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小學生的家庭作業為什麼要家長批或簽字,請問老師現在都幹什麼事去了?

閃耀春天1


沒有什麼為什麼,孩子是你自己親生的,你有責任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並簽字確認!老師現在幹什麼?老師總不能連夜挨家逐戶到學生家督促學生完成作業吧?說這種話,腦子病的不輕!

至於學生的作業,家長是否要批改,老師不該作出要求。老師可以提出要求的,是家長督促孩子完成作業並簽字確認,這一點,不該老師提出來,家長自己就應該做到。現在做不到,老師提要求,本來就是你自己存在問題,還說三道四,素質夠低下的了!

小學生,對於作業的自覺性還不夠高,需要督促完成。在學校裡的作業,由老師督促完成,回家後的家庭作業,由家長督促完成,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如果你連這一點都做不到,你還生什麼孩子?生了孩子,就應該對其負責!

在批改方面,老師不應該要求家長批改作業,這是老師的事情,你佈置了,就應該負責,改不過來,就不要佈置,這個其實很簡單。你沒有權利要求家長批改。但是,家長如果有能力有時間有精力,改一改孩子的家庭作業,肯定是好事而不是壞事,這是負責任的家長都能做到的。

只有那些只知道生,不知道負責的家長,才會百般找這些無聊的理由,寧願在麻將場上戰通宵,也不願看看孩子的作業,寧願拿著手機看半天,也不願陪伴孩子一分鐘,這樣的家長,如果不思悔改,你孩子的未來已經毀在你手裡了!


教師妹子一枝花


首先,從家長角度來說,一部分家長都會說,教師是幹什麼用的!作為家長一天天工作很忙,晚上還要對孩子的作業批改和簽字,覺得很頭疼,但是我覺得,您在忙孩子的教育也不能忽視,作為孩子最直接的榜樣,家長如果能參與孩子作業成果的完成,對於家長來說是最直接瞭解學生學習的檢驗,因為畢竟您是孩子最信任的人!


其次,從教師角度來說,雖然學生的教育主要來自於老師,但是回到家裡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同樣很重要,教師採用讓家長幫助批改和簽字,可以讓家長通過檢測學生作業間接檢驗教師的教學成果,也可以讓家長及時跟老師溝通,這麼講吧如果教師都在學校把作業批完了,回到家裡家長就說了一句作業寫完了嗎?您認為您對這樣的教育放心嗎?

最後,對於讓家長批改和簽字這件事,還是有待進一步溝通,因為有的家長確實忙,可以理解,老師也應該多跟家長電話溝通,讓家長及時注重孩子的教育,這樣時間長了,自然家長對於批改作業這件事情很容易理解,理解教師這份良苦用心,畢竟孩子的教育是重中之重。

為了孩子,多一些忍耐,多一些關愛,多一些溝通,少一些抱怨,少一些冷漠,少一些忽視。


小學音樂時老師


我一直不知道,批改作業這個問題到底是不是一個誤解。我的孩子一年級,學校著名的作業多,就目前我遇到的事情,我談一下我的看法。

老師目前的要求就是家長監督,檢查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孩子會有一個記作業本,和黑板上的作業板塊一個格式。老師會用,漢子,拼音,符號等讓學生抄錄下來,但最後,老師會在群裡面發一張照片。現在,家長會,老師隨機讓孩子們記錄和表述了幾件事,散會後,各位家長回家再問一遍。差距真的就提現了出來。這是記作業這麼一件小事,家長回家後的教育就影響很大。

每天的書寫作業,孩子集中精神的時間其實很短,根本達不到一節課的時間。書寫作業一目瞭然。一般幾行字,除了前面起到了練習作用,後面的還不如不寫,也就是把字越練越廢。

還有口頭作業。朗讀,背誦,複習,預習。大家猜一下,要是回家家長不陪伴,督促,檢查。孩子會自己完成嗎?

所以,老師要求家長回家進行檢查輔導,主要因為兩個原因。

第一,家長要孩子的成績。我們都知道,在家中的自主學習質量,是拉開孩子學習成績的關鍵因素。

第二,良好學習習慣和環境的塑造。我們都曾經上過學。以前的學習差距,仔細想一下就是學習習慣,複習預習的質量決定的,那時候各類輔導班還少,家教也不是很普遍。

所以不要說以前怎麼樣怎麼樣。看看現在孩子的知識。不要以現在的眼光看!就想想,你一年級,二年級的時候學過嗎?知識在進步,以你現在的知識量,在現代社會可能混有一席之地。但是接下來你孩子的幾十年呢?拿你現在的知識,也許就什麼也不是。

孩子是自己的。沒有能力給他改變大環境,就多給他創造點在這個環境下生存的能力。


潘罡4


養不教父之過!



1.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有著無可替代的責任。父母和孩子一起吃飯、遊戲、看書寫作業,就是陪孩子成長,尤其小一點的孩子,更需要我們的陪伴。和孩子的感情,對孩子的教育,習慣的養成,價值觀的確立,都是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做到的。陪孩子寫作業,你更能看出孩子的知識掌握情況,清楚他學習的優劣勢,你的引導會更有針對性。所以,陪孩子寫作業雖然很忙,但是值得!

