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创始人并非张三丰?从太极拳的源头探索太极拳的实战能力

​最近江湖武林再起风云,打假斗士徐晓冬打击“假大师”的活动是一波又一波,咏春、太极成了“假大师“们活跃的重灾区。

经梧太极第一代传人闫芳“跳大神”视频轰动网络;混元形意太极门掌门马保国,对战时“借力打力”拨打110;雷公太极掌门人雷雷,勇气可嘉,站上擂台10秒被放倒。曾在电影里以一当十的太极拳,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太极到底有没有实战能力?”成了人们对太极拳最大的质疑。

太极拳的创始人并非张三丰?从太极拳的源头探索太极拳的实战能力

图:全民练太极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探索一下太极拳的起源,咱从根上来找找太极拳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关太极拳的起源,其实到现在还是个谜,说法太多了。目前主要以张三丰、陈王廷还有王宗岳这三种说法为主。

先说以张三丰为始祖的说法。张三丰其人物之传神,难以捉摸。民间对他的传说基本是已经神话了,传说他生于宋朝,活到明清时期,至于活了多久干了多少事说不清楚,甚至还有人怀疑张三丰其人是否真实存在。

人们对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立武当派,创内家拳;武功高强,修炼有术。据传说来讲,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对于道家的修身养性、阴阳学说非常精通;二是其武功造诣颇高,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地位。正是因为这两点的融合,促使了太极拳的诞生。

太极拳的创始人并非张三丰?从太极拳的源头探索太极拳的实战能力

图:影视剧张三丰形象

我们知道,道家思想包罗万象,阴阳运转包含了对于势和力的研究,修身养性使得他们对人体的了解更为透彻。而武术格斗也正是暗合这两点,身体肌肉的掌控,结构发力还有时机的把握。

张三丰将道家思想融入武术,创内家拳,那时候并不叫太极拳,而是“十三式”,也没有固定的套路招式,但太极拳里的基本技击法已经成型,这就是张三丰和太极拳之间的故事。

再说陈王廷,他是陈家沟陈氏始祖陈卜的第九世孙,处明末清初之时。陈氏家族世代习武,陈王廷更是个地地道道武术爱好者,行走江湖,觉得谁家的功夫厉害就学一点,久而久之成了名震一方的武术大家。

在他之前,戚继光也曾汇百家武学之长,编攒成一本《拳经三十二式》,陈王廷在取其中二十九式,加上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再融合太极阴阳学说,创下陈式太极拳,并流传下来。

太极拳的创始人并非张三丰?从太极拳的源头探索太极拳的实战能力

图:陈家沟陈王廷雕塑

最后说说王宗岳,他的主要贡献就是写了《太极拳论》,首次在书本的记录中将易经的道理融入太极拳,系统的论述了太极拳的拳理、拳技,这本书也被后来太极各流派奉为经典。有人说是王宗岳总结前人的经验首创太极拳,并给太极拳定名发扬,然后传入陈家沟。对于王宗岳,最大的争议就是他的生存年代,有的说是明朝万历年间,有的则说是清朝乾隆年间。说法不一,也无处论证。

综合所有的说法,咱也不能听一面之词,细想一下,这个就跟我们讨论道教创始人差不多,各有说法,那真相到底是什么?

太极拳的创始人并非张三丰?从太极拳的源头探索太极拳的实战能力

图:戚继光雕塑

可以肯定的是,太极拳的理论在明朝之前就已经存在,至少这个时间应该是早于戚继光,也很有可能就是张三丰所创的“十三式”,只是没有一个确定的套路招式。

戚继光合多家拳术之长著《拳经三十二式》,给了一个基本的套路,但这本拳经的作用相比于实战,更重要的是对身法技巧的训练。

后来陈王廷在戚继光拳术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实战性技巧,创陈氏太极,后流传于世。

最后,太极拳究竟有没有实战能力?肯定是有的,要不也不能流传到现在,包括我们现在的传统武术,在创立之初都有足够的实战能力,那为什么现在太极如此不堪一击?

太极拳的创始人并非张三丰?从太极拳的源头探索太极拳的实战能力

图:王宗岳《太极拳论》

传武发展到现在,更多的是套路的演练而没有实战的参与,现在的社会环境对于武术也没有那么强烈的需求了。如果把太极包装成一个赚钱的产品,就必定走向衰落。

相反,现在的西方格斗术,拥有更完整的训练体系和比赛机制。在不同的训练环境下,最终呈现的结果一定不一样。所以,我们的传统武术,不管是太极还是咏春,没有发展,没有系统性针对性的实战格斗训练,没有实战意识与经验,上了擂台只能挨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