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最沒用的教育方法有哪些?

曹政情


一、不打不罵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

有這個觀念的父母容易打罵、體罰或者變相體罰(比如忽視、不搭理,不管,這是冷暴力)孩子,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孩子將父母過於頻繁、過於嚴厲的懲罰、責罵和苛刻的要求,內化在自己對自己評價中,會產生明顯的罪惡感、恥辱感和自責感。

這種養育方式不但起不到讓孩子成才的作用,反而會誘發孩子的焦慮和自卑,自我價值嚴重降低,讓孩子喪失資格感,找不到自我。心理學研究也表明,這種教育方式會使兒童性格上孤僻、冷漠、懦弱、消極、盲從,缺乏自尊,易形成情感障礙,讓孩子產生逆反或恐懼心理,進而會實施攻擊性行為。

、小孩子不懂事不用教,樹大自然直,長大了自己會醒悟的。

有這種觀念的父母呢,大多和自己的自身成長經歷有關,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並沒有得到太多來自於父母和家庭的指導,所以認為自己的孩子同樣也不用自己過多關注,甚至對於孩子身上的缺點也見怪不怪,他們相信孩子長大了,自己醒悟了、開竅了、自然而然就會變好的。

事實上,就孩子本性而言,他們是一個不成熟的個體,在信念、價值觀、認知水平和行為習慣等方面需要外自外界,特別是父母的幫助和引導。特別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許多第一次是需要父母及時給予糾正引導的。比如:第一次撒謊、第一次逃學、第一次抄襲等等。調查研究表明,如果父母是抱著“樹大自然直”這種放任的觀念和態度的話,極易造成孩子的情緒情感的低調、冷漠,缺乏應有的責任心和學習動力,同時也易受社會不良信息和行業的影響。

三、孩子是自己的,想怎麼就怎麼管。

有些父母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將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財產,對孩子的一切,小到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玩什麼,大到上什麼學校、學什麼專業、找什麼樣的工作和對象,都嚴格干涉和控制。這種控制型的父母,一廂情願的包辦孩子一切的教育方式,會培養出巨嬰,容易使孩子出現人可靠障礙,多表現為無主見、缺乏創造性和生活熱情,無法很好地照顧自己和適應社會。

四、家庭教育即狠抓孩子學習。學習不好的孩子才需要家庭教育。

有些父母認為家庭教育就是盯緊孩子的學習成績,這是源於父母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角色功能的錯位認識和定位。針對社會上興起的文化課補習熱,父母們樂此不疲,可是孩子們卻叫苦連天,影響了子女的動手能力、思考能力、選擇能力和良好習慣的養成。

另一方面不管學習好不好,父母都需要學習家庭教育,預防大於治療。


榜樣媽媽家庭教育指導


見過太多失敗的教育方法了,最典型的無非是這三種類型:

1.寄託希望型。此種類型的家長大多數都是自己的事業和人生不太成功,自己幼時的理想未實現,從而將自己的願望全部寄託於孩子身上。自己年輕的時候沒好好學習,沒考上大學,於是乎讓孩子來圓自己的大學夢,名校夢。試問就算孩子經過努力考上名校了,那也是人家自己的人生經歷,你雖然是他的家長但是你能替他去讀大學麼?大學的氛圍,大學裡接收到的前沿信息,開放的思想,名人的講堂等這些你能體會到麼?自己失敗了就想想怎麼利用餘下的時間好好提升一下自己,很多大科學家也都是晚年才獲得諾貝爾獎等成就的,之前也是碌碌無為,你怎麼就不能給孩子樹立個立志的典型呢?你自己都不成功有什麼資格把那麼大的目標壓到孩子身上?

2.過分溺愛型。很多家長可能自身經濟條件不錯,給孩子充足的物質條件的同時告訴孩子不用太刻苦學習,將來成功的方式很多,從小就給孩子純潔而陽光的心靈上灌輸過多的社會中的道理。如樹大好乘涼,做好人情關係,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如何在暴利行業中賺錢,某某人靠拆遷之類的一夜暴富等等。請問哪個孩子聽到這些東西還能安心讀書呢?你自己可能確實不是通過知識和學歷來發家的,但是這有很多偶然因素,例如你所生長的時代是經濟告訴發展的黃金30年,你的時代官場整治沒有現在這麼嚴等等。你的這種成功不見得放到孩子身上同樣適用,一旦你灌輸的這些走不通了,將來你的孩子學業不成,其它的路也沒走通,你怎麼辦。你一輩子賺的錢再多也不夠一個敗家子給你敗活的,那時候恐怕該悔之晚矣了。

3.“別人家孩子”型。這種類型恐怕是最普遍的也是我們從小到大都耳熟能詳的一種了。動不動就“你看人家孩子多麼優秀,多麼聽話,人家孩子考上了xxx,人家孩子有房有車……”等等,這句話看似可以激勵孩子,給他樹立標杆,但是效果往往事與願違。孩子聽到這句話只會有這樣的想法“反正人家怎麼都是比我優秀,我努力不努力都是趕不上Ta,那我還努力個啥”,你若真想給孩子樹立標杆榜樣的話不妨讓他看一些名人傳記,因為大多數名人從小都是受過很多苦的,這樣能讓他懂得先苦而後甜,懂得堅持信念就會有成功。而且名人的成果並不會讓孩子產生嫉妒心裡,因為從心理學上講人們只會對身邊認識的人產生嫉妒,而對象牙塔裡的看不見摸不著的人只會有更多的崇拜,並不會拿來和自己比較從而產生嫉妒心理。



