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創業,大把燒錢,費用主要花在哪些地方?

渟楓


目前美國寬帶互聯網價格漲幅最高,是英國的兩倍。由於視頻流網站的興起和4K設備的普及,有更多的用戶消費更多的數據,貪婪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看到其中商機,因此藉機調漲價格。

不幸的是,由於這些用戶合約大多有數據上限限制,這可能意味著日常用戶被迫支付更多費用。

正如Motherboard所指出的,思科的2018年視覺網絡指數預測到2022年全球IP流量將增加到每月396艾字節,這比迄今為止整個互聯網歷史上的流量之和還要、多。這種增長的主要原因是4K設備的激增以及流向它們的UHD內容的數量。

思科表示,在整個2017年,視頻流量佔全球互聯網流量的75%,與2015年相比增長了63%。到2022年,預計將達到82%,其中22%將是4K內容。由於多個ISP分配數據上限並向超過這些限制的客戶收費,許多用戶可能會開始為他們的互聯網支付更多費用。有人聲稱這些上限對於防止擁堵是必要的,但我們知道這不是真的。即使是康卡斯特公司現在說限制是出於“公平”的利益,或者換句話說:它只是想要更多的錢。大多數數據上限定為每月1 TB,超額每50 GB的平均收費為10美元。


cnBeta


無論是互聯網創業還是實體創業,可能都需要燒錢。那麼錢都用在哪些地方呢?

以面向C端的產品為例,比如餓了麼或者美團這樣的外賣平臺,其實一頓飯的毛利有限,最高也就60%,假如一頓飯算20塊錢,那麼毛利就12塊錢,那麼12塊錢怎麼分呢?配送成本需要商家出,4公里以內的費用就要至少8元錢,,再加上配送的餐盒費用1元,那麼剩下的也就就3塊錢的利潤空間,在加上給餓了麼這樣的平臺抽成。而外賣平臺為了獲取客戶,往往大打補貼戰,一個紅包動輒3塊錢5塊錢,那麼商家基本沒有利潤可言。據不完全統計,某互聯網公司一個補貼就要燒掉100萬,這還是用戶不太多的時候。因此,補貼戰,無非是最大的耗錢的地方。

2C平臺為什麼瘋狂補貼呢?其實是為了跑馬圈地,獲取用戶。而用戶對價格極其敏感,誰都想以更低的價格獲得較好的商品。一旦培養了用戶習慣,形成壟斷。比如當時滴滴瘋狂補貼,形成壟斷後,現在的打車價格有多高,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因此,一旦形成用戶習慣,那麼就可以坐收漁利了。再者,面向B端的產品,租服務器,研發要花錢。而且設備的研發及其費錢。

再比如,小黃車的免費騎行計劃,倘若一天有一億訂單,以1毛錢計算的話,每天就要燒進去100萬補貼。但是相比而言面向B端的產品,比如說硬件產品,硬件的研發要實力,同時難度係數也非常高,往往不成功的話,後端的供應鏈也跟著損失,這些都是要燒錢的地方。

而創業本身就是非常缺錢的,因此如果不是戰略戰術問題,燒錢還是儘量剋制為好,否則資金鍊斷裂,往往功虧一簣。


鉛筆道


關於大家關心的互聯網創業,大把燒錢,費用主要在哪些地方這個問題,下面我來給大家說說。

大家都知道互聯網是非常燒錢的玩意:

首先互聯網第一就是面臨人才問題,互聯網是一個無底洞,是需要一個牛逼的團隊,一個有號召力的領導駕馭得了這幫牛逼的理工男,他們不善於溝通,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他們做的產品需要別人對他認可,他們都是非常的自負的一幫人,你要讓他在這個城市生活的有體面,所以他們的薪資必須要每年成倍的增長,還要給他股份,否則他人在心不在這裡了,已經在尋找機會了。

運營互聯網需要的崗位特別多

找人階段:

人事總監、運營總監、產品經理、架構師、前端、後端開發工程師、測試員、安全工程師、美工、文案、編輯、客服、人事部門、財務部門等等,每一個職位都是不可以缺少的,缺一不可的。這些人員從招聘到到崗需要多長時間?全部磨合需要多長時間?

產品定位階段:產品定位是需要一個團隊來研討的,不是拍拍腦袋決定的,如果有一個部門負責人能力弱了,會影響整個工作進程,可想而知各個部門的人重要性了。

開發階段:產品定位出來了需要開發吧,這個開發

過程基本都需要1年起步,小步快跑,產品還需要不斷的迭代開發、修改、完善,關鍵是千萬不能沒有人,在等待。

推廣階段:產品開發出來你得需要推廣吧?光裝機APP推廣下載費用都不得了的,宣傳這個那就更燒錢了,這個錢是沒有多少的,如果遇到行業對手,那就沒有底瞭如(58和趕集網,大眾點評與美團等等)就是拼實力,你想做行業老三,市場都不允許你做老三。

