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时已获独立的中亚五国,为何在今天仍自愿依附俄罗斯?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纷纷脱离俄罗斯,成为独立主权国。

中亚五国虽脱离苏联独立成国,但想摆脱俄罗斯的掌控并不容易。毕竟,虽然俄罗斯已经没有能力将中亚五国维持再自身版图内,但却有能力将其掌控将其留在自身势力范围内。

或许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会愿意成为他国附庸,但中亚五国对俄罗斯却有着非同一般的认同感。

21世纪初,美国通过阿富汗战争将自身影响力打入中亚地区。虽然在一定时间影响了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两国的政治倾向,不过,很快这两国又回到俄罗斯的怀抱。

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能抗住美国的强势压力,重投俄罗斯怀抱,其中原因虽有俄罗斯的影响存在,但最主要的还是这两国本身就自愿回归俄罗斯,对俄罗斯有非同一般的认同感。毕竟美国实力强盛,而俄罗斯的实力已大不如前。

那我们不仅奇怪,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苏联解体后已获得政治独立的中亚五国,依旧愿意在俄罗斯面前伏低做小呢?云石君为大家进行解读。

大家翻开前苏联的版图不难发现,其国土横贯欧亚大陆北部,形状类似长方形。而中亚板块的存在有点突兀,位置偏南并突出于长方形之外,形成半岛格局。

因中亚的半岛格局制约,俄罗斯文明只能通过北面这个方向对其产生影响。这无疑局限了俄罗斯文明对中亚的影响力。

同时俄罗斯特殊的内部地缘结构对俄罗斯掌控中亚也有较大影响。俄罗斯是国土横贯东西的大国,其核心区域位于领土最西端处于东欧,国土的百分十七十五以上处于亚洲地区,且属于边缘地带。

这就使得俄罗斯的影响力方向是东西向的。即,位于东欧的核心区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自西向东辐射地缘影响力,进而对全国国土进行影响和掌控。

这虽与俄罗斯的国情相符,但却使得“长方形”之外的亚洲其他部分受俄罗斯核心区影响相对较小,进而使得偏离俄罗斯主轴线的这些区域在经济和文化上显示出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独立性。

比如蒙古,因其远离俄罗斯本部,位置偏南,且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俄罗斯并未将其吞并,而是采用附属国的方式控制蒙古国。

中亚与蒙古的情况相似。但却有不同之处,一是中亚偏离俄罗斯的程度远不及蒙古且中亚离东欧核心区相对较近;二是中亚与乌拉尔工业区(该工业区位于俄罗斯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连接处)毗邻;三是中亚西北部临近以斯大林格勒为中心的南俄工业区。这三个原因,使得俄罗斯在强盛时期——苏联完全有足够的影响力和能力将中亚纳入版图。

不过就算俄罗斯有足够的影响力和能力,但从地缘结构上看,中亚的独立属性非常大,这就使得俄罗斯对中亚的影响力并不稳定。

因此,当俄罗斯实力衰退——苏联解体时,就无力维持对这个版块的统治,中亚五国也就获得独立。

苏联解体时已获独立的中亚五国,为何在今天仍自愿依附俄罗斯?


不过在苏联解体时,中亚板块并没有分裂倾向,一定程度上说中亚五国的独立完全是俄罗斯一手促成的——俄罗斯主动划清与中亚五国的界限。

俄罗斯主动放弃国土,这似乎不是俄罗斯的一贯风格。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放弃中亚五国是俄罗斯的明智决定。

在文明上,中亚板块的地缘结构是突出于俄罗斯整体格局之外的,且中亚板块离东欧核心区域有一定距离,这就使得该区域的文明与俄罗斯有较大不同:一是在人种上的不同,该区域土著为泛突厥系民族,而俄罗斯是斯拉夫民族,二是在文化上的不同,该区域信奉伊斯兰教,俄罗斯是东正教国家;在经济上,该区域因偏离俄罗斯核心区受到经济辐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经济结构上也呈现独立性,与俄罗斯主体部分的关联并不大。

以上种种原因,决定俄罗斯若要维持对中亚的统治将付出巨额成本。这体现在,对中亚地区的分裂主义采取强势的政治和军事上进行威慑;同时,为了使中亚经济不至于落后俄罗斯本土太多,俄罗斯必然要在经济上进行扶助。

苏联时期,投入这些成本将中亚五国控制在手完全不成问题。可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实力不及前苏联,且自身经济体系已崩溃,强行保留中亚,只得付出高昂代价,得不偿失。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力衰退,乌拉尔、南俄两大工业区也受到严重波及,不断衰退。这就使得俄罗斯对中亚的地缘影响力大幅下降。当时,中亚各民族的分裂主义倾向非常严重。俄罗斯若想在此时继续维持对中亚的统治,其付出的成本将远远超过苏联时期对中亚的补贴。强行维持对中亚的政治统治,犹如背负一个巨大的包袱,当有一天俄罗斯无法负担这个包袱的重量时,面临的将是分裂冲突,以及自身遭受反噬。

苏联解体时已获独立的中亚五国,为何在今天仍自愿依附俄罗斯?


权衡之下,俄罗斯作出了一个最佳的选择——战略紧缩,主动放弃中亚。

俄罗斯主动放弃中亚,真的毫无所获吗?

事实证明,这是俄罗斯以退为进的策略。

俄罗斯虽然放弃中亚五国的地盘,但是俗话说的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依旧能通过自己的地缘实力对中亚产生影响,进而控制中亚,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众所周知,中亚的地理环境较为封闭。中亚的西、北毗邻俄罗斯,东部与中国接壤,南部与伊朗、阿富汗相邻。中亚虽与俄罗斯、中国、伊朗、阿富汗等国比邻,但相较之下,依附俄罗斯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为,伊朗和阿富汗对中亚的影响力较小;中国虽与中亚接壤,但却是偏远的新疆地区。

我们就拿哈萨克斯坦来说,哈萨克斯坦是中亚五国中最大的国家,但其内部地缘结构是四分五裂的,天然存在分裂的危险,需要借助俄罗斯这个外力来维系自身的完整和统一。而外部因伊朗和阿富汗塔利班的存在而遭受威胁。

因此,中亚只能依靠俄罗斯寻求保护。

俄罗斯就是看透了这点,才会主动放手,让中亚五国独立。这样的选择不仅在中亚民众面前刷了一波好感,同时减轻了本国对中亚高昂的政治军事扶助,节约了开支。真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这种基于地缘关系产生的依附性非常牢固,甚至连强大的美国都难以改变 。

美国借阿富汗战争之机,将势力渗透到中亚,虽一度改变了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两国的政治倾向。但,美国本土远在东半球,与中亚之间缺乏稳定的地面沟通联接渠道,这就使得美国对中亚的影响不是长期的也不可持续。

苏联解体时已获独立的中亚五国,为何在今天仍自愿依附俄罗斯?


而俄罗斯凭借与中亚的紧密地缘关系,得到中亚的天然认可,因此俄罗斯能挤走美国在中亚的影响力,使得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两国重投俄罗斯怀抱。

不过,随着中国的强大,一带一路的落实,中国对中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亚对中国的依赖也在增加。面对此种情景,俄罗斯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却力不从心。

面对中国与中亚沟通的加强,俄罗斯如何应对呢?中国对俄罗斯掌控中亚又会产生怎样的冲击呢?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40。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