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戊戌變法後,說慈禧要斬七個人,為何最後只有“六君子”呢?

無限溺愛尼糯米的A君


1895年4月《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回國內,舉國譁然,堂堂中華居然賠款、割地予東瀛島國,有識之士紛紛要求變法強國,日本得以打敗我國,靠的就是變法,在全國的憤慨中,清政府也明白了,之後變法才能變強,才能維護自己的統治。

在這個背景下,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向世人展現他們的風采,1897年冬天德國強佔了膠州灣,光緒帝接見康有為,表示自己不做亡國之君,要變法自強,讓康有為全面籌劃變法。

馬關條約原件、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館

康有為回到居住的地方,便於自己的學生們談論變法之事,1898年1月29日康有為上了一道《應詔統籌全局折》,6月慈禧讓權給光緒帝,11日,光緒頒佈明定國是詔書,變法正式開始。

由於當時的情況非常嚴重,光緒帝、維新派為了儘快把國家變強大,頒佈了一些不符實際的詔書,使變法漸漸地失去眾多人的支持,之後又傷及了保守派的利益。

9月21日凌晨,慈禧突然從頤和園回到了紫禁城,直接將光緒帝軟禁到中南海瀛臺,然後再次訓政,並下令逮捕維新的人,主要有康有為、梁啟超、譚翤同、楊深秀、林旭、楊銳、劉光第、康廣仁、徐致靖等人。

康有為、梁啟超兩人都逃出了北京,康有為經香港逃到了日本,譚翤同拒絕逃跑,英勇就義劉光第自首,其餘的都被逮捕。

楊深秀原本沒什麼事的,慈禧將光緒軟禁之後,他不畏強權,引用古義,請慈禧歸政於光緒帝,慈禧大怒,於是將其逮捕。

被捕的維新人士中的譚翤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等6人,於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被殺害,史稱其為戊戌六君子。

慈禧太后當時要斬的原本是七人,但是最後只斬了六人,沒被斬殺的是徐致靖,徐致靖高居從二品,他是慈禧太后親筆批文立即斬殺的第一個人,但是最後卻逃過了一死。

徐致靖沒有被斬殺全靠李鴻章。

徐致靖江蘇宜興人,出生官宦之家,其父親與李鴻章父親是同科進士,兩人也是好朋友,私交很好。

徐致靖一心想國強,看到國家被外敵入侵,心中很不是滋味,他認為只要變法才能挽救時局,德國強佔膠州灣後,他心中憂慮更加加重,之前康有為、梁啟超等人雖然辦報,發表自己變法言論,但是根本無法被光緒帝接見。

徐致靖不是居住皇宮的人,他知道康有為等人的思想,他跑到光緒帝面前,向光緒帝推薦了康有為、梁啟超譚翤同、黃遵憲等人,之後光緒帝接見康有為,要求康有為上奏變法摺子,隨後讓康有為主持變法。

變法的節奏太快,慈禧太后在百日之後從頤和園又回到紫禁城,軟禁了光緒帝,這個官居二品的禮部侍郎隨即被逮捕,由於康有為等人是他推薦的,再加上他在維新派中的地位,慈禧太后批文斬殺的第一人便寫了徐致靖。

9月24日,官兵前往徐府捉拿徐致靖,徐致靖剛好外出,官兵撲了空,徐府的人都慌了,不知所措,晚上徐致靖回到家,聽了此事。徐致靖並沒有驚慌,反而向家裡交代了後事,然後自己一人趕到刑部自首。

李鴻章聽說了此事,決定救出徐致靖,但是這時的李鴻章並不好出面,他才簽了《馬關條約》,背上了一口大鍋,而且還被免職了,李鴻章只好找到自己的老熟人、慈禧的大紅人榮祿。

李鴻章請求榮祿幫忙救出徐致靖,榮祿看在李中堂的面子上,決定為徐致靖求情。

榮祿

榮祿跪在慈禧太后面前,為徐致靖說好話。不料,慈禧太后大怒,認為他是在為帝黨開脫,榮祿連忙向慈禧太后表忠心,等到慈禧太后氣消了一些後,榮祿又開始為徐致靖說好話,說徐致靖只是個書呆子,肯本不懂新法,光緒帝在變法期間都不召見他。

慈禧太后聽後,令人去調查,發現光緒帝真的沒有召見過徐致靖,慈禧太后最後看著榮祿的面子上,叛了徐致靖斬監候,1900年徐致靖被釋放。

徐致靖自己和家人都認為自己難逃死刑,他的家人在處斬六君子那天抬著棺材去菜市口,最後發現沒有徐致靖,心中充滿了疑惑,等斬完之後,他們把棺材又抬回去,之後才知道徐致靖沒有被判死刑。

