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吹:汽車產銷量尚未遭遇“天花板”

寫在開頭:


專家吹:汽車產銷量尚未遭遇“天花板”

先來看一組數據: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汽車產銷分別為233.45萬輛和238.01萬輛,同比下降10.05%和11.70%。其中,乘用車與商用車銷量分別下滑13%、2.8%。前10月,汽車產銷分別為2282.58萬輛和2287.09萬輛,同比下降0.39%和0.06%。雖然商用車產銷分別增長了3.39%和5.47%,但乘用車方面較為低迷,以1935.02萬輛和1930.40萬輛的產銷,分別下滑1.04%和1.02%。

“汽車銷售明顯下降,整體都不理想,這兩個月下降幅度更明顯。”中汽協秘書長助理陳士華判斷,今年後兩個月銷量超過去年同期幾乎不可能,全年銷量負增長基本無法避免。

若從2000年算起,2018年或將成為中國車市近20年來首次負增長的年份。

專家吹:汽車產銷量尚未遭遇“天花板”

專家吹:銷量與美國對標,產業發展仍有紅利,新能源汽車要居安思危

“汽車銷售的同比增速不樂觀,主要是因為2016年、2017年兩年銷量基數太大。受購置稅優惠政策影響,2016年汽車銷量增速高達13.7%,透支了汽車市場的未來需求。經濟增速放緩、經濟形勢不確定性等因素也會降低消費者的購車需求。”周毅分析認為,汽車銷售的金九銀十傳統是相對於7月份、8月份來說的,嚴格來說並沒有被打破。“通過數據可以看出,今年9月份、10月份銷量仍比7月份、8月份增長16%。且往年11月份、12月份也會有不錯的增長,隨著網購及‘雙11’影響深入人心,預計也會有不錯的環比增長。”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認為“天花板”會有,但並不一定是3000萬輛。“汽車銷量的升降是週期性的,這一情況,既有內在因素,也有外在的因素。”他判斷,對標美國車市,1750萬輛的年銷量是峰值,1650萬輛的年銷量是低值,整體數據在這兩個點之間徘徊。中國汽車產業也不可能始終保持增長,汽車市場的發展終將碰觸“天花板”。

周毅表示,汽車產業發展與多因素有關,既取決於汽車產業發展週期、宏觀經濟環境,還受汽車產業政策影響,也離不開消費升級的需求驅動。在當前形勢下,年底前汽車銷量很難有實質性復甦,2018年汽車銷量大概率在2800萬輛至2900萬輛之間。長遠來看變數很多,即使不考慮短期刺激政策,3000萬輛也肯定不是“天花板”,從城鎮化進程和全國汽車保有量來看,中國的汽車產業發展仍有紅利。

周毅表示,10月份新能源汽車銷售數據持續上漲,但增長幅度略有下降,補貼的邊際刺激作用減弱。可以預見,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速在補貼退出前仍會在一段時間內保持高速增長,但增速會呈不斷下降趨勢。

小編吹:油價不降、工資不漲、消費無法升級

銷量數據就要跟美國對標了,那麼售價呢?油價呢?性能參數呢?售後服務呢?是不是應該也跟美國對標?

整體民營經濟已經不太好了,大家手裡拿不出太多的錢,消費無法升級。天花板早晚的事。

新能源汽車就是因為產業鏈中各項成本太高才有補貼的。什麼叫做居安思危?意思就是新能源汽車企業,你們管好自己吧。親兒子都沒有養肥呢!

專家吹:汽車產銷量尚未遭遇“天花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