主張快樂教育的斯賓塞說: 父母的每一點善良、寬容、積極、樂觀、同情心、公正以及整潔、勤勞、節儉的習慣都會在孩子身上反射出來,這些德行和習慣無論多麼微小,都會像星光一樣永遠留在孩子的記憶裡。

所以,從你是他父母,他是你的孩子,這個角度來說,陪自己的孩子寫作業那簡直就是天經地義,多想想孩子是自己的,啥問題都沒有了。

2.老師的精力有限。題主問,老師都幹什麼去了,我舉我孩子的老師做例子。我孩子五年級,他們老師都包班,早上7:20到校,輔導孩子早讀,接下來老師上三節課,第四節輔導孩子寫作業。中午1:30到校,小自習要看班,然後另一個老師上課,上午的老師批改作業,準備明天的課,再出出試卷,改改卷子。中間哪個學生的作業錯多了,還要單獨叫過來,補補課,還要處理處理學生間的小矛盾。

除了日常的教學工作之外,還會有很多別的工作要做,工作計劃,教學計劃,主題班會,單元總結,班主任心得,自查報告,體溫檢查,觀課,摩課,公開課,等等,不勝枚舉,每天最少一個。

老師不可能把學生每道作業都檢查到,這就需要家長配合。

3.最重要的一點是,學生需要做習題來鞏固知識。在學校的時間根本不夠用,必須加上家庭作業。咱們國家還是應試教育,唯分數論,要想提高分數,不做題怎麼提高分數?舉一反三那只是理想狀態,更多的同學是熟能生巧,試問,不做習題怎麼能熟練,怎麼能考高分,怎麼能考得一個好中學,怎麼能讓家長滿意?所以做題是必須的,為了保證孩子們的做題質量,就要讓家長檢查簽字。

其實,道理很淺顯,多換位思考,啥問題都沒有了!


終將長大


這個問題具有挑逗性。

老師不改作業,把作業轉嫁給家長?打死我都不相信。

批改作業是老師份內之事。我幹教育幾十年,從來沒叫家長改過一次作業。我周圍的教師也沒有這種現象。充其量,有時工作太忙,要班級幾個成績好的來幫幫改作業,那還是偶發事件。

至於家庭作業要求家長簽字,我表示贊同。它是老師與家長溝通交流的一種形式,通過簽字便於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態度。同時也起到監督孩子的作用。大家想一想,如果放學後孩子缺失監管,他有那麼好的自覺性嗎?客觀上存在家長忙於自己的事,不能保證每天都能簽字。老師在這個問題上就要靈活把握分寸,不必太糾結。但您要是遇上一位“軸“的老師,孩子一次不簽字,或是叫他回家補籤,或是叫家長到校說明情況,或是電話、微信來得不停,家長確實感到厭煩。簽字的目的是督促孩子學習,對於絕大部分孩子來說,籤與不籤,或幾次漏籤,沒有什麼大障。當老師的何必在這個問題上叫真呢?針對少數不自覺的,教師處理也要藝術一點。有一次,我拿著沒簽字的作業找到那位學生:“為什麼不簽字?”學生回答:“爸爸昨晚喝酒回家遲,媽媽上夜班。”“真的嗎?那我要打電話對質一下。”並告訴他:“下次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把寫好的作業放在爸媽房間裡,第二天沒簽字,我直接找你爸媽。”其實這些話都是“嚇唬”孩子的。

老師叫家長簽字本意不是要家長檢查作業對與錯,當然在簽字時順便查一下,發現錯誤要孩子訂正,或給予輔導,也是順手牽羊的事。如果沒這個能力,完全可不去理會作業的質量,籤個字了事。但要是作業馬虎、寫字了草、作業未完成,家長就要嚴肅批評,並勒令改正。糾正學習態度真的需要家長配合。

孩子是您的孩子,養他就要教他,放任自流只會害了他,也會影響到您日後的幸福度。孩子是老師的學生,教育好他們是老師的職責。從教育孩子的角度出發,大家是一致的。因此,為了孩子茁壯成長,家長與老師應協同配合才能達其目的。


草屋閒聊


我家老大現在讀二年級,每晚我都會檢查孩子作業,然後簽字,他們老師的要求是隻簽字,對批改作業沒有要求,但我都會認真地檢查,發現有錯誤的地方會用鉛筆畫出來,然後讓孩子修改。

即使老師不要求家長簽字,我也會認真地看孩子作業,因為孩子是自己的,咱做父母的得對孩子負責,這無關老師怎麼樣,再有,認真檢查孩子的作業,能讓家長及時發現孩子哪裡學得不好,能給孩子及時查缺補漏。

不可否認,現在個別老師確實不負責,讓家長批改作業,是有些不妥的,因為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輔導得了孩子,如果家長學歷較低,讓家長批改作業就有困難了。