徐致靖

徐致靖出獄後便到杭州居住,被改名徐僅叟,意思是六君子被殺,只活了他這個老朽,1917年徐致靖去世。

在他們被逮捕中間還有一個大佬,那就是張蔭桓,他是清廷當時的重要大臣之一,傾向於變法,戊戌政變後充軍新疆。


司馬長史


因為有一個叫徐致靖的人最後被救了下來。徐致靖是誰,或許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

徐致靖在戊戌變法時期擔任禮部侍郎,與維新派關係非常緊密,戊戌政變發生後,慈禧太后開始清算維新派,除了維新派陣營中的譚嗣同、康廣仁等人被慈禧太后圈定一定要除掉之外,軍機大臣張蔭桓以及禮部侍郎徐致靖因為是維新派的友軍也被圈定。

但是因為英國人干預的關係,張蔭桓被免於死刑,流放至新疆。但是徐致靖依然在被處死的名單裡面,最後把徐致靖從鬼門關救回來的是李鴻章。

李鴻章對於徐致靖一直是比較賞識的,得知徐致靖要被處斬的消息後,李鴻章通過榮祿向慈禧太后說情,慈禧太后勉強同意赦免徐致靖的死罪,改為“斬監侯”。

因而戊戌六君子當中沒有徐致靖。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后的保守路線遭到了懲罰,她個人也為之大震,所以在迴鑾後開始調整政策,釋放了一批政敵,其中就包括徐致靖。


青年史學家


被斬的六個人是:譚嗣同、楊深秀、林旭、楊銳、劉光第、康廣仁、張蔭桓。唯一的漏網之魚就是李鴻章之侄徐致靖。



變法失敗七人被捕

光緒帝不甘心自己沒有實權和國家被列強凌辱的局面,於是接受禮部侍郎徐致靖推薦的康有為和梁啟超的變法。

一說到變法可以圖強,慈禧太后就支持光緒帝的行為。光緒帝得到允許後,每天都推出一大堆的法令。這些法令嚴重威脅到了慈禧等貴族的權利,慈禧就出爾反爾開始極力反對變法。一時間以光緒為首的維新派和以慈禧為首的頑固派展開對抗。結果可想而知,胳膊怎麼可以擰得過大腿!光緒被囚禁在瀛臺,康梁二人出逃日本,變法七人被慈禧抓住關入死牢。



為何六人被殺一人保命?

慈禧氣急敗壞地抓住這七人,想盡辦法要這七個人不得好死。

而另一方面李鴻章卻急得團團轉,因為徐致靖的父親和他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當初一起進京趕考,李鴻章因為生病一直未愈,他的好友徐仁鑄日日夜夜照顧他,幫他溫習功課,心中甚是感激。他兒子因變法出事,而且他本人(徐仁鑄)也是晚清“維新四君子”,於情於理李鴻章一定會幫助他兒子安全的。

李鴻章想破腦袋,最後只好硬著臉皮去求慈禧身邊的大紅人榮祿,讓他保徐致敬一命。經榮祿的口才多方勸說,使慈禧饒他一命,讓徐致靖在死牢裡終老。

結語:“戊戌六君子”英勇就義,徐致靖得以保全性命。


Lloydxia


清末,戊戌政變是清慈禧太后一生中發動的第三次宮廷政變,使得戊戌變法宣告失敗,而且隨後也造成了血腥事件。戊戌六君子被殺,其餘維新派人士康有為、梁啟超等或逃或罷免,光緒帝也被軟禁於中南海瀛臺,此後慈禧太后訓政和守舊勢力重新掌權。

彼時康有為作為維新派首領人物,曾密謀圍園殺後,被慈禧太后下令捕殺,不過在政變發動前一天他便得知消息離京,後經輾轉逃亡海外,自稱持有衣帶詔,以保皇黨自居,籌辦救國會。

此外還有一人乃徐致靜,他本是慈禧太后親筆批文時,首誅之人。

徐致靜光緒年間進士,贊成變法,百日維新期間授刑部侍郎。他官至二品,職位甚高,又保舉康有為,梁啟超等人。還上許多變法改制的奏摺。但是除了徐致靖外,其餘六人皆在此次政變中遇害。

其原因在於李鴻章的相救。李鴻章知道自己出面為徐致靖求情不妥。只好求慈禧親信榮祿幫忙。不料慈禧大怒,責怪榮祿為帝黨開脫。榮祿馬上跪下申訴,說徐致靖只是個書呆子,根本不懂新政,只是在維新派裡的小人物而已。在維新三個月裡,皇上一次也沒召見過徐致靖。經查實確實如此,慈禧這才消氣,後把徐志敬的死刑改為死緩。後來也就只有戊戌六君子了。

其雖得免一死,卻只留生前事,未聞身後名。百年之後知其者已寥寥無幾。命,名,得此而失彼,各人所求亦不同。故不予太多置評。




人生之一小丑


康有為跑路了。

最有骨氣的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