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類人是肺癌的高危人群?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預防?

wenzi容謙


就這幾天前,肺癌奪走了張歐影的生命。她,是中國女足黃金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才40多歲,運動員出身,身體素質好,仍會被癌症奪命。這也說明,疾病面前,人人都需要自省。從自己身邊出發,遠離一切可能致病的因素,這樣生命質量就會有更好的保障。

談到肺癌的高危人群,也是易感人群。大致梳理出以下幾種。

1、在廚房等封閉空間,長時間、持續的吸入有毒有害的煙塵、氣體。

前兩天身邊一個經常賣早餐、炸油條的大姐出了一些“狀況“,拿著影像的片子去醫院,早餐的檔口關閉了十多天,仍沒開。

炸油條時候冒起的油煙,雖然飄散在空中,但也是被大量吸收到肺內。

廚房的油煙被公認是致癌物之一。所以經常在後廚工作的廚師,或者是家庭主婦,都應該儘量遠離這種不利的因素。並不是這樣的人一定會得肺癌,但是如果條件允許,多到室外透透氣,戴口罩,通風等等,多少總會有些益處吧。

與此類似的還有那些水泥廠,石灰廠,磚廠工作的工人。這些人往往沒有抽油煙機、排風扇的保護,工作環境更為惡劣,傷肺的致病因素更為密集。

2、吸菸人群

每天吸大量的煙(超過20支),或者是煙齡特別長(超過十年)的人,都需要注意這一點。

但一定有人會說,吸菸不一定導致肺癌。但是倒查肺癌的發病人群,吸菸者佔的比例很高。

臨床上曾經出現這樣的病例,一家三口父親煙癮極重,結果導致三口全得了肺癌,女兒剛剛研究生畢業,大好的光陰就在治病中耽誤了,更談不上找一份稱心的工作了。

3、不注重身心健康,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

情緒消極低落,是患病的一個不良的心理因素。

此外,現代人不管是城市的白領,還是農村人,都養成熬夜久坐的習慣,打麻將、吃吃喝喝也好,工作也好,運動的習慣差,致身體免疫力低下,這都是給疾病的入侵提供幫兇。

在健康管理的角度講,如果想防病,就要改變你能改變的因素,而對於那些不能改變的因素,比如大氣汙染,空氣質量差、基因因素和遺傳傾向性,我們真正有效的對策不多。

從上面三點做起加以調整,這就是很難的事情了,但是它一定會對肺部健康,對遠離肺癌有好處。

此外,40歲以上的人群,如果家族成員中有多人因為肺部疾病或肺癌遭受了折磨,那麼你應該加強篩查和體檢。因為你就是高危人群之一了。

您認為遠離肺癌,還有哪些需要補充的?大家一起來交流。

貼心的科普,關注遼瀋名醫,每日為你推送。


遼瀋名醫


我們每時每刻都在不停地呼吸,空氣中的病毒、細菌、菸草和汙染物都會造成我們肺部的感染、過敏或者炎症。如果我們自己再不注意防護,或者機體自身的抗病能力下降,就會引起各類肺部疾病,這裡面當然也就包括肺癌了。因此肺癌一直是排名第一的男性惡性腫瘤和排名第二的女性惡性腫瘤。


與大多數惡性腫瘤一樣,肺癌發病的內在原因其實還沒有完全弄清楚。前面說的致病原因其實都是增加肺癌發病的危險因素,存在這些因素的人群,肺癌的發病率明顯高於其他人群。總結下來,肺癌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有:

1、吸菸,吸菸者比不吸菸者的肺癌發病率平均增加10倍以上;吸菸量越大、開始吸菸的年齡越小、吸菸時間越長的人,肺癌的發病率越高;被動吸菸也會使肺癌的發病率增加2倍以上;

2、職業,從事石棉、煤焦油加工行業的人肺癌發病率明顯升高;經常接觸砷、鉻、鎳、鈹、芥子氣、三氯甲醚、氯甲甲醚等重金屬或者化學物質的人,以及接觸鈾、鐳等放射性元素的人,也是肺癌的高發人群;

3、室外大氣汙染,生活在重工業城市的人肺癌發病率較高;

4、室內空氣汙染,如被動吸菸、室內燃料的燃燒、廚房油煙等,也是肺癌的致癌因素;

5、飲食中缺乏β胡蘿蔔素的攝入,也會造成肺癌發病危險性的增加;

6、罹患過肺結核等嚴重肺病的人,也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肺癌的發病還呈現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這說明肺癌的發病也有一定的遺傳傾向。肺癌發病的危險因素中有些是可以控制和預防的,如戒菸、避免二手菸汙染、淨化室內空氣,以及在空氣重汙染時減少外出等,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事情。


藥療君


容易患肺癌的人群,醫學上稱之為肺癌易感人群,其主要為:長期大量吸菸,每天吸菸20支以上,20年以上的煙齡,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中經常接觸有毒有害氣體,如廚房油煙、粉塵等。有過慢性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咽喉炎或長期從事有毒職業(石棉製品、電鍍、化學制劑、放射性釆礦等),以及家庭中有多位親屬患過腫瘤的,這些人群都是肺癌的易感高發人群,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視。預防肺癌首先要禁止吸菸,同時還要防止吸二手菸,儘可能的遠離有汙染的生活環境,極大限度地避免有毒害的工作場所,要懂的職業防護和自我保護,患了肺系的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咽炎、喉炎等疾病要及時進行醫治,千萬不可大意不管。


如一尊者


吸菸人群,長期接觸汙染空氣,有刺激性的氣體等。儘量減少避免就可以減少肺癌的發生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