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杯酒釋兵權”這個典故的始末是怎樣的?

盧廣奎


你知道嗎?其實“杯酒釋兵權”分為兩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公元960年,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堂而皇之的登上皇帝寶座。

當上了皇帝,理應後宮三千,山珍海味享之不盡,然而趙匡胤卻非常的愁苦。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宋朝建立是建立了,但是“五代十國”軍閥眾多的遺毒還沒有解決,老趙同志的心難安啊。要知道這可是一位“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雄主。


那到底咋辦,才能消除這個憂患呢?

就在他殫精竭慮還沒理清思路的時候,智囊團首席顧問——趙普給他想了個極為大膽和冒險的方法:果斷解除一些軍閥的軍權。

就這樣,961年七月,第一次“杯酒釋兵權”就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某一日晚朝過後,趙匡胤以敘敘舊的名頭,邀請一幫昔日好兄弟聚一聚。要注意這些都是手握禁軍主要兵權的將領。

待到酒酣面紅之際,老趙突然說:“兄弟們,你們知道嗎,這皇帝不好當啊,其實當初不做也罷。”他這一說可把下面的小兄弟都嚇壞了,個個立馬撲倒在地表忠心,滿臉急切的問其中原由。

這個時候趙匡胤才情真意切的到來:“你們說你們一心向朕,朕知道。但是當初我不也是你們推舉出來的嗎,萬一你們手下的人希望得到更多的富貴,也如你們當初一般,那該如何是好。”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再愚笨的人都懂老趙要幹啥了。將領們又表了一遍忠心,第二天就上書稱病,希望陛下安排輕鬆一點的職位。


趙匡胤倒是還算厚道,將一幫哥們兒都安排了節度使之類的官職,並賞賜了很多的財帛和土地。

第一次的“杯酒釋兵權”非常成功,各個將領都能有不錯的歸宿。 不知道你注意了沒,第一次都是皇帝身邊將帥被釋兵權。

那麼第二次就要拿各地軍閥開刀了。

969年十月王彥超、武行德、郭從義等十幾個節度使,統統被免去軍職。趙匡胤再一次完美的完成了“杯酒釋兵權”的壯舉。



兩次“杯酒釋兵權”將軍權高度君權化,將前朝的遺毒幾乎清理乾淨,為國家內部的穩定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家人JAY


這件事跟歷史上很多大事件一樣,表面上風平浪靜,暗底下波譎雲詭,

比如禪讓,看起來君臣和諧,相安無事,實際上呢?君臣鬥爭了十幾年,最終皇帝臣服了,但是看起來那是堯舜禪讓一樣。

杯酒釋兵權也是一樣,看起來君臣和諧,一起吃了一餐飯,將領們就乖乖交出兵權回家養老去了,沒有鬧到劉邦、朱元璋那樣兵戎相見。

很多人一看,看到沒,這才是君臣楷模,趙匡胤多聰明,多仁慈啊,這麼簡單就解決了難題,手下將領不愧是跟他是兄弟,忠心耿耿,讓他們回家養老馬上就都回去了。

如果是這樣,那隻能說明趙匡胤運氣太好了,他手下將領都是忠臣,

問題是,可能嗎?

安史之亂後的武將有一個傳統,那就是下克上,手下將領滅了自己老大,然後取代他,這樣的事件一直沒有消停過,

五代十國,五十四年,八姓十四帝,幾乎每一個都是武將造反推翻他,然後建立的,比如郭威,後漢將領,黃袍加身,滅了後漢建立的後周,

能在那種亂世活下來的武將,哪一個是安善良民?像周勃這樣的“忠誠”,尚且敢血洗皇宮殺皇帝,何況趙匡胤的那些兄弟?

趙匡胤是什麼人?自己學習郭威,搞黃袍加身篡位的,他就相信他的兄弟不會學著他,一樣黃袍加身取代他?