銷售階段:銷售總監、經理、主管、銷售人員。如果要開發全國市場,那就需要每一個城市都要有分公司,這個就恐怖了,我是不敢往下想了。

辦公費用:房租費、物業費、水電費、管理費,保障費、福利費等等

網絡費用:帶寬、服務器、硬防設備等等。

還有很多、很多費用的,無法一一列舉出來的,一句話主要的費用就是人員待遇、福利費用最高,另外最燒錢的就是宣傳推廣出去,現在的APP推廣下載費用都不得了。所以很多互聯網公司都是通過吸引風投來參加投資,還需要不斷的、多輪投資,跑的還要快,否則融資慢一點,就面臨倒閉,互聯網行業有一句經典的話:C輪死,呵呵,C輪死已經不錯了,很多互聯網公司A輪都沒有走下去就消聲滅跡了。

另外還有重要的一點:

還要懂互聯網,不要走彎路,你可以在網上搜一搜萬達投資的飛凡網絡投資了多少錢?萬達實力大吧?最近都被互聯網拖累了,他們單請一個飛凡網老總都花了年薪近800萬,關鍵是你要做出來一個有市場的產品也不虧啊,可是幾年下來換了3個老總,到現在經營模式都還沒有確定下來,最終導致網絡上傳出17年底大批裁員,你看冤不冤?

本人從事互聯網近10年,深深的懂得互聯網創業是最難的,發現互聯網創業成功率是非常低的,可能都不到0.05%

,你看見的BAT、小米、360、搜狗、美團、58、滴滴、摩拜單車和最近非常火爆的今日頭條好厲害都成功逆襲了!但是你知道從事互聯網創業倒閉的有多少家嗎?有多少創業者最後悲催的命運了嗎?建議沒有一個牛逼的團隊共同創業能夠拿到風投,千萬別投資互聯網,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F600創業網


互聯網創業本身是一個十分燒錢的行業。


互聯網行業的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是要求迅速佔領市場。接下來我以眾所周知的共享單車為例來解釋依稀互聯網創業的錢到底花在哪?


我們知道,互聯網行業最燒錢的階段是在市場推廣階段。在這一時期,企業的主要目的是迅速佔領市場,此時無論是在產品、服務還是推廣和各項增值服務上都是需要撒大量的資金下去的。

而互聯網行業的運營,人事總監、運營總監、產品經理、架構師、前端、後端開發工程師、測試員、安全工程師、美工、文案、編輯、客服、人事部門、財務部門等等,每一個職位都是缺一不可的。你想想看,本身的推廣就需要大量的資金,加上企業運營所需的費用,必然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其次,互聯網行業的門檻較低,這就意味著會有更多的競爭者參與其中,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咱們還是以共享單車為例,ofo開了共享單車的先河,緊接著摩拜加入戰場,隨後又有小藍單車、優拜單車等紛紛進入市場。這些不同的企業之間產生的競爭會導致一場“燒錢大戰”。ofo和摩拜為了獨佔市場的這一塊大蛋糕,推出各種優惠措施,比如三十天免費騎行,這種優惠措施的背後都是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的,融資商業計劃書制定,詢zboshi007,因此他們紛紛找金主融資。

第三,互聯網行業容易概念先行。


企業在實際運營的過程當中並沒有找到真正的盈利措施和方案,也就是說在企業盈利以前的這段時間企業的開支和日常運營依舊需要大量的支出,而短時間內找不到適合自己的盈利模式又是互聯網行業的常態。


融資商業計劃書


互聯網創業燒錢的地方說多可以非常多。說零成本也可以是零成本

主要是看個人創業到底是想耗費時間勞動力,還是耗費金錢換取時間

好比方說你想推廣一樣產品。

那麼首要的是不是要尋找有購買慾望的顧客?

那麼在我們行內所說就是流量。

流量的成本市場上面價格不一。粉絲質量也參差不齊。單價由1到幾十甚至幾百都有可能。

那麼你想獲取流量首先可以通過付費獲取流量 好比方說做競價。通過繳納一定的費用給搜索引擎平臺。把你產品的相關詞排進搜索引擎的首頁。那麼有意向的客戶搜索該產品關鍵詞的時候 你的產品就得以曝光 以至於成交!這樣競價排名所燒的錢通常都是巨大的。

另外如果你投入時間成本。自己通過貼吧,論壇等流量大池自己通過發帖。留言把自己產品曝光給大眾。意向客戶看到後找到你達成成交。那麼你除了消耗了自己的時間和勞動力外可以說是0成本。

那麼兩種方法最終達到的結果其實是一樣的都是成交。

主要是看你怎麼去均衡這其中的得失。


KingJuN圈子


互聯網燒錢,主要在於高額的推廣費,各種推廣渠道都是要一定的成本的,就好比醫療推廣,一個月的競價推廣費高達上百萬,再加上人工可想而知,這還是一個競價的推廣費專業點叫sem,一般推廣都不止一個渠道,雜七雜八算下來最少要一百幾十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