面是“剛需集中營”,沒有多少人會否認,即便是大面的業主。當然,現在的大面人民,已經多了些優越感。

炒得火熱,二手房價格終回落

在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成都樓市最為火熱的時候,大面也成為了最為火熱的剛需置業板塊之一。

根據鏈家數據顯示,大面二手房價格,在2018年年初時,掛牌均價曾高達17000元/㎡,成交均價曾高達15500元/㎡。而隨著下半年市場的穩定,如今大面二手房掛牌均價已回落至約15500元/㎡,成交均價約12500元/㎡。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在“東進”的城市戰略下,快速炒起來的板塊,更是一個自信的板塊。

“東進”疊加,這是最好的區域?

在大面這片區域裡,不僅僅是售樓部的置業顧問,就連居住在這裡的大面人民,也會告訴你,這個區域的價值。

1. 在“東進”的城市戰略下,大面是中心城區、天府新區、東部新城三個城市核心區域疊加的區域,發展潛力大!腦補了一下,“疊加”的效果,大概就是這樣:

成都東進下的大面,能否擺脫“剛需”標籤

2. 從這裡開車到成都東站25分鐘,到天府軟件園25分鐘,以後到簡陽天府國際機場也就半個小時。等到地鐵13號線通車,到春熙路不到半個小時,還可以直達簡陽機場。

(OS:到簡陽機場半個小時?是不是有點誇張了?欺負我不會用地圖導航麼......地鐵13號線一期到2024年通車,也只開通到川師,誰還不知道規劃了......)

3.生活在這裡很方便,要去商場購物的話,開車十五分鐘就可以到綠地468,二十分鐘就可以到環球中心,在龍泉還有新城吾悅廣場。


最後,還要來一句:現在買房,就要往這裡買。

開發商高價拿地,只有“改善”突圍

其實,除了已經買房的對大面充滿信心之外,開發商也是看好的。

在樓市火熱時,全城地價不斷高漲。“東進”吹風,龍泉驛更不例外。無論是緊鄰地鐵2號線的皇冠湖板塊,抑或是遠離喧囂的大面板塊,樓面地價都達到了9000元/㎡甚至過萬。

自2016年年底以來,在龍泉激進拿地的開發商,如今都只有通過打造“高端”“改善”產品來實現溢價突圍。

成都東進下的大面,能否擺脫“剛需”標籤


三個樓盤不僅都是低密樓盤,且產品戶型都是大戶型,客戶群體鎖定改善。

大面or皇冠湖,能否支撐起“高端改善”?

以上的三個樓盤,新希望錦麟府位於大面,而已經開過盤的北大資源紫境東來,以及近期還沒有開盤計劃的電建地產洺悅御府,則位於龍泉驛的皇冠湖板塊。

成都東進下的大面,能否擺脫“剛需”標籤


北大資源紫境東來首批次開盤,推出了369套高層建面107-148㎡的戶型,清水價格在12000-14500元/㎡。最終有約1400人參與搖號,順利完成去化。

如今,大面即將開盤的新希望錦麟府以及皇冠湖後期將面市的電建地產洺悅御府,首批次還能順利完成去化嗎?這可能還要看價格。當然,長遠來看,區域的潛力支撐,更值得探討。

在上文,關於大面的區域價值,置業顧問以及大面人民已經有了定義。

客觀來看,大面的居住氛圍確實已經提升了不少。

1.大片的住宅樓盤,底商都基本成熟,買菜、吃個便飯,已經不再是生活問題。

2.自駕的情況下,無論是前往城南軟件園上班,還是要去大商場購物,車程在半小時內。對於城南上班族來說,在近郊的地理位置上,這裡是僅次於雙流的。

3.龍泉驛有大量的製造業支撐,如果在龍泉驛就業,這在這裡,確實方便。

4.從最新上報的地鐵規劃方案看,地鐵13號線要連起大面到三聖鄉、穿過一環、到達青羊、連接溫江。雖然要到2024年才通車,但已經有了地鐵的希望。

但如果要乘“東進”城市戰略的東風,我個人更認可皇冠湖板塊的區域價值。

龍泉驛最新公佈的區域詳細規劃(2017-2035年)中,龍泉驛將構建“一芯、一主、一次、七點”的中心體系。其中,“一芯”指中央生態活力芯,“一主”指皇冠湖城市主中,大面則是七個片區級公共服務中心之一。

成都東進下的大面,能否擺脫“剛需”標籤


成都東進下的大面,能否擺脫“剛需”標籤


所以,皇冠湖片區,將是以後龍泉驛的核心區。

根據最新的公告,4000畝的皇冠湖城市中央公園,已經開始招標。預計將於2019年5月開工,2022年11月建成。

同樣是這個區域重點建設打造的皇冠湖體育中心,已在10月底,確定由華潤打造並代運營。總建築面積約19.58萬㎡,且將於2020年9月建成。(華潤於10月25日,競拍獲得皇冠湖共532畝土地,包含配建皇冠湖體育中心。且住宅部分,須在體育中心建成後才能銷售)

成都東進下的大面,能否擺脫“剛需”標籤


(皇冠湖公園位於地鐵2號線北側,附近的商業體新城吾悅廣場已開業運營)

所以,可以預見在2019年到2020年,皇冠湖板塊還將有更多的土地出讓,也將有更多的開發商入駐。而區域看得見的未來,或將在2022年得到全面的呈現。

當然,現在看起來,還沒有湖,只有大片的空地。無論是選擇大面還是皇冠湖,都要有“東進”的城市信仰。“東進”究竟帶動的是哪裡,自然也需要時間來驗證。

成都東進下的大面,能否擺脫“剛需”標籤


其實,不管居住在哪個區域,時間久了,都會愛上所住的區域。這不僅是對城市規劃的信息,更是對自己生活的熱愛。

不管是“南拓”還是“東進”,這些都是城市發展的方向,而每一個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都將感受到城市化進程帶來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