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较劲 看俄罗斯“战争之神”

俄罗斯与乌克兰11月在刻赤海峡发生摩擦后,黑海局势骤然紧张。此外,美军向媒体透露消息说,美国海军导弹驱逐舰“麦康贝尔”号当天在日本海彼得大帝湾附近航行,美国国务院已通知土耳其,打算派遣一艘军舰通过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驶入黑海。

不禁想起当年的车臣之战,当时的俄总理普京曾说过,哪里有匪徒我们就打到哪里,如果在厕所抓到了匪徒,就直接把他塞进便池! 那么我们今天就谈一谈当年的火炮。

俄乌较劲 看俄罗斯“战争之神”

“冰雹"火箭炮

那年也是“冰雹"火箭炮大显神威的时代,在车臣作战中大量使用的BM21火箭炮又叫“冰雹”火箭炮,是继“咯秋莎”之后产量最大、使用最广的新一代“喀秋莎”火箭炮,60年代~80年代曾装备苏军摩步师和坦克师的炮兵团,用来消灭敌集结地域有生力量,压制或摧毁炮兵阵地,破坏各种野战工事和支撑点。它的运载车由乌拉尔375型载重车改装而成,具有良好的战场机动能力,能以70km/h的高速行驶。80年代后期改用4轮轻型越野车运载,最大行驶速度提高到85km/h。车体后部大型旋转架上整齐地排列着4排发射管,每排有10个3m长的圆管,里面各装1发火箭弹。为便于灵活地攻击不同距离的目标,设计了两种不同长度的火箭弹。一种是长弹,它的直径为122mm,长度为2.87m,重46kg,最大射程20.75km。短弹的长度只有1.9m,重量不到46kg,最大射程仅11km。火箭弹的发动机为固体燃料单级火箭,弹体尾部有4片尾翼。尾翼在发射管内呈卷迭状态,火箭弹飞出发射管后,尾翼自动展开,火箭弹在飞行中低速旋转以保持稳定,可提高命中目标的精度。折叠式弧形尾翼还有利于减小阻力,提高稳定性。长弹的最大飞行速度为690m/s;短弹的速度只有450m/s。有的短弹配用阻力环时,最大射程减至9km,专门用来攻击距离较近的目标。

俄乌较劲 看俄罗斯“战争之神”

“冰雹"火箭炮

火箭弹配用杀伤爆破战斗部,里面装有6.4kg炸药,内壁有2层预制破片。引爆炸药后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和大量均匀的破片,可击毁轻型装甲车辆、破坏防御工事、杀伤有生力量。1发火箭弹足以毁伤1 100m2内的各种目标。在阿富汗战场,苏军还使用过一种配用子母弹战斗部的火箭弹,引爆后抛出大量子弹,可杀伤大面积内暴露的人员。这种战斗部里装有白磷燃烧剂,可对目标产生燃烧效应。火箭炮可单发或连发射击,在18s内能发射40发火箭弹。也可在离发射车60m的地方遥控发射,以避免被敌人火力杀伤。

“冰雹"火箭炮

俄乌较劲 看俄罗斯“战争之神”

“冰雹"火箭炮炮弹

这种火箭炮胜过早期的“喀秋莎”,作用可靠,操作方便,问世后深受炮兵部队欢迎,不但在俄炮兵部队广泛使用,而且出口到伊朗、伊拉克、越南、埃及等近50个国家。它与以后出现的“龙卷风”、“阿斯特洛斯”等远程大威力火箭炮相比算不上先进,但经过最近几年不断改进,最大射程已增大到40km,战斗部重量从18kg增至21kg。配用新型火控系统后,快速反应能力提高了2.5倍,可实施全天候作战。在此次车臣战斗中, “冰雹”火箭炮摧毁了非法武装分子的不少据点,打得敌人狼狈不堪。

