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材料价格上涨,谁和购房者一起流泪?

无奈!材料价格上涨,谁和购房者一起流泪?

撰文=小贾

无奈!材料价格上涨,谁和购房者一起流泪?


—壹—

据央视官网透露,目前长三角部分地区水泥价格涨幅较大,已经超过600元/吨,达到历史高位水平!

长江流域水泥产量在全国占比最大,达到41%,利润总额也是最高的,长三角地区的价格波动对长江中上游的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过去,建筑材料比较充裕,但后期因为材料涨价,混凝土、砂石、油漆等材料一涨再涨,现场材料来不及补充,即便是现金支付也不一定能够采购得到。

数据显示,11月全国水泥均价达到每吨452元,同比上涨22%。其中,华东地区的水泥价格上涨最快,均价达到每吨529元,部分地区甚至突破600元。

根据数字水泥网数据,近期,浙江杭州和绍兴低标号价格上调50元/吨,高标号价格上调30元/吨;江苏扬州和泰州水泥价格上调30-40元/吨;上海水泥价格上调30元/吨;南京部分企业公布价格上调30元/吨。

这一现象不止于华东地区,其他城市也是如此,部分城市的水泥价格甚至一度突破每吨600元,水泥从严重“产能过剩”成为紧俏物资。

—贰—

2016年,央视财经公布,国内水泥年产35亿吨,而其中30%的产能,面临着过剩的局面。水泥行业去产能,究竟难在哪里呢?

2018年7月份,央视还在呼吁“法制化手段去产能”,强调水泥行业形势十分复杂,淘汰落后产能缺乏政策支持和有效手段;但没有想到短短五个月时间,水泥就出现了“产能稀缺”,竟然价格一涨再涨,部分地区甚至突破600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0月份,全国单月水泥产量2.2亿吨,环比增长6.07%,同比增长13.1%。2018年1-10月份,全国累计水泥产量17.9亿吨(对比一下2016年35亿吨数据,情况比较复杂),同比增长2.6%,增速较1-9月份提高1.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0.5%。

水泥价格已经到了近五年来的巅峰状态,供给缺失,成为涨价前提。受环保限产和错峰生产的影响,以及基建带动,水泥供给大量减少,水泥的库存水平也跌至低点,供给量几乎少了一本!这成为水泥涨价的一个催化剂。

当成本一路上涨,电力、煤炭、砂石价格只涨不跌,原本价格一路下跌,根本看不见回头势的水泥,竟然也变成了稀缺物资。

—叁—

水泥价格登顶,只是建材一例,除此之外,还有沙子、涂料、油漆、石材、电线、镀锌铁管、五金件......

建材涨成一片,所有强调高周转的房企都遭遇到一个瓶颈,楼市限价与原材料上涨,利润空间被再次压缩。虽然快周转并不必然出现问题,但从概率角度看,快周转下,各种质量问题的爆发概率更是越来越高。

随着高周转,建筑快节奏,控制建设成本,必须压缩工期,紧扣材料价格,房子的质量问题就会极为凸显,记得之前楼市情报站刊发了一篇《震惊!我们将买到史上最差的房子!》,大概说的就是这意思。

市场开始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因为楼市限价,很多开放商感觉不愁卖,房子盖得太好反而没有价格优势,于是只要在符合国标,就没有问题。因此,就会出现期房价格血拼低价,价格越低越受关注。

土地与新房价差越来越小,隆基泰和万和郡的房子销售价连7500元/㎡都不到,东二环金泰恒业拿地折合楼面单价约9177元/㎡,这不是面粉贵过面包,这是荞麦贵过面包。地价与房价接近,这种情况下,只能严控建安成本了。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质疑,建安成本占比不大,控制意义何在?但考虑到房子不能控制地价、税费、定价,能够掌控成本的似乎只有建安成本了。尤其是对于已经面临亏损的企业,不要说建安成本,连人员成本都开始缩水了。

令人担忧的事情已经开始出现苗头了,维权,遍地。哭声和怒斥声音越来越近。

—肆—

想一下,开发商的建设量全部是外包,或者是分包,下放到执行就是小团队。如果房企压缩成本,对于建筑企业,可能就不是压缩了,可能会变成了消减,或者砍掉。

以前,“交房就维权”是一个特殊现象。原本以为只有西安如此,没想到武汉、郑州、成都也难逃此劫,看来这是一个共性问题。

从成都40多盘集中维权,到郑州维权小高潮,再到武汉维权70多盘向住建厅提交诉求,似乎矛盾的聚焦点都在“质量”。

而且问题爆发很一致,一概是交房标准达不到客户预期,或者说到不到样板间示范标准,于是市场怒了,呼啸而聚,开始花样维权,例如地铁走秀、抖音跳舞、千人联动、编写歌曲等等。

对于开发商来说,2018年将是一个“品质转折年”,未来交房质量问题将是比销售更难解决的问题!未来,两到三年这一批房屋交付,可能而知,市场将迎来什么,是此起彼伏的维权,以及各种呼救。

“限价”的药囊被刺破,眼泪将流淌一地,哭晕的不止是购房者,还有房地产各利益链底层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