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業增資潮退 三維度轉型提速

華能信託、東莞信託日前相繼發佈了增資公告,華能信託增加註冊資本19.95億元,東莞信託增加註冊資本2.5億元。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共有11家信託進行增資,註冊資本增加總額約176.8億元,同比下降42.72%。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信託業增資規模放緩,一是因為信託業務規模不再擴大,沒有必要增資;另一方面,很多信託公司存在違約項目,股東不願增資。在嚴監管的大環境下,信託行業面臨轉型,主要轉型方向有實業投行、財富管理、資產管理。

信託增資又加兩員

11月30日,貴州銀保監局公告稱,同意華能信託註冊資本由42億元增至61.95億元,華能信託的主要股東構成、出資金額及出資比例因此發生變化。第一大股東華能資本出資42.07億元,佔比67.92%;第二大股東貴州產業投資集團出資19.50億元,出資比例為31.48%。

東莞控股發佈公告稱,東莞控股擬以自有資金向東莞信託增資12.125億元,其中2.5億元人民幣作為新增註冊資本,9.625億元人民幣計入資本公積。本次增資完成後,東莞信託的註冊資本由12億元變更為14.5億元,東莞控股的出資額佔東莞信託註冊資本總額的比例由6%提高至22.21%。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增資僅由東莞控股一家增資,其他各股東方已放棄本次增資權利。

東莞控股表示,本次增資主要是為了增強東莞信託的資本實力,提高其業務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根據信託全行業排名,東莞信託的資本規模處於中下游。信託行業排名靠前的三家信託公司註冊資本均已超過100億元,隨著行業競爭的激烈,中小信託公司面臨著一定的成長壓力。增資完成後,東莞信託的資本實力大大增強,有利於其提高市場競爭力水平。

信託行業面臨轉型

據普益標準數據顯示,2016年共計有21家信託公司增資,註冊資本增加總額364.95億,2017年有18家信託公司完成增資,註冊資本增加總額308.65億元。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共有11家信託公司增資,信託註冊資本增加總額約176.8億,同比下降42.72%。相關增資分別為華潤信託增資50億元,增資後註冊資本110億元;中建投信託增資33.34億元;愛建信託增資16.03億元;英大信託增資10.07億元;江蘇信託增資10.76億元;華鑫信託增資13.75億元;外貿信託增資5.41億元;安信信託增資9.11億元;山東信託增資5.88億元,以及上述華能信託增資19.95億元和東莞信託增資2.5億元。

針對信託增資潮退去這一現象,某信託公司人員表示,現在信託業務規模沒有那麼快增長了,增資的必要性有所下降。很多信託公司基本上前兩年該增資的都已經完成了,今年就沒什麼需要再增資了。

某頭部信託公司人士認為,一方面在資管新規影響下,信託公司的業務不急於擴張;另一方面,不少的信託公司都存在違約項目,所以股東層面不願意增資。

在監管日益趨嚴的大環境下,信託行業也在面臨著轉型。上述頭部信託公司人士表示,信託業轉型是肯定的,但短期內難以實現。目前信託公司主要是少做一些通道類業務,多承擔一些個人業務,尚未有大的舉措出現。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資管新規規範信託業發展,打破剛兌、禁止資金池操作、抑制通道、分級限制、合格投資者標準提高都約束了信託業的發展。未來,信託業需要轉型,主要有三個維度:一是實業投行,信託公司具有橫跨“貨幣、資本、實業”三大領域的獨特優勢,除推薦上市業務外,可以開展幾乎所有的投資銀行業務;二是財富管理,以家族信託為核心的財富管理業務是信託的本源業務。三是資產管理,資產管理業務主要是接受客戶的委託,跨市場、跨區域、多品種對客戶的資產進行組合配置和管理,公司作為管理人一般以“固定管理費率加超額業績分成”的方式收取報酬。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