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

用戶7984276687123


用我們經常給家長說的那一句話來概括:“初一不相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初中學習千變萬化,孩子的成長也是兩極分化,環境是可以造就一個人的性格、習慣和愛好,很多的選擇都是從初中開始的,為什麼這麼說,有很多依據的,孩子在初二正處於青春發育的階段,孩子的思想發生了多的變化,特別是身體、心理的變化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樣,這兩種變化直接影響他的行為變化,比如可能花在打扮的時間、服飾搭配的時間上你寫作業的時間還要多,孩子善於觀察周圍的情況,更加關乎身邊的美好事物,隨著年齡不斷增大,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就越多(孩子也挺“好色”)越來越注重顏值,這別變化一定要做好引導和溝通,否則勢必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成績自然就會下降,心理壓力也會越來越明顯,保持良好的溝通習慣,讓孩子知道父母、老師很關心他,但不能讓他感覺到討厭的事情!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善於表達自己內心想法最靠譜!


一小步周老師


看到這個問題,我點上一根菸,走到窗前。想到很多事情。

作為一線的教師。我來說說我感受吧。

我想大部分的教師都明白這個道理,初中三年,初二最難帶。


初二的學生,已經褪去小學的稚嫩,完全適應了初中的生活環境。

大部分的八年級學生身體漸漸發育成熟,對異性充滿好奇。也有了一點自己的想法,和家長越來越難交流,溝通。甚至覺得父母根本就不瞭解自己。這個時候孩子對異性充滿了好奇,希望能吸引對方的注意。想要引起異性的注意,當然想表現自己,如果引起別人注意了還好,沒成功怎麼辦?有的孩子就會自暴自棄,甚至想做點瘋狂的事情。這就是為什麼叛逆期的學生容易做極端的事情的主要原因。


你想孩子注意力都不在學習上了,成績還怎麼能好。那有的學生成績本身就差,不存在下不下滑的情況。

所以,八年級的時候。家長一定要配合老師管理孩子。壓得住孩子,把他們的事情轉移到學習上,讓他們大部分的時間用在學習,作業上。一舉兩得。

孩子能平安度過八年級,基本就差不多了。


勿忘心安768855


我主要從數學這一科簡單談一下

初一內容比較簡單,都是一些基礎知識,基本上是小學課程的延伸。主要以代數為主,計算的比較多。一般學生不管懂不懂,憑著記憶,照貓畫虎差不多都能下筆算兩下。多多少少都能得分。

到了初二,主要內容是幾何。幾何的難度比代數大,尤其是一些輔助線問題,如果想不到,基本上無從下手。再加上課程難度深度都加大了,自然成績就拉開了。

基礎知識紮實,學習方法正確的學生,成績會越來越好,反之,成績越來越差。


張老溼課堂


知識的學習進入新的重要階段

俗話說得好:初一不相上下,初二開始分化,初三天上地下.這話是非常有道理的,初一的內容相對簡單,同學們之間並沒有多大的差異,初二學習的知識量增加了很多,難度也增加了很多,科目還增加了物理這一科,很多同學在此階段適應不了,出現成績滑坡的現象,也就是分化階段.分化的結果就是初三天上地下,能適應的同學到了初三成績很好,而頂不住的同學則一下子掉下來.

孩子心理與身體發育進入重要階段

初二的學生嚴格的說不算孩子了,大多數初二學生已經進入青春期階段.青春期的孩子會出現很多變化,身體已經慢慢長成大人了,心理也漸漸成熟,然而,雖然身體與心理的發育並不同步,特別是心理上還是半個孩子.情緒容易出現波動,學習沒有了動力和興趣,成績也跟著變化.在初二知識上關聯性很強,因為情緒影響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可能就影響後續整個的學習.再者就是孩子此時叛逆心理非常強烈,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的話,都可能聽不進去,這樣的話對學習成績來講風險巨大.另外還有的同學對異性產生了懵懂的好感,還會進入早戀階段,這樣必然影響成績的.

知識內容的學習、孩子心理發育同時進入重要階段,無論哪一塊處理不好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特別是青春期的心理方面的狀況,處理方式要特別講究技巧,強調幹預可能適當其反,這些狀況家長們需要提前有一些準備,不要到時發生狀況才措手不及.