他為什麼能做到“杯酒釋兵權”?很簡單,在這場政治表演之前,將領們的兵權就已經稀釋得差不多了,任何一個人擁有的權力不足以威脅皇權了,而趙匡胤突然襲擊,一場酒宴,不給他們串聯的機會,誰也不敢保證,他當出頭鳥,別人會站在他這邊,所以都沉默了,接著表忠心,第二天,就都交出兵權回家去了。

而從安史之亂開始,到趙匡胤建立大宋,每一代皇帝都在不停的削蕃,雖然都失敗了,但一次次的削蕃,武將的權力就會削減一層,

五代十國的皇帝也都在不斷的削蕃,結果都是失敗,所以她們也成了猜忌功臣的人,就變成了因為他們的猜忌,功臣們才不得已造反的,實際上呢?就是武將權力太大,威脅皇權了,

到了趙匡胤,武將的權力已經被分割得很小了,他是殿前都點檢上位的,所以將這個職業取消,兵權三分,殿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合稱“三衙”。

中央禁軍沒有一個固定的指揮,分給三個人,三人級別相同,互不統屬,相互制約,

然後地方將領剝奪他的人事權、財權,不干涉地方政治,將領隔幾年調一個地方,不讓他長期在一個地方培養嫡系,

失去這樣的背景,趙匡胤哪敢跟那些將領談解甲歸田的事?


南朝四百八十寺


北宋初期,仍延續後周的軍制,分禁軍和節度使,禁軍又分為殿前司和侍衛司。節度使屬於地方藩鎮雖有兵權,但不足以對中央政府造成顛覆性的威脅。禁軍的力量才是對中央政府真正的威脅,趙匡胤就是依靠禁軍的力量兵變的。但禁軍的將領都是和他出生入死的戰友,如何解除他們的兵權成了趙匡胤做了皇帝,平定了以後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建隆二年,趙匡胤做皇帝一年半以後,有一次退朝後,趙匡胤將兵變時的老朋友,四個禁軍將領: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鐸叫到一起喝酒。趙匡胤突然說:我能有今天,全靠你們這些禁軍將領,當天子的日子不好過。又說:“居此位者,誰不欲為之”。眾將失色皆下跪說不敢。趙匡胤:“不然,汝曹雖無異心,其如麾下之人慾富貴者,一旦以黃袍加汝之身,汝雖不欲為,其可得乎。”其實趙匡胤早想好了下一步的策略,接著又說:你們去做地方節度使吧,一生享榮華富貴。

第二天,四個人交了辭呈。趙匡胤解除了他們禁軍的職務,給了他們節度使,承諾了榮華富貴,並與他們聯姻,以安撫人心。

趙匡胤為什麼一頓酒就能解決問題?

其杯酒釋兵權之所以能成功是有原因的:

一,趙匡胤的能力遠在這些人之上,其有把握這事情做成功,或者說這些人有自知之明,不敢不答應。

二,這些將領已適應了君臣之份。

三,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杯酒釋兵權不是一天完成的。前後四個多月,趙匡胤首先將禁軍殿前司的一把手慕容燕釗與禁軍侍衛司的一把手韓令坤身兼兩職,保留禁軍首領的位置同時又兼地方節度使,讓他們不在京城辦事,然後再罷其免禁軍職務。殿前司與侍衛司首領的權力都沒了,餘下的禁軍將領也就不的不服從。

杯酒釋兵權解決的三大問題:

一,徹底杜絕了禁軍將領發動政變的可能,趙匡胤就是以禁軍首領的身份陳橋兵變的,所以他深知禁軍對皇位的威脅。

二,成功解決了開國將領居功自傲的問題。

三,用高官和財富換功臣手中的兵權,成功解決了開國君王與開國功臣的矛盾,對開國功臣也是保護。



天理之昭明靈覺處


杯酒釋兵權: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把所有身負軍權的大將找來飲酒作樂,在談笑間,他把自己所擔心將軍叛亂的事說了出來

各個大將都是聰明人,在第二天朝堂之上,主動要求退去兵權,告老還鄉。

這就是所謂的杯酒釋兵權


璺——雲


宋太祖趙匡胤,因為通過發動兵變取得政權,當上了皇帝,他也擔心他的武將仿效他,特別是像石守信等人,他又不想殺功臣,所以喝酒的方式暗示部下交出兵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