据西方情报部门获得的消息,俄军在作战中使用了2C19式152mm自行加农炮,这是前苏联解体前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式炮兵武器。它的履带式底盘可能由T-72或T-80坦克底盘改进而成,驾驶室在前部,中部为炮塔,后部为动力装置。车体和炮塔采用全焊接钢结构,对轻兵器子弹、炮弹破片和地雷有较好防护作用。车臣境内和边沿地区埋有大量地雷,提高火炮和坦克防护性能有重要意义。履带上部也有防护裙板。

俄乌较劲 看俄罗斯“战争之神”

火箭炮

炮塔内装有1门152mm火炮,根据它长长的身管判断它为加农炮。当今许多榴弹炮的身管也越来越长,大有取代加衣炮之势,因此有传媒称它为自行榴弹炮。炮管端为炮口制退器,中部有抽烟:置。行军时,炮管固定在车体前E板的行军固定器上,以便在复杂比形行驶时保持良好的稳定状态。炮塔可进行360旋转,便于向任何方向的目标快速射击。高低射界为-30~ +68%自动装弹机的控制系统除能控制从弹仓选出所需的炮弹外,还能控制炮弹发射的数量。随车携带50发炮弹,最大射速为8发/min。火炮配有各种不同炮弹以满足不同作战任务的要求。发射爆破榴弹时初速810m/ s,弹重43.56kg,最大射程为24. 7km。发射弹底排气弹时初速为828m/s,弹重42.86kg,最大射程28.9km。火箭增程弹的最大射程可达35km。近年来配用一种新研制成功的“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它的前端装有导引头,可快速探测和跟踪激光照射到目标以后的反射信号,由计算机算出控制信号,控制弹丸沿着正确的弹道飞向目标。使用这种激光制导炮弹时,先由设置在前方地域的观察员进行战场侦察和目标搜索。发现目示后,将测得的目标方位、距离数据B告指挥所,炮兵指挥官再将射击元通报给火炮发射阵地。炮手装诸元后,就可像使用普通炮弹-瞄准射击。弹丸在飞行中通过惯性陀螺和控制舵不断调整飞行姿态。当离目标约3000m时,激光导引头自动锁定目标直到将它摧毁。它的最大飞行距离为20km,利用这种炮弹可以准确地攻击匪徒的防御阵地或火力点。

俄乌较劲 看俄罗斯“战争之神”

改进型122MM火箭炮

俄军使用的另一种武器是D30式122mm榴弹炮。这是一种较轻便的牵引式榴弹炮,一般装备在摩步师或空降师炮兵团,主要用于毁伤敌野战工事及工事内的有生力量,摧毁敌炮兵阵地,在雷区开辟通路等。除原华约国家普遍使用外,还大量出口到叙利亚、埃及、越南等第三世界国家。世界上绝大部分火炮的大架采用双架结构,行军时双架合拢用牵引车牵引,使用时打开双架通过驻锄固定在地面上,承受射击时产生的强大后坐力。130炮的重要特点是采用了三腿大架,打开时各腿之间成120,这样的结构使炮身能够进行360旋转,便于向任何方向的目标进行快速射击,并具有很好的射击稳定性。行军时,炮身回转180与炮架合在一起,可缩短全炮的行军长度,便于通过各种复杂地形。整个炮架由摇架、上架、下架、大架、运动体、平衡机等组成。上架上装有橡胶车轮并由下架支撑着,可方便地作水平旋转。下架中央部位装有千斤顶,在由行军状态转成战斗状态时,借助千斤顶升起火炮,使轮式运动体离开地面升到大架上方,炮身坐落在底盘上,便于在大架上进行圆周射击。瞄准时,火炮的运动体与起落部分一起转动。

俄乌较劲 看俄罗斯“战争之神”

旋风多管火箭炮

130榴弹炮的炮身部分由身管、炮尾,炮口制退器和牵引环等组成。身管采用单肉结构,长约4m,为口径的32.7倍,比西方国家同类火炮更些,带炮口制退器时全长4.7m。炮口制退器前下方的牵引环供行军时连接火炮和牵引车用,炮尾部有立模式炮闩和半自动开门装置。火炮发射普通榴弹时,最大射程为15.3km,此外还有一种类似“红土地”的激光制导炮弹,最大射程14km,主要用于攻击各种轻型装甲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