霾沒人才pub


這個真得見仁見智😂

特別是現在的小孩都很聰明😊部分孩子還情商很高🤣家長只能鬥智鬥勇……

我家裡是兩個八歲的龍鳳胎,只能憑自己的經驗和大家探討一下:

1.發脾氣😔孩子都是親生的,小時候多乖,長大了上小學,一遇到學習上的問題。不合格不滿意,家長就火冒三丈……有心臟病的千萬別輔導作業,一輔導一發火血壓起碼180😂😂😂

2.講道理😔記得小時候爸爸媽媽給我們講道理,覺得好有意義,基本都能聽。現在的小孩不同了,手機📱平板電腦……信息量接觸多了,你給他講道理,他還倒數落你,感覺比家長還懂得多,理直氣壯的狡辯。

3.放任自流(佛系教育)😔有時管煩了,家長精力有限索性不管。這下好了,孩子們感覺放風了一下,完全沒有約束放飛自我。除去個別,自制力強學歷能力強的孩子。

❤️總結一下:學習真的靠自己,不管什麼外界家庭因素……自己不想學習誰也沒辦法😣愛學習的人再難也會上🤗



Iris愛me


對於教育方法最無效的也就是打罵型,其實每一個孩子他都有他特別重的自尊心,他也特別積極向上想去學習,或許一時的貪玩會引起家長,老師的不滿,但是他的內心是純潔的, 他的年齡還小,約束力沒有那麼強。

所以我們作為家長,作為老師應該理解孩子。 通過合適的環境,有效的溝通,不僅是小學,就是初中,高中的孩子也應當這樣對待,找到那個可行的解決點,就會出現好的教育效果。

在十天之前有十幾個(三年級)孩子,是曾經被 別的老師打著罵著還不學習的“熊”孩子, 可是就在昨天那些孩子通過不斷的溝通教育,他們感覺到我是一個可以接近的人, 竟然要求,並且搶著,搬著小凳子要坐到我桌子前面。說老師,我離的你近一些我不會的題你給我講,最感動的是其中一個孩子竟然拿起筆說老師,我給你講講你講過的上課讓我們要做的(遵守的紀律)吧!竟然寫了一黑板。 這是一個全班倒數第一,脾氣急躁的,無法理喻的孩子,當時家長特別焦慮。現在他已經明白了上課應該遵守的,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真的希望那種戒尺不要走向課堂。讓我們用“心”解決這些教育難題吧。


244886819


這個問題讓我沉思良久。

現在社會上無效教育的事情比比皆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目標無效:

你的目標不是孩子成長、學生髮展的目標。如果這樣,一切努力都將付之東流,說是南轅北轍也可。現在的應試教育就是這樣:毛病不在應試,關鍵在試什麼!高考、公務員、醫師、職稱考試,都是如此。形式挺好,內容如何?

2、規劃無效

成長、學習需要很長(20年)時間,這麼長時間,如果有主旨,而沒有這麼多幹預的話,會是什情況?

3、策略無效

特別是在應試教育前提下,把教育應試化(為了應試,成長不重要),把教學應試化(教學過程變成了應試實踐過程)。這樣既不能有效教育、教學,又不能有效應試。

3、方法無效

這是學習、教學的微觀層面。哪個學生、哪個老師沒有一堆這樣的問題?

4、破壞性“教育”

這是指對孩子、學生身心的傷害。嘗試、成功、繼續嘗試,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嘗試、失敗,嘗試、失敗,就不是。不允許嘗試更不是。這些都是破壞身心的。

我認為,無效教育就是罪惡。罪大罪小隻看影響大小。最無效的教育就是目標無效,不能指向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你想逃脫,非常難。逃避一點是一點!


一點清風O學寫漂亮字



風雪等花開


近些年盛行一時的“快樂教育”。學習原本就是一件極為痛苦的事,學生得被動或主動的放棄自己的休閒娛樂時間來進行刷題、背書、聽課等一系列學習行為。鼓吹快樂學習的人,可能是認為學習比較輕鬆快樂吧。未成年學生往往對學習沒有太多的自主性的,真正對讀書學習感興趣的人少之又少,成年人倒是自主性強,但主要是功利性驅使。所以到底是東西不好吃,遊戲不好玩,還是電視不好看?



白日放歌啊


萬物皆因應用而生,能稱為教育方法的一定是對於孩子教育起到積極作用的,是進行過科學論證、小範圍測試成功,而後大面積進行推廣的科學教育法。

例如任務驅動教學法、項目驅動教學法、體驗學習教育法、實踐自學教育法,這些方法都得到過教育專家單位論證與分析。

提問者如能從積極的正面去思考就更好了,能否設問:針對不同學科特點,有哪些效果更好單位教育方法?


sk2018


這個世界上沒有最好的教育法,也沒有最差的教育法,分用在什麼人的身上。

孩子屢教不改打罵教育,或許是不對的,但是也是有效的。

孩子聽話活潑,功利教育或許是不對,但是能保證孩子不受傷害。

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下,沒有正確的教育方式,自然就沒有錯誤的教育方式。

如果說非得說什麼卻沒有用的話,不知目的的前行才是最沒有用。


學鋼琴的那些事


當前最沒用而且弊大於利的教育方法就是專家名師鼓吹的這個課那個課,這個法那個法。教育是個複雜的大工程,不同於其他科技領域,整天大喊創新,改革,甚至革命。教育必須在傳承和延續的前提下,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才是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