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認為分級制度難以施行?難度大的原因是什麼?

四節蝦


電影分級是指根據是否涉及色情,暴力,道德或政治問題以一定標準將影片劃分為若干級別,併為每一級別規定適合人群的制度。


這裡的關鍵詞就是色情,暴力,道德,政治問題,因為電影往往能起到傳播文化與價值觀的作用,對於未成年人乃至成年人都會產生無形的影響,所以電影本身所具備的元素就顯得非常重要。

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的國家都已經實行分級制度,其中最早實行分級制度的是美國,美國的電影分級制度也是當前世界上最為成熟的電影分級制度,由MPAA(美國電影協會)負責評級審查。主要成員由美國最大的七家電影和電視傳媒巨頭的主席和總裁共同擔任。


根據電影內容的年齡適用性,MPAA將電影分為G級(兒童級)、PG級(寬鬆級)、R級(限制級),以及NC-17級(成人級)。由於掌握審查大權的是美國商業性質的協會,所以電影審查環境和電影製作題材相對來說比較自由,除非內容涉及的題材過於禁忌,一般情況下都會讓你綠燈通行。


但我們國家的審查機制不同,只要想進入大陸院線的電影,必須經過電影審委員會的審查批准,取得“龍標”(電影公映許可證方可進入院線公映。

也就是說審查的標準在於電影審查委員會,而不是明確制定好的審查體系。電影合不合格我們完全無法揣測,也沒有任何權利對意見進行反饋,只能被動接受審查結果。

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題材比較自由的電影早早的就被夭折,也經常會看到電影被各種刪減導致劇情不流暢。

這裡的原因很複雜,綜合來看主要有兩點,一是意識形態的問題(暫不詳談);二是一旦實行分級制度,一些題材小眾一點的電影的票房就會流失,這是追求票房的大導演所不想看到的,因此國內對分級制度呼聲最高的絕大多數的都是一些創作比較自由的導演,以票房著稱的導演絕不想看到電影分級制度的實行。

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