現在家裡有孩子上學,可不想我們小時候那樣,給孩子吃飽穿暖就行了,學習的事情是老師、學校的事情,如今提倡的家校共育,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諄諄教誨,也離不開家長的監督督促,為了孩子,家長還是需要多操心,負起責任來的。


沛澤媽讀心理


不是現在老師都幹什麼事去了,而是有太多的家長還認為教育是老師的事,如何看待家庭作業需要家長批改和簽字呢?簡單聊聊自己的看法:

一:以前我們大部分家長都認為孩子的學習是老師的事,很少有家長過問孩子平時的學習情況,有的話也就問問作業寫完了沒有,至於孩子作業會不會,有沒有認真做根本不清楚,當然對於老一輩的父母我覺得這個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那個年代有讀書的真的不多,可能家長本身就是文盲或者上的學都比自己的孩子少,所以輔導不了孩子學習是很正常的事。也就導致了家長很少細化的去關心孩子的學習,所以除了看考試成績他們根本不知道怎麼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二:如今大部分家長基本都是九年義務以上的學歷,讀過大學是家長佔比也相當高,那麼對於孩子學習教育過程中家庭缺失的那部分是不是也該付出精力。學生平時的作業需要家長批改或者簽字並不是老師將這些都推給家長,而是家長要參與到孩子的學習教育中,瞭解孩子平時學習情況,及時發現孩子的學習問題,並與老師溝通幫助孩子將問題解決,這樣絕對是有利於孩子的學習的。


小升初數學林老師


其實有幾方面的原因吧:

1.班額較大。現在一個班級孩子七十多,每天佈置的作業不止一項,最起碼要改上兩倍的作業,教師改不過來,所以需要家長簽字,最起碼監督孩子完成作業。

作為一名教師我是這樣做的,每天得作業抽三分之一批改,每週每人都能批改3次,每天佈置的作業,第二天練習課講,講完之後再上交再檢查,出現錯誤的再單獨輔導。僅對家長的要求是監督孩子完成即可,不需要批改。

2、方便家校聯繫。經常性的有家長問老師我家孩子哪裡差,哪裡需要提高。我覺得其實這是家長不負責任得表現,其實就平常我們多留心孩子的學習作業,對孩子的知識盲點,應該有大概🉐認識的。孩子不只是需要老師更需要家長的關心和愛護。

3、教師時間不夠。學校現在很多時候教師教書變成了副業,不是老師能決定得,因為上級不斷的這檢查那檢查,需要老師寫這樣那樣的材料,搞各種形式。其實老師也是不情願想著能花更多的時間用在教學上,但是沒辦法啊改變不了得現狀。


小學數學教師之家


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屬於義務教育,但是義務教育中有兩次劃分等級的考試,小升初、初升高,這兩次考試可以說是篩選了一部分人,那麼如何讓你的孩子在義務教育中打下良好的基礎甚至脫穎而出,那就是家校共建,從小學生“減負”開始,減下去的一定要有一個轉移,要不然就打破了平衡,所以家長要扛起這個“負”,而這個“負”一般家長扛到5年級就扛不住了,因為孩子學的你不會輔導了,怎麼辦?只能選擇培訓班。所以個人認為1-4年級孩子的練習、作業等需要家長簽字甚至檢查是一種學習習慣的養成,四年時間培養孩子認真負責的態度,這是萬斤難買的自身素質,有的家長說“我們也要上班、我們也要工作、我們也要養家餬口………”我只想說:把手機放下15分鐘,孩子作業的事情都可以解決,和孩子的未來相比,你現在的辛苦算得了什麼?不要以為自己多賺個幾萬幾十萬幾百萬就可以改變孩子以後的命運,孩子的命運應該在自己手裡,應該是他們成人以後自己打拼的結果,不是躺在我們的存摺上白吃白喝。


樹霸霸的霸


看到這個問題,感覺樓主說的:老師幹什麼去了?這是有點問題的。關於這個問題感覺可以換個方位思考,學校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簽字,最終的獲益者是誰?不僅僅是教師的負擔減重的問題吧。

家長批改作業簽字,這個問題的深層面不僅僅關乎於孩子的作業,老師負擔減重。孩子學習不僅僅是在課堂上,同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有很多家長的觀點就是孩子作業全對,成績很好就不用父母怎麼管理了。但事實恰恰相反,學校的這一舉措促進了父母和孩子共同學習,增加了和孩子之間的認真相處時光,使家長通過作業更好的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能夠逐漸的進入孩子的世界學習如何更好的和自己的孩子交流溝通。

學校裡,老師不可能一對一輔導孩子的,老師在有限的的時間裡面最多能把重點知識講解一下,孩子們不懂得單獨分析一下。教育要老師和家長共同參與進來,才能發掘孩子的特長,因材施教,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現在在大城市裡有些學校早已不僅僅是讓家長批改孩子的作業了,每隔一段時間還會佈置家庭親子游戲,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很多任務。目的還不都是更好的促進孩子的成長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