學霸數學


那麼,這種現象是怎麼造成的呢?

一般來說有這麼幾種:進入青春期,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較大;初二學科增多,難度增大,學業負擔變重;初一成績不分上下,再加上對於外圍環境的適應,競爭意識不足,學習上進入疲倦期;心理問題沒有及時得到疏導,父母、老師與孩子缺乏有效的交流溝通,或者溝通方式不正確導致溝通障礙。

所以,初二是兩極分化的一個節點。由於進入青春期,逆反心理嚴重,再加上學習負擔較重,而且初二對於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簡單說就是初二學習內容很難。不是說你努力去學,踏實苦幹就能出成績,而偏偏父母和老師只要結果,既不關注孩子學習的過程,也不在乎孩子成長的變化,這樣,兩者之間便形成了一種對立。

父母、老師越要成績,孩子越是煩躁,越是差!本來好好的成績開始急劇下滑,當問題出現,父母又找不到問題的根源,不能和孩子好好溝通,只是一味的焦慮不安,導致孩子也跟著焦慮,而且變得封閉。靜不下心來,怎麼學好?遇到難題沒人訴說,沒人幫助怎麼解決?

所以,作為父母和老師,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及時和孩子溝通,幫助孩子解決心理上和學業上的困難,期待一切,卻看淡結果,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氛圍。孩子自然能夠安下心來度過所謂的高危期。


毛老師數學課


因為初二學習的量最大,而且涉及的知識點又是最難的,還是中考出題的拉開分差最大的。

個人經歷:

我讀初二時,所要學習的基本時所有初二的課程還有初三的課程。

到了初三就是複習,考試,研究各種難題,應付中考的試卷出題範圍。

而初一呢,為了和小學的輕鬆簡單銜接,一般都是比較基礎點的知識,而且難度不會特別大。

再者,學習方式的好壞不是一時能看出效果的,有的小學生,天資聰明點,就算沒有好的學習方式,一樣在小學取得很優秀的成績,但是,初一內容不多,還能稍微緩解,一但要消化的多了,如果學習方式沒有養成好的習慣,還是抱著小聰明,是很難持續的。記得那時候老師們最喜歡說的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是有道理的。這個不是關於智商的高低,而是大腦能存儲多少記憶的科學性問題,你吸收的快,但是若無系統的學習方式,同樣忘記的也快。

其次,到了初二,一般的學生的圈子就已經形成了,由陌生已經變得上稱鐵哥們了,由同學變成了好朋友,這一方面也是影響非常大的。

最重要的還是家庭,一定要和諧,不要給孩子造成另外的心理負擔,初二的學習壓力本來就有點大了,也不要因為一次的考試就草率的認為他成績下滑了,有時是出題的範圍和自己的專注點擅長點不一樣,還有,不要因為學習緊就斷完了他的娛樂消遣,這樣反而會產生逆反情緒,影響更加大。可以適度減少,但要注意溝通,這段時間他的學習動力和信心很大一部分需要家庭給予,多鼓勵,多溝通。


辛克傑克


成績下滑大多數是因為心理發生了變化,思想開始轉變,不再是小學、初一時的單純的小孩子。想的多了,就影響了對學習的專注度,兩個原因使成績下降。

一是小學、初一的時候,單純,想的少,不懂事,和社會接觸的少,出門基本都有父母親人陪伴,基本上老師說的,父母說的還聽,而到了初二,年齡大了1歲,對社會的接觸增多,和同齡人外出的時候增加,和不同個性的孩子接觸曾多,慢慢有了一些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一些認識,但對社會,對生活又認識不全。就是所說的帶懂不懂的。他覺得父母說的不對,老師說的就是放屁,只有自己想的才是正確的,非常自我。想的是如何去玩,如何裝飾打扮自己,心思沒有全集中到學習上,發生轉移,導致學習下降。

二是因年齡的增長,生理也發生變化,初二恰好到了13歲左右,女生從11歲開始發育,進去青春期,男生從13歲開始發育進入青春期,這個時候男女生都對異性產生了一種莫名的喜歡,開始關注自己心目中的那個,這是不受控制的,導致晚上在想,上課也在想,就影響了學習,也導致了學習下降。


小龍教與學


小學的課程相對簡單,家長也願意輔導,孩子基本也有興趣,對學校的規章制度都能遵守等,所以大多數學生的成績相對比較平穩,除特殊情況成績或思想較少出現大的波動。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小學生只要肯學習努力,聽老師和家長的話,獲取個好成績並不太難。象我小孩小學時期,“語數雙百”司空見慣,70、80分一般算較差成績。

上了初中後,課程增多、難度加深,家長或監護人輔導有困難了,有些學生如從小沒養成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慢慢會“原形畢露、自甘落後”。尤其到了初二(八年級),是學生兩極分化嚴重的時期,過了這個坎,學生又能基本穩定發展——故有稱此為“初二現象”。

這個時段的學生正處於心理變化“大變頻”期:多數人會叛逆,開始“不按常理出牌”,成績越來越差;或動不動就頂嘴、逃學、吸菸、愛打扮、好面子……對很多事有個人的觀點、認識、體會,不容易溝通,不輕易服從師長(尤其是媽媽,而爺爺奶奶尤甚)的指導和批評。同時,能穩住心態的學生卻越來越會學習、自覺思考人生,成績就越來越好。

也會有人較在意自己在同學、老師、親戚朋友等心目中的形象、評價和地位。表現為:染頭髮、男生養長髮、女生化妝、結交陌生朋友、抽菸、早戀……這往往是某些學生學壞的第一步。

十多歲的青少年是非觀模糊,生理早熟心理不成熟,青春期躁動明顯。男生有時變得很小氣,容易計較;女生相對較為成熟,但過於獨立。
多數學生這時喜歡出風頭,在長期低分數、不受待見的雙重壓力下,自卑,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方面我行我素,自以為是;一方面不願脫離同伴,從眾心理明顯。

但同時,初二學生也具有可塑性強、勇於追求獨立等特徵,也是教育的關鍵期。作為家長和老師要時刻關注他們,注意方式方法找他們約談,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對抗情形,並防止他們說謊、尋釁鬧事行為等。

有責任心的父母會常和孩子交心,密切和老師聯繫,加強與學校配合。即使發現孩子在“製造麻煩、困惑”也不慌張——這個時期的孩子犯錯、叛逆、躁動是自然現象,也是他們在走向成熟途中需付出的代價。

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能陪讀儘量陪讀,從安排同時準時作息時間開始,每天抽時間和孩子一起討論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至少每天和孩子共進一餐;每天檢查孩子的作業、背誦、錯題訂正情況;陪孩子一起讀書看報、聊天散步,每週爭取近距離學習、交流鍛鍊2~4個小時。

好家長勝過好老師,不是穿了西服就能變紳士,不是生了孩子就會做父母:好家長也需要不斷學習並與孩子共同進步!


種金易


八年級,是孩子中學學習的關鍵時刻,從孩子角度看,這時,身體漸漸發育,思想也慢慢成熟,可惜這是孩子思維“小滿”時間,學習上,能不能堅定目標和信念,是最為關鍵的一環,如果沒有足夠的信心和毅力,再加上所學知識漸行漸難,就很容易掉隊,而且這種掉隊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話,對孩子學習會有毀滅性的影響,家長怎麼做?一是真正走進孩子心裡,關注他,關心他,和他一起度過!二是和老師合作,家校合作才是正道!三是孩子自己要有正確的認識,孩子才是主體,必須孩子自己去拼!


毅統天下1


首先初中階段是整個學習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階段,而初二又是整個初中階段的關鍵。因為,初一屬於適應階段,主課只有語數英,也不太難,所以只要好好學,就沒多大問題;初二多了一門物理課,數學等科目難度也逐漸增大,再加上這個階段孩子的青春期現象比較嚴重,容易思想上拋錨開小差,所以成績波動比較大,忽高忽低,當然如果孩子的基礎好,自我控制力強的話,成績應該可以穩定在一定水平不會下滑。只要初一初二基礎打好,初三的學習就